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棒失手一:“三把火”型
那年初,谭强接过前任办公室主任的“接力捧”,这让一直有着“宏伟大志”的他十分兴奋,下决心定要超越前任。他认为,前任的管理作风太过松散,导致员工工作态度散漫,于是,迅速拟定了新的办公制度。他觉得,工作间隙的办公室竟然笑声朗朗是最无理的,安静的环境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大规则八项纪律”中,他特别强调了这点。很快,办公秩序得到了“规范”,但员工暗地里却一致认为,谭强是扼杀原本融洽的办公室氛围的“刽子手”。可谭强为了尽快超越前任,树立威信,还经常给犯了一点儿小错的下属上“思想课”,还专门拿出小本子记下员工的犯错记录,以便以后当作不努力工作的“证据”。不久,老总便找谭强谈话,说下属都对他不满。谭强这才知他的“改革”不但没成功,反而犯了众怒。
接棒失手二:一手包办型
经理离开时,将“接力棒”传给了其下属阿玟。阿玟在生产部做了4年,业绩一直很突出,经验丰富。坐上项目经理的位置后,阿玟便开始了自己的“奔跑”。阿玟认为,自己刚刚上任,应该承担更多的工作,才能体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担任此职位。于是,她撸起袖子亲自上阵,包揽了很多重要任务,只分派小任务给下属。每次下班离开的时候,下属们看到经理还坐在桌子前忙这忙那,都要求分担任务,而她都婉言拒绝了。一段时日后,下属们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发挥,便联名上书领导“告”了阿玟一状,说她不信任下属,独自“包办一切”。每一位领导人最终都会认识到这一点,但很容易被忽略:能授权的事情就不要亲自做。好的管理人不是可做10个人能做的事,而是能指挥10个人做好他们应做的事。
接棒失手三:榜样先锋型
胡彬从一个机械制造行业跳槽到这家IT公司,同样是作人事部主管。当他听说前任主管是如此受员工欢迎时,他除了钦佩以外,倍感压力。为了博得大家的认同,胡彬把前任当作榜样来学习,工作方面胡彬也是很有经验的,他认为管理都是一样的,以前制造行业的制度同样可以管理IT员工,照理不该出现什么问题,惟一要学的是前任的为人。胡彬尽量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时刻挂起前任招牌式的甜美笑容,遇事先像前任那样谨慎思考,尽管快速准确的判断力一直是自己引以为傲的优点……但胡彬很快就发现,员工似乎对他有偏见,而且跟员工沟通也存在障碍。一次,他和员工小王交流工作,小王无端就发起火来:“你不要老是试图管着我!更别那么做作!”胡彬对此莫名其妙:“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制造行业管理严格,等级森严,而IT公司多数是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岂容别人对他们“指手划脚”。
接棒失手四:毫无原则型
张丽被总公司下调到一个部门任主管。张丽决定好好干。当晚,张丽就在家中修改下属李靳的计划书。谁知次日下午,老总却告诉她,李靳认为她的处理不当。事后,张丽得知,原来李靳与前任主管同进公司,工作出色,也是部门里同事们最尊敬的“元老”。而现在年轻的张丽成了他的上司,手握其“生杀大权”,他当然不满。张丽心想,自己刚刚上任,这样的下属可惹不得,于是事事都迁就李靳。可是没想到,李靳觉得张丽软弱,越来越高傲,只要是他自己拿出的想法,其他人执行就好,根本无视张丽的意见。渐渐地,一直“忍气吞声”的张丽在下属们眼里,越来越没有威信,甚至出现了下属公然顶撞她的局面,张丽却显得更无奈。威信是领导效能之本,没有原则,不能坚持领导的身份就当不好领导。
职场“接力棒”这样接
刚接手职场“接力棒”时,一些游戏的规则或是前人的经验还是有用的。提几点建议,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多用“我们”。接任后,你会对原有的业务流程有“改革”的冲动,但在对企业的环境有更准确把握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如果一定要改,那在员工的会上,提出修改意见时,建议用以“我们”开头的句子替换掉以“我”开头的句子,过分的突出自己让人很不舒服,而且不利于团结和协作氛围的养成。
学会管理人。接任后,要学会授权和分派任务,而不是过分陷于琐碎的事务。信任你的下属,并适时给员工提供指导和帮助,要找到合适的激励办法,并帮助他们制定目标。对人的管理要平等,即便有人可能是以前与你关系不错的朋友,或者有人是你过去不喜欢的人。
私下批评。如果被上司当众责骂,谁都会感到非常难堪,从此你俩的关系可能变得恶劣,又或隔膜重重,所以批评应尽量私下进行。当然,会令下属精神为之一振的嘉许或赞扬更加应该要公之于世。别小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下属会因此对工作更积极、更投入。
以身作则。如果你不希望被下属批评为讲一套、做一套的无能上司,你必须严以律己,至少也要达到与下属同样的效率,否则哪有下属会尊重你、信服你呢?
获取新支持。权威需要慢慢建立。但是讲威信要讲得有技巧,下属有失误的时候,责骂和批评十有八九都令人不好受,适度地对他来点儿小惩罚是可以。而如果你的“走红”遭人嫉妒,你不妨巧妙地“示弱”,如你现在周末从来都休息不了,季度销售目标压力很大等等,也让他们心理平衡。同时你也要注意多联络新的同事或是可以请教的人,通常他们在工作上会给你很好的建议和反馈。
那年初,谭强接过前任办公室主任的“接力捧”,这让一直有着“宏伟大志”的他十分兴奋,下决心定要超越前任。他认为,前任的管理作风太过松散,导致员工工作态度散漫,于是,迅速拟定了新的办公制度。他觉得,工作间隙的办公室竟然笑声朗朗是最无理的,安静的环境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大规则八项纪律”中,他特别强调了这点。很快,办公秩序得到了“规范”,但员工暗地里却一致认为,谭强是扼杀原本融洽的办公室氛围的“刽子手”。可谭强为了尽快超越前任,树立威信,还经常给犯了一点儿小错的下属上“思想课”,还专门拿出小本子记下员工的犯错记录,以便以后当作不努力工作的“证据”。不久,老总便找谭强谈话,说下属都对他不满。谭强这才知他的“改革”不但没成功,反而犯了众怒。
接棒失手二:一手包办型
经理离开时,将“接力棒”传给了其下属阿玟。阿玟在生产部做了4年,业绩一直很突出,经验丰富。坐上项目经理的位置后,阿玟便开始了自己的“奔跑”。阿玟认为,自己刚刚上任,应该承担更多的工作,才能体现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担任此职位。于是,她撸起袖子亲自上阵,包揽了很多重要任务,只分派小任务给下属。每次下班离开的时候,下属们看到经理还坐在桌子前忙这忙那,都要求分担任务,而她都婉言拒绝了。一段时日后,下属们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发挥,便联名上书领导“告”了阿玟一状,说她不信任下属,独自“包办一切”。每一位领导人最终都会认识到这一点,但很容易被忽略:能授权的事情就不要亲自做。好的管理人不是可做10个人能做的事,而是能指挥10个人做好他们应做的事。
接棒失手三:榜样先锋型
胡彬从一个机械制造行业跳槽到这家IT公司,同样是作人事部主管。当他听说前任主管是如此受员工欢迎时,他除了钦佩以外,倍感压力。为了博得大家的认同,胡彬把前任当作榜样来学习,工作方面胡彬也是很有经验的,他认为管理都是一样的,以前制造行业的制度同样可以管理IT员工,照理不该出现什么问题,惟一要学的是前任的为人。胡彬尽量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时刻挂起前任招牌式的甜美笑容,遇事先像前任那样谨慎思考,尽管快速准确的判断力一直是自己引以为傲的优点……但胡彬很快就发现,员工似乎对他有偏见,而且跟员工沟通也存在障碍。一次,他和员工小王交流工作,小王无端就发起火来:“你不要老是试图管着我!更别那么做作!”胡彬对此莫名其妙:“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不同的企业,也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制造行业管理严格,等级森严,而IT公司多数是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岂容别人对他们“指手划脚”。
接棒失手四:毫无原则型
张丽被总公司下调到一个部门任主管。张丽决定好好干。当晚,张丽就在家中修改下属李靳的计划书。谁知次日下午,老总却告诉她,李靳认为她的处理不当。事后,张丽得知,原来李靳与前任主管同进公司,工作出色,也是部门里同事们最尊敬的“元老”。而现在年轻的张丽成了他的上司,手握其“生杀大权”,他当然不满。张丽心想,自己刚刚上任,这样的下属可惹不得,于是事事都迁就李靳。可是没想到,李靳觉得张丽软弱,越来越高傲,只要是他自己拿出的想法,其他人执行就好,根本无视张丽的意见。渐渐地,一直“忍气吞声”的张丽在下属们眼里,越来越没有威信,甚至出现了下属公然顶撞她的局面,张丽却显得更无奈。威信是领导效能之本,没有原则,不能坚持领导的身份就当不好领导。
职场“接力棒”这样接
刚接手职场“接力棒”时,一些游戏的规则或是前人的经验还是有用的。提几点建议,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多用“我们”。接任后,你会对原有的业务流程有“改革”的冲动,但在对企业的环境有更准确把握之前不要轻举妄动。如果一定要改,那在员工的会上,提出修改意见时,建议用以“我们”开头的句子替换掉以“我”开头的句子,过分的突出自己让人很不舒服,而且不利于团结和协作氛围的养成。
学会管理人。接任后,要学会授权和分派任务,而不是过分陷于琐碎的事务。信任你的下属,并适时给员工提供指导和帮助,要找到合适的激励办法,并帮助他们制定目标。对人的管理要平等,即便有人可能是以前与你关系不错的朋友,或者有人是你过去不喜欢的人。
私下批评。如果被上司当众责骂,谁都会感到非常难堪,从此你俩的关系可能变得恶劣,又或隔膜重重,所以批评应尽量私下进行。当然,会令下属精神为之一振的嘉许或赞扬更加应该要公之于世。别小看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下属会因此对工作更积极、更投入。
以身作则。如果你不希望被下属批评为讲一套、做一套的无能上司,你必须严以律己,至少也要达到与下属同样的效率,否则哪有下属会尊重你、信服你呢?
获取新支持。权威需要慢慢建立。但是讲威信要讲得有技巧,下属有失误的时候,责骂和批评十有八九都令人不好受,适度地对他来点儿小惩罚是可以。而如果你的“走红”遭人嫉妒,你不妨巧妙地“示弱”,如你现在周末从来都休息不了,季度销售目标压力很大等等,也让他们心理平衡。同时你也要注意多联络新的同事或是可以请教的人,通常他们在工作上会给你很好的建议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