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6%,仍在7.5%的年度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之上。这基本上消除了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也为推进“调结构、促改革”提供了更大回旋空间。在“宏观政策稳住、微观政策放活、社会政策托底”的调控取向下,下半年金融业的动向备受关注。
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许多难题和风险,未来经济增速放缓的可能性还会加大,但下半年不太可能有刺激政策出台。也就是说,在决策层对经济减速下行容忍度提高的前提下,“稳增长”的紧迫性事实上已经让位于“调结构”和“促改革”。显然,“调结构”和“促改革”是一个更利长远之策,因为这可以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盘活存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是破解金融业主要问题的关键
结构调整从哪里入手?全球通行的做法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但要在结构调整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唯有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才是长远之策。今年以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改革稳步推进:4月24日,国务院第一批取消71项行政审批事项;5月6日,第二批取消和下放62项行政审批事项;6月19日,第三批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事项。3个月内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165项,是“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举措。
5月底,国务院批转《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相关改革的具体工作部署。在“营改增”试点范围于8月1日正式从12省份扩至全国后,金融改革将成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头戏”。当前,如果深入分析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现实难题,便可理出近期金融改革的大致脉络来。
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在3月末跨过100万亿元大关、达103.61万亿元之后,4至6月分别为103.26万亿元、104.21万亿元、105.4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GDP为24.8万亿元,货币存量与GDP之比高企。而在2008年底,M2余额为47.5万亿元,GDP为31.4万亿元。
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迅速启动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在2009年、2010年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快速飙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和能力“大跃进”。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但并未有效刺激经济增长,表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且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这不仅带来了地方债务膨胀、影子银行等风险隐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还因为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两高一剩”(即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领域而加剧了结构问题。
这就是说,盘活存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破解金融业主要问题的关键,也是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而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功能实现资源的配置。据此,推进利率、汇率改革迫在眉睫。
利率市场化的重点
将继续集中于存、贷款
实际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了一段长长的征途。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本着“先贷款、后存款”,“先短期、后长期”,“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的改革思路,央行渐次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并逐步培养起了基于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近几年来,央行在谈及利率、汇率改革时一贯的表述就是“稳步推进”,但步伐太“稳”,以至于市场也难以感知明显变化。2012年1月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公开表示,“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改革方案正在讨论设计之中”。直到2012年6月和7月,央行在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截至目前,仍然存在的利率管制主要集中于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其中,贷款实施下限管理,存款实行上限管理。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将继续集中于存、贷款,即贷款利率下浮范围继续扩大直至完全取消,存款利率上浮范围扩大直至完全取消。
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 “金十条”,对利率改革有这样的表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优化配置资源的紧迫性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如箭在弦。
近期利率市场化的动作或许包括:贷款利率的下限有望完全放开;放开贴现利率管制;放松农信社目前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可能取消;金融机构有望尝试发行同业存单和大额可转让存单,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择机稳步推进。这也表明,利率市场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循序渐进,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完全利率市场化,不仅仅是存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其本质上是金融领域一场极其重大的整体性变革,涉及到金融监管、银行公司治理、市场竞争淘汰机制、存款人利益保护和金融创新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为了配合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启动。实际上,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在2008年下半年就已基本成熟,只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而中断。在今年底之前,或许将设立一个非公司类专门机构,管理由投保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以切实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资产证券化也是“盘活存量”的一个重要通道。从阿里巴巴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登陆深交所看,已经走过近10年光景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在更大范围内重启,不仅可以盘活大量存量资产,还可以活跃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融资机会。
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硬骨头”
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近几年来金融改革的“硬骨头”,并且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难以有明显的进展。一方面,上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人民币呈现快速升值势头,未来仍存在升值压力,而6月份我国进、出口数据双双“遇冷”,为16个月来首次负增长,并且商务部表示“下半年外贸形势可能比上半年还要趋紧”。在这种形势下,贸然重启汇改,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或将给外贸企业带来更大的打击,在外需进一步萎缩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当前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竞相加码,欧盟、澳大利亚、印度、韩国、越南等国掀起了新一轮降息潮,全球流动性泛滥加剧。此时如果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势必增加跨境资本进入中国的套利机会,“热钱”大进大出,将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也难有稳定的金融环境。
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本项目交易分类标准(七大类40项),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部分可兑换的项目为17项,基本可兑换8项,完全可兑换5项,粗略算来占全部交易项目的75%。而在股票、债券、衍生工具、跨境信贷等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大的资本项目还有相当多的管制。但这是我国金融业乃至实体经济的一道防火墙,在国内金融业的基础性工作还没完全夯实之前,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
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许多难题和风险,未来经济增速放缓的可能性还会加大,但下半年不太可能有刺激政策出台。也就是说,在决策层对经济减速下行容忍度提高的前提下,“稳增长”的紧迫性事实上已经让位于“调结构”和“促改革”。显然,“调结构”和“促改革”是一个更利长远之策,因为这可以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盘活存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是破解金融业主要问题的关键
结构调整从哪里入手?全球通行的做法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但要在结构调整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唯有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才是长远之策。今年以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改革稳步推进:4月24日,国务院第一批取消71项行政审批事项;5月6日,第二批取消和下放62项行政审批事项;6月19日,第三批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事项。3个月内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165项,是“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举措。
5月底,国务院批转《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领域改革,积极推动民生保障、城镇化和统筹城乡相关改革的具体工作部署。在“营改增”试点范围于8月1日正式从12省份扩至全国后,金融改革将成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头戏”。当前,如果深入分析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现实难题,便可理出近期金融改革的大致脉络来。
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在3月末跨过100万亿元大关、达103.61万亿元之后,4至6月分别为103.26万亿元、104.21万亿元、105.4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GDP为24.8万亿元,货币存量与GDP之比高企。而在2008年底,M2余额为47.5万亿元,GDP为31.4万亿元。
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迅速启动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在2009年、2010年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快速飙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和能力“大跃进”。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但并未有效刺激经济增长,表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且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这不仅带来了地方债务膨胀、影子银行等风险隐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还因为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两高一剩”(即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领域而加剧了结构问题。
这就是说,盘活存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破解金融业主要问题的关键,也是调结构的重要推动力。而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功能实现资源的配置。据此,推进利率、汇率改革迫在眉睫。
利率市场化的重点
将继续集中于存、贷款
实际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了一段长长的征途。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本着“先贷款、后存款”,“先短期、后长期”,“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的改革思路,央行渐次放开了对利率的管制,并逐步培养起了基于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近几年来,央行在谈及利率、汇率改革时一贯的表述就是“稳步推进”,但步伐太“稳”,以至于市场也难以感知明显变化。2012年1月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公开表示,“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改革方案正在讨论设计之中”。直到2012年6月和7月,央行在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截至目前,仍然存在的利率管制主要集中于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其中,贷款实施下限管理,存款实行上限管理。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将继续集中于存、贷款,即贷款利率下浮范围继续扩大直至完全取消,存款利率上浮范围扩大直至完全取消。
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 “金十条”,对利率改革有这样的表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优化配置资源的紧迫性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如箭在弦。
近期利率市场化的动作或许包括:贷款利率的下限有望完全放开;放开贴现利率管制;放松农信社目前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可能取消;金融机构有望尝试发行同业存单和大额可转让存单,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择机稳步推进。这也表明,利率市场化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循序渐进,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完全利率市场化,不仅仅是存贷款利率的自由浮动,其本质上是金融领域一场极其重大的整体性变革,涉及到金融监管、银行公司治理、市场竞争淘汰机制、存款人利益保护和金融创新制度安排等多方面。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为了配合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启动。实际上,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在2008年下半年就已基本成熟,只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而中断。在今年底之前,或许将设立一个非公司类专门机构,管理由投保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以切实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资产证券化也是“盘活存量”的一个重要通道。从阿里巴巴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登陆深交所看,已经走过近10年光景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在更大范围内重启,不仅可以盘活大量存量资产,还可以活跃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融资机会。
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硬骨头”
汇率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近几年来金融改革的“硬骨头”,并且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难以有明显的进展。一方面,上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影响,人民币呈现快速升值势头,未来仍存在升值压力,而6月份我国进、出口数据双双“遇冷”,为16个月来首次负增长,并且商务部表示“下半年外贸形势可能比上半年还要趋紧”。在这种形势下,贸然重启汇改,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或将给外贸企业带来更大的打击,在外需进一步萎缩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当前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竞相加码,欧盟、澳大利亚、印度、韩国、越南等国掀起了新一轮降息潮,全球流动性泛滥加剧。此时如果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势必增加跨境资本进入中国的套利机会,“热钱”大进大出,将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也难有稳定的金融环境。
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资本项目交易分类标准(七大类40项),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部分可兑换的项目为17项,基本可兑换8项,完全可兑换5项,粗略算来占全部交易项目的75%。而在股票、债券、衍生工具、跨境信贷等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大的资本项目还有相当多的管制。但这是我国金融业乃至实体经济的一道防火墙,在国内金融业的基础性工作还没完全夯实之前,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