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仅仅解决语言文字关,了解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
关键词:古文;教学;激发兴趣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尤其是在相对枯燥的古文教学课堂上,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及积极的组织策略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巩固字词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显著发展,真正领悟灿烂的古代文学艺术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热爱,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在古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摸索出我的几点教学体验。
一、精心设计导入、导语,激发兴趣,激活课堂
有了兴趣才产生主动学习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好文言文的前提。讲课时务必脑子里时刻牵着这根弦。精心设计导语,让每一节古文课的导语符合短小精悍、形式多样、调动兴趣的原则,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试举几例:以重温旧知识切入,《核舟记》导语可为:“我们学过一篇描写古代艺人技艺高超的作品,还记得吗?还能背出一些语句吗?”(初二学过《口技》)同学们是可以回答出的,接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核舟记》是描写雕刻家高超技艺的文章,请留心写法上的异同。”以猜谜式入题,如《观潮》:“你知道‘天下第一潮’指的是哪儿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钱塘湖惊心动魄的气势。”导语相当文章的开头部分,岂能不吸引学生?
还有一次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搞了个小小动作,什么也没说就在黑板上故意将题目错写成《邹忌劝齐王纳谏》,顿时下面一片哗然,“老师你错了。”我装作没听见,结果学生急了,几乎每个学生都在翻书求证,异口同声地喊“不是‘劝’,是‘讽’。”我大大咧咧地说“一样一样,‘劝’和‘讽’差不多嘛!”学生们可不干了:“差多了!‘讽’是暗示比喻委婉劝诫,比‘劝’表达更准确。”我笑眯眯地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课文注释有的,你骗不了我们。”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我提出了几个思考:讽齐王什么?用了哪些比喻?课堂气氛被激活,上得很流畅。精心设计导入,让每一节古文课的导语符合短小精悍、形式多样、调动兴趣的原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精心设疑,巧妙追问,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课堂提问要求紧扣文章重点、难点,有梯度、有思辨性,有引领性,且尽量生动有趣。所谓无疑其实只是忽略,教师于学生忽略处精心设疑,最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教学《惠子相梁》时,第一环节是让学生质疑。有学生提问:“惠子搜了三天三夜,为什么没搜到庄子呢?是庄子躲起来了吗?”学生感到不解。此处的关键是“为什么搜”,而不是为什么“没搜到”。学生显然没理解文章,品读的方向是求“生活的真实”。庄子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性,阅读时应深入品味语言的艺术性。只一味求生活的真实,就抹杀了庄子作品艺术的真实。于是我设计疑问,追问学生:惠子为什么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真的是三日三夜吗?对“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仅仅理解到惠子害怕庄子抢他的相位这一点,还是肤浅的、概念化的,还要调动情绪体验,想见他当时那种慌乱的神情、惶急的心情,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朗读时通过对“三日三夜”的重音处理和音调起伏,读出对惠子的鄙夷。尽管惠子于国中搜了“三日三夜”,但“庄子往见之”完全按原计划行动,不躲不避,大摇大摆去见惠子,庄子的坦荡从容令惠子的慌乱惶急显得尤为可笑,引导学生读至此,对庄子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是虚写,体现了庄子笔法的高妙艺术。
此番追问,纠正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粗浅的解读,引领学生深入地理解庄子作品的艺术性,令学生在品读古文作品时感悟文学之美,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热爱之情。
三、精心引领,于争议处顺水推舟,超越文本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设无论多么充分,也难于预测课堂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和事件。当学生出现争议的时候,教师应当迅速判断争议的价值及其可生成的学习内容,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收获。
四、精心构思,延伸点通古到今,感悟哲理
学生常常疑惑:我们日常生活不用文言文说话写文章,为什么要学这么难懂的文言文?殊不知古文记载着古人的智慧。我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学生,教书这么多年多次重读这些文章,还是每次仍会为作者超越时空的哲思而由衷地敬佩。我总是在文章可延伸点主动拓展,带领学生在今天的时空中,以今人的眼光,重新解读古人的思想,贯穿古今。
关键词:古文;教学;激发兴趣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尤其是在相对枯燥的古文教学课堂上,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及积极的组织策略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巩固字词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显著发展,真正领悟灿烂的古代文学艺术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热爱,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在古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摸索出我的几点教学体验。
一、精心设计导入、导语,激发兴趣,激活课堂
有了兴趣才产生主动学习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是教好文言文的前提。讲课时务必脑子里时刻牵着这根弦。精心设计导语,让每一节古文课的导语符合短小精悍、形式多样、调动兴趣的原则,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试举几例:以重温旧知识切入,《核舟记》导语可为:“我们学过一篇描写古代艺人技艺高超的作品,还记得吗?还能背出一些语句吗?”(初二学过《口技》)同学们是可以回答出的,接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核舟记》是描写雕刻家高超技艺的文章,请留心写法上的异同。”以猜谜式入题,如《观潮》:“你知道‘天下第一潮’指的是哪儿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钱塘湖惊心动魄的气势。”导语相当文章的开头部分,岂能不吸引学生?
还有一次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搞了个小小动作,什么也没说就在黑板上故意将题目错写成《邹忌劝齐王纳谏》,顿时下面一片哗然,“老师你错了。”我装作没听见,结果学生急了,几乎每个学生都在翻书求证,异口同声地喊“不是‘劝’,是‘讽’。”我大大咧咧地说“一样一样,‘劝’和‘讽’差不多嘛!”学生们可不干了:“差多了!‘讽’是暗示比喻委婉劝诫,比‘劝’表达更准确。”我笑眯眯地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课文注释有的,你骗不了我们。”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我提出了几个思考:讽齐王什么?用了哪些比喻?课堂气氛被激活,上得很流畅。精心设计导入,让每一节古文课的导语符合短小精悍、形式多样、调动兴趣的原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精心设疑,巧妙追问,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课堂提问要求紧扣文章重点、难点,有梯度、有思辨性,有引领性,且尽量生动有趣。所谓无疑其实只是忽略,教师于学生忽略处精心设疑,最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教学《惠子相梁》时,第一环节是让学生质疑。有学生提问:“惠子搜了三天三夜,为什么没搜到庄子呢?是庄子躲起来了吗?”学生感到不解。此处的关键是“为什么搜”,而不是为什么“没搜到”。学生显然没理解文章,品读的方向是求“生活的真实”。庄子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性,阅读时应深入品味语言的艺术性。只一味求生活的真实,就抹杀了庄子作品艺术的真实。于是我设计疑问,追问学生:惠子为什么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真的是三日三夜吗?对“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仅仅理解到惠子害怕庄子抢他的相位这一点,还是肤浅的、概念化的,还要调动情绪体验,想见他当时那种慌乱的神情、惶急的心情,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朗读时通过对“三日三夜”的重音处理和音调起伏,读出对惠子的鄙夷。尽管惠子于国中搜了“三日三夜”,但“庄子往见之”完全按原计划行动,不躲不避,大摇大摆去见惠子,庄子的坦荡从容令惠子的慌乱惶急显得尤为可笑,引导学生读至此,对庄子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是虚写,体现了庄子笔法的高妙艺术。
此番追问,纠正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粗浅的解读,引领学生深入地理解庄子作品的艺术性,令学生在品读古文作品时感悟文学之美,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热爱之情。
三、精心引领,于争议处顺水推舟,超越文本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设无论多么充分,也难于预测课堂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和事件。当学生出现争议的时候,教师应当迅速判断争议的价值及其可生成的学习内容,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收获。
四、精心构思,延伸点通古到今,感悟哲理
学生常常疑惑:我们日常生活不用文言文说话写文章,为什么要学这么难懂的文言文?殊不知古文记载着古人的智慧。我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学生,教书这么多年多次重读这些文章,还是每次仍会为作者超越时空的哲思而由衷地敬佩。我总是在文章可延伸点主动拓展,带领学生在今天的时空中,以今人的眼光,重新解读古人的思想,贯穿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