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做好中职学校的财务分析工作,对于提高整个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有着积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和论述了学校当前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论述了学校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关键词 中职学校;财务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036-02
随着中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的财务工作正逐步从核算型向分析型、管理型转变。学校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因此,建立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学校的财务分析水平。
一、中职学校财务分析的含义和内容
中职学校的财务分析是指学校的财务人员以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对学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研究,并对财务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和评价。是学校管理层了解、评价现状,预测未来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为优化、强化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服务。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发现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分析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财务分析可以帮助财政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握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为科学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当前中职学校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目前,不少学校领导认为财务分析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报送的,是上级主管单位了解和检查其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不是学校管理所必须的。
(二)重视确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忽视风险性影响因素分析中职学校的日常财务分析通常是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及预算执行情况等具有确定性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而对筹资能力、偿债能力等具有不确定性质的风险因素则很少进行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风险与收益同在,学校在这种大市场环境中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不应仅停留在一些确定性因素分析上,而应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强化宏观财务治理,防止重大决策失误,促进学校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中只列举的财务分析指标内容不全面,没有筹资分析、投资分析和反映净资产构成的指标;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反映经营成果分析的指标不准确,还缺乏反映社会效益的量化指标;不提供现金流量表,缺乏以现金进行财务分析的财务指标,难以反映当前和未来偿债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
(四)重视事后分析,忽视事前分析。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分析只是会计报表的事后分析。而对于事前分析几乎没有做。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所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传统的事后分析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它要求分析能为学校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高质量的指标信息,才能使学校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因此,事前的诸如生均收入与生均成本,招生率与就业率等诸多指标的预测已成为必然。
(五)重视“内部分析”,忽视“外部分析”。学校的财务分析只是运用内部会计报表、预算方案及相关资料对本校的收支基本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分析,而很少同其他兄弟学校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便于了解自己在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
(六)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平时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记账、算账、报账上,很少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作财务分析只是表面化地反映情况,缺少对学校全局的认识和分析,财务分析质量不高。
三、加强中职学校财务分析的措施
(一)选择适合的财务分析方法。为了正确评价学校的财务状况,财务人员应尽可能收集有关详细资料,在多种分析方法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分析方法。目前学校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财务人员必须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再运用财务管理的手段进行控制和调整,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有限资金投入获取最大效益。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的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学校财务状况或财务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变动的性质,并能预测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具体方法包括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及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三种,利用上述方法来揭示学校各项业务的完成情况,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为下一期的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用当前本校的财务指标与其他学校同一指标进行横向对比,来分析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找出自己的成绩和差距。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利用上述方法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代替基准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使财务分析资料更加真实、完整,为领导者作出决策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专题分析法等,将几种财务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将财务活动的各项指标与其相关的因素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克服片面性,注意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有的放矢,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以便制定有效措施。
(二)建立科学的分析体系。财务分析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做出若干方面的分析。一般包括决算与预算分析、阶段性分析和专项分析等。要做好以上各项分析,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它包括:效益的分析;偿债能力的分析;收支结构的分析;发展能力的分析等。学校财务分析应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 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实际收入、实际支出与预算(计划)差异,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利用这些指标分析预算收支的实际完成情况、实际与预算产生的差异以及原因。
2 收入、支出情况。包括年末总收入与总支出之比、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重、生均事业支出、教职工人均事业支出、现金流入流出比等,利用这些指标分析收入、支出构成和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支出结构合理性等。
3 资产使用情况。包括各类资产比重、设备利用率、投资收益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资料等,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和资产的利用情况,考核是否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4 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到期负债比率,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负债水平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负债水平是否合理、负债构成和负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负债风险承受能力等。
5 趋势分析及发展能力。包括近几年各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生均事业支出增长率等,根据发展情况进行趋势分析,预测发展前景。
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应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符合单位特性。当上述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面临的财务风险时,财务人员应选用、设计能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和实际的指标体系,以客观反映财务的真实状况。另外还要注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横向指标与纵向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三)领导要重视财务分析工作。上级机关应将财务分析纳入中职学校考核范畴,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的重要依据。这样,上至学校领导,下至财务部门负责人甚至一般财务人员,都会真正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进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真正做好财务分析及其相关工作,需要财务部门与教务、设备、后勤、招生、就业等职能部门共同完成。一方面,这些部门要提供原始资料供财务部门汇总、整理、分析;另一方面,它们又会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导向,围绕学校的大目标和自身的小目标相对自主地开展工作。将财务分析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工作者要树立责任意识,以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己任,激发工作潜力。从事财务工作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品质,特别是财务分析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除具备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应用数学、概率论、统计、投入产出理论等,同时还要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因此,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会计人员队伍培训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财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为学校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领导当好参谋、把好关。
关键词 中职学校;财务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036-02
随着中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的财务工作正逐步从核算型向分析型、管理型转变。学校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因此,建立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学校的财务分析水平。
一、中职学校财务分析的含义和内容
中职学校的财务分析是指学校的财务人员以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对学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研究,并对财务管理的经验进行总结和评价。是学校管理层了解、评价现状,预测未来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为优化、强化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服务。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发现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分析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财务分析可以帮助财政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握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为科学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当前中职学校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目前,不少学校领导认为财务分析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报送的,是上级主管单位了解和检查其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不是学校管理所必须的。
(二)重视确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忽视风险性影响因素分析中职学校的日常财务分析通常是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及预算执行情况等具有确定性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而对筹资能力、偿债能力等具有不确定性质的风险因素则很少进行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风险与收益同在,学校在这种大市场环境中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不应仅停留在一些确定性因素分析上,而应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强化宏观财务治理,防止重大决策失误,促进学校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现行中等职业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中只列举的财务分析指标内容不全面,没有筹资分析、投资分析和反映净资产构成的指标;不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反映经营成果分析的指标不准确,还缺乏反映社会效益的量化指标;不提供现金流量表,缺乏以现金进行财务分析的财务指标,难以反映当前和未来偿债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
(四)重视事后分析,忽视事前分析。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分析只是会计报表的事后分析。而对于事前分析几乎没有做。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所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传统的事后分析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它要求分析能为学校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高质量的指标信息,才能使学校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因此,事前的诸如生均收入与生均成本,招生率与就业率等诸多指标的预测已成为必然。
(五)重视“内部分析”,忽视“外部分析”。学校的财务分析只是运用内部会计报表、预算方案及相关资料对本校的收支基本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分析,而很少同其他兄弟学校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便于了解自己在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
(六)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平时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记账、算账、报账上,很少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作财务分析只是表面化地反映情况,缺少对学校全局的认识和分析,财务分析质量不高。
三、加强中职学校财务分析的措施
(一)选择适合的财务分析方法。为了正确评价学校的财务状况,财务人员应尽可能收集有关详细资料,在多种分析方法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分析方法。目前学校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财务人员必须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再运用财务管理的手段进行控制和调整,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有限资金投入获取最大效益。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的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学校财务状况或财务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变动的性质,并能预测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具体方法包括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会计报表的比较及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三种,利用上述方法来揭示学校各项业务的完成情况,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为下一期的计划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用当前本校的财务指标与其他学校同一指标进行横向对比,来分析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找出自己的成绩和差距。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利用上述方法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代替基准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使财务分析资料更加真实、完整,为领导者作出决策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专题分析法等,将几种财务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将财务活动的各项指标与其相关的因素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克服片面性,注意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有的放矢,从而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以便制定有效措施。
(二)建立科学的分析体系。财务分析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做出若干方面的分析。一般包括决算与预算分析、阶段性分析和专项分析等。要做好以上各项分析,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它包括:效益的分析;偿债能力的分析;收支结构的分析;发展能力的分析等。学校财务分析应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 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实际收入、实际支出与预算(计划)差异,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利用这些指标分析预算收支的实际完成情况、实际与预算产生的差异以及原因。
2 收入、支出情况。包括年末总收入与总支出之比、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重、生均事业支出、教职工人均事业支出、现金流入流出比等,利用这些指标分析收入、支出构成和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支出结构合理性等。
3 资产使用情况。包括各类资产比重、设备利用率、投资收益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资料等,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和资产的利用情况,考核是否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4 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到期负债比率,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负债水平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负债水平是否合理、负债构成和负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负债风险承受能力等。
5 趋势分析及发展能力。包括近几年各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生均事业支出增长率等,根据发展情况进行趋势分析,预测发展前景。
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应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符合单位特性。当上述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和面临的财务风险时,财务人员应选用、设计能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和实际的指标体系,以客观反映财务的真实状况。另外还要注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横向指标与纵向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三)领导要重视财务分析工作。上级机关应将财务分析纳入中职学校考核范畴,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的重要依据。这样,上至学校领导,下至财务部门负责人甚至一般财务人员,都会真正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进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真正做好财务分析及其相关工作,需要财务部门与教务、设备、后勤、招生、就业等职能部门共同完成。一方面,这些部门要提供原始资料供财务部门汇总、整理、分析;另一方面,它们又会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导向,围绕学校的大目标和自身的小目标相对自主地开展工作。将财务分析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工作者要树立责任意识,以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己任,激发工作潜力。从事财务工作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品质,特别是财务分析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除具备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应用数学、概率论、统计、投入产出理论等,同时还要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因此,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会计人员队伍培训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财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为学校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领导当好参谋、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