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 者 按
前两期连续展示了浙江省“安吉游戏实践园”的在线教研现场,探讨了“有逼真的场景才是‘真游戏’吗”“规则游戏是‘真游戏’吗”的问题。本期,我们将探讨最后一个问题“教师介入的游戏还是‘真游戏’吗”。
在对浙江省“安吉游戏实践园”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实施“真游戏”中不敢或不愿放手。有些教师反映,“真游戏”中孩子常常遇到“瓶颈”,需要教师引导才能继续玩。那么,教师的引导是不是与幼儿的自主矛盾了?如果教师不引导,孩子们怎么玩下去呢?
带着调研中教师的困惑,在线教研的第三部分讨论和反思: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瓶颈”了吗?教师介入的游戏还是“真游戏”吗?
案例:挖沙
视频中,七个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在沙池里埋头挖沙。老师在一旁手持筛沙工具不停地摇晃,边摇边走向其中一组孩子说道:“看呐!看呐!筛不下去了!”一个男孩微微抬头看了看老师后,继续挖沙。老师又对另一个孩子说:“你看我这样,璞璞。”那个叫“璞璞”的男孩转头看了一眼,再一次投入自己的挖沙游戏。老师见状,又看向对面一辆即将堆满的小车,提议道:“挖土机那儿有要推土的吗?”孩子们答:“没有。”老师再问:“现在这个大车子要不要有人去推?”孩子们答:“不要。”看到有一个男孩起身去搬车,老师立即肯定道:“好!大力士,请你推着走!推过去,大力士!”
随后,老师走到男孩原来挖沙的位置:“我来挖。”说完便蹲下,拿起铲子,和孩子们一起挖沙坑。挖了几铲,老师又问:“树叶呢?怎么没有树叶啊?”女孩回应:“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很多草,也可以盖……”“整点树叶来!”老师说。“你去!你去找树叶,”老师拍了拍对面在挖沙的男孩,“你去那边的材料柜,拿个筛子,装了树叶,盖起来……”可是,男孩四顾身边后,不为所动,继续挖沙。老师转而又拍了拍一旁的女孩:“你去找,莎莎,你去……”女孩起身,转头看向材料柜,还未走过去,老师已自己走到柜子前,帮忙翻找工具……
现场讨论摘录
观点(宁波市慈溪县宗汉街道幼儿园 胡敏迪老师):
首先,我认为视频中不是“真游戏”。视频里,老师一直忙来忙去,打断孩子的游戏—— 一会儿吸引孩子关注筛沙,一会儿点名安排孩子去拿树叶,甚至直接去帮孩子选材料。我很好奇: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教师要去铲沙,要让小朋友做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教师的意图是什么?视频中,在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想看到孩子符合自己设想的表现。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这个游戏是教师的游戏还是孩子的游戏?如果老师认为是孩子的“真游戏”,那么就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干预。
其次,我并不认同“幼儿游戏中的瓶颈期”这一说法。不是老师认为有价值的才有价值,只要是孩子们愿意玩的游戏就都有价值。那些提出“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之类问题的引导策略的背后,其实还是教师隐性暗示的教育理念在起作用。
联想到我们幼儿园自身的实践,即使已经开展“安吉游戏”一年多,老师们虽然在游戏场上能够做到“闭住嘴、管住手”,不打扰孩子的游戏,但是真的放手了吗?回到室内的游戏分享,老师们依然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游戏灌输给孩子。我觉得,或许我们做到了行为上的放手,但是在心理上还远没有达到“真游戏”标准。
回应(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 袁青):
首先,胡老师通过分享实践园的老师们在实践“安吉游戏”的第一年也“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游戏灌输给孩子”的表现,指出视频中教师的介入已经是在让孩子玩“老师的游戏”了,所以不是“真游戏”。在挖沙案例中,教师的打断和介入是很明显的。其实,有时候教师还会通过提问、分享等方式,暗示幼儿按照老师自己的想法游戏。每当此时,我们都要反思,是否真正相信儿童是游戏的专家,是否真正将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儿童。
其次,幼儿在游戏中真的遇到瓶颈期了吗?在挖沙案例中,教师屡屡打断幼儿的游戏,这样真的有机会观察到幼儿在玩什么、怎么玩,遇到什么问题、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实施结果以及后续调整吗?幼儿在游戏中的停顿、观察、等待、寻觅,常常是老师们“接受不了”和“理解不了”的行为。看懂这些行为背后的价值,考验的是教师有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机会,探索这些行为的结果并作出调整;考验的是教师有没有耐心观察清楚幼儿这些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分析这个复杂过程中儿童的发展。在胡老师的回应中,我们看到实践园教师主要坚守的就是“闭住嘴、管住手”,这也是老师们第一年在觀察和发现儿童中有那么多感悟的原因。
回应(安吉县玖溪幼儿园
前两期连续展示了浙江省“安吉游戏实践园”的在线教研现场,探讨了“有逼真的场景才是‘真游戏’吗”“规则游戏是‘真游戏’吗”的问题。本期,我们将探讨最后一个问题“教师介入的游戏还是‘真游戏’吗”。
在对浙江省“安吉游戏实践园”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实施“真游戏”中不敢或不愿放手。有些教师反映,“真游戏”中孩子常常遇到“瓶颈”,需要教师引导才能继续玩。那么,教师的引导是不是与幼儿的自主矛盾了?如果教师不引导,孩子们怎么玩下去呢?
带着调研中教师的困惑,在线教研的第三部分讨论和反思: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瓶颈”了吗?教师介入的游戏还是“真游戏”吗?
案例:挖沙
视频中,七个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在沙池里埋头挖沙。老师在一旁手持筛沙工具不停地摇晃,边摇边走向其中一组孩子说道:“看呐!看呐!筛不下去了!”一个男孩微微抬头看了看老师后,继续挖沙。老师又对另一个孩子说:“你看我这样,璞璞。”那个叫“璞璞”的男孩转头看了一眼,再一次投入自己的挖沙游戏。老师见状,又看向对面一辆即将堆满的小车,提议道:“挖土机那儿有要推土的吗?”孩子们答:“没有。”老师再问:“现在这个大车子要不要有人去推?”孩子们答:“不要。”看到有一个男孩起身去搬车,老师立即肯定道:“好!大力士,请你推着走!推过去,大力士!”
随后,老师走到男孩原来挖沙的位置:“我来挖。”说完便蹲下,拿起铲子,和孩子们一起挖沙坑。挖了几铲,老师又问:“树叶呢?怎么没有树叶啊?”女孩回应:“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很多草,也可以盖……”“整点树叶来!”老师说。“你去!你去找树叶,”老师拍了拍对面在挖沙的男孩,“你去那边的材料柜,拿个筛子,装了树叶,盖起来……”可是,男孩四顾身边后,不为所动,继续挖沙。老师转而又拍了拍一旁的女孩:“你去找,莎莎,你去……”女孩起身,转头看向材料柜,还未走过去,老师已自己走到柜子前,帮忙翻找工具……
现场讨论摘录
观点(宁波市慈溪县宗汉街道幼儿园 胡敏迪老师):
首先,我认为视频中不是“真游戏”。视频里,老师一直忙来忙去,打断孩子的游戏—— 一会儿吸引孩子关注筛沙,一会儿点名安排孩子去拿树叶,甚至直接去帮孩子选材料。我很好奇: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教师要去铲沙,要让小朋友做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教师的意图是什么?视频中,在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想看到孩子符合自己设想的表现。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这个游戏是教师的游戏还是孩子的游戏?如果老师认为是孩子的“真游戏”,那么就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干预。
其次,我并不认同“幼儿游戏中的瓶颈期”这一说法。不是老师认为有价值的才有价值,只要是孩子们愿意玩的游戏就都有价值。那些提出“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之类问题的引导策略的背后,其实还是教师隐性暗示的教育理念在起作用。
联想到我们幼儿园自身的实践,即使已经开展“安吉游戏”一年多,老师们虽然在游戏场上能够做到“闭住嘴、管住手”,不打扰孩子的游戏,但是真的放手了吗?回到室内的游戏分享,老师们依然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游戏灌输给孩子。我觉得,或许我们做到了行为上的放手,但是在心理上还远没有达到“真游戏”标准。
回应(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 袁青):
首先,胡老师通过分享实践园的老师们在实践“安吉游戏”的第一年也“忍不住想把自己的游戏灌输给孩子”的表现,指出视频中教师的介入已经是在让孩子玩“老师的游戏”了,所以不是“真游戏”。在挖沙案例中,教师的打断和介入是很明显的。其实,有时候教师还会通过提问、分享等方式,暗示幼儿按照老师自己的想法游戏。每当此时,我们都要反思,是否真正相信儿童是游戏的专家,是否真正将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儿童。
其次,幼儿在游戏中真的遇到瓶颈期了吗?在挖沙案例中,教师屡屡打断幼儿的游戏,这样真的有机会观察到幼儿在玩什么、怎么玩,遇到什么问题、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实施结果以及后续调整吗?幼儿在游戏中的停顿、观察、等待、寻觅,常常是老师们“接受不了”和“理解不了”的行为。看懂这些行为背后的价值,考验的是教师有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机会,探索这些行为的结果并作出调整;考验的是教师有没有耐心观察清楚幼儿这些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分析这个复杂过程中儿童的发展。在胡老师的回应中,我们看到实践园教师主要坚守的就是“闭住嘴、管住手”,这也是老师们第一年在觀察和发现儿童中有那么多感悟的原因。
回应(安吉县玖溪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