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君子动口也动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将阅读进行到底”;语文课堂,“我的地盘写做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动探究,高效读书、高效写作,让语文课充盈语文色彩,让语文课洋溢“语文味”。读经典、读课本、读习作;补写、改写、续写、仿写。总之,学语文,“君子动口也动手”。
  【关键词】语文;课堂;引导;读;写
  
  从教近十年,上课几千节,听课数百节。细想起来,不论自身,还是同仁,都会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但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有效写作的并不多。即便是读书,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发声”,仅读出汉字的音,至于汉字背后的情却很少被关注。更不要说通过文本去揣摩写作的技巧了。“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动作,尤以读写为要。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大声说:学语文,君子“動口”也“动手”。
  所谓“动口”,就是读书,读经典作品、读教材课文、读学生习作,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读一切有益的书。一切精彩的内容均可开卷“悦”读;至于“动手”,自然是指引导学生拿起笔来写。写什么?汉字、词语、语句、文段均可。在此,笔者强调是语文课堂时间,至于课外,不作赘述。以下就分别谈谈读和写。
  将阅读进行到底
  叶圣陶先生在讲到阅读教学时曾用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甚解岂难至,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话语悟其神。
  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离不开研读文本。其实,前年朱老师执教的有效阅读教学也告诉我们:除了平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长期积累之外,用好课堂、高效课堂,更是现代文阅读的有力支柱。近来,又有学者提倡“素读”,无外乎也是关注课堂阅读的重要性。
  读出经典作品的深度
  所谓“经典”,内容丰厚,包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外名家散文等。以《论语》为例,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学教材也收入不少篇章。每次语文课的前几分钟让学生读《论语》,日积月累,一部书全读完也不会耗时许多;如果是唐诗宋词,笔者即以诗词的内容为参照,引导学生分类朗读。比如吟哦月亮的诗歌有许多,教师及时提示,激发学生总结的热情,再挑出名言佳句作具体赏析;若是名家名作,也不吝时间去赏析,因为朗读本身就是享受,如果条件受限,不能人手一部相同的作品,就请同学作代表,坚持每天都读一部分,特别是长篇巨著,就更要选取精彩部分反复朗读。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语言表达艺术。但是朗读并不是读清字音而已,而是读书情感,读出体验。
  读出教材选文的广度
  教材是典范,不论何种文体的作品,它都有典型的借鉴之处。温儒敏老师在谈及教学改革时也谈到一个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教辅资料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扼杀。很多学生还没怎么读课文,结合参考资料就把内容给“掌握”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探究文章情理的最有效方式还应该是阅读。好书不厌百回读,通过反复诵读而理解的文意是润物无声的细雨,是通幽处的必走曲径,一读浸润心田,一路风光无限。笔者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做过拓展文本宽度的有效个性化阅读尝试。以下分述之:
  1关于诗歌朗读。学习诗歌时,在保持原诗文情境不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给诗歌“增肥”,即巧妙扩充。可以把五言诗添加成七言诗。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诗意,因为学生也只有在对诗歌意思比较理解的前提下才会给诗句“增肥”;另一方面,笔者借助于学生的添加内容来训练学生的炼字习惯。有时候还可以依据诗歌的情境进行回环往复的诵读,以营造更加浓郁的情感氛围。
  2关于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教学,很多老师会采取“范读——释义——背诵”的教学模式,文言作品变成学生的知识认记。其实,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苏东坡在《送安敦落第诗》诗中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把握文意的有效途径。心理学上也提出,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思就更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作者感情都可以在诵读中体现出来。
  3关于现代文阅读。(1)读名家散文的语言和心情对于名家散文,特别是抒情性较强的文章,笔者在引领学生阅读时会借助相关的声像资料来辅助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之中。(2)读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每部小说都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值得读者深思。笔者在指导学生读《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就让学生抓住作者对祥子的动作描写部分进行反复诵读。(3)读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和经典台词。抓住戏剧冲突,体会人物语言是学习戏剧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关于这一点,笔者想做出说明:即使文本不是戏剧,但作品内容有“舞台空间”,也可以灵活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
  读出优秀习作的高度
  在笔者的班级中,几乎每位同学都是“小作家”,笔者定期把他们的优秀习作装订成册,放在班级书橱。择期“邀请”优秀习作的作者谈写作动机和创作源泉并尊重作者意愿选择“播音员”,被选的“读者”都深感荣幸,站在讲台用扩音器给大家朗读,声情并茂。而座位上的同学都敛声屏气,聚精会神,洗耳恭听。他们用耳朵一起“读”了一篇同班同学的“新锐佳作”。天长日久,读书已成氛围,写作也成习惯。
  我的课堂写作主
  写,既包括写汉字,也包括写作文。笔者的语文课堂总有学生大“写”出手的时间,具体表现为:
  让汉字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要做人,学语文”,要爱国,不妨从写好汉字做起。各国都很重视母语教育,因为母语是民族文化之根。语言文字对一个国家来说,对外是屏障,对内是粘合剂。我们的汉字形状美观足以悦目,读音美妙足以悦耳,意义丰美足以悦心。写好每个汉字也是笔者的不懈追求。如果你认真观察学生的作业,就不难发现很多同学书写不规范,甚至完全是错误的。比如“冒昧”、“尴尬”、“港城”等常用语汇,很多人,甚至许多语文老师书写都是不对的。笔者不要求每个同学都写正楷字,但每节课都坚持让学生规范工整清晰的书写,写词汇,写名句,让汉字在笔下跃动。
  (二)让词汇在你的笔下楚楚动人。在尝试现代文阅读关于词语贴切与否的问题考查练习时也出现比较词语表达效果的问题。类似“推敲”的典故很多,如果平时就注意“吟安一个字”,那么写作时时不会出现“拈断数茎须”的尴尬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对阵名家”,既对教材课文的用词提出挑战,也是对自己用词能力的锻炼。特别是外国的作家作品,因为是翻译来的,值得商榷的机会相对更多。鼓励学生展开优化语言训练,给课文美容非常有意义。
  (三)让语句在你的笔下朗朗上口
  中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略写和省却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深入揣摩文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给文章补写或改写一些内容是强化学生写作训练的一大方法。
  1根据课文内容给个别段落“增肥”。如果有的学生素材积累不够多,就可以依照笔者提供的材料遣词造句,写好之后放在第七节倒数第二句之前就非常巧妙。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注意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鼓励学生再补写一个不够勤奋的例子放在此节最后一句之前,课文内容就更加充实了。看着成功补写的学生作品,笔者的激动之情已不可名状。
  2把握文章中心给某个情节“加压”。这主要是指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写。改写课文情节,可以促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伤仲永》一文,假想“仲永才尽”后,仲永指物作诗情形该如何狼狈?其父还会得意忘形吗?当初众乡邻对仲永的夸赞都会变成什么样呢?笔者扔了很多问号给学生,学生通过讨论,展开想象的翅膀,习作都很精彩。
  让文采在你的笔下翩翩飞舞。青春励志的篇章如东风中的风筝,飞舞张扬;真情感言的文字如春日下的小草,娇嫩可人;针砭时弊的话语如暮春的柳絮,恼人却不伤人。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健康向上的心灵。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无话可说,笔者鼓励他们写校园风景、写身边故事,写一切他们有话说的内容。果然,花工夫得功夫。现在读学生的文字,恰如欣赏翩翩彩蝶悄悄起舞。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倾力读书率性写作的大好时光,成长中的少年正在认识生活,理解爱的需要和安全的归属,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就让他们乘着读写的翅膀,在语文的天空中翱翔吧。
  
  参考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学习》(2010年1月)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5月)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的教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的广大中小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性格各异,是彩色的、多面体的人。如何管理好这样的班集体,需要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多学点辩证法,多角度看问题,多讲求教育策略,充分运用教育智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 关系 处理    一、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    良
在我们教学作文时,一般题目由教师指定,“写什么”也是教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常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讲评作文也是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讲优评劣……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千篇一律,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说大人话,缺乏儿童气息,文章缺少童真、童趣,缺少创新思想。  如何打破上述局面,让学生能自由作文呢?在新课程改革中,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作文充满童趣,还学生作文本来面目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
我国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封闭式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忽视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只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缺乏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一些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声、光、色、图等信息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学生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感知迅速、积极探究、想象丰富。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高一新生入学,班里的学生自告奋勇,要布置班里的班训、标语等,我很高兴的答应了。当他们要把一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标语贴到墙上时,我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不乐意了:这是名言啊,为什么不行呢?我没有回答,而是说:你们自己先想想,等到咱们第一次开班会时重点讨论吧。  班会时间很快到了。我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本来平静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议论了起来。我说:“
【摘 要】泰戈尔是闻名世界的诗人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除诗人身份之外,他还是个多产的戏剧家与小说家。他创作的戏剧和小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是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阐发他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艺术珍品,表现出他对社会、对人类发展和印度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以《戈拉》《天定情缘》等小说为例
【摘 要】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如何进行?笔者根据从教数十年的经验深刻认识到可以在导课、阅读、感悟上下功夫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和着新课改的春风,各门课程都尽情的绽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同样语文课程也尽情的挥洒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素养是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中学地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经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发现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地图,本人总结以下 二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培养目标,从最基本的理论做起。  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即义务教育阶段,两年学制完成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基础内容的学习;第二阶段即高中教育阶段,以必修与选修两
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向创新式学习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适度指导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倾听教师的讲解,更有甚者是教师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珍视学生在探究中的个人观念、特别是不同于成人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因此,我们要把课堂教学调到孩子的频道,用孩子的眼光去评价教学的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但一些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却令人担忧。这种现象不仅为社会敲响了警钟,更为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要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即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纪律、有修养、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人,历史课堂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沉淀着丰富的内涵,蕴藏着人类的聪明智慧,其中有叱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