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97-02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富个性特征的创造活动,故而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能不能流畅地展现自我,应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每个人的写作都是思维流淌的河,或如淙淙细流,或似澎湃江海,畅则洋洋洒洒,塞则只字难继。因此思维的堵塞现象是学生跨进写作门槛的第一只拦路虎,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开的秘密。
思维堵塞现象人们常常把它看得很简单,以为通过大运动量操练即可大功告成,其实不然。思维堵塞现象有多种:情感堵塞现象、材料堵塞现象、思路堵塞现象等,其原因更值得研究。
1.关于情感堵塞现象
思想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展示个性的最本质的东西,缺少思想和感情的文章便空有躯壳。《新课标》规定:“记事写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没有它无以有真正的文章,没有它无以有个性的展示和创造,足见真实思想情感对文章的重要性。而在教学中教师大多恰恰忽视了“吾手写吾心”之要旨,致使堵塞现象的产生。
1.1是对“吾心”的扼杀。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应伴随着人的社会化而得以不断发展。而违背人发展规律的教学思想和方式,非但不能使其自然发展,反而一点点消磨“吾心”或被丝茧一层层包裹起来,直致麻木。在我们现实的主导者者仍有很多是“老夫子”的传人,压制过多,民主太少,唯师独尊,惟命是从是课堂的定律,它像把剪刀不断地剪去学生胆敢冒出的一点点自我,于是主体逐渐出落成失去“吾心”的产品,他们作文的最大的特征是“吾手写师欲”。这除了矫揉造作之外,实在是别无选择,有的连他们自己也不屑一顾。近年来的学生中考作文中出现大量的“缺爹少妈”事件,和莫须有的恋爱,着实让阅卷老师——初三语文老师大跌眼镜。由于“吾心”的失落导致的学生思想情感上的严重“贫血”,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教育者应“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选择适当的方法以助之”(蔡元培语),而不是扼杀。
1.2是对“吾心(思想情感)”磨砺不够。情感如果撇开具体情境及其所指向的对象,就其性质来看,可分情感的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而思想从程度上可分思想的深刻度、复杂度和敏锐度。就对同一对象而言,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都会随着社会的磨砺而逐步发展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对主体能利用周围环境,随时有意识地施以更多积极的影响,不断去引导主体关注生活、激活“吾心”,自然应该能够提高“吾心”的层次和品位,行文中的情感当然也就更为丰富、流畅,思想更敏锐、深邃。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关于材料堵塞现象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这个道理,没有材料或材料过少便难以下笔,这一点无须赘述。关键是大千世界,竟会无可“炊”之“米”,岂不怪哉?
2.1是过多的堵塞“材”源。当前的应试教学虽几经风雨仍风貌依旧,促使学校成为一座座封閉的城堡,学校的一堵高墙将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风吹草动都挡在了校门外,偶尔透进一点清风,也不过是为形式或应试作点粉饰,名家名作、校园生活、学生丰富的个人思想情感世界拒之于课堂之外。“闭关政策”使学生那些最能体现创造个性、智慧和情感的火花逐渐泯灭。除此之外,我真不知生活中还有多少东西值得一写,而我们的学生就在这简单狭窄的空间里顽强地生存着,最有能力的“巧妇”,恐怕也只能望“米”兴叹。在这里面,学生能积蓄的思想、情感、欲望、灵感实在微乎其微,最后只能带着这种千锤百炼中造就的苍白的作文躯壳,走进试场,跨进大学,步入社会。此时他们的写作热情也已被蒸发的一干二净,创新,离他们也是日渐遥远。主导者渴望学生有取之不竭的“材”源,却亲手关闭了“材”源真正的大门。
2.2,积累=摘录+背诵?各种材料的储藏或储藏方式的呆板,常常会造成“材”的丢失和有“米”难“炊”的现象。
在研究中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抽两班语文整体水平相当的班级,其中一个班布置的作业是:背诵《天净沙·秋思》和10个描写秋景的词语,另一个班布置的作业是把这首小诗通过想象,改写成小散文,把这10个词语编写成一段完整的话。一个月后,让两班学生同写一篇《晚秋》的文章。结果尽管质量各异,但该诗内容和那10个词语在前一个班级同学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后一个班级。第二次交换训练办法后,结果刚好相反。其实,只要稍加比较便可看出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信息的加工方式不同。一种是主观组织的方式(简单反复记忆),一种是联想群集的方式。前一种尽管通过过度记忆法还可能提高一点信息被调用的频率,但同等条件下,不能被调动的信息仍多于后者。记住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后一种则通过“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之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在知识构建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从而达到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又能灵活迁移的目的。这种学习策略明显优于前者。
3.关于思路堵塞
写作是对语文知识和能力最综合的检验,在可调动的信息(思想情感、材料)储备充分的情况下,仍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思路的堵塞有时会成为写作过程中又一大障碍,而这一现象产生,又与教学过程中综合技能培养上的欠缺密切相关。
3.1谋篇布局功夫浅薄。面对纷繁的材料,作文者如没有较高的谋篇布局的功夫,那就像一群泥瓦匠没有工程师设计的图纸一样,再好的材料也是徒然。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空洞现象呢?
首先是执教者的语文观念陈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过名篇可谓众矣,各类名篇构思应该是接触不少,但由于执教者把作文与语文分家,语文和语言等同,结果非但没有引导学生发现到名家名篇的美妙之处,反而把学生引入字缝,直到情趣索然,精疲力竭。在这种文字游戏中挖出的可能是那些名家自己也不曾想到的东西。一篇篇构思、立意、语言俱佳的“例子”,一次次被陈旧的观念残忍地肢解,大都没有从它们的布局上升到精华,而当废品处理了。没有创造个性和创造意识的教师,自然不可能有创造个性和意识的学生。
3.2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不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往往是肤浅的,不够全面的。其在作文中的反映是审题表面化,立意幼稚,无法深入。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路堵塞现象。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突破这种“堵塞”是相当困难的。
方法之一:是随时将生活中的各种事让学生审题立意,既可培养学生凡事须三思的习惯,又能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程度和对生活的关注程度。
方法之二:“思潮冲击法”(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各类文题让学生构思、立意,然后再讨论、交流,激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知的提高,然后在比较中进行引导。
3.3没有给予学生以足够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想象和联想可以说人皆有之,对于创新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但如何给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以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恐怕想象和联想的这双翅膀也难以飞起来。近年来的中考、高考的文题设计便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
①《我做对了一道人生的“____法”题》为题(注:横线处只需填写一种“运算”法)写一篇记叙文(常州市中考作文题)。
②《一份____的答卷》为题目(横线上可填入自选的词语,如“成功”、“失败”、“令人满意”、“令人遗憾”等)(常州市中考作文题)。
③《假如记忆可以移植》(99年高考作文题)。
均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尽可能广阔的空间。教师绝不可人为的制造束缚,而让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当然,学生作文过程中思维堵塞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切实地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学生的认知策略,还需要更多同行的不懈努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富个性特征的创造活动,故而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能不能流畅地展现自我,应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每个人的写作都是思维流淌的河,或如淙淙细流,或似澎湃江海,畅则洋洋洒洒,塞则只字难继。因此思维的堵塞现象是学生跨进写作门槛的第一只拦路虎,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开的秘密。
思维堵塞现象人们常常把它看得很简单,以为通过大运动量操练即可大功告成,其实不然。思维堵塞现象有多种:情感堵塞现象、材料堵塞现象、思路堵塞现象等,其原因更值得研究。
1.关于情感堵塞现象
思想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展示个性的最本质的东西,缺少思想和感情的文章便空有躯壳。《新课标》规定:“记事写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没有它无以有真正的文章,没有它无以有个性的展示和创造,足见真实思想情感对文章的重要性。而在教学中教师大多恰恰忽视了“吾手写吾心”之要旨,致使堵塞现象的产生。
1.1是对“吾心”的扼杀。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应伴随着人的社会化而得以不断发展。而违背人发展规律的教学思想和方式,非但不能使其自然发展,反而一点点消磨“吾心”或被丝茧一层层包裹起来,直致麻木。在我们现实的主导者者仍有很多是“老夫子”的传人,压制过多,民主太少,唯师独尊,惟命是从是课堂的定律,它像把剪刀不断地剪去学生胆敢冒出的一点点自我,于是主体逐渐出落成失去“吾心”的产品,他们作文的最大的特征是“吾手写师欲”。这除了矫揉造作之外,实在是别无选择,有的连他们自己也不屑一顾。近年来的学生中考作文中出现大量的“缺爹少妈”事件,和莫须有的恋爱,着实让阅卷老师——初三语文老师大跌眼镜。由于“吾心”的失落导致的学生思想情感上的严重“贫血”,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教育者应“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选择适当的方法以助之”(蔡元培语),而不是扼杀。
1.2是对“吾心(思想情感)”磨砺不够。情感如果撇开具体情境及其所指向的对象,就其性质来看,可分情感的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而思想从程度上可分思想的深刻度、复杂度和敏锐度。就对同一对象而言,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都会随着社会的磨砺而逐步发展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对主体能利用周围环境,随时有意识地施以更多积极的影响,不断去引导主体关注生活、激活“吾心”,自然应该能够提高“吾心”的层次和品位,行文中的情感当然也就更为丰富、流畅,思想更敏锐、深邃。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关于材料堵塞现象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这个道理,没有材料或材料过少便难以下笔,这一点无须赘述。关键是大千世界,竟会无可“炊”之“米”,岂不怪哉?
2.1是过多的堵塞“材”源。当前的应试教学虽几经风雨仍风貌依旧,促使学校成为一座座封閉的城堡,学校的一堵高墙将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风吹草动都挡在了校门外,偶尔透进一点清风,也不过是为形式或应试作点粉饰,名家名作、校园生活、学生丰富的个人思想情感世界拒之于课堂之外。“闭关政策”使学生那些最能体现创造个性、智慧和情感的火花逐渐泯灭。除此之外,我真不知生活中还有多少东西值得一写,而我们的学生就在这简单狭窄的空间里顽强地生存着,最有能力的“巧妇”,恐怕也只能望“米”兴叹。在这里面,学生能积蓄的思想、情感、欲望、灵感实在微乎其微,最后只能带着这种千锤百炼中造就的苍白的作文躯壳,走进试场,跨进大学,步入社会。此时他们的写作热情也已被蒸发的一干二净,创新,离他们也是日渐遥远。主导者渴望学生有取之不竭的“材”源,却亲手关闭了“材”源真正的大门。
2.2,积累=摘录+背诵?各种材料的储藏或储藏方式的呆板,常常会造成“材”的丢失和有“米”难“炊”的现象。
在研究中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抽两班语文整体水平相当的班级,其中一个班布置的作业是:背诵《天净沙·秋思》和10个描写秋景的词语,另一个班布置的作业是把这首小诗通过想象,改写成小散文,把这10个词语编写成一段完整的话。一个月后,让两班学生同写一篇《晚秋》的文章。结果尽管质量各异,但该诗内容和那10个词语在前一个班级同学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后一个班级。第二次交换训练办法后,结果刚好相反。其实,只要稍加比较便可看出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信息的加工方式不同。一种是主观组织的方式(简单反复记忆),一种是联想群集的方式。前一种尽管通过过度记忆法还可能提高一点信息被调用的频率,但同等条件下,不能被调动的信息仍多于后者。记住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后一种则通过“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框架之中,或把材料作为合并单元,而组合为某个新的知识框架”,在知识构建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从而达到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又能灵活迁移的目的。这种学习策略明显优于前者。
3.关于思路堵塞
写作是对语文知识和能力最综合的检验,在可调动的信息(思想情感、材料)储备充分的情况下,仍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思路的堵塞有时会成为写作过程中又一大障碍,而这一现象产生,又与教学过程中综合技能培养上的欠缺密切相关。
3.1谋篇布局功夫浅薄。面对纷繁的材料,作文者如没有较高的谋篇布局的功夫,那就像一群泥瓦匠没有工程师设计的图纸一样,再好的材料也是徒然。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空洞现象呢?
首先是执教者的语文观念陈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过名篇可谓众矣,各类名篇构思应该是接触不少,但由于执教者把作文与语文分家,语文和语言等同,结果非但没有引导学生发现到名家名篇的美妙之处,反而把学生引入字缝,直到情趣索然,精疲力竭。在这种文字游戏中挖出的可能是那些名家自己也不曾想到的东西。一篇篇构思、立意、语言俱佳的“例子”,一次次被陈旧的观念残忍地肢解,大都没有从它们的布局上升到精华,而当废品处理了。没有创造个性和创造意识的教师,自然不可能有创造个性和意识的学生。
3.2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不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往往是肤浅的,不够全面的。其在作文中的反映是审题表面化,立意幼稚,无法深入。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路堵塞现象。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引导,突破这种“堵塞”是相当困难的。
方法之一:是随时将生活中的各种事让学生审题立意,既可培养学生凡事须三思的习惯,又能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程度和对生活的关注程度。
方法之二:“思潮冲击法”(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各类文题让学生构思、立意,然后再讨论、交流,激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知的提高,然后在比较中进行引导。
3.3没有给予学生以足够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想象和联想可以说人皆有之,对于创新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但如何给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以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恐怕想象和联想的这双翅膀也难以飞起来。近年来的中考、高考的文题设计便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如:
①《我做对了一道人生的“____法”题》为题(注:横线处只需填写一种“运算”法)写一篇记叙文(常州市中考作文题)。
②《一份____的答卷》为题目(横线上可填入自选的词语,如“成功”、“失败”、“令人满意”、“令人遗憾”等)(常州市中考作文题)。
③《假如记忆可以移植》(99年高考作文题)。
均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尽可能广阔的空间。教师绝不可人为的制造束缚,而让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当然,学生作文过程中思维堵塞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切实地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学生的认知策略,还需要更多同行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