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基础之上,科学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并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发展观和秩序观,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其内涵丰富,意义非凡,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加以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内涵 重大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学术创新项目“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论”(编号:BA20172282050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盛杰,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12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共同体思想
社会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对应了社会共同体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因为在那里私有制被消灭,异化劳动被消除,阶级差别也随之消失,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基本一致,人人各尽所能,各得所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不损害和妨碍别人发展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展自我,并且通过自身的发展为其他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社会共同体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注重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中国儒家传统优秀思想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强烈的视天下为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天下观”,主要包含“协和万邦”与“世界大同”,它超越了国家和种族的界限,视全天下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将世界各国人民都看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彼此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都表达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兼顾各方意愿,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一些矛盾,避免争夺相杀。“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更是将他人乃至世界万物都视为自己的同胞,提倡保护自然,善待万物。“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继承了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不断地注入时代的内涵。
(三)中国和谐的外交理念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就倡导“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划分界限,着眼于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被奉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毛泽东同志在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就明确指出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的做法。邓小平同志也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做出“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的庄严承诺。江泽民同志也根据时代的发展,主张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谋求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胡锦涛同志也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对上述几代国家领导人重要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指导着中国开辟更加明朗的外交新局面。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一)政治上平等互信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国土面积有多大,人口数量有多少,军队是否强大,经济是否雄厚,都是地球村里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并且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说了算,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和目的侵犯他国权利或干涉别国内政。对于区域或国际上出现的问题,涉及到哪几个国家,就要坐下来平等地协商与谈判,打破零和博弈,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并且对各国都有利的解决方案,决不能搞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更不能诉诸武力迫使其他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世界上的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任何一个国家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应对的,必须通过各个国家的通力合作来共同面对。同样,一个国家出现了问题,与之相关的国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首先要端正态度,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配合,加强交流对话,构建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
(二)经济上合作共赢
目前,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严重后果已经充分说明各国经济之间已经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那种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做法已经过时。所以对于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各国都要积极地树立起双赢、多赢、共赢的思想观念,要扩大对外开放,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要逐渐打破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到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体系的大潮中来。在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各国也都要遵守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责共担,做全球经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经济组织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做好各国的经济协调工作,促进全球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对于一些经济落后和科技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要积极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真正做到“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三)文化上交流互鉴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更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与和平发展的一个积极并且重要的因素。每一种文明都是世界上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凝聚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智慧,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个性与特色之别。不同文明之间不要排斥、不要敌视,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取长补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要幻想建立单一的文明而唯我独尊,傲慢与偏见是根本不可取的,当今世界已经不是一种文明可以独霸话语权的时代。不同文明之间需要相互包容,需要不断地交流对话,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世界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不要因为彼此间的信仰与文化不同就断绝交往,采取敌对的态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都要携起手来,在不同文明中寻找智慧、汲取营养来为我所用,共同地面对并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 (四)安全上共建共享
当前,世界总体上是和平的,但国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个别地区仍然处于战火之中,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与发展。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世人皆知,战争是现代文明的倒退,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况且现代军事技术十分发达,尤其是核武器一旦投入战争,那将是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毁灭性的打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就要保证世界的和平安全,一个国家的安全不是真正的安全,共同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因此,各国要抛弃战争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共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任何国家都不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蓄意发动战争,那是最无耻的行为,必将被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所唾斥。对于一些重要的安全领域,例如核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等,各国之间都要加强交流与对话,增强政治互信,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一些矛盾,共同建设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长期地生存与发展。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打破了在国际上存在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一系列荒谬的说法,实际上中国的发展绝不会威胁到任何一个国家,中国强大了也不会欺负其他的国家,中国是世界安全的建设者与维护者。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并且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比如中国所主张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沿线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是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并不是像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所说的是一个圈套或者阴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的延伸,中国梦也是世界的梦,中国目前正在以自身的发展来推动世界的发展,这必然会赢得世界上大多数爱好和平与发展国家的支持与鼓励,同时这也必然会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高国际地位。
(二)为我国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际格局转换、国际秩序调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家领导人根据世界发展潮流,审时度势,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胸襟,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提倡“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思想理念,正在向全世界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姿态。中国所做的这些努力势必会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并且更加愿意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共赢,这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一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三)提升了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家的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也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从融入者慢慢地转变为建设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建设方案,积极主动地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问题。支持政治谈判,反对诉诸武力解决问题,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支持变革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安排,推动全球治理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总之,中国正在面对世界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设方案,目的就是维护人类的共同体利益,全力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03-29.
[2]习近平.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03-28.
[3]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09-29.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内涵 重大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学术创新项目“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探论”(编号:BA20172282050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叶盛杰,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12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共同体思想
社会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对应了社会共同体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因为在那里私有制被消灭,异化劳动被消除,阶级差别也随之消失,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基本一致,人人各尽所能,各得所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不损害和妨碍别人发展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展自我,并且通过自身的发展为其他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社会共同体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注重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二)中国儒家传统优秀思想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强烈的视天下为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天下观”,主要包含“协和万邦”与“世界大同”,它超越了国家和种族的界限,视全天下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将世界各国人民都看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彼此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都表达了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兼顾各方意愿,以和平方式妥善处理一些矛盾,避免争夺相杀。“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更是将他人乃至世界万物都视为自己的同胞,提倡保护自然,善待万物。“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继承了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不断地注入时代的内涵。
(三)中国和谐的外交理念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就倡导“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划分界限,着眼于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被奉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毛泽东同志在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就明确指出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的做法。邓小平同志也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做出“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的庄严承诺。江泽民同志也根据时代的发展,主张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谋求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胡锦涛同志也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对上述几代国家领导人重要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指导着中国开辟更加明朗的外交新局面。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一)政治上平等互信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国土面积有多大,人口数量有多少,军队是否强大,经济是否雄厚,都是地球村里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并且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说了算,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和目的侵犯他国权利或干涉别国内政。对于区域或国际上出现的问题,涉及到哪几个国家,就要坐下来平等地协商与谈判,打破零和博弈,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并且对各国都有利的解决方案,决不能搞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更不能诉诸武力迫使其他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世界上的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任何一个国家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应对的,必须通过各个国家的通力合作来共同面对。同样,一个国家出现了问题,与之相关的国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首先要端正态度,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配合,加强交流对话,构建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
(二)经济上合作共赢
目前,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趋势日益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严重后果已经充分说明各国经济之间已经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那种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做法已经过时。所以对于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各国都要积极地树立起双赢、多赢、共赢的思想观念,要扩大对外开放,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要逐渐打破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到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体系的大潮中来。在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各国也都要遵守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责共担,做全球经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经济组织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做好各国的经济协调工作,促进全球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对于一些经济落后和科技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要积极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真正做到“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三)文化上交流互鉴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更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与和平发展的一个积极并且重要的因素。每一种文明都是世界上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凝聚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智慧,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个性与特色之别。不同文明之间不要排斥、不要敌视,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取长补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要幻想建立单一的文明而唯我独尊,傲慢与偏见是根本不可取的,当今世界已经不是一种文明可以独霸话语权的时代。不同文明之间需要相互包容,需要不断地交流对话,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世界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不要因为彼此间的信仰与文化不同就断绝交往,采取敌对的态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都要携起手来,在不同文明中寻找智慧、汲取营养来为我所用,共同地面对并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 (四)安全上共建共享
当前,世界总体上是和平的,但国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个别地区仍然处于战火之中,这些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与发展。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世人皆知,战争是现代文明的倒退,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况且现代军事技术十分发达,尤其是核武器一旦投入战争,那将是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毁灭性的打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就要保证世界的和平安全,一个国家的安全不是真正的安全,共同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因此,各国要抛弃战争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共同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任何国家都不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蓄意发动战争,那是最无耻的行为,必将被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所唾斥。对于一些重要的安全领域,例如核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等,各国之间都要加强交流与对话,增强政治互信,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一些矛盾,共同建设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长期地生存与发展。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打破了在国际上存在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一系列荒谬的说法,实际上中国的发展绝不会威胁到任何一个国家,中国强大了也不会欺负其他的国家,中国是世界安全的建设者与维护者。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并且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比如中国所主张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沿线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是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并不是像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所说的是一个圈套或者阴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的延伸,中国梦也是世界的梦,中国目前正在以自身的发展来推动世界的发展,这必然会赢得世界上大多数爱好和平与发展国家的支持与鼓励,同时这也必然会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高国际地位。
(二)为我国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国际格局转换、国际秩序调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家领导人根据世界发展潮流,审时度势,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勇于担当的大国胸襟,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提倡“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思想理念,正在向全世界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姿态。中国所做的这些努力势必会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并且更加愿意与我国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共赢,这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梦也是世界梦,中国人民愿意与世界各国人民一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三)提升了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家的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也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从融入者慢慢地转变为建设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建设方案,积极主动地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问题。支持政治谈判,反对诉诸武力解决问题,支持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支持变革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安排,推动全球治理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总之,中国正在面对世界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设方案,目的就是维护人类的共同体利益,全力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參考文献:
[1]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03-29.
[2]习近平.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03-28.
[3]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