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学生的作文或是缺乏个性,千篇一律;或是脱离生活,空洞无文,作文不是真情实感的载体,而成了蒙蔽自己、覆盖自己的一层帐幕,这实在是作文教学的悲哀。本文就此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说真话,诉真情”需做的努力,提出一些建议,以便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语文写作;“真话,诉真情 ”;教学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这样两句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然而实际的教学情况是:学生怕写,教师怕教,作文教学长期呈低效状态。以新课程的理念审视传统的作文教学,其主要问题是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缺乏表现自我的创新意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必须改变这个现状,以学生为本,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真我”出发,领悟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思考过的内容。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表现真我,独抒性灵,我手写我心。
一、用周记开放写作空间,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
阿里巴巴口念“芝麻开门”,一座座宝库的大门就在他面前豁然开启,宝库中是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一句多么神奇的咒语,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神奇得让你难以相信,却又美丽得叫人不得不信。
现代中学生同样是一座座宝库、一座座积存的宝库,怎样去打开它们呢?笔者在学生的周记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让学生在周记中大胆表现真我。具体的做法就是每个星期都写一次没命题的周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当笔者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再觉得改周记是一个负担,因为每改一篇你都会发现,你在跟一朵正在成长的心灵之花交流,这朵花纯美、真挚,让你不自觉地跟她一起翩然起舞,流连忘返。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随意的事,不是正襟危坐、板起面孔来“揣摩”的“新八股”,而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擅长哪种文体就写哪种文体,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力,放飞他们的心灵,让学生在“艰辛”的精神创造中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丰沛和思想的自由。
二、充分交流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针对学生每周交上来的周记,笔者都进行批阅,在批阅过程中,笔者把学生的文章分类,如在布局谋篇、表情达意、语言的运用上都做得很好的文章;对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好作用的文章;有创意的文章;有趣的轶事的文章;写时事的文章;进步大的文章;需要进行谈话的文章等。针对这些文章,每周我们都会找出一个时间,大概一节课左右,进行全班分享。笔者会根据本周周记的情况,将周记分好类,然后是笔者读,或者找学生来朗读,或者直接找作者来读,让读者与作者直接对话。这节课除了是作文欣赏课以外,笔者觉得它还是很好的班会课,笔者有意将分好类的文章读出来,还能逐渐形成很好的班级舆论导向,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一些疑问,如怎样让生活充实?什么是真正的朋友?面对考试压力,怎么办?我们就一起议一议,有的可以当堂解决,有需要的另开班会解决。读的方式也根据具体情况定,全文很好,很有价值的,会读全文;假如是片段精彩的就读片段;有的会只讲主要内容,留下空白,吸引他们在课后去借阅。全班分享完,本周优秀的习作可以加分,并且优秀的作文可以放在班级的书架上,自由借阅,并可以在文章后面署名留言。借阅让读者可以继续欣赏佳作,让作者产生优越感;留言有两个作用:对于读者,是学习、消化的过程;对于作者是鼓励、提升。
这样训练的结果超乎意料,全班61人竟有42篇写得不错的文章。从形式上的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到文体上的小说、童话、寓言,再到内容上的风花雪月、远亲近邻、人生感悟……
原本枯燥、单一的年轻的“小老头儿”们,如今都活泼而富有生命力了,敢说敢笑了:“对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几点看法”、“看现代中学生追星”、“我想做米老鼠”、“挡不住的诱惑流行歌曲”、“给爸爸的一封公开信”、“闲话中国足球”……
虽然有些文章的语言、结构、标点等方面还不尽人意,但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性令人拍案叫好。摆在面前的不是几十张不同字体的稿纸,而是几十双眼睛、几十颗十三四岁的心灵。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素材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学生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帮肋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怕写作文,视写作文为畏途,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感到无东西可写。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素材积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定期给学生推荐佳作名篇,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素材对作文的重要性。
其次,让学生懂得积累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生活,二是阅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形成阅读的氛围,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帮助学生改变只热衷于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和娱乐新闻的阅读倾向,养成良好的阅读量,使阅读真正发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再次,要调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堂上作文都要由教师命题,写什么由教师说了算,很多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积累的素材在老师指定的作文中派不上用场,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感受不到积累素材的重要性,积累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参与命题,并提前公布作文题,尽量让堂上作文与学生一段时间内素材积累同步,把过去空泛的积累变成细致的积累,让观察、阅读的成果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学以致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起来,会自觉的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广泛阅读。胸中有墨,泼洒成文就有了基础。另外,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如定期举办素材积累评比活动和展览会,既可以在学生中形成竞争,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积累少,固然是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的主要原因,积累与写作之间思维脱节,使平时积累的素材时常处于休眠状态,也是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的原因,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分析素材,激活已有的素材,这就需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更何况思考是写作的核心能力。写作的全过程,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都离不开思考,且智能五笔每一环节的深入,都是思考的推进。若缺少了思考,写出的文章就缺少个性,缺少创意。 四、赏识评价锤炼学生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不同的创作特色,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笔者认为影响一个人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个人生活体验、性格、气质;第二是语言积累,任何事情都一样,在形成风格之前有一个累积的过程。积累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即阅读和背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应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善用赏识,将赏识贯穿在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励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提高自信水平。
以往的教育,多是批评的教育,挑错的教育。教师不是着眼于学生又有了一点进步,而是着眼于学生又有了一点错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作文中,教师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挑错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除少数作文精英受教师的赞扬让其他学生羡慕外,大多数学生感受到的是失败。一次次作文一次次在教师挑错的眼光下被否定,在写作中感受不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久而久之,对写作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恶和畏惧写作的心理。作文教学的事实证明,一味挑毛病是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作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让学生愿意写。教师不妨改挑错的眼光为欣赏的眼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作文,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有段文字写得佳妙,或者有一句话写得优美生动,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用得准确恰当,或者这次作文书写工整等,教师都应给予呵护、赞扬、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已得的成绩,让学生在“教师欣赏我”、“教师期待我”的氛围中获取信心和力量。特别是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就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运用赏识教育后,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变了,由怕写作文变得盼写、爱写作文,爱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显露自己的才华。
当然,强调赏识教育并不是不给学生作文指出缺点,而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适当地、有分寸地指出问题。同时,要让学生从指出问题中领悟到教师的爱才之心、惜才之心、盼才早日成长之情。
总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让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让学生自由大胆地抒写,真正做到我口言我心,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语文写作;“真话,诉真情 ”;教学措施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这样两句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然而实际的教学情况是:学生怕写,教师怕教,作文教学长期呈低效状态。以新课程的理念审视传统的作文教学,其主要问题是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缺乏表现自我的创新意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必须改变这个现状,以学生为本,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真我”出发,领悟到“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真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思考过的内容。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表现真我,独抒性灵,我手写我心。
一、用周记开放写作空间,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
阿里巴巴口念“芝麻开门”,一座座宝库的大门就在他面前豁然开启,宝库中是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一句多么神奇的咒语,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神奇得让你难以相信,却又美丽得叫人不得不信。
现代中学生同样是一座座宝库、一座座积存的宝库,怎样去打开它们呢?笔者在学生的周记中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天地,让学生在周记中大胆表现真我。具体的做法就是每个星期都写一次没命题的周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当笔者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再觉得改周记是一个负担,因为每改一篇你都会发现,你在跟一朵正在成长的心灵之花交流,这朵花纯美、真挚,让你不自觉地跟她一起翩然起舞,流连忘返。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随意的事,不是正襟危坐、板起面孔来“揣摩”的“新八股”,而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擅长哪种文体就写哪种文体,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力,放飞他们的心灵,让学生在“艰辛”的精神创造中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丰沛和思想的自由。
二、充分交流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针对学生每周交上来的周记,笔者都进行批阅,在批阅过程中,笔者把学生的文章分类,如在布局谋篇、表情达意、语言的运用上都做得很好的文章;对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好作用的文章;有创意的文章;有趣的轶事的文章;写时事的文章;进步大的文章;需要进行谈话的文章等。针对这些文章,每周我们都会找出一个时间,大概一节课左右,进行全班分享。笔者会根据本周周记的情况,将周记分好类,然后是笔者读,或者找学生来朗读,或者直接找作者来读,让读者与作者直接对话。这节课除了是作文欣赏课以外,笔者觉得它还是很好的班会课,笔者有意将分好类的文章读出来,还能逐渐形成很好的班级舆论导向,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一些疑问,如怎样让生活充实?什么是真正的朋友?面对考试压力,怎么办?我们就一起议一议,有的可以当堂解决,有需要的另开班会解决。读的方式也根据具体情况定,全文很好,很有价值的,会读全文;假如是片段精彩的就读片段;有的会只讲主要内容,留下空白,吸引他们在课后去借阅。全班分享完,本周优秀的习作可以加分,并且优秀的作文可以放在班级的书架上,自由借阅,并可以在文章后面署名留言。借阅让读者可以继续欣赏佳作,让作者产生优越感;留言有两个作用:对于读者,是学习、消化的过程;对于作者是鼓励、提升。
这样训练的结果超乎意料,全班61人竟有42篇写得不错的文章。从形式上的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到文体上的小说、童话、寓言,再到内容上的风花雪月、远亲近邻、人生感悟……
原本枯燥、单一的年轻的“小老头儿”们,如今都活泼而富有生命力了,敢说敢笑了:“对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几点看法”、“看现代中学生追星”、“我想做米老鼠”、“挡不住的诱惑流行歌曲”、“给爸爸的一封公开信”、“闲话中国足球”……
虽然有些文章的语言、结构、标点等方面还不尽人意,但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性令人拍案叫好。摆在面前的不是几十张不同字体的稿纸,而是几十双眼睛、几十颗十三四岁的心灵。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素材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学生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帮肋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怕写作文,视写作文为畏途,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感到无东西可写。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素材积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定期给学生推荐佳作名篇,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素材对作文的重要性。
其次,让学生懂得积累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生活,二是阅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形成阅读的氛围,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帮助学生改变只热衷于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和娱乐新闻的阅读倾向,养成良好的阅读量,使阅读真正发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再次,要调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堂上作文都要由教师命题,写什么由教师说了算,很多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积累的素材在老师指定的作文中派不上用场,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感受不到积累素材的重要性,积累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参与命题,并提前公布作文题,尽量让堂上作文与学生一段时间内素材积累同步,把过去空泛的积累变成细致的积累,让观察、阅读的成果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学以致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起来,会自觉的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广泛阅读。胸中有墨,泼洒成文就有了基础。另外,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如定期举办素材积累评比活动和展览会,既可以在学生中形成竞争,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积累少,固然是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的主要原因,积累与写作之间思维脱节,使平时积累的素材时常处于休眠状态,也是学生感到无东西可写的原因,因此,老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分析素材,激活已有的素材,这就需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更何况思考是写作的核心能力。写作的全过程,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都离不开思考,且智能五笔每一环节的深入,都是思考的推进。若缺少了思考,写出的文章就缺少个性,缺少创意。 四、赏识评价锤炼学生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不同的创作特色,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
笔者认为影响一个人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个人生活体验、性格、气质;第二是语言积累,任何事情都一样,在形成风格之前有一个累积的过程。积累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即阅读和背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应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善用赏识,将赏识贯穿在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励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提高自信水平。
以往的教育,多是批评的教育,挑错的教育。教师不是着眼于学生又有了一点进步,而是着眼于学生又有了一点错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作文中,教师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挑错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除少数作文精英受教师的赞扬让其他学生羡慕外,大多数学生感受到的是失败。一次次作文一次次在教师挑错的眼光下被否定,在写作中感受不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久而久之,对写作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厌恶和畏惧写作的心理。作文教学的事实证明,一味挑毛病是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作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让学生愿意写。教师不妨改挑错的眼光为欣赏的眼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作文,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有段文字写得佳妙,或者有一句话写得优美生动,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用得准确恰当,或者这次作文书写工整等,教师都应给予呵护、赞扬、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已得的成绩,让学生在“教师欣赏我”、“教师期待我”的氛围中获取信心和力量。特别是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就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运用赏识教育后,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变了,由怕写作文变得盼写、爱写作文,爱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显露自己的才华。
当然,强调赏识教育并不是不给学生作文指出缺点,而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适当地、有分寸地指出问题。同时,要让学生从指出问题中领悟到教师的爱才之心、惜才之心、盼才早日成长之情。
总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让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让学生自由大胆地抒写,真正做到我口言我心,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