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王希杰的零度与偏离理论,对2013—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的语言的语法进行偏离分析,主要运用了词缀、析词和非常规搭配这几个方面。并简要说明了对小品语言进行偏离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小品;偏离;语法
1983年小品在春晚上第一次演出,之后渐渐地有了很大地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种能够独立表现的舞台样式。随着三十多年来小品的成熟与发展,学术领域把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多的放到小品上。
我们主要以偏离为视角,以2013——2014年的央视春晚小品为语言材料,从语法偏离对其语言进行深入地、系统地分析和说明。零度是常规的并且没有任何修辞色彩的合乎规范的语言形式,而偏离则恰好与此相反,语言在不同的交际语境和情景中肯定会发生的多样性的变化或者称之为变异或者偏离。[1]
语法即语言的习惯和规则,是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对人们对话中语言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概括,不是对一个个的具体的词语和句子的规定,而是对某一类现象的规定,所以人们是在这些规定的范围内说出一句句合乎语法规则的话。小品中常常有意偏离语法规则,制造幽默效果,主要通过词缀、析词和非常规搭配来实现。
1.词缀
“词缀”的意思是只能够粘附在某个词根上的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并不能独立构成词语,作用在于表示附加意义、起语法作用。[2]
(1)潘长江:我的艺名儿呢,就叫小陀螺!(2013《想跳就跳》)
(2)郝建:前夫哥。要不你们先聊,正好我那还有个会。(2013《今天的幸福2》)
(1)中是前缀,故意的在“陀螺”、“萝卜”等这些词前加上前缀“小XX”字,配合整个话语的幽默情境,读起来风趣自然,叫人忍俊不禁。(2)中是后缀,“前夫哥”是对“XX哥”形式的套用,“哥”是词缀,用来称呼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男子,多含有亲热的意义,如“小二哥”等。采用这种比较流行的网络词缀,体现出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时代气息,与时俱进,形式比较新颖,给观众一种新鲜感。
2.析词
析词,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和情景交际中故意把词加以分解,把不能够单独使用的字临时作为语素字来独立使用,或者对其组成部分进行重新组装。[3]小品往往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析词来获得幽默的效果,形式新颖。
分解是指原来作为一个固定的语言形式,在小品中把它分解各个组成部分,分开进行解释,是对汉语完整性的一种偏离。
(3)老板:人家就搁俄罗斯留的学,不玩方块人玩啥啊?是不是是不是啊?俄罗斯的,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2013《今天的幸福2》)
(4)老板:老高,明天咱们球场见,你也让我见见你的那个她。小建呐,明天陪我去打高尔夫。
郝建:打他还用明天啊呢?你叫尔夫啊?(2013《今天的幸福2》)
以上运用的是分解的方式。将俄罗斯方块(由一个俄罗斯人发明的一款在全球都非常流行的游戏)理解为:“在俄罗斯留学”和“玩方块”。“高尔夫”是一种室外体育运动,与中国姓名构成相似,恰好前夫姓“高”,小品中由一项运动理解成打姓高名叫尔夫的这个人,意义迥然不同,具有幽默讽刺的效果。这种将词语分开解释的方式赋予了词一种新的生命,语言幽默,形式新颖,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增损原是猜灯谜的一种方法,它是“增字”和“损字”的结合,是以谜面上的字为基础,适当地加上或者减去某个笔画、部首或者字而引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固定语言形式的“增”和“损”上,并进行新的组装理解,赋予其新的意义。
(5)大鹏:不是,我那时练海豚音呢,你知道海豚音吗?
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2014《扰民了你》)
(6)冯巩:这是哪个学校的?这么没文化啊,张嘴就送礼。这是“送礼”吗?这叫“行贿”!这个型号的优惠。(2014《我就是这样的人》)
以上是通过增损的方式,偏离了词语的常规意义和用法。例如将“海豚音”解释为“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将“内人”解释为“某一组织或者团体内部的人”,将“行贿”解释为“某一个型号的商品优惠”。在小品中,这些词处于特殊语境下,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是对词法的偏离,同时达到了幽默的效果,具有讽刺意义。
“离合”是指一个固定的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既可以挨着出现,又也可以拆开在其中加入适当的成分,即所谓的“离合”。
(7)蔡明:十年磨一贱……人。
(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扰民了你》)
(8)老板:到底是小男朋友啊,就好玩!成天手机都不离手,就知道微个博语个聊啥的。
(2013年央视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
(7)中一方面利用俗语中的“十年磨一剑”的“剑”与“贱”同音异形,另一方面把俗语和“贱人”相结合,并将其拆开来说,既能够表现蔡明对于憨厚的老三苦苦追求贪慕虚荣的铁锤十年,最后却被无情的抛弃的这种行为的讽刺;同时又表现出蔡明的毒舌,讽刺与幽默兼而有之。(8)这句话中将“微博”“语聊”拆为“微个博语个聊”,幽默风趣,引人注意,这是常规不能所允许的。然而为了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小品可以采用变通的手段,为观众营造出幽默诙谐的氛围,这是对词语完整性的一种有条件的偏离。在交际活动中,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它就是负的偏离,也就是语病。只有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析词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3.非常规搭配
词语之间的组合有着一定的规则,但是由于特殊的表达需要,小品中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搭配常常要对其偏离。当然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还是要遵守语言使用的零度,但是小品中或者网络上某些词语的这种偏离常规的搭配形式,随着人们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大,也会逐渐转变为词语搭配的零度形式。
(9)蔡明:孩子,你的学历是胎教吧! 华少:怎么胎教?你听我给你算嘛,你看……(2014《扰民了你》)
“学历”是指学校经验。小品中的蔡明说华少的学历是“胎教”,是对华少算不清数这种行为的讽刺,偏离了“学历”和“胎教”这两个词的常规用法。
(10)保安:赵总点击率还挺高。(2013《你摊上事了》)
“点击率”偏离了它本身的常规用法。“点击率”是指一个网页的点击数和显示的比率,可以反映出网页的受到关注的程度。在这个小品中“点击率”却用来形容来找赵总的人很多,明显偏离了这个词的常规用法。
(11)常远:看看你们自己那模样,怎么长得就跟闹着玩儿似的呀!(2013《大城小事》)
(12)保安:呀,是个女的,长的太复杂了。你有牌儿吗?(2013《你摊上事了》)
春晚小品的语言非常幽默,常常对人的长相做出一些偏离常规的形容。“闹着玩”在常规用法中一般不用于形容人的长相,小品中常远用它来形容这两个“模特”的长相,表示自己对他们形象的不满意。“复杂”一词是形容词,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一般不用来形容人的长相。小品中将这一用来修饰事物的词移用过来,修饰人的长相。
小品语言的偏离研究不仅是修辞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而且有助于更加深入挖掘富有价值的修辞现象,推动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的积极涌现。小品语言的偏离研究将修辞学与应用语言学结合起来,共同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不仅可以推动两个学科研究领域的互动互惠,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延伸更多相互交叉的过渡地带,为开辟和发现更多值得开发和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它,并且能够自觉地将它作为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各方面,这是我们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84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6,218
[3]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181
[4]王希杰.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7):3
[5]王希杰. 零度和偏离面面观.语文研究,2006(2):3~5
【关键词】:小品;偏离;语法
1983年小品在春晚上第一次演出,之后渐渐地有了很大地发展,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种能够独立表现的舞台样式。随着三十多年来小品的成熟与发展,学术领域把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多的放到小品上。
我们主要以偏离为视角,以2013——2014年的央视春晚小品为语言材料,从语法偏离对其语言进行深入地、系统地分析和说明。零度是常规的并且没有任何修辞色彩的合乎规范的语言形式,而偏离则恰好与此相反,语言在不同的交际语境和情景中肯定会发生的多样性的变化或者称之为变异或者偏离。[1]
语法即语言的习惯和规则,是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对人们对话中语言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概括,不是对一个个的具体的词语和句子的规定,而是对某一类现象的规定,所以人们是在这些规定的范围内说出一句句合乎语法规则的话。小品中常常有意偏离语法规则,制造幽默效果,主要通过词缀、析词和非常规搭配来实现。
1.词缀
“词缀”的意思是只能够粘附在某个词根上的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并不能独立构成词语,作用在于表示附加意义、起语法作用。[2]
(1)潘长江:我的艺名儿呢,就叫小陀螺!(2013《想跳就跳》)
(2)郝建:前夫哥。要不你们先聊,正好我那还有个会。(2013《今天的幸福2》)
(1)中是前缀,故意的在“陀螺”、“萝卜”等这些词前加上前缀“小XX”字,配合整个话语的幽默情境,读起来风趣自然,叫人忍俊不禁。(2)中是后缀,“前夫哥”是对“XX哥”形式的套用,“哥”是词缀,用来称呼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男子,多含有亲热的意义,如“小二哥”等。采用这种比较流行的网络词缀,体现出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时代气息,与时俱进,形式比较新颖,给观众一种新鲜感。
2.析词
析词,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和情景交际中故意把词加以分解,把不能够单独使用的字临时作为语素字来独立使用,或者对其组成部分进行重新组装。[3]小品往往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析词来获得幽默的效果,形式新颖。
分解是指原来作为一个固定的语言形式,在小品中把它分解各个组成部分,分开进行解释,是对汉语完整性的一种偏离。
(3)老板:人家就搁俄罗斯留的学,不玩方块人玩啥啊?是不是是不是啊?俄罗斯的,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2013《今天的幸福2》)
(4)老板:老高,明天咱们球场见,你也让我见见你的那个她。小建呐,明天陪我去打高尔夫。
郝建:打他还用明天啊呢?你叫尔夫啊?(2013《今天的幸福2》)
以上运用的是分解的方式。将俄罗斯方块(由一个俄罗斯人发明的一款在全球都非常流行的游戏)理解为:“在俄罗斯留学”和“玩方块”。“高尔夫”是一种室外体育运动,与中国姓名构成相似,恰好前夫姓“高”,小品中由一项运动理解成打姓高名叫尔夫的这个人,意义迥然不同,具有幽默讽刺的效果。这种将词语分开解释的方式赋予了词一种新的生命,语言幽默,形式新颖,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增损原是猜灯谜的一种方法,它是“增字”和“损字”的结合,是以谜面上的字为基础,适当地加上或者减去某个笔画、部首或者字而引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固定语言形式的“增”和“损”上,并进行新的组装理解,赋予其新的意义。
(5)大鹏:不是,我那时练海豚音呢,你知道海豚音吗?
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2014《扰民了你》)
(6)冯巩:这是哪个学校的?这么没文化啊,张嘴就送礼。这是“送礼”吗?这叫“行贿”!这个型号的优惠。(2014《我就是这样的人》)
以上是通过增损的方式,偏离了词语的常规意义和用法。例如将“海豚音”解释为“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将“内人”解释为“某一组织或者团体内部的人”,将“行贿”解释为“某一个型号的商品优惠”。在小品中,这些词处于特殊语境下,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是对词法的偏离,同时达到了幽默的效果,具有讽刺意义。
“离合”是指一个固定的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既可以挨着出现,又也可以拆开在其中加入适当的成分,即所谓的“离合”。
(7)蔡明:十年磨一贱……人。
(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扰民了你》)
(8)老板:到底是小男朋友啊,就好玩!成天手机都不离手,就知道微个博语个聊啥的。
(2013年央视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
(7)中一方面利用俗语中的“十年磨一剑”的“剑”与“贱”同音异形,另一方面把俗语和“贱人”相结合,并将其拆开来说,既能够表现蔡明对于憨厚的老三苦苦追求贪慕虚荣的铁锤十年,最后却被无情的抛弃的这种行为的讽刺;同时又表现出蔡明的毒舌,讽刺与幽默兼而有之。(8)这句话中将“微博”“语聊”拆为“微个博语个聊”,幽默风趣,引人注意,这是常规不能所允许的。然而为了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小品可以采用变通的手段,为观众营造出幽默诙谐的氛围,这是对词语完整性的一种有条件的偏离。在交际活动中,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它就是负的偏离,也就是语病。只有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析词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3.非常规搭配
词语之间的组合有着一定的规则,但是由于特殊的表达需要,小品中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搭配常常要对其偏离。当然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还是要遵守语言使用的零度,但是小品中或者网络上某些词语的这种偏离常规的搭配形式,随着人们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大,也会逐渐转变为词语搭配的零度形式。
(9)蔡明:孩子,你的学历是胎教吧! 华少:怎么胎教?你听我给你算嘛,你看……(2014《扰民了你》)
“学历”是指学校经验。小品中的蔡明说华少的学历是“胎教”,是对华少算不清数这种行为的讽刺,偏离了“学历”和“胎教”这两个词的常规用法。
(10)保安:赵总点击率还挺高。(2013《你摊上事了》)
“点击率”偏离了它本身的常规用法。“点击率”是指一个网页的点击数和显示的比率,可以反映出网页的受到关注的程度。在这个小品中“点击率”却用来形容来找赵总的人很多,明显偏离了这个词的常规用法。
(11)常远:看看你们自己那模样,怎么长得就跟闹着玩儿似的呀!(2013《大城小事》)
(12)保安:呀,是个女的,长的太复杂了。你有牌儿吗?(2013《你摊上事了》)
春晚小品的语言非常幽默,常常对人的长相做出一些偏离常规的形容。“闹着玩”在常规用法中一般不用于形容人的长相,小品中常远用它来形容这两个“模特”的长相,表示自己对他们形象的不满意。“复杂”一词是形容词,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一般不用来形容人的长相。小品中将这一用来修饰事物的词移用过来,修饰人的长相。
小品语言的偏离研究不仅是修辞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而且有助于更加深入挖掘富有价值的修辞现象,推动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的积极涌现。小品语言的偏离研究将修辞学与应用语言学结合起来,共同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不仅可以推动两个学科研究领域的互动互惠,而且有利于培育和延伸更多相互交叉的过渡地带,为开辟和发现更多值得开发和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它,并且能够自觉地将它作为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各方面,这是我们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84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6,218
[3]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181
[4]王希杰.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7):3
[5]王希杰. 零度和偏离面面观.语文研究,200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