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可以通过设置三级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展开学习。设置基础题能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的任务,设置探究题能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设置拓展题能促使学生提高文本意识。这些方式能完善三級问题模式,用导学合一的方式打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问题 导学合一 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设计三级问题,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展开引导,构筑起导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地探究文本的内容。
一、基础题,引导自主预习
教师首先可以设置基础题,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尝试围绕基础题展开思考,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基础题可以围绕一些语文基本知识展开,如生字生词的学习等,还可以和文章的基本内容有关,如文章讲述什么内容,有什么主人公等。在基础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展开自主学习,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了解。
在学习《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置一些基础题,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尝试思考并回答。教师首先可以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解决阅读障碍的问题,可以挑选文章中一些生字生词,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了解其意思,如:“葱茏、月光如银、淙淙、饱经风霜、折磨”等词语都属于这个类型。在学生了解文章中生词的意思后,教师还可以在基础题中设置一些和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如让学生思考一下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内容,绘制一张表格,让学生尝试将自己找到的内容填写到表格中。在表格中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到描写阿炳生存状态的词语,找到展现月光的词语,找到展现音乐旋律的词语。学生通过完成这道题能利用词汇作为线索,对文章中的基本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二泉映月》整篇文章的内容,看看学生是否能从文章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并整合成为完整的句子。
用基础题可以代替复杂的导学案,同样对学生起到导学合一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设计基础题时考虑设计一些和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有关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预习路线,进而在基础题的引导下更好地展开预习活动。
二、探究题,鼓励合作学习
在导学合一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可以向学生提出探究题,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尝试展开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中的某些句子有什么暗示的意味等。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在预习中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了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探究题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为何‘我’会对老人产生浓厚的兴趣?老人和其他的游人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内容了解“我”的内心想法。“我”看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其他游客都气喘吁吁,甚至半途而废,因此对老人为何如履平地感到十分好奇。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当‘我’和老人对话后,‘我’从老人的身上获得了什么启发?”学生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尝试从老人和“我”的对话中寻找信息,找到其中隐藏的精神内涵。如有学生提出:“‘我’从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乐观开朗的性格,这让‘我’受到了触动,因此对老人提出了美好的祝愿,希望老人能长寿。”在探究中,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思路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
教师可以用探究题贯穿整个语文课程,让学生在探究题的引导下逐步展开探究。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有条理,学习内容也能更为分明,能由浅入深地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助于构筑导学合一的语文模式,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三、拓展题,升华文本意识
三级问题的最后一级是拓展题,教师可以尝试拓展课外资源,鼓励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并在此过程中尝试解决一些更为深入的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文本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分级拓展题,让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拓展项目,让学生的学习呈现出差异教学的特点。
《三亚落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完成拓展题。“每一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特点,《三亚落日》通过什么手法展现出了三亚独有的落日风光呢?《三亚落日》这篇文章用十分形象的手法展现了落日,如果让你尝试创作,你会如何展现一个自然景观呢?”这道拓展题要求学生先尝试分析《三亚落日》的写作手法,而后尝试从中总结出写作规律,最后再尝试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运用这种手法。这样的拓展题能考验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如有学生尝试描绘了曾经攀登过的山峰,从远看山峰好像巨人,进入山中仿佛走入了迷宫,登高远望仿佛站在了擎天柱的身上等句子展现了自己登山的经过。该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形象化的笔法写出了山景,这说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展开导学合一的教学中,可以用拓展题联系课堂内外,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文章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拓展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在完成拓展题的过程中能逐步升华文本意识,进而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
三级问题导学模式能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在一起,能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的引导下逐步获得阅读经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问题 导学合一 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提问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设计三级问题,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展开引导,构筑起导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地探究文本的内容。
一、基础题,引导自主预习
教师首先可以设置基础题,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尝试围绕基础题展开思考,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基础题可以围绕一些语文基本知识展开,如生字生词的学习等,还可以和文章的基本内容有关,如文章讲述什么内容,有什么主人公等。在基础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展开自主学习,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了解。
在学习《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置一些基础题,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尝试思考并回答。教师首先可以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解决阅读障碍的问题,可以挑选文章中一些生字生词,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了解其意思,如:“葱茏、月光如银、淙淙、饱经风霜、折磨”等词语都属于这个类型。在学生了解文章中生词的意思后,教师还可以在基础题中设置一些和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如让学生思考一下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内容,绘制一张表格,让学生尝试将自己找到的内容填写到表格中。在表格中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到描写阿炳生存状态的词语,找到展现月光的词语,找到展现音乐旋律的词语。学生通过完成这道题能利用词汇作为线索,对文章中的基本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二泉映月》整篇文章的内容,看看学生是否能从文章中提取出重要的信息,并整合成为完整的句子。
用基础题可以代替复杂的导学案,同样对学生起到导学合一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设计基础题时考虑设计一些和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有关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预习路线,进而在基础题的引导下更好地展开预习活动。
二、探究题,鼓励合作学习
在导学合一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可以向学生提出探究题,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尝试展开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中的某些句子有什么暗示的意味等。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在预习中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了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探究题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为何‘我’会对老人产生浓厚的兴趣?老人和其他的游人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内容了解“我”的内心想法。“我”看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其他游客都气喘吁吁,甚至半途而废,因此对老人为何如履平地感到十分好奇。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当‘我’和老人对话后,‘我’从老人的身上获得了什么启发?”学生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尝试从老人和“我”的对话中寻找信息,找到其中隐藏的精神内涵。如有学生提出:“‘我’从老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乐观开朗的性格,这让‘我’受到了触动,因此对老人提出了美好的祝愿,希望老人能长寿。”在探究中,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思路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
教师可以用探究题贯穿整个语文课程,让学生在探究题的引导下逐步展开探究。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有条理,学习内容也能更为分明,能由浅入深地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助于构筑导学合一的语文模式,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三、拓展题,升华文本意识
三级问题的最后一级是拓展题,教师可以尝试拓展课外资源,鼓励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并在此过程中尝试解决一些更为深入的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文本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分级拓展题,让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拓展项目,让学生的学习呈现出差异教学的特点。
《三亚落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完成拓展题。“每一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特点,《三亚落日》通过什么手法展现出了三亚独有的落日风光呢?《三亚落日》这篇文章用十分形象的手法展现了落日,如果让你尝试创作,你会如何展现一个自然景观呢?”这道拓展题要求学生先尝试分析《三亚落日》的写作手法,而后尝试从中总结出写作规律,最后再尝试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运用这种手法。这样的拓展题能考验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如有学生尝试描绘了曾经攀登过的山峰,从远看山峰好像巨人,进入山中仿佛走入了迷宫,登高远望仿佛站在了擎天柱的身上等句子展现了自己登山的经过。该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形象化的笔法写出了山景,这说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展开导学合一的教学中,可以用拓展题联系课堂内外,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文章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拓展题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在完成拓展题的过程中能逐步升华文本意识,进而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
三级问题导学模式能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在一起,能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的引导下逐步获得阅读经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