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皮肤扩张器在面部旁正中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圆形皮肤扩张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旁正中瘢痕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面旁正中部瘢痕患者30例,于瘢痕外侧颧颊部埋置圆形皮肤扩张器,经注水扩张后,设计推进或异位扩张皮瓣修复面旁正中瘢痕。结果:30例患者完成扩张,注水扩张中3例发生感染经腔内灌洗引流控制,4例并发血肿行血肿清除术。30例面旁正中瘢痕成功修复,其中11例伴下睑外翻者完全矫正7例、改善4例;伴上唇外翻、口角歪斜、鼻翼畸形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12个月,患者对瘢痕修复效果较满意。结论:选择圆形皮肤扩张器修复面旁正中瘢痕,皮肤利用率高、皮瓣设计方便、修复效果好。
  [關键词]瘢痕;面部;皮肤扩张术;圆形扩张器;面旁正中部位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0)03-007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circular skin expander to expand skin flap to repair para-median facial sca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9, 30 patients with para-median facial scar were treated. Circular skin expander was embedded in the zygomatic buccal region lateral to the scar, and after expansion by water injection, advanced or ectopic expansion flaps were designed to repair para-median facial scar. Results Dilatation was completed in 30 patients, infection was controlled by intracavitary lavage and drainage in 3 patients during water injection dilatation, and hematoma was removed in 4 patients with hematoma. 30 cases of para-median facial scar were successfully repaired, among which 11 cases with lower eyelid ectropion, 7 cases were completely corrected, and 4 cases were improved. The patients with upper lip valgus, Angle of mouth askew and alar alar deformity all got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rovement. Follow-up of 6 to 12 months, the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repair effect. Conclusion  The circular skin expander can be used to repair the parafacial scar with high skin utilization rate, convenient flap design and good repair effect.
  Key words: scar; facial; skin expansion; circular expander; para-median facial
  皮肤扩张术是修复面部瘢痕运用广泛、效果较好的方法。面部旁正中部位是指位于下睑下方、鼻旁及鼻面沟区的近似倒三角区域[1]:其内侧边为眼内眦沿鼻旁、鼻面沟的延长线,外侧边为外眦向下所作的垂线,底边为下睑缘及向外侧的延长线(见图1)。面旁正中瘢痕可通过颧颊部皮肤扩张皮瓣转移修复,但是修复效果受到扩张器形状及大小、埋置部位、医生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扩张器形状选择直接关系到皮肤扩张效率、皮瓣设计及修复效果。2014年1月-2019年5月笔者科室采用圆形扩张器修复面旁正中区瘢痕得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12~43岁;病程2~35年;瘢痕形成原因:火焰致伤18例,开水烫伤9例,化学烧伤3例;伴下睑外翻11例,上唇外翻、口角歪斜4例,鼻翼畸形3例。
  1.2 皮肤扩张器:圆形皮肤扩张器,广州万和整形材料厂出品,规格:100ml、120ml。
  1.3 方法
  1.3.1 皮肤扩张器置入:根据面旁正中区瘢痕范围选择圆形皮肤扩张器大小(100ml或120ml),在瘢痕区外侧的颧颊部标记扩张器埋置范围:内侧为瘢痕外侧缘、外侧为耳屏平面、上方标记在颞部发际线以内、外下方标记线勿越过下颌缘。切口设计在瘢痕外侧缘以内1cm瘢痕区,切口长约3cm。按切口线全层切开瘢痕皮肤,于皮下脂肪层锐性分离、边分离边以双极电凝止血,至标记埋置范围形成扩张器置入腔隙,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腔隙,仔细检查无活动出血后,先放置负压引流管1根,再置入皮肤扩张器,注水壶外置。分层关闭切口,检查负压引流形成可靠,即时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10~20ml。
  1.3.2 术后处置与注水扩张:术后常规抗感染及止血治疗,观察负压引流情况。术后3~5d引流液呈淡红色时拔出引流管。术后1周开始注水扩张,每周注水扩张2次,每次10~20ml。注水扩张2个月左右行二期手术。   1.3.3 瘢痕切除及扩张皮瓣转移:根据瘢痕分布情况,美蓝标记瘢痕范围,选择瘢痕边缘切口,取出皮肤扩张器,先后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囊腔,手术刀间断划开囊腔薄膜、止血。按推进皮瓣或易位皮瓣[2](见图2~3)设计扩张皮瓣辅助切口,皮瓣试转移确定可修复的最大面积,固定皮瓣几个最远点及关键点,观察有无周围器官移位,确认无误后精确标记拟切除的瘢痕范围。拆除定点缝线,按标记切除瘢痕,彻底止血,转移皮瓣定点缝合。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1根,包扎。
  1.3.4 术后处理:①术后抗感染治疗3d;②负压引流管3~5d拔出;③术后7d拆线,硅酮类药物(凝胶剂或贴剂)局部运用抗瘢痕治疗6~12个月;④术后半年内清淡饮食,忌辛辣肥甘厚腻、烟酒、海鲜等。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完成扩张,注水总量为200~300ml。注水扩张中3例发生感染经腔内灌洗引流控制,4例并发血肿行血肿清除术。30例面旁正中瘢痕成功修复,其中21例采用推进扩张皮瓣,9例采用易位扩张皮瓣修复;伴下睑外翻11例完全矫正7例、改善4例;伴上唇外翻、口角歪斜、鼻翼畸形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12个月,术后切口瘢痕增生轻微,患者对瘢痕修复效果较满意。典型病例见图4~9。
  3  讨论
  面部瘢痕手术修复包括切除缝合、植皮、皮瓣及皮肤扩张等方法,各有优缺点。当瘢痕面积较大不能通过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时,扩张皮瓣修复是临床效果最佳、首选的方法。面旁正中瘢痕由于紧邻眼鼻唇等重要器官,扩张皮瓣供区有限,瘢痕修复相对较困难。主要体现在:①旁正中瘢痕部位特殊:其上方为眼睑、下方为唇部、内侧为鼻部,扩张皮瓣修复时容易继发眼睑、鼻翼及唇部组织移位产生新的畸形,同时,面旁正中瘢痕常因瘢痕挛缩伴有眼睑、鼻翼及唇部外翻、移位畸形,在治疗瘢痕同时需要尽可能矫正或改善器官移位畸形,因此要求供区可以提供足够多的皮肤量以实现修复瘢痕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眼、鼻及唇等器官复位后的额外创面缺损所需;②供区空间狭小、周围扩展受限:颧颊部作为面旁正中瘢痕扩张修复的供区,其内侧为瘢痕、外侧为耳部,皮肤扩张向两侧延展受限;其上为颞部有发区,向上方扩张获得的头皮带有毛发不能用于面部;向下扩张器边缘通常限制在下颌缘以内,跨越下颌缘颈部皮肤扩张由于基底缺乏骨性支撑扩张率低下[3],并且颈部扩张皮肤远离面旁正中受区利用率也极其有限。因此,旁正中瘢痕皮肤扩张只有充分利用颧颊区中央区域,没有向四周扩张延展的条件或者意义,如何在颧颊部中央区域扩张得到更多的皮肤是面旁正中瘢痕修复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为了扩张获得更多的皮肤通常可以通过埋置大容量扩张器实现[4],但是基于前述原因显然不适合作为面旁正中瘢痕修复的供区颧颊部的皮肤扩张。颧颊区皮下通常只能容纳100~120ml的扩张器[5],相同体积的扩张器因为形状不同所得到的皮肤利用率是不一样的,目前常用的皮肤扩张器形状包括圆柱形、长方形、肾形、圆形等[6],其中圆形擴张器最适合用于颧颊部埋置扩张修复面旁正中瘢痕。因为:①各型扩张器中圆形扩张器“凸度”最大,可在颧颊部中央区扩张获得最多的皮肤量。理想的状态下,圆形扩张器扩张完成时,其形态并不是一般认识上的半球形,而是最大半径高于基底平面的“球缺”。首先指出这一点的是Patel,球缺的表面积公式为S=2πrh,这种形状的扩张结果所提供的额外面积则为S=2πrh-πl2(h>r>l)。学者Van Rappard推算出圆形扩张器的增加表面积S=πh2,同样证明决定扩张器的有效扩张面积最关键的因素是高度[7](见图10)。由于颧颊区皮肤供区可利用的皮肤有限,现有各种形状的皮肤扩张器中圆形皮肤扩张器凸度(即高度h)最大,故使用圆形扩张器可获取更大面积皮肤,提高单位面积供皮区的皮肤利用率,在皮瓣设计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②二期手术时,圆形扩张器扩张皮瓣设计方便。本组30例全部采用推进皮瓣(见图4~6)或易位皮瓣(见图7~9)修复,辅助切口较少、设计方便易于掌握。
  注意事项:①一期放置扩张器切口选择:切口应选择在紧邻供区皮肤侧的瘢痕内约1cm,以免损失瘢痕边缘正常皮肤[8];同时切口长度控制在3cm以内,扩张器在注水扩张过程中逐渐向周围延展不断靠近切口甚至到达切口下方,过长切口可因局部张力增大诱发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②关于负压引流管:一期手术放置的引流管不仅要引流通畅、负压可靠,而且拔出时间不宜过早[9],必须待引流液变为淡红色方可拔管,通常需要3~5d;二期扩张皮瓣修复也需要在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其作用不仅是引流防止积血积液,更是通过负压将皮瓣与创面紧密贴合消灭死腔;③扩张器注水壶外置:外置注水壶不仅注水操作方便、而且避免每次注水皮肤穿刺时疼痛;注水壶内置时,在注水扩张进程中,注水壶可能发生移位贴近扩张囊或注水壶发生翻转,致使注水操作困难甚至操作失误刺破扩张囊。并且,有研究表明,外置皮肤扩张器注水壶并不会增加感染几率[10];④超量注水扩张:由于作为供区的颧颊部位不能通过置入大容量的扩张器获得更多的扩张皮肤,因此只能通过超量扩张获得[11],超量扩张时需注意皮肤反应,当皮肤血管扩张明显、变薄透亮,需减缓注水甚至抽减少量已注入的生理盐水,以防进一步的过度扩张至皮瓣中心区血运障碍、坏死、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12];⑤二期扩张皮瓣修复需严格遵循逆行设计原则:首先按推进或易位皮瓣设计作辅助切口,试皮瓣转移至拟修复的瘢痕区,反复调试确认皮瓣舒展无明显张力,定点缝合几个关键点,标记拟切除或松解的瘢痕范围后,再完成瘢痕切除或松解皮瓣修复。
  本组病例通过在紧邻面旁正中瘢痕的颧颊区埋置100~120ml的圆形皮肤扩张器,充分扩张颧颊部中央区皮肤获得足量的扩张皮肤,按推进皮瓣或易位皮瓣设计成功修复面旁正中瘢痕,同时矫正或改善了眼睑、唇外翻及鼻翼移位等畸形。经过6~12个月的随访观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作为面旁正中瘢痕修复的有效方法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超,熊斌,王春燕,等.利用扩张器治疗面旁正中部瘢痕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2):182-184.
  [2]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2.
  [3]刘为廷,宋建星,寇静波,等.皮肤扩张术在治疗面颈部瘢痕中的应用及随访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152-2153.
  [4]杨晶晶.大容量扩张器超量扩张法耳再造的临床应用及效果[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5]郭亚东,李晓晴,孙要文,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皮肤扩张表面积测量中的应用及与注水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6):87-89.
  [6]张宝帅,赵素焱,郝胜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眼整形外科的应用进展[J].天津医药,2019,47(6):654-658.
  [7]田佳,范金财,刘立强,等.圆形扩张器扩张颈部-耳后联合皮瓣进行全颊部美学修复[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10):4-8.
  [8]乔向坤.瘢痕内横形切口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2):67-68.
  [9]陈淑强,马显杰.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及防治现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2):124-125,后插2-后插3.
  [10]祝闽辉,张栋梁,叶祥柏,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埋置注液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3):4-8.
  [11]陈文,田方兴,郑健生.超量扩张在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1):8-10.
  [12]陈骥扬,何海填,孟晖,等.应用超量扩张形成的超薄皮瓣修复面颈部及四肢关节瘢痕组织[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6,8(1):20-25.
  [收稿日期]2019-10-26
  本文引用格式:朱逢源,张赛圣,刘华,等.圆形皮肤扩张器在面部旁正中瘢痕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3):79-81.
其他文献
[摘要]骨性Ⅲ类错牙合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也是正畸医生临床上面临的一大挑战。现如今,针对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较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矫治技术,它不仅能影响颌骨的生长方向,也能影响治疗期间颌骨的增长程度。本文就前方牵引矫治技术的矫治原理、矫治时机、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颅颌面疗效、微螺钉的联合运用以及治疗后的保持作一综述,意在加深对此矫治技术的认识和了解,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提
期刊
[摘要]脂肪移植作為整形外科常用的临床技术,在组织重建、面部年轻化及伤口修复等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但由于移植术后脂肪体积保留率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其在隆乳领域的使用。本文针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相关的脂肪组织获取、纯化、注射等技术对移植脂肪成活率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和乳房美学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希望为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后效果的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存活率;并发症;美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依据鼻部局部美学亚单位间不同的解剖特点,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联合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在鼻综合整形术中对鼻部进行分段调整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应用该方法进行了32例手术,取鼻正中飞鸟形切口加双侧鼻翼缘切口,利用膨体聚四氟乙烯、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对鼻背、鼻小柱、鼻尖等各个美学分区进
期刊
[摘要]目的:比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常规疗法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8例斜视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研究组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术后眼位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视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
期刊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复杂严峻,针对医疗美容机构的实际情况及医疗特点,本学会组织医疗美容行业专家针对疫情期间医美机构安全防控的总体原则、诊疗流程、清洁消毒、防护工作等提出专家共识,以指导各地医美机构复工后安全、有序地开展医疗工作。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美容;防控;专家共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0)03-002
期刊
[摘要]炎症后色素沉着(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PIH)是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后的常见后遗症状之一,好发于肤色较深患者。可以分为表皮型和真皮型,分别具有不同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近年来,针对其发病机制、实验模型、外用和系统药物、化学剥脱以及物理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有了一定进展,且初步建立了诊疗规范,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黑素细胞;炎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女性尋常性痤疮患者性激素水平与痤疮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对痤疮患者内分泌状态的评估。方法:对门诊就诊的520例寻常性痤疮女性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其基础性激素水平、月经情况、伴发提示高雄激素的皮肤疾病及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的不良生活习惯情况,和这些因素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女性寻常性痤疮患者中总睾酮TT高于正常的占22.3%;雌二醇E2低于正常的占8.0%,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风筝”皮瓣(亦称皮下蒂推进皮瓣)在面部部分区域(耳、鼻翼区、上唇区、眉区等)体表肿物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本组30例患者切除体表肿物后,于缺损邻近部位按照尽量不影响局部解剖单位为原则设计“风筝”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结果:3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血供可靠,随访时间3~6个月,皮瓣平整,瘢痕无增生,局部外形佳。结论:面部部分区域的创面不宜直接缝合,用“风筝”
期刊
[摘要]目的:应用三维CT扫描重建技术,设计一种对于假体隆鼻术后精确位移测量的新方法。方法:以24周龄成熟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以头部骨性标志为参考点,应用三维CT扫描重建技术,比较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手术即刻假体的位移情况,从而得到术后假体的位移精确数据。结果:采用本实验方法精确测量到假体隆鼻术后不同观察时间的假体的位移数据,8只新西兰兔假体置入1个月后末端左侧偏移的平均值为4.271mm,鼻背末端右
期刊
[摘要]寻常性痤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通常无需辅助检查可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但是,临床上存在某些表现为痤疮样皮疹或以痤疮为表现之一的其他疾病,常与痤疮混淆而引起诊断错误。痤疮样皮疹可由服用药物导致,也可作为一些罕见疾病的皮肤受累表现而出现,此类疾病诊断通常较为困难。为了对此类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表现为痤疮样皮疹的非痤疮皮肤病进行综述如下。  [关键词]痤疮;痤疮样皮疹;诊断;鉴别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