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前高校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财务管理体制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各高校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扩招、合并、调整等形式迅速扩大学校的规模。在新的形势下,学校教育管理日趋细化,经济管理层面增多,财务关系复杂,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日益丰富和充实,“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高校的飞速发展。
(二)二级院系领导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各二级院系的领导都是在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里提拔起来的,没有系统学过财务知识,对财务管理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些领导认为财务是后勤保障,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我作为领导,没有必要懂财务,只要懂得如何抓好生源、抓好教学、妥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知道部门预算经费和支出就行了,不懂得最起码的财务知识,不懂财务制度、财务法规,看不懂财务报表,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深感费解等等,但又要求财务人员按照他的思维模式去开展工作,这给财务工作带来被动,成为二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
(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不健全
目前,国内高校财务部门在制定预算时,多是根据学校总体经费规模的大小结合各院(系)师生人数、工作量等情况直接确定各院系各项经费预算,很少征求各二级院系的意见。在预算的执行上,多数高校只对其二级学院进行总量控制,未要求二级学院编报经费使用计划,也无法落实对具体支出项目的控制。
(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内各高校全校性的财务规章制度都比较健全和完善。但在逐步下放财权给各二级院系时,与其承担权责相应的二级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却未完全形成,导致对各二级学院支出控制无力。
(五)高校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学校对二级院(系)的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对二级院(系)的财务收支活动缺乏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大额开支项目的审批、贵重设备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报废等等。个别二级院(系),由于只有极少数人控制和管理财务,导致二级财务工作脱离了教职工的有效监督,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进而会导致暗箱操作等问题的出现。
(六)高校财务管理力量薄弱
学校领导对财务管理力量配备的认识不足和对财务管理力量的专业化建设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不少院(系)的财务会计工作明显不到位。财务人员学历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二级院(系),其财务人员往往兼职,缺乏专业知识。因此,财务人员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理解不够,造成执行不力。还有一些财务人员政治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以职务之便非法谋取私利,这也是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二、完善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
学校的财经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重大经济事项由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学校成立“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学校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同时,成立预算委员会,作为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高校要以学校财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是高校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加强财务管理、明确责权利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院)长必须建立以各二级部门为责任中心的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建立起校长、财务处长、二级部门负责人的三级经济责任制,实行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核算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分级管理制度,从而使学校的经济责任制的内容贯穿于财经工作的全过程。
(三)建立高校二毅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经费来源逐年增加,学校资源配置问题牵动全局,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高校二级预算管理体系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成立权威的预算管理机构。为杜绝内部人控制,保证高校整个经济活动协调运转,必须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分管财务的院长担任,委员由二级学院、财务、审计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预算编制大纲,审定年度预算目标,制定动态调整预算,组织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与考核。其次,实施目标管理。这里所言目标管理有二层含义:一是学校对院(系)实施目标管理;二是院(系)的管理也应以目标管理为主。学校对院(系)从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即院(系)提出每学年教学、科研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相应所需的经费,经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论证后按以各院(系)学生人数为主,学科、科研等情况为辅的指标体系,划拨各院(系)承担人员经费及教学、科研、学生事务等日常公用经费。
(四)实施财务目标管理
这里所言目标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对二级院系实施目标管理;二是二级院系的管理也应以目标管理为主。学校对二级院系从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即二级院系提出每学年教学、实训、科研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相应所需的经费,经学校二级预算管理委员会论证后按以各院系学生人数为主,学科、实训、科研等情况为辅的指标体系,划拨到各二级院系,承担人员经费及教学、实训、科研、学生事务等日常公用经费。这种经费管理模式,使院系在财务上具有独立的权力和大的空间,为院系在制定、实施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保障的平台。也有助于院系开源节流,提高效益,改善教师待遇,促使资金使用更有效、更合理。这种经费管理模式,再辅之学校资产院系小额度有偿使用机制,可以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
(五)加强对,二级单位的财务监督
在对院系的各项收入、开支进行了详细、准确的财务核算的基础上,每学期或每一学年各院系应该对外提供一份反映本院系财务收支和分配情况的报表。只有通过编制财务报表,使得院系的财务收支情况能够接受各方面的审计监督,也只有具备了一定审计监督才能避免腐败和其他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
(六)切实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对二级学院负责人的财务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会计法》的学习,使他们认识到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主体,有了思想认识的提高,财会人员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二级财务机构和财会人员的管理,严格实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会计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蔡卉翎,1972年生,河南偃师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会计师)
(一)现有财务管理体制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各高校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扩招、合并、调整等形式迅速扩大学校的规模。在新的形势下,学校教育管理日趋细化,经济管理层面增多,财务关系复杂,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日益丰富和充实,“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高校的飞速发展。
(二)二级院系领导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各二级院系的领导都是在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里提拔起来的,没有系统学过财务知识,对财务管理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些领导认为财务是后勤保障,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我作为领导,没有必要懂财务,只要懂得如何抓好生源、抓好教学、妥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知道部门预算经费和支出就行了,不懂得最起码的财务知识,不懂财务制度、财务法规,看不懂财务报表,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深感费解等等,但又要求财务人员按照他的思维模式去开展工作,这给财务工作带来被动,成为二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
(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不健全
目前,国内高校财务部门在制定预算时,多是根据学校总体经费规模的大小结合各院(系)师生人数、工作量等情况直接确定各院系各项经费预算,很少征求各二级院系的意见。在预算的执行上,多数高校只对其二级学院进行总量控制,未要求二级学院编报经费使用计划,也无法落实对具体支出项目的控制。
(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内各高校全校性的财务规章制度都比较健全和完善。但在逐步下放财权给各二级院系时,与其承担权责相应的二级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却未完全形成,导致对各二级学院支出控制无力。
(五)高校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学校对二级院(系)的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对二级院(系)的财务收支活动缺乏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大额开支项目的审批、贵重设备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报废等等。个别二级院(系),由于只有极少数人控制和管理财务,导致二级财务工作脱离了教职工的有效监督,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进而会导致暗箱操作等问题的出现。
(六)高校财务管理力量薄弱
学校领导对财务管理力量配备的认识不足和对财务管理力量的专业化建设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不少院(系)的财务会计工作明显不到位。财务人员学历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二级院(系),其财务人员往往兼职,缺乏专业知识。因此,财务人员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理解不够,造成执行不力。还有一些财务人员政治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以职务之便非法谋取私利,这也是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二、完善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
学校的财经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重大经济事项由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学校成立“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学校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同时,成立预算委员会,作为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高校要以学校财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是高校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加强财务管理、明确责权利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院)长必须建立以各二级部门为责任中心的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建立起校长、财务处长、二级部门负责人的三级经济责任制,实行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核算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分级管理制度,从而使学校的经济责任制的内容贯穿于财经工作的全过程。
(三)建立高校二毅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经费来源逐年增加,学校资源配置问题牵动全局,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高校二级预算管理体系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成立权威的预算管理机构。为杜绝内部人控制,保证高校整个经济活动协调运转,必须设立一个权威性和独立性较强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分管财务的院长担任,委员由二级学院、财务、审计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预算编制大纲,审定年度预算目标,制定动态调整预算,组织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与考核。其次,实施目标管理。这里所言目标管理有二层含义:一是学校对院(系)实施目标管理;二是院(系)的管理也应以目标管理为主。学校对院(系)从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即院(系)提出每学年教学、科研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相应所需的经费,经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论证后按以各院(系)学生人数为主,学科、科研等情况为辅的指标体系,划拨各院(系)承担人员经费及教学、科研、学生事务等日常公用经费。
(四)实施财务目标管理
这里所言目标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对二级院系实施目标管理;二是二级院系的管理也应以目标管理为主。学校对二级院系从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即二级院系提出每学年教学、实训、科研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并提出相应所需的经费,经学校二级预算管理委员会论证后按以各院系学生人数为主,学科、实训、科研等情况为辅的指标体系,划拨到各二级院系,承担人员经费及教学、实训、科研、学生事务等日常公用经费。这种经费管理模式,使院系在财务上具有独立的权力和大的空间,为院系在制定、实施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保障的平台。也有助于院系开源节流,提高效益,改善教师待遇,促使资金使用更有效、更合理。这种经费管理模式,再辅之学校资产院系小额度有偿使用机制,可以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
(五)加强对,二级单位的财务监督
在对院系的各项收入、开支进行了详细、准确的财务核算的基础上,每学期或每一学年各院系应该对外提供一份反映本院系财务收支和分配情况的报表。只有通过编制财务报表,使得院系的财务收支情况能够接受各方面的审计监督,也只有具备了一定审计监督才能避免腐败和其他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
(六)切实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对二级学院负责人的财务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会计法》的学习,使他们认识到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主体,有了思想认识的提高,财会人员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二级财务机构和财会人员的管理,严格实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会计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蔡卉翎,1972年生,河南偃师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