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前后囊不完整病例囊夹持人工晶状体植入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伤性白内障手术中前后囊不完整的白内障82例(82眼)施行前囊或后囊环行孔或前后囊互补夹持法植入后房性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囊的浑浊情况及并发症。术后随访1—48月。结果65眼(占79.2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无后发性白内障、瞳孔夹持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
【机 构】
:
廊坊市固安县医院眼科,河北固安065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前后囊不完整病例囊夹持人工晶状体植入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伤性白内障手术中前后囊不完整的白内障82例(82眼)施行前囊或后囊环行孔或前后囊互补夹持法植入后房性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囊的浑浊情况及并发症。术后随访1—48月。结果65眼(占79.2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无后发性白内障、瞳孔夹持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前后囊不完整者在术中采用前囊或后囊环形孔或残留前后囊互补夹持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28例(32眼)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实施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32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0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全部患者前房深度均明显增加。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绝大多数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是有效的,与滤过性手术相比,手术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为主之治疗,前房有炎症反应者辅以皮质类固醇口服,伴有高眼压者辅以甘露醇静脉滴注。结果前房积血吸收时间:Ⅰ级者3d左右,Ⅱ级者5d左右,Ⅲ级者10d左右。除2例Ⅲ级前房积血合并玻璃体积血视力无提高外,其余患眼均恢复到原有视力。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是有效的。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取单纯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进行治疗,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4眼(11.11%)、前驱期5眼(13.89%)、急性发作期27眼(75.00%),术后随访6~12月,平均(8.15±4.23)月。结果手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4~0.8者14眼(38.8
目的 探讨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儿童眼外伤治疗要点。方法对95例(97眼)住院儿童眼外伤病例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占住院眼外伤的30.25%,男女之比约为9:1,年龄以8~14岁组最多(47.37%)。致伤原因依次为锐器伤、爆炸伤、钝挫伤、动物伤、枪弹伤,其中金属锐器伤最多(67.37%)。儿童眼外伤主要损伤部位在角巩膜,主要并发症为虹膜脱出及白内障。感染的发生与致伤物的性质
目的 观察不同的手术方式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100眼)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上睑皮肤单切口,分3组:第1组利用额骨膜缝线式吊术,治疗年龄在3月~1.5岁的患儿。第2组利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4—8mm的患儿。第3组利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提肌肌力为0~6mm的患儿。结果随访6月~2a,额肌瓣组病例全达满意效果,而上睑提肌组12眼,矫正不足,额骨膜缝线悬吊组4
一天晚饭后,我和老公出去散步,老公像往常那样只顾低头走路,始终一言不发,似乎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走了一段路,我们遇到一对夫妇,他们一边指着远处的风景,一边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让人眼热。我不无感慨地说:“唉!我怎么感觉是一个人出来散步呢!”老公不明就里,瓮声瓮气地说:“我不是人啊?”说完,他再无下言,我的心情更加郁闷。 回想恋爱阶段,因为喜欢看电影,所以我总缠着他去电影院,如今想想真是失策。看电影
目的 研究应用于泪囊鼻腔手术中的引置器囊,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利用软体硅胶管制成上下贯通的引置器囊,应用于临床,将2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比观察。观察组120例(150眼)术中放置引置器囊于术区,术后6~7d拨出引置器囊;对照组120例(151眼)采用传统材料填塞治疗,均随访1年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失败1例(1眼)(0.67%),对照组失败13例(13眼)(8.61%)
目的 观察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疗效。方法观察43例行义眼台植入术病例,其中Ⅰ期手术33例,Ⅱ期手术10例,收集各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指征、义眼台大小、手术方式、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诊1—12个月。结果本组43例接受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无义眼台暴露、脱出、眼窝凹陷或上睑下垂,义眼活动度好,与健眼同步。无交感性眼炎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选择正
目的 探讨结膜瓣遮盖术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结果。方法对33例(33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先行角膜病灶切除。病灶面直径〈5mm的行单蒂结膜瓣遮盖,≥5mm的行桥状结膜瓣遮盖。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术后继续抗真菌治疗2周左右。4~5周拆结膜瓣缝线。结果28例行单蒂结膜瓣遮盖中的24例一次手术成功,4例结膜瓣溶解脱落后,二次改桥状结膜瓣遮盖成功。5例溃疡面积大,4例桥状结膜瓣遮盖成功。1例眼内感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