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4年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分离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kj1gjdgjsj456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真菌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标本中真菌分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共纳入3 155例研究对象,送检深部真菌培养标本11 291份,真菌分离阳性标本1 786份(15.82%)。分离出真菌979株,鉴定为27个种或属,最常见的为白念珠菌(503株)、热带念珠菌(60株)、光滑念珠菌(48株)、克柔白念珠菌(41株)、新生隐球菌(179株)和马尔尼菲青霉菌(59株)。979株真菌的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最多(61.09%),其次是粪便(13.28%)、脑脊液(11.24%)和全血(11.13%);无菌组织标本真菌分离阳性率为6.92%(558/8 052),主要来源于全血和脑脊液标本,分离的真菌中96.24%(537/558)为新型隐球菌和马尔尼菲青霉菌。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药物敏感性依次为100.00%、91.67%、83.33%、70.83%和83.33%,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96.05%、94.74%和97.37%。

结论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重要的致病真菌有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及马尔尼菲青霉菌,全血和脑脊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存在特殊性。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HBV B、C基因型感染者特异性CTL和肝功能差异是否与IL-7诱导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差异有关。方法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CHB患者67例,另取3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B、C基因型感染者,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高ALT水平与低ALT水平患者外周血IL-7、Tfh、IL-21、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 D
期刊
目的了解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相关细胞因子IL-21、IL-22和IL-23在病程各期的表达水平。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AHB患者急性期、恢复早期和痊愈后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ELISA检测IL-21、IL-22及IL-23的水平。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对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