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思想。“以人为本”是对传统伦理观中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全面、协调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思想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思想是契合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 科学发展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8)06-0016-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的视角来解读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推动生态伦理学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对传统生态学说的扬弃与超越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论,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与费尔巴哈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处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以人为本”的“人”不仅包括人民,而且还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其次,“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社会发展成果应惠及全体人民,积极创造人们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次,“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发展。“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在发展中既要见物更要见人,注重的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人类整体利益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坚持人类至上的价值理念,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而无内在价值,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这种发展观在引导工业文明大发展的同时,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大自然正以它特有的方式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報复性效应。而与此相对立的生态中心主义极力宣扬“敬畏自然”和“自然的权利”,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自然万物与人是平等的,具有同样的生存权利和生态价值。认为人类并非万物的主宰,自然也并非人类征服的对象,大自然与人类在本体论上是平等的生存伙伴。在生态中心主义看来,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应抛弃那种以人类利益为唯一终极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价值尺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虽然在价值取向上截然相反,但秉承的都是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人类中心主义“见人不见物”,过分膨胀人的主体性,生态中心主义“见物不见人”,消解人的主体性;人类中心主义歪曲人,生态中心主义敌视人;人类中心主义是片面的发展观,生态中心主义是片面的和谐观。而“以人为本”是一种辩证主体观。这种辩证主体观承认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具有的特殊的能动性,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体中占有的代理人与自然环境管理者的地位。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他生命和整个生态系统负有道德责任;人类应当培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伦理情操,尽到管理好地球家园的道德义务。作为主体的能动存在的人,对自然的发展负有历史的责任,人对自然的责任也是人对自身责任的反映。这样就可以避免生态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以人为本”还是一种辩证发展观。这种辩证发展观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发展,又反对生态中心主义限制人类的发展,主张环境保护和发展并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如果人类一旦停止继续进一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是停止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就终结了,解决环境危机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辩证发展观强调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这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也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这种辩证发展观要求我们从“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人与自然界处于双向互动、共生共荣的理想状态。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强调人是主体,同时还要求人善待和敬畏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手段和目的、能动和受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
二、“全面、协调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一致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全面的发展观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之处。因为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更为全面地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内涵,与生态伦理的思想相一致。
在文明建设问题上,邓小平较早地提出了建设两个文明,即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在2002年5月31的讲话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胡锦涛2005年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我们要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划分上,就从原来的三位一体,变成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组成的四位一体。接着在文明建设的提法上加上社会文明的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的狭义上的社会领域的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明确提出生态建设和 生态文明的概念,而且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内涵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使全党和全社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认识在发展过程中正确解决生态环境资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这样我党就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观。
物质文明是其他社会文明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有其他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是区分社会文明的根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甚至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精神文明是其他社会文明的主导。精神文明是一定社会形态在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其他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文明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可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文明是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是其他社会文明成果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看作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体现了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引起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致生态文明应运而生。人类从农业文明经过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一个依赖自然、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的过程。
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就是各子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系统在整体上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具体讲就是“五个统筹”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思想实质上是统筹兼顾。通俗讲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当前,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以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特别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相契合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主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这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本义。以往我國也曾经历过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也曾有过急功近利、无视生态环境、滥用资源、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沉痛教训。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已经使我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和资源能源危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不仅经济不能持续发展,而且会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既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又与生态伦理的思想不符。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既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与生态伦理思想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是契合的。代内公平意味着各地区、各国家享有平等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权利。而代际公平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决不能吃祖宗饭,断了子孙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坚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管齐下,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对平衡,把我国的人口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它屏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树立绿色GDP新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型的适度消费和环保型的绿色消费以及注重精神追求的科学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为红线,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引领中国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这种发展观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思想相契合的。
责任编辑 文 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 科学发展
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8)06-0016-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的视角来解读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推动生态伦理学向纵深发展,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对传统生态学说的扬弃与超越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论,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与费尔巴哈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处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以人为本”的“人”不仅包括人民,而且还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其次,“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社会发展成果应惠及全体人民,积极创造人们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次,“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发展。“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在发展中既要见物更要见人,注重的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人类整体利益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观坚持人类至上的价值理念,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而无内在价值,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这种发展观在引导工业文明大发展的同时,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大自然正以它特有的方式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報复性效应。而与此相对立的生态中心主义极力宣扬“敬畏自然”和“自然的权利”,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自然万物与人是平等的,具有同样的生存权利和生态价值。认为人类并非万物的主宰,自然也并非人类征服的对象,大自然与人类在本体论上是平等的生存伙伴。在生态中心主义看来,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人类应抛弃那种以人类利益为唯一终极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价值尺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虽然在价值取向上截然相反,但秉承的都是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人类中心主义“见人不见物”,过分膨胀人的主体性,生态中心主义“见物不见人”,消解人的主体性;人类中心主义歪曲人,生态中心主义敌视人;人类中心主义是片面的发展观,生态中心主义是片面的和谐观。而“以人为本”是一种辩证主体观。这种辩证主体观承认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具有的特殊的能动性,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体中占有的代理人与自然环境管理者的地位。人类作为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产物,对其他生命和整个生态系统负有道德责任;人类应当培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伦理情操,尽到管理好地球家园的道德义务。作为主体的能动存在的人,对自然的发展负有历史的责任,人对自然的责任也是人对自身责任的反映。这样就可以避免生态中心主义在实践中所带来的困难,使之更具有适用性。“以人为本”还是一种辩证发展观。这种辩证发展观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强调发展,又反对生态中心主义限制人类的发展,主张环境保护和发展并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如果人类一旦停止继续进一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是停止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就终结了,解决环境危机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辩证发展观强调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这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也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所需。这种辩证发展观要求我们从“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人与自然界处于双向互动、共生共荣的理想状态。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强调人是主体,同时还要求人善待和敬畏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手段和目的、能动和受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
二、“全面、协调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一致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全面的发展观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之处。因为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更为全面地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内涵,与生态伦理的思想相一致。
在文明建设问题上,邓小平较早地提出了建设两个文明,即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在2002年5月31的讲话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胡锦涛2005年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我们要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的划分上,就从原来的三位一体,变成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组成的四位一体。接着在文明建设的提法上加上社会文明的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文明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的狭义上的社会领域的形成。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明确提出生态建设和 生态文明的概念,而且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内涵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使全党和全社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认识在发展过程中正确解决生态环境资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这样我党就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观。
物质文明是其他社会文明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有其他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是区分社会文明的根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整个文明系统中,政治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甚至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精神文明是其他社会文明的主导。精神文明是一定社会形态在精神方面的重要标志,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其他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文明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可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社会文明是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是其他社会文明成果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看作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体现了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引起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导致生态文明应运而生。人类从农业文明经过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一个依赖自然、超越自然、回归自然的过程。
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是指构成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在发展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就是各子系统、各领域、各层次、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系统在整体上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协调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具体讲就是“五个统筹”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思想实质上是统筹兼顾。通俗讲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当前,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以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特别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相契合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主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这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本义。以往我國也曾经历过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也曾有过急功近利、无视生态环境、滥用资源、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沉痛教训。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已经使我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和资源能源危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不仅经济不能持续发展,而且会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既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又与生态伦理的思想不符。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既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与生态伦理思想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是契合的。代内公平意味着各地区、各国家享有平等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权利。而代际公平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决不能吃祖宗饭,断了子孙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坚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管齐下,努力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对平衡,把我国的人口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它屏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树立绿色GDP新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型的适度消费和环保型的绿色消费以及注重精神追求的科学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为红线,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引领中国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这种发展观是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思想相契合的。
责任编辑 文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