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也称为玉米“侏儒症”,是由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使玉米植株中毒感染病。染病症状是:植株扭曲生长,有的植株发生矮化、节间缩短,呈丛生型,叶色浑绿,叶片厚短而宽,硬而脆,密集丛生。背面葉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条纹突起,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矮化严重,一般是在四至五叶片染病,一般不能抽穗,造成绝产,七叶片之后感病的植株能抽穗结实,但发育不良,减产幅度很大,因此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致命病害。
  一、灰飞虱的生活
  只有了解了灰飞虱的习性,才有可能在预防玉米粗缩病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灰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主要分布区域,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自台湾省和东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由于寄主是各种草坪禾草及水稻、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所以对农业危害很大。
  灰飞虱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4-5代。华北地区越冬若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迁向草坪产卵繁殖,第1代若虫于5月中旬至6月大量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第2代若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孵化,并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第代于7月至8月上、中旬羽化,第4代若虫在8月中旬至11月孵化,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羽化,有部分则以3、4龄若虫进入越冬状态,第5代若虫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孵化,并进入越冬期,全年以9月初的第4代若虫密度最大,大部分地区多以第3、4龄和少量第5龄若虫在田边、沟边杂草中越冬。灰飞虱属于温带地区的害虫,耐低温能力较强,对高温适应性较差,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8℃左右,冬季低温对其越冬若虫影响不大,在东北地区亦能安全越冬,不会大量死亡,在-3℃且持续时间较长时才产生麻痹冻倒现象,但除部分致死外,其余仍能复苏。当气温超过2℃无风天晴时,又能爬至寄主茎叶部取食并继续发育,在田间喜通透性良好的环境,栖息于植物植株的部位较高,并常向田边移动集中,因此,田边虫量多,成虫翅型变化较稳定,越冬代以短翅型居多,其余各代以长翅型居多,雄虫除越冬外,其余各代几乎均为长翅型成虫。成虫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地块产卵。雌虫产卵量一般数十粒,越冬代最多,可达500粒左右,每个卵块的卵粒数,由1~2粒至10余粒,大多为5~6粒,能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短病及条纹矮缩病等多种病毒病。
  二、玉米粗缩病病源观察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我对玉米粗缩病的病源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对不同环境的玉米田和同一块玉米田的玉米进行了相应的观察研究,发现存在以下规律:
  (一)玉米粗缩病严重的地方多为沟边草盛的地方。
  (二)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的田地多近杨树多的地区。
  (三)玉米粗缩病多发区一般位于临近于水源的田地。
  (四)玉米粗缩病多发区多发生于沙质土壤。
  (五)空气越是干燥的季节,玉米粗缩病越严重。
  三、玉米粗缩病具体预防和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植株一旦染病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在预防和防治上主要做到:
  一是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创造不利于白背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如,在空气越是干燥的季节,要勤浇灌;临近于水源和杨树多的地方,及时防治、早防治;
  二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消灭灰飞虱繁殖场所。在初春和夏季要对地边杂草进行及时灭杀。
  三是适当早播,调整播种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迁飞盛期。及时清除玉米田中已患粗缩病的病株,防止相邻玉米的传染。
  四是生物防治:白背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白背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护利用好天敌,对控制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五是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飞虱发生情况,采取重点防治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的防治对策,如果成虫迁入量特别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区,采取防治迁入峰成虫和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相结合的对策。化学药品防治:20%吡蚜酮,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90%敌敌畏等常规防治
  在播前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量的0.2%~0.3%,甲拌磷,或用75%的“3911”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要及时于苗期喷药防治:玉米四叶期可用40%水硫磷乳油,30ml,喷雾,也可用菌毒清600倍液或毒宁6000倍液,加喷施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雾,可有效预防灰飞虱的侵害。
  玉米粗缩病只要防治及时,防控得当,就可以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但是,现在的防控还只是在松散的农户间零星地进行,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不利于将灰飞虱给以足够大的灭杀,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嫌,给广大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因此,对于愈演愈烈的灰飞虱,国家和政府应当给予像蝗灾那样的高度重视,由政府统一协调组织,加强对灰飞虱的彻底灭治,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其他文献
嫁接栽培是防治茄子土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茄子嫁接技术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进行茄子嫁接砧木品种筛选试验,以筛选出适宜茄子嫁接的最优良砧木品种是非常必要的,笔者于2006年以引进的3个砧木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茄子嫁接砧木品种的筛选。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供试接穗品种以CRP(韩国)、托鲁巴姆(日本)、平茄(又称赤茄、红茄)3个材料为砧木,布利塔为接穗,以自根苗作对照。  2.试验方法
期刊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达225d,年平均日照时数2394h,年平均降水913mm。全县总面积2250 km2,耕地13万hm2。东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2009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称号,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6万hm2左右,水稻单产650 kg左右,总产达40
期刊
[摘 要]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适量配比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方法;问题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这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
期刊
为探索本地常规施肥下油菜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去冬今春我县在横江镇车头村进行了油菜氮磷钾肥利用率田间试验。供试土壤基本性状:pH值5.5,有机质32.61g/kg,全氮1.80g/kg,碱解氮220.94mg/kg,速效磷27.06mg/kg,速效钾60 mg/kg。试验田排灌条件良好,前作为晚稻。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肥料试验实施 
期刊
沼肥分为沼渣和沼液,是动物粪便与秸秆等有机物质在沼气池充分发酵后产生的优质高效有机肥,富含果树必需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硼、铜、铁、锰、锌、锶、钡等微量元素,还有大量的有机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果树施用沼肥可以提高花芽分化质量,使果树抽梢均匀,叶片厚绿,树势强壮;提升品质,结实均匀、果面光滑、口感好;增强果树抗冻、抗旱能力;还可以杀死大部分病菌和虫卵,提高果树抗病蟲害能力;且具有无污染、无
期刊
马铃薯播种前的种薯消毒是马铃薯病害防治的关键。为探索种薯不同消毒方法对马铃薯免耕栽培大田病害发生以及对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2010年春季在和平乡新城村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与设计  1.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A:整薯消毒即播种前15d整薯放在72%g露可溶性粉剂100g对水50kg的药液中浸泡15min后捞起晾干,播种时切薯后采用双飞粉对薯块进行拌种;B:切块消
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农用化肥配方也出现了多元化,(高、低、中、浓度的)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肥料、专用多元配方肥料等等,从而使化肥的使用更加广泛,且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合理的施肥是提高肥效、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技术措施。  目前,我国大范围施肥的主要有三中形式:(1)深施底肥 用施肥整地机在翻地的同时将化肥深施到土层中。(2)播种同时深施肥 利用配有施肥装置机的播种机,同步完成施
期刊
辽宁省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属于亚热带气候,耕地面积56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44万亩,是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占播种面积79%以上。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是影响本地区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发病初期病斑多在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自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减产一般可达15%~20%。严重时可减产40%~50%。近年来,
期刊
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市的坝下丘陵和坝上地区,平均海拨在900~1300m,夏季气候凉爽,多年来以种植叶菜为主的产品供应北京、天津等地的秋淡季市场。由于无霜期短,仅为90~100d,所种植蔬菜的种类受到限制,连续多年种植白菜、花椰菜、甘蓝这三种十字花科蔬菜,重茬现象严重,病虫害较多发生。近几年来洋葱种植取得成功。洋葱属葱蒜类作物,种植一茬后其根系分泌物可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减少生产中用药量。因
期刊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栽粮食作物之一,要想夺得玉米丰产,必须确保适宜的密度,在此基础上培育壮苗,加强管理,使其形成大穗大粒,提高粒重,才能获得高产高效。但由于玉米播种出苗期都处于温度不稳定和干旱时期,往往缺苗死苗的现象严重,造成缺株,从而影响产量。为此,我们对其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一、缺苗的原因  1.播种质量差  播种时,覆土不严,深浅不一,有的种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