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变化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探讨EPC在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稳定血液透析患者115例。根据患者的病史、心电图(EKG)、心脏超声、外周血管造影和心血管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血管疾病(CVD)组和非CVD组。分别留取患者的外周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D34、CD13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三阳性细胞的数量,作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比较CVD和非CVD患者的循环EPC数量。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MHD患者循环EPC的减少与并发CVD风险的关系。115例MHD患者共随访3年,比较两组新发CVD事件及死亡情况,探讨EPC数量与新发CVD事件及死亡的关系。
结果115例患者平均年龄(61.57±12.76)岁,男女比例71:44,平均透析龄(86.24±56.31)个月,平均Kt/V 1.69±0.29,平均超滤量(2.48±0.90)L。115例患者中并发CVD患者44例(38.3%)。CVD患者的循环EPC数量较非CVD患者显著减少(P=0.015),血磷水平更高(P=0.013),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P<0.001),而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其他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OR=1.061)、糖尿病史(OR=9.796)、透析龄增加(OR=1.015)、血磷水平升高(OR=3.766)、循环EPC数量减少(OR=0.909)是MHD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随访3年,115例MHD患者中新发CVD事件22例,其中CVD组9例,非CVD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死亡病例共16例,其中CVD组9例,非CVD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71例非CVD组患者按EPC中位数分成两组,其中高EPC数量组发生CVD事件3例,低EPC数量组发生CVD事件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
结论MHD患者循环EPC数量减少可能与CVD的发生有关;即使经年龄、性别、糖尿病、透析龄、血磷水平校正,循环EPC数量减少仍然是MHD患者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HD患者循环EPC数量减少可能用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