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研讨课是相关专业课基础上的有效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具有重要价值。其组织方式灵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得到有效发挥,对于提高学员的相关能力素质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教学中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经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专业研讨课 教学体会
【基金项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U201302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6-01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新时期军队履行职责使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践行我军根本宗旨、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专业研讨课是高校开设的一种拓展性专业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具有重要价值。专业研讨课实施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实践证明能确实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笔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开设了一门专业研讨课——《爆破技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学体会,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提升途径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有效拓展
军队院校要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養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新举措,这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是推进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强军校学员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是军队院校的职责使命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必要举措,是军队能更好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必然要求。
专业研讨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修完专业主干课后,通过专业研讨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是学生拓展和提升专业认同的有效补充,更是针对性地提高某种专业能力素质的有效举措。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在军队院校课程设置中,基本没有主干课程和必修课,在学习完一些主干专业课后,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开设专业研讨课,可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相关理论与专业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的激烈碰撞,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学会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法,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使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获得了有效拓展。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形式在专业研讨课中有了灵活体现
非战争军事行动,其主要样式包括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维护国家权益、参与国际维和等。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美军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陆、海、空军陆续颁发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各有关条令条例,大力提供应急性救援活动。俄军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不同特点,积极构建起应对各类灾害与危机的有效机制,不断加强实施紧急救援、联合军演、国际维和、反恐维稳等协同演练。英军近些年来不断加强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反恐维稳、海上拦截等为重点内容的演练,并将其正式纳入军队条令和正规训练项目,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方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对于部队来说,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容融入平时的军事训练之中,作为日常的训练科目,将正常配备的各种非战装备能够熟练驾驭,制定作业指导法,并演练应急处置方案,做到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对于军队院校来说,如何在主干课程体系中融入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容,并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广大的学员能切实提高非战意识,提升非战能力是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专业研讨课对于军队院校的课程体系来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它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员的创造力,实现教员与学员的主客体互换。在教学中,学员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面对困难,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相互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过程的教学中,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培养形式体现的更加灵活。况且,专业研讨课的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学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践,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丰实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形式。
三、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具体内容在专业研讨课中获得全程贯穿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具体内容,如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维护国家权益、国际维和等,无论是技术应用,还是处置方法或行动组织等,在专业研讨课中,都会全程得到体现,并贯穿其中。以《爆破技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用研究》专业研讨课为例,爆破技术在抗洪抢险,反爆炸恐怖,地震灾害救援、抗冰冻灾害、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某些行动中甚至是起到了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专业研讨课时,必须要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相关特点、组织形式、技术要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运用所学的爆破专业知识来完成相关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说专业研讨课的组织形式,对军校学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具体内容能在课程中得到反复加强,并得到深刻理解。即使如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如何循序渐进地安排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课程及实践,培养学员的应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还有大量的问题值得研究。
经过五年的专业研讨课教学,虽然认识到专业研讨教学形式优点明显,并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某些方面的能力素质,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不能代替传统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才是提高学员各种能力素质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利华.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研讨课教学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3):93-97.
[2]高东广,苏国锋,张慧.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探要[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09(2):34-35.
作者简介:
吴克刚(1975.1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专业研讨课 教学体会
【基金项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U201302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6-01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新时期军队履行职责使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践行我军根本宗旨、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专业研讨课是高校开设的一种拓展性专业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具有重要价值。专业研讨课实施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实践证明能确实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笔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开设了一门专业研讨课——《爆破技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学体会,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提升途径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有效拓展
军队院校要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養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新举措,这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是推进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强军校学员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是军队院校的职责使命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必要举措,是军队能更好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必然要求。
专业研讨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修完专业主干课后,通过专业研讨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是学生拓展和提升专业认同的有效补充,更是针对性地提高某种专业能力素质的有效举措。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在军队院校课程设置中,基本没有主干课程和必修课,在学习完一些主干专业课后,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开设专业研讨课,可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相关理论与专业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的激烈碰撞,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学会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法,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使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获得了有效拓展。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形式在专业研讨课中有了灵活体现
非战争军事行动,其主要样式包括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维护国家权益、参与国际维和等。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美军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陆、海、空军陆续颁发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各有关条令条例,大力提供应急性救援活动。俄军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不同特点,积极构建起应对各类灾害与危机的有效机制,不断加强实施紧急救援、联合军演、国际维和、反恐维稳等协同演练。英军近些年来不断加强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反恐维稳、海上拦截等为重点内容的演练,并将其正式纳入军队条令和正规训练项目,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方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对于部队来说,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容融入平时的军事训练之中,作为日常的训练科目,将正常配备的各种非战装备能够熟练驾驭,制定作业指导法,并演练应急处置方案,做到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对于军队院校来说,如何在主干课程体系中融入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容,并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广大的学员能切实提高非战意识,提升非战能力是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专业研讨课对于军队院校的课程体系来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它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员的创造力,实现教员与学员的主客体互换。在教学中,学员仿佛将自己置身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面对困难,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相互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过程的教学中,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培养形式体现的更加灵活。况且,专业研讨课的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学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践,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丰实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形式。
三、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具体内容在专业研讨课中获得全程贯穿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具体内容,如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维护国家权益、国际维和等,无论是技术应用,还是处置方法或行动组织等,在专业研讨课中,都会全程得到体现,并贯穿其中。以《爆破技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用研究》专业研讨课为例,爆破技术在抗洪抢险,反爆炸恐怖,地震灾害救援、抗冰冻灾害、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在某些行动中甚至是起到了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专业研讨课时,必须要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相关特点、组织形式、技术要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运用所学的爆破专业知识来完成相关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说专业研讨课的组织形式,对军校学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具体内容能在课程中得到反复加强,并得到深刻理解。即使如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如何循序渐进地安排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课程及实践,培养学员的应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还有大量的问题值得研究。
经过五年的专业研讨课教学,虽然认识到专业研讨教学形式优点明显,并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某些方面的能力素质,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不能代替传统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才是提高学员各种能力素质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利华.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研讨课教学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3):93-97.
[2]高东广,苏国锋,张慧.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探要[J].后勤指挥学院学报,2009(2):34-35.
作者简介:
吴克刚(1975.1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