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探索微孔增氧技术在中规格高产蟹、虾养殖模式中的作用,2014年我们在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示范区内进行小规模养殖试验,取得了亩产河蟹104.5千克、青虾50.4千克,亩获纯利5522元的理想效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推广作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池塘条件 池塘位于兴化市老圩乡陆杨村(合作社基地)养殖区内,总面积96亩,分为3口,开挖成东西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3∶2,这样设计池塘日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操作管理方便。池塘坡度平缓,坡比为2.5~3∶1,底质为沙壤土。池塘水源为外河水系,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饵源充沛,排灌方便。
2. 防逃设施设置 防逃设施选用塑料膜和聚乙烯网片设置。在池塘四周,埋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塑料膜,底部入土10~20厘米,地上部分高度50厘米,每隔1米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桩与塑料膜接头要紧密,四角建成圆弧形。在塘埂外侧,用聚乙烯网片(4目/厘米2)包围池塘,高1.2~1.5米(底部埋入土内10厘米),也用木桩或竹桩固定,以防青蛙等敌害生物进入蟹池。
3. 增氧设施安装 增氧设施主要有主机(电动机、罗茨鼓风机)、主管(UPVC管)、支管(PVC管或橡胶软管)、曝气管(微孔结合材料)等组成。每口池塘鼓风机的功率为5.5千瓦。增氧设备安装方法选用条式安装法:先在池塘中铺设管径为7.5厘米“工”字形主管道,并与罗茨鼓风机连接好,再在东西向两根主管道上每隔8米接上5米长管径为1.6厘米的PVC软支管,之后连接15米长的曝气管至池边2米处,呈南北向排列。整个管道用木桩或竹竿固定在水面中,主管道离最高水面40厘米,微孔软支管安插于离水底15厘米处。
4. 放养前准备工作 一是冬天干塘后暴晒池底15~20天,用生石灰150~200千克/亩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二是放苗前7~10天注水50厘米深,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以施专用虾、蟹有机肥为主,用量为150千克/亩左右,一次施足,并用小型拖拉机耕耙。三是往蟹池内栽植水草,以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为主,水草面积一般占总面积的60%左右。四是分次投放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100~150千克/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5月下旬投放螺蛳100~150千克/亩,8月再补投1次螺蛳,投放量为100千克/亩左右。
5. 苗种放养 挑选体表鲜亮、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爬行敏捷、无伤无病、无附着物的扣蟹作为蟹种。放养前将蟹种放入专用苗种浸泡剂中浸洗消毒3~5分钟。虾种放养上年幼虾种,放养时间为2月底至3月初。另外,适量放养一些鲢、鳙鱼大规格鱼种,规格和数量具体见表1。
6. 水质管理 河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如果池塘是酸性水质,不利于河蟹对钙质的吸收,也不利于蜕壳。因此,在整个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进行合理调控。一是保持水质“新、活、嫩、爽”,以促进河蟹的生长、蜕壳和增加其鲜美度。池塘溶氧量应达到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具体措施:养殖前期每7~10天注水1次,注水量为20厘米深,高温季节每3~5天注水1次,特别是在河蟹蜕壳期要保持微循环水,以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经常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底质改良剂,以分解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二是做好水位调控。通常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分3个阶段进行水位调控:3~5月掌握在50~60厘米,6~8月控制在1.2~1.5米(高温季节适当加大水位),9~10月稳定在1.0~1.2米。三是合理开启增氧设施。经常使用微孔增氧,能促进河蟹健康快速生长。晴天时,14~15时启用微孔增氧,此时表层水的溶氧处于饱和状态,上、下水层对流会使底层溶氧较低的状况迅速得到改善。每次启用1~2小时即可。阴天时,清晨3~4时启用微孔增氧,此时池塘水体溶氧已很低,通过曝气管迅速、直接曝气会使整个池塘水体溶氧迅速增加,一直开机到日出停止。雨天时,半夜启用微孔增氧,该时段池塘水体溶氧储备已降到最低点,通过曝气管迅速、直接曝气会使全塘水体溶氧迅速增加,同时加速水中有毒气体(H2S、NH3等)逸散,一直开机到日出停止。
7. 饲料投喂 在饲料投喂上,重点考虑河蟹饲料,青虾饲料可以不做专门安排。河蟹饲料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螺、蚬、蚌、鱼以及南瓜、甘薯、马铃薯、小麦、玉米以及水草类饵料。在投喂计划上要做到“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虾的活动情况。在投喂方法上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河蟹养殖的全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除做到“四看四定”外,还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3~4月,河蟹摄食水草和螺蛳量比较少,以投喂河蟹专用配合料为主,投饵量一定要足。5~6月,水草基本长满整个塘面,螺蛳也已繁殖到一定数量,辅喂蛋白含量36%~38%的河蟹专用颗粒料,并搭配投喂野杂鱼,以满足河蟹快速生长的需求。7月上旬至8月中旬,由于水温较高,闷热天气较多,影响河蟹正常摄食和新陈代谢,河蟹生长滞缓,要求投喂蛋白含量为32%左右的颗粒饲料,同时搭配水草、南瓜等植物饲料,所投饵料要保证新鲜。高温过后,天气转凉,水温逐步回落,河蟹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此阶段要求投喂蛋白含量40%以上的河蟹颗粒饲料,以增加河蟹肥满度,提高河蟹规格和品质。
8. 日常管理 坚持巡塘,以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病害发生和敌害侵入等。一旦发现有河蟹逃走的迹象,要及时堵塞塘埂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大风暴雨天气,尤其要注意防逃。人工养蟹要切实做好防病工作,可以不定期施用漂白粉等药物,出现病蟹、死蟹应立即弄清原因,抓紧治疗,消除致病、致死因素,保证河蟹快速生长。养蟹池中的青蛙、水老鼠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捕捉,避免侵害河蟹。如发现增氧设施运转有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修。此外,定时用仪器检测水质并做好记录,以便查对或采取应对措施。 9. 起捕 青虾从5月上旬开始捕捞,捕大留小,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预留一部分抱卵虾自然繁殖,秋季捕捞从9月开始,一直到年底干塘。10~11月是河蟹起捕的最佳时节,捕捞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在池塘内设置地笼、蟹笼等工具进行捕捉,这也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二是采用白天加水晚间排水,利用河蟹生殖洄游的习性,在出水口设网捕捉;三是将池水排放后,利用河蟹夜晚上岸爬行的习性,待河蟹爬至防逃墙(网)边时人工徒手捕捉。
10. 效益分析
①投入情况。投放河蟹105 600只、584千克,计63 400元;放养虾种苗960千克,计29 000元;放养鲢、鳙鱼种103千克,计610元;饵、肥料投入计162 900元;水面承包、渔药、电、人工等费用计137 400元;防逃及增氧设备(按4年折旧)为21 600元;总投入为403 229亩投入情况见表2。
②收获情况。收获青虾4840千克,产值为383 440元;河蟹10 032千克,平均规格达164克/只,产值为543 200元;捕获其他鱼类2333千克,产值为16 330元;总产值为942 910元。亩收获情况见表3。
11. 体会和建议
①养殖结果表明,应用微孔增氧技术进行蟹、虾高密度养殖能够有效促进池塘表层和中下层水体交换对流,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加快对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促进底部溶氧提高,保证了池塘水质的相对稳定,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和河蟹生长速度,具有节能、低噪、安全、环保等优点,为当前主要推广的增氧设施。
②使用微孔增氧技术产出的蟹、虾、鱼类是无公害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高出正常的同类产品许多,同时也提高了规格与品质,增加了蟹、虾的产量,增收效果明显,据测算亩增收1500~2000元。
③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草生长明显好于普通塘口,这说明微孔增氧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并直接参与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反应,加快了悬浮物的沉淀,提高了水体透明度,促进了水草的生长,维护了池塘生态的良性循环。
④增氧动力主机应设置在远离塘口的位置,为蟹、虾蜕壳生长提供安静的环境。鼓风机设置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遮阳与防淋。曝气管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利供气增氧均衡。微孔增氧设备安装结束后应经常开机使用,每年冬季捕捞结束后应及时清洗,防止微孔堵塞。
(作者联系地址:张凤翔 江苏省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 邮编:225700;许玉方 兴化市老圩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邮编:225768;王秀青 兴化市钓鱼镇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225761;张建楼 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邮编:225761)
1. 池塘条件 池塘位于兴化市老圩乡陆杨村(合作社基地)养殖区内,总面积96亩,分为3口,开挖成东西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3∶2,这样设计池塘日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操作管理方便。池塘坡度平缓,坡比为2.5~3∶1,底质为沙壤土。池塘水源为外河水系,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饵源充沛,排灌方便。
2. 防逃设施设置 防逃设施选用塑料膜和聚乙烯网片设置。在池塘四周,埋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塑料膜,底部入土10~20厘米,地上部分高度50厘米,每隔1米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桩与塑料膜接头要紧密,四角建成圆弧形。在塘埂外侧,用聚乙烯网片(4目/厘米2)包围池塘,高1.2~1.5米(底部埋入土内10厘米),也用木桩或竹桩固定,以防青蛙等敌害生物进入蟹池。
3. 增氧设施安装 增氧设施主要有主机(电动机、罗茨鼓风机)、主管(UPVC管)、支管(PVC管或橡胶软管)、曝气管(微孔结合材料)等组成。每口池塘鼓风机的功率为5.5千瓦。增氧设备安装方法选用条式安装法:先在池塘中铺设管径为7.5厘米“工”字形主管道,并与罗茨鼓风机连接好,再在东西向两根主管道上每隔8米接上5米长管径为1.6厘米的PVC软支管,之后连接15米长的曝气管至池边2米处,呈南北向排列。整个管道用木桩或竹竿固定在水面中,主管道离最高水面40厘米,微孔软支管安插于离水底15厘米处。
4. 放养前准备工作 一是冬天干塘后暴晒池底15~20天,用生石灰150~200千克/亩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二是放苗前7~10天注水50厘米深,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以施专用虾、蟹有机肥为主,用量为150千克/亩左右,一次施足,并用小型拖拉机耕耙。三是往蟹池内栽植水草,以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水生植物为主,水草面积一般占总面积的60%左右。四是分次投放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100~150千克/亩,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5月下旬投放螺蛳100~150千克/亩,8月再补投1次螺蛳,投放量为100千克/亩左右。
5. 苗种放养 挑选体表鲜亮、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爬行敏捷、无伤无病、无附着物的扣蟹作为蟹种。放养前将蟹种放入专用苗种浸泡剂中浸洗消毒3~5分钟。虾种放养上年幼虾种,放养时间为2月底至3月初。另外,适量放养一些鲢、鳙鱼大规格鱼种,规格和数量具体见表1。
6. 水质管理 河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如果池塘是酸性水质,不利于河蟹对钙质的吸收,也不利于蜕壳。因此,在整个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进行合理调控。一是保持水质“新、活、嫩、爽”,以促进河蟹的生长、蜕壳和增加其鲜美度。池塘溶氧量应达到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具体措施:养殖前期每7~10天注水1次,注水量为20厘米深,高温季节每3~5天注水1次,特别是在河蟹蜕壳期要保持微循环水,以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经常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和生物底质改良剂,以分解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二是做好水位调控。通常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分3个阶段进行水位调控:3~5月掌握在50~60厘米,6~8月控制在1.2~1.5米(高温季节适当加大水位),9~10月稳定在1.0~1.2米。三是合理开启增氧设施。经常使用微孔增氧,能促进河蟹健康快速生长。晴天时,14~15时启用微孔增氧,此时表层水的溶氧处于饱和状态,上、下水层对流会使底层溶氧较低的状况迅速得到改善。每次启用1~2小时即可。阴天时,清晨3~4时启用微孔增氧,此时池塘水体溶氧已很低,通过曝气管迅速、直接曝气会使整个池塘水体溶氧迅速增加,一直开机到日出停止。雨天时,半夜启用微孔增氧,该时段池塘水体溶氧储备已降到最低点,通过曝气管迅速、直接曝气会使全塘水体溶氧迅速增加,同时加速水中有毒气体(H2S、NH3等)逸散,一直开机到日出停止。
7. 饲料投喂 在饲料投喂上,重点考虑河蟹饲料,青虾饲料可以不做专门安排。河蟹饲料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适当搭配螺、蚬、蚌、鱼以及南瓜、甘薯、马铃薯、小麦、玉米以及水草类饵料。在投喂计划上要做到“四看”,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虾的活动情况。在投喂方法上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河蟹养殖的全过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除做到“四看四定”外,还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3~4月,河蟹摄食水草和螺蛳量比较少,以投喂河蟹专用配合料为主,投饵量一定要足。5~6月,水草基本长满整个塘面,螺蛳也已繁殖到一定数量,辅喂蛋白含量36%~38%的河蟹专用颗粒料,并搭配投喂野杂鱼,以满足河蟹快速生长的需求。7月上旬至8月中旬,由于水温较高,闷热天气较多,影响河蟹正常摄食和新陈代谢,河蟹生长滞缓,要求投喂蛋白含量为32%左右的颗粒饲料,同时搭配水草、南瓜等植物饲料,所投饵料要保证新鲜。高温过后,天气转凉,水温逐步回落,河蟹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此阶段要求投喂蛋白含量40%以上的河蟹颗粒饲料,以增加河蟹肥满度,提高河蟹规格和品质。
8. 日常管理 坚持巡塘,以了解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病害发生和敌害侵入等。一旦发现有河蟹逃走的迹象,要及时堵塞塘埂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的网罩。大风暴雨天气,尤其要注意防逃。人工养蟹要切实做好防病工作,可以不定期施用漂白粉等药物,出现病蟹、死蟹应立即弄清原因,抓紧治疗,消除致病、致死因素,保证河蟹快速生长。养蟹池中的青蛙、水老鼠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捕捉,避免侵害河蟹。如发现增氧设施运转有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修。此外,定时用仪器检测水质并做好记录,以便查对或采取应对措施。 9. 起捕 青虾从5月上旬开始捕捞,捕大留小,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预留一部分抱卵虾自然繁殖,秋季捕捞从9月开始,一直到年底干塘。10~11月是河蟹起捕的最佳时节,捕捞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在池塘内设置地笼、蟹笼等工具进行捕捉,这也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二是采用白天加水晚间排水,利用河蟹生殖洄游的习性,在出水口设网捕捉;三是将池水排放后,利用河蟹夜晚上岸爬行的习性,待河蟹爬至防逃墙(网)边时人工徒手捕捉。
10. 效益分析
①投入情况。投放河蟹105 600只、584千克,计63 400元;放养虾种苗960千克,计29 000元;放养鲢、鳙鱼种103千克,计610元;饵、肥料投入计162 900元;水面承包、渔药、电、人工等费用计137 400元;防逃及增氧设备(按4年折旧)为21 600元;总投入为403 229亩投入情况见表2。
②收获情况。收获青虾4840千克,产值为383 440元;河蟹10 032千克,平均规格达164克/只,产值为543 200元;捕获其他鱼类2333千克,产值为16 330元;总产值为942 910元。亩收获情况见表3。
11. 体会和建议
①养殖结果表明,应用微孔增氧技术进行蟹、虾高密度养殖能够有效促进池塘表层和中下层水体交换对流,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加快对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促进底部溶氧提高,保证了池塘水质的相对稳定,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和河蟹生长速度,具有节能、低噪、安全、环保等优点,为当前主要推广的增氧设施。
②使用微孔增氧技术产出的蟹、虾、鱼类是无公害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也高出正常的同类产品许多,同时也提高了规格与品质,增加了蟹、虾的产量,增收效果明显,据测算亩增收1500~2000元。
③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草生长明显好于普通塘口,这说明微孔增氧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并直接参与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反应,加快了悬浮物的沉淀,提高了水体透明度,促进了水草的生长,维护了池塘生态的良性循环。
④增氧动力主机应设置在远离塘口的位置,为蟹、虾蜕壳生长提供安静的环境。鼓风机设置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遮阳与防淋。曝气管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利供气增氧均衡。微孔增氧设备安装结束后应经常开机使用,每年冬季捕捞结束后应及时清洗,防止微孔堵塞。
(作者联系地址:张凤翔 江苏省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 邮编:225700;许玉方 兴化市老圩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邮编:225768;王秀青 兴化市钓鱼镇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225761;张建楼 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邮编:2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