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防洪防涝设计在水利工程规划中有着重要地位,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基于此,本文说明了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必要性,分析了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原则,阐述了洪涝地点的设计前勘察、完善防洪防涝标准及目标、搭建防洪防涝体系等防洪防涝的具体设计。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规划设计
庐江县地处皖中偏南而近江,西依大别山余脉,与桐城、舒城县毗邻,北抵舒城、肥西县,东与巢湖市、无为县接壤,南以枞阳县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117°34’,北纬30°57’-31°33’之间。境内地形复杂,有山有圩区有丘陵,土地总面积2348km2, 分属巢湖、菜子湖、白荡湖三个水系,圩口170口(9口万亩以上圩口)、14条河流、115座中小水库,塘坝堰1.24万余口,有效蓄水量1.1亿m3,机电排灌站339处,装机628台4.24万千瓦等。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万亩以上圩区已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防洪除涝体系,抗灾能力大为提高。目前圩区存在问题:防洪标准低、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善、河道部分桥梁阻水严重、管理设施落后、排涝能力不足等。河道存在问题:河道弯曲狭窄,泄洪能力低,堤埂低矮单薄,堤坡陡,迎水面冲刷严重等。基于这样的情况,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突显出了其重要地位,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与完成。
1、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在洪涝灾害中,供水灾害主要是由于强降雨、决堤等自然现象引发水位上升而产生的自然灾害;雨涝灾害大多发生于低洼区域,由于自然原因,在水位大幅上涨的条件下,由于短时间之内未回落而导致的灾害。对于洪涝灾害来说,若是未进行提前预防以及第一时间的处理,则会造成周边区域房屋建筑、农作物、道路等的受淹,为周边居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受灾情况严重的时候,很有可能发生周边农作物颗粒无收、人员伤亡等情况。
可以看出,洪涝灾害的发生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必须要进行提前的、有效的预防。而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为了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多规划与建设于水资源丰富,即洪涝灾害发生概率更高的区域,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完成防洪防涝设计,最大程度的避免周边居民出现生命与财产的损失。总体来说,防洪防涝设计与实施是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其有着较高的必要性。
2、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原则分析
2.1整体与局部效益统一原则
在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整体与局部的利益进行统一的考量。在我国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控制功劳灾害的方法。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完成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时,要站在防洪防涝整体的角度,将其作为出发点,对上下游、两岸的灾害抵御进行统一协调设计[1]。在防洪防涝设计中,抵御与疏导洪水是设计与工程的整体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整体性的目标,在必要时需要做出适当的牺牲。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区域的局部利益进行考量,将区域重点保护对象排除于牺牲对象中,包括名胜古迹、农田、交通要道等等。可以牺牲其他次要的对象完成对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协调。
2.2近期与远期规划结合原则
结合上文能够看出,洪涝灾害对于周边人民的影响极大,必须要提前完成预防,并及时实现疏导。根据洪涝灾害的程度不同,其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洪涝灾害的不同情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逐步实现洪涝治理的整体、长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可以结合政府的财政拨款情况完成规划设计,结合影响程度的不同,完成基于不同对象的、针对性的防洪防涝近期与远期规划设计。
3、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的具体设计探究
3.1洪涝地点的设计前勘察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相关人员必须要在设计前期对相应区域进行实地勘察与资料收集。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相应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质条件、水文资料、年降雨量、洪涝灾害发生的历史资料、经济发展能力等等[2]。为了保证资料收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除了要在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地质局等支持下展开资料搜集外,还要结合当地气象部门的历史资料、互联网查询等方式,尽可能多方面、多维度的完成资料收集。结合这些资料,相关人员还要进行实地考察,对于资料中存在差异的部分进行纠正,最大程度的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3.2完善防洪防涝标准及目标
结合收集到的资料,相关人员要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结合实际的防洪防涝需求,展开防洪防涝标准与措施的制定,为后续设计提供资料参考。在进行防洪防涝标准的制定中,相关人员要对相应区域的地理条件与经济条件进行考量,完成保护区域的详细划分。在完成保护区划分后,要结合洪涝灾害的发生情况、实际影响程度等,提出综合性的、完善的防洪涝措施,形成符合该区域现实条件的洪涝防治标准。
在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完成防洪防涝设计目标的确定。对于防洪防涝设计来说,其大致可以分成流域规划、河段规划以及区域规划。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根本目标在于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相关人员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特殊性要求,完成规划目标的制定,包括名胜古迹的保护、农作物的保护(图1)等等。
3.3搭建防洪防涝体系
在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前期调研的资料以及设定的规划标准,完成防洪防涝体系的构建。此时,要结合相应区域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形地势等完成,确保防洪防涝体系的有效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不同部门对于该区域防洪防涝的基本要求进行统筹管理,考量不同因素对于整个防洪防涝设计的影响(下转250页)(上接248页)效果[3]。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防洪防涝体系搭建时,相关人员要重点遵循上文中提出的设计原则,将利益损失降到最低,完成防洪防涝方案的制定。 要结合现有的防洪涝技术完成防洪防涝体系的搭建。就当前的防洪涝技术来看,主要包括堤坝防渗技术、筑坝技术等。其中,对于堤坝防渗技术来说,其主要应用了混凝土防渗墙、劈裂灌浆等,还加设了诸如模袋混凝土、土工布等新材料,提升了防冲防渗的效果。对于筑坝技术来说,其主要使用了碾压土坝的方式,能够避免动物洞穴、裂缝等隐患,降低了溃堤事故发生的概率。
3.4工程环境及其综合效益的整体评价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防洪防涝设计对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有着较高的积极作用。诚然,从本质上来说,防洪防涝设计是一项造福人民的环境工程,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防洪防涝工程中,垃圾排放、移民安置等均为工程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防洪防涝设计的正向价值最大化,必须要展开工程环境极其综合效益的整体评价。在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需要调查环境的敏感因子,并尽可能的降低防洪防涝设计对周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评价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历史数据中的典型供水数据完成综合性的计算分析。
另外,还要结合防洪防涝对象等条件对各年效益展开合理估算,反映出洪涝灾害损失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将这一结果引入防洪防涝效益统计中。
3.5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
在完成上述所有环节后,相关人员还需要完成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在该报告中,要体现出相应流域的自然情况、区域的经济情况、水文条件与洪涝灾害资料的分析、历史洪涝灾害的分析、防洪工程的建设情况、投资、移民安置等等。
另外,在防洪防涝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非工程措施,包括洪水预报警报系统、供水风险管理、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与法规、加强洪泛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制定超标准洪水应急措施、建立或完善防汛信息网、防汛通信手段现代化等等。这些措施能够在降低防洪防涝设计成本的基础上提升洪涝灾害预防的效果。在进行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时,也要将这些非工程措施纳入其中。
总结:
综上所述,在把控整体与局部效益统一原则、近期与远期规划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洪涝地点的设计前勘察、完善防洪防涝标准及目标、搭建防洪防涝体系、工程环境及其综合效益的整体评价、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有效控制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提升了防洪防涝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晓宏.试论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19(10):119-120.
[2]姜雨.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1):74.
[3]尹銳.简述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182.
作者简介:
何任仓,1966年7月,男,庐江,本科,工程师,庐江县水利勘测设计室,副主任。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规划设计
庐江县地处皖中偏南而近江,西依大别山余脉,与桐城、舒城县毗邻,北抵舒城、肥西县,东与巢湖市、无为县接壤,南以枞阳县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117°34’,北纬30°57’-31°33’之间。境内地形复杂,有山有圩区有丘陵,土地总面积2348km2, 分属巢湖、菜子湖、白荡湖三个水系,圩口170口(9口万亩以上圩口)、14条河流、115座中小水库,塘坝堰1.24万余口,有效蓄水量1.1亿m3,机电排灌站339处,装机628台4.24万千瓦等。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万亩以上圩区已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防洪除涝体系,抗灾能力大为提高。目前圩区存在问题:防洪标准低、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善、河道部分桥梁阻水严重、管理设施落后、排涝能力不足等。河道存在问题:河道弯曲狭窄,泄洪能力低,堤埂低矮单薄,堤坡陡,迎水面冲刷严重等。基于这样的情况,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突显出了其重要地位,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与完成。
1、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在洪涝灾害中,供水灾害主要是由于强降雨、决堤等自然现象引发水位上升而产生的自然灾害;雨涝灾害大多发生于低洼区域,由于自然原因,在水位大幅上涨的条件下,由于短时间之内未回落而导致的灾害。对于洪涝灾害来说,若是未进行提前预防以及第一时间的处理,则会造成周边区域房屋建筑、农作物、道路等的受淹,为周边居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受灾情况严重的时候,很有可能发生周边农作物颗粒无收、人员伤亡等情况。
可以看出,洪涝灾害的发生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必须要进行提前的、有效的预防。而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为了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多规划与建设于水资源丰富,即洪涝灾害发生概率更高的区域,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完成防洪防涝设计,最大程度的避免周边居民出现生命与财产的损失。总体来说,防洪防涝设计与实施是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其有着较高的必要性。
2、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原则分析
2.1整体与局部效益统一原则
在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整体与局部的利益进行统一的考量。在我国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控制功劳灾害的方法。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完成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时,要站在防洪防涝整体的角度,将其作为出发点,对上下游、两岸的灾害抵御进行统一协调设计[1]。在防洪防涝设计中,抵御与疏导洪水是设计与工程的整体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整体性的目标,在必要时需要做出适当的牺牲。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区域的局部利益进行考量,将区域重点保护对象排除于牺牲对象中,包括名胜古迹、农田、交通要道等等。可以牺牲其他次要的对象完成对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协调。
2.2近期与远期规划结合原则
结合上文能够看出,洪涝灾害对于周边人民的影响极大,必须要提前完成预防,并及时实现疏导。根据洪涝灾害的程度不同,其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洪涝灾害的不同情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逐步实现洪涝治理的整体、长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可以结合政府的财政拨款情况完成规划设计,结合影响程度的不同,完成基于不同对象的、针对性的防洪防涝近期与远期规划设计。
3、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的具体设计探究
3.1洪涝地点的设计前勘察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防涝设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相关人员必须要在设计前期对相应区域进行实地勘察与资料收集。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相应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质条件、水文资料、年降雨量、洪涝灾害发生的历史资料、经济发展能力等等[2]。为了保证资料收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除了要在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地质局等支持下展开资料搜集外,还要结合当地气象部门的历史资料、互联网查询等方式,尽可能多方面、多维度的完成资料收集。结合这些资料,相关人员还要进行实地考察,对于资料中存在差异的部分进行纠正,最大程度的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3.2完善防洪防涝标准及目标
结合收集到的资料,相关人员要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结合实际的防洪防涝需求,展开防洪防涝标准与措施的制定,为后续设计提供资料参考。在进行防洪防涝标准的制定中,相关人员要对相应区域的地理条件与经济条件进行考量,完成保护区域的详细划分。在完成保护区划分后,要结合洪涝灾害的发生情况、实际影响程度等,提出综合性的、完善的防洪涝措施,形成符合该区域现实条件的洪涝防治标准。
在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完成防洪防涝设计目标的确定。对于防洪防涝设计来说,其大致可以分成流域规划、河段规划以及区域规划。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规划的防洪防涝设计根本目标在于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相关人员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特殊性要求,完成规划目标的制定,包括名胜古迹的保护、农作物的保护(图1)等等。
3.3搭建防洪防涝体系
在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要结合前期调研的资料以及设定的规划标准,完成防洪防涝体系的构建。此时,要结合相应区域独特的自然条件、地形地势等完成,确保防洪防涝体系的有效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不同部门对于该区域防洪防涝的基本要求进行统筹管理,考量不同因素对于整个防洪防涝设计的影响(下转250页)(上接248页)效果[3]。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防洪防涝体系搭建时,相关人员要重点遵循上文中提出的设计原则,将利益损失降到最低,完成防洪防涝方案的制定。 要结合现有的防洪涝技术完成防洪防涝体系的搭建。就当前的防洪涝技术来看,主要包括堤坝防渗技术、筑坝技术等。其中,对于堤坝防渗技术来说,其主要应用了混凝土防渗墙、劈裂灌浆等,还加设了诸如模袋混凝土、土工布等新材料,提升了防冲防渗的效果。对于筑坝技术来说,其主要使用了碾压土坝的方式,能够避免动物洞穴、裂缝等隐患,降低了溃堤事故发生的概率。
3.4工程环境及其综合效益的整体评价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防洪防涝设计对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有着较高的积极作用。诚然,从本质上来说,防洪防涝设计是一项造福人民的环境工程,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防洪防涝工程中,垃圾排放、移民安置等均为工程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防洪防涝设计的正向价值最大化,必须要展开工程环境极其综合效益的整体评价。在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需要调查环境的敏感因子,并尽可能的降低防洪防涝设计对周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评价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历史数据中的典型供水数据完成综合性的计算分析。
另外,还要结合防洪防涝对象等条件对各年效益展开合理估算,反映出洪涝灾害损失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将这一结果引入防洪防涝效益统计中。
3.5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
在完成上述所有环节后,相关人员还需要完成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在该报告中,要体现出相应流域的自然情况、区域的经济情况、水文条件与洪涝灾害资料的分析、历史洪涝灾害的分析、防洪工程的建设情况、投资、移民安置等等。
另外,在防洪防涝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非工程措施,包括洪水预报警报系统、供水风险管理、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与法规、加强洪泛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制定超标准洪水应急措施、建立或完善防汛信息网、防汛通信手段现代化等等。这些措施能够在降低防洪防涝设计成本的基础上提升洪涝灾害预防的效果。在进行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时,也要将这些非工程措施纳入其中。
总结:
综上所述,在把控整体与局部效益统一原则、近期与远期规划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洪涝地点的设计前勘察、完善防洪防涝标准及目标、搭建防洪防涝体系、工程环境及其综合效益的整体评价、防洪防涝设计报告的编写,有效控制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提升了防洪防涝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晓宏.试论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19(10):119-120.
[2]姜雨.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1):74.
[3]尹銳.简述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防洪防涝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182.
作者简介:
何任仓,1966年7月,男,庐江,本科,工程师,庐江县水利勘测设计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