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不但具有理论素养还具有实践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文章从江浙沪地区各选一所高校来分析此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工作室制的结合情况。
关键词:环境设计; 教学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1-0009-02
Abstract: The teaching mode of "studio system" can help train our students on theoretical literacy and practical ability, a way in which students can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jobs better. This paper chooses three universities to analy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from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Keywords: environmental design; teaching mode; studio system; talent cultivation
很多高校的環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模式下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多环境艺术设计的专职教师,缺少在企业的实践项目经验,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的项目积累。因此,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整体能力有欠缺,学生实践能力弱,处在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角色,很难适应环境设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同时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上岗就业,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即以工作室为依托,将课程、教师与项目实践融为一体, 将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实际生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和竞赛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以下即各举江浙沪地区一所高校为典型评析案例。
一、南京某高校关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南京某高校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后所重点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环境艺术设计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讲授专业课程,最重要的是主持负责或协助指导学生进行企业实践和项目开发。因此,南京某高校分批安排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师到企业去兼职,使教师接触参与企业实际项目,从而掌握环境艺术设计比较贴合实际的技能方法。其次是项目来源的保证,前提要有足够的项目,能够保证工作室运行,只有这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教学便可以采用 “工作室制” 的教学模式。南京某高校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与相关设计单位长期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已尽可能选择从设计单位引进的实际设计项目。最后是工作室初期学生规模,在工作室建设之初,因各项条件有限、招收学生人数有限,所以只能从众多学生中选拔一部分同学成为工作室学员。因此, 必须制定一个统一的招录标准, 选拔出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的优秀学生。
二、浙江某高校关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以期化解之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浙江某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深度解决了教学与实际项目脱轨以及单一传授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需求、教师实践能力有限等问题。近年来,该高校大胆创新,实施以工作室制为枢纽、以校企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多家设计机构密切联系,展开合作,建立了多个工作室参与相关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硕果累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是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的无缝对接,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实践又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在浙江某高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与教学结合的项目依据是从课程的方向和工作室的特点来考量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实践项目来练习。由之,项目要有实际的充分参与才会具有实战性,才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不仅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素养,而且还具备操作技能以及具有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一个开放的工作场所。其次是教育教学的“四个融入”,指的是促进企业人员努力融入到教学团队之中、企业项目融入到教学课程设置之中、企业的文化氛围融入到教学的环境之中、企业的招聘标准融入到教学的生产性实训之中,力求通过这四个环节的相辅相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的专业化水准、在工作室实践教学中体验不同的岗位角色。从传统课堂到工作室,从实训环境、工作任务布置、师生角色扮演、职业语言等多方强化企业氛围。再次,建立基于项目的实践案例资源课程库,因为一个富足的实践设计项目库是工作室制的课程开发的关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丰富的项目资源作为支撑,建立项目的实践案例资源课程库,可以使学生实践机会大大增加。一个项目案例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些可以活跃学生的设计思维,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方案进行对比,即可找出自身值得肯定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师资教学及技术水平,同时相关应用课程及专业也可以运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课堂形式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最后,学校及设计机构共同建设专业课程,提高课程的实践环节比重。浙江某高校通过教师深入到设计公司工作流程之中,分析和调查与相关课程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任务难度、能力素质等教学内容,以梳理出与相关岗位相衔接的具体工作任务,亦聘请有经验的优秀设计师与教师共同参照企业工作流程对此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交流。 三、上海某高校关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与实践模式构建就是以社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主要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教学由以往单纯的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处理与转换;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更主动的探索;教学形式由以往的固定教室集体授课转变为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首先,上海某高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即加强了实践项目设计,建立了一批创意工作室、设计制作工作室等,通过实践项目和校内课题进一步促进工作室的发展,目标是满足课程体系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标。另外,学校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及行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得教师与社会人士进行通畅交流,沟通了人才专业素质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得校企合作有深度、有广度。其次,加强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师资建设,坚持校内培养优秀专职教师以及校外引进优秀设计师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原有的师资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秀实践教师的队伍,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建立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科研人才库。最后,加强了工作室管理规章的制定,工作室制是一种相对自主的教学模式,在校、院领导领导下,由导师负责。各工作室成员在其导师的领导下,除了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接触实际操作项目,这些都是和社会紧密接轨的。另外,对工作室的教学成果也有具体的安排,如在学期末由学院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时间、特色、工作室成果等。
四、结束语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创业创新导向下的积极教育改革尝试,它是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使教学和实践能够相互融会贯通。它在改变了学生以往理论为主的学习方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使得学生就业率得以大大提升,使得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岗位需求不断靠拢。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能够带动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增加实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给学生和教师等主体带来了很多教育优势,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当然,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万剑.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1(10).
[2]邰杰,陆 ,曹晋,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介入艺术设计本科人才创新培养的体系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
[3]邰杰,王岩松,祝小神.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分段培养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推行“工作室制”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4(6).
[4]邰杰,曹晋,王岩松.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原理与运作机制的多元探索[J].江西教育學院学报,2013(1).
[5]邰杰.风景园林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机制运作构思[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工作室制”的环境设计专业“生产性”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5JSJG154);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创业创新导向的“工作室制”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环境设计专业“岗位+能力”进阶式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90100021531);江苏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LSSP原理工作室教学机制研究”(JG13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越(1986-),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设计教育、环境设计。
邰杰(1980-),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教育、环境设计。
摘 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不但具有理论素养还具有实践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文章从江浙沪地区各选一所高校来分析此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工作室制的结合情况。
关键词:环境设计; 教学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1-0009-02
Abstract: The teaching mode of "studio system" can help train our students on theoretical literacy and practical ability, a way in which students can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jobs better. This paper chooses three universities to analy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from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Keywords: environmental design; teaching mode; studio system; talent cultivation
很多高校的環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的模式下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多环境艺术设计的专职教师,缺少在企业的实践项目经验,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的项目积累。因此,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整体能力有欠缺,学生实践能力弱,处在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角色,很难适应环境设计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同时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上岗就业,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即以工作室为依托,将课程、教师与项目实践融为一体, 将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实际生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和竞赛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以下即各举江浙沪地区一所高校为典型评析案例。
一、南京某高校关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南京某高校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后所重点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环境艺术设计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讲授专业课程,最重要的是主持负责或协助指导学生进行企业实践和项目开发。因此,南京某高校分批安排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师到企业去兼职,使教师接触参与企业实际项目,从而掌握环境艺术设计比较贴合实际的技能方法。其次是项目来源的保证,前提要有足够的项目,能够保证工作室运行,只有这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教学便可以采用 “工作室制” 的教学模式。南京某高校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与相关设计单位长期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已尽可能选择从设计单位引进的实际设计项目。最后是工作室初期学生规模,在工作室建设之初,因各项条件有限、招收学生人数有限,所以只能从众多学生中选拔一部分同学成为工作室学员。因此, 必须制定一个统一的招录标准, 选拔出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的优秀学生。
二、浙江某高校关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以期化解之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浙江某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深度解决了教学与实际项目脱轨以及单一传授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需求、教师实践能力有限等问题。近年来,该高校大胆创新,实施以工作室制为枢纽、以校企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多家设计机构密切联系,展开合作,建立了多个工作室参与相关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硕果累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是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的无缝对接,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实践又是培养兴趣的基础。在浙江某高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与教学结合的项目依据是从课程的方向和工作室的特点来考量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实践项目来练习。由之,项目要有实际的充分参与才会具有实战性,才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不仅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素养,而且还具备操作技能以及具有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一个开放的工作场所。其次是教育教学的“四个融入”,指的是促进企业人员努力融入到教学团队之中、企业项目融入到教学课程设置之中、企业的文化氛围融入到教学的环境之中、企业的招聘标准融入到教学的生产性实训之中,力求通过这四个环节的相辅相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的专业化水准、在工作室实践教学中体验不同的岗位角色。从传统课堂到工作室,从实训环境、工作任务布置、师生角色扮演、职业语言等多方强化企业氛围。再次,建立基于项目的实践案例资源课程库,因为一个富足的实践设计项目库是工作室制的课程开发的关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丰富的项目资源作为支撑,建立项目的实践案例资源课程库,可以使学生实践机会大大增加。一个项目案例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些可以活跃学生的设计思维,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方案进行对比,即可找出自身值得肯定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师资教学及技术水平,同时相关应用课程及专业也可以运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从而课堂形式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最后,学校及设计机构共同建设专业课程,提高课程的实践环节比重。浙江某高校通过教师深入到设计公司工作流程之中,分析和调查与相关课程相匹配的工作岗位任务难度、能力素质等教学内容,以梳理出与相关岗位相衔接的具体工作任务,亦聘请有经验的优秀设计师与教师共同参照企业工作流程对此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交流。 三、上海某高校关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与实践模式构建就是以社会实际项目作为教学主要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教学由以往单纯的灌输知识转变为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处理与转换;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更主动的探索;教学形式由以往的固定教室集体授课转变为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首先,上海某高校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即加强了实践项目设计,建立了一批创意工作室、设计制作工作室等,通过实践项目和校内课题进一步促进工作室的发展,目标是满足课程体系与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标。另外,学校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及行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得教师与社会人士进行通畅交流,沟通了人才专业素质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得校企合作有深度、有广度。其次,加强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师资建设,坚持校内培养优秀专职教师以及校外引进优秀设计师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原有的师资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优秀实践教师的队伍,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建立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科研人才库。最后,加强了工作室管理规章的制定,工作室制是一种相对自主的教学模式,在校、院领导领导下,由导师负责。各工作室成员在其导师的领导下,除了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接触实际操作项目,这些都是和社会紧密接轨的。另外,对工作室的教学成果也有具体的安排,如在学期末由学院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教学时间、特色、工作室成果等。
四、结束语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创业创新导向下的积极教育改革尝试,它是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使教学和实践能够相互融会贯通。它在改变了学生以往理论为主的学习方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使得学生就业率得以大大提升,使得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岗位需求不断靠拢。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能够带动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增加实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给学生和教师等主体带来了很多教育优势,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当然,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万剑.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河学刊,2011(10).
[2]邰杰,陆 ,曹晋,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介入艺术设计本科人才创新培养的体系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
[3]邰杰,王岩松,祝小神.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分段培养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推行“工作室制”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4(6).
[4]邰杰,曹晋,王岩松.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原理与运作机制的多元探索[J].江西教育學院学报,2013(1).
[5]邰杰.风景园林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机制运作构思[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工作室制”的环境设计专业“生产性”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5JSJG154);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创业创新导向的“工作室制”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环境设计专业“岗位+能力”进阶式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90100021531);江苏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LSSP原理工作室教学机制研究”(JG13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越(1986-),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设计教育、环境设计。
邰杰(1980-),男,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教育、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