谈谈班主任对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使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班主任要辩证地分析,不能像一些家长那样一味地反对和阻止,或对上网问题避而不谈,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除条件较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小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外,相当多的中小学校仍把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交给班主任负责。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出发,将学校赋予班主任的权力,通过自己的人格,知识能力,情感等非权力因素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指导和帮助学生,那么,作为班主任应如何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呢?
  1.班主任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和网络操作技术
  俗话说:打铁还需功夫硬。首先,班主任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变化的要求,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知识和技术,细心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搭建互信的平台;要努力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心的快乐,为学生展示良好的心态;要建立生活与心理辅导的机制,善于创造有利于沟通的场所和空间。其次,根据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要求,所有中小学教师在“十一五”期间,全员继续教育培训须“完成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只有具备娴熟的网络操作技术,才能与学生在网络方面有共同的话题,才能与学生交流并分享网络带来的巨大乐趣,才能在解决学生个案时更有效,教育更具说服力。
  2.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科学性、准确性,循循善诱
  班主任对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教育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上网心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对学生健康上网心理的塑造,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班主任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学生,把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些中学生因上网而引发的事件搜集起来进行整理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准确、有效的上网心理教育,达到洞悉学生心灵,涤荡心理污点,培育健康人格的目的。
  3.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自由和空间,为学生保守秘密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从童年期的幼稚向成年期的成熟过渡的时期,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好奇与欲望同生,排斥与叛逆共存的矛盾时期。当学生在网上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而产生不良心理时,学生可能认为这是他们个人的事情,属个人隐私问题。面对这些隐私问题,班主任决不能泄露,即使是对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也不予以公开,这是班主任对学生上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原则问题。如果班主任泄露了学生的秘密,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还可能造成其他的不良后果。另外,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决不能把某个学生向老师反映的心理问题作为典型材料来使用,这样违反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因此,作为班主任,要给学生上网的自主与自由,而这种自主与自由意味着学生有权对自己是否上网作出决定,意味着我们把培养学生自主判断、自由选择和责任承担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之一来追求。我们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守诺也意味着我们重视学生的自由空间,这是我们应该践行的职业责任精神。
  4.树立积极健康的上网观念,正确对待学生上网
  众所周知,观念决定行为。黑格尔也说过:存在的即是合理的。由于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为了打游戏、聊天,还不会利用教育网站来辅助学习。因此,班主任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并指导他们如何搜索和下载学习资料,积极鼓励学生上教育网站进行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实用的软件,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里进行展示和交流。或让学生通过学习制作班级网页来加强班级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在网络制作中展现创作才华,从中寻找乐趣,体验成功。此外,还可以在全班开展一次“给自己注射防毒疫苗”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拒绝网上色情暴力的侵袭,倡导健康的上网观念,使网络真正为学生所用,为学生服务。
  5.加强家庭、学校、社会联系,调动社会力量、家庭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家庭、社会、学校这三种教育力量各具特色,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力量协调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一致影响的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由于社会对学生上网见仁见智,缺乏共识,且大部分家长自身对网络不甚了解,过多干预子女上网,再加上学校教育固有的升学压力,造成学生上网在一片指责声中曲高和寡,增强了叛逆心理。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在学校组织领导下,定期召开家长会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小组会,组织有成功教子经验的家长介绍家教成功的经验。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有时把学生的主题班会,例行班会与家长会结合起来,由学生介绍上网情况、畅谈理想、倾诉苦恼,让家长了解学生,让家长缩小与教师、学生的心理距离。其次,班主任要提醒那些忙于自己工作,疏于关心和引导孩子的家长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交流;提醒那些无视子女本身学习基础,过分要求子女得高分,并采取不当措施的家长能正视孩子的情况,不再独断专行;也提醒那些对孩子溺爱有加,教育无从下手的家长,重视并了解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第三,积极呼吁社会给学生上网一席之地,科学、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上网问题,不能把学生上网讲得一无是处,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面对学生的上网问题,作为班主任不能患“网络恐惧症”,也不能有“网络放任症”。班主任在履行职责时,既要看到网络能引导学生走入一个空前丰富的信息世界,进行交流与学习,不再固步自封;也应看到学生因上网“过度”而给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利用充分发挥网络应有的教育功能,端正学生上网态度,科学探索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导学生在网络里涉猎对自己学习生活有用的丰富而健康的信息和科学知识。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何 妍 舒 娟
   终校/于洪
其他文献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一、班主任要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经过观察,我发现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高兴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