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从传统意义上说,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即为小语言。语音与语义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小语言的符号化过程。在语言发展中,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和更多精神意识相结合,即更多语音与语义结合,并不是所有精神意识都是语义。
关键词: 小语言 符号化 语音 语义
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言,离不开语言。研究人类语言有助于加强人类自我认识。什么是小语言?小语言的符号化过程是怎么实现的?下面我们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小语言
从传统意义上说,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所指的“音”,即人的口中发出的用来表情达意的声音,也即人声。人只能通过听觉内化凝结在人声上的人的精神意识。由此可见,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是从人外化精神意识形态和内化外部信息的手段界定的概念,那么人只能通过人声外化精神意识吗?人只能通过听觉内化外部信息吗?当然不是。除了人声和视觉外,还可以采用眼神、手势、身势、表情手段外化精神意识。也可以采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手段内化外部信息。在中国两个人交谈时,当看到一个人用点头传达“同意、确定、赞许”的精神意识时,另一个人就可以感知到“同意、确定、赞许”的信息;当伤心难过的人被朋友用拥抱传达“安慰、劝慰”的精神意识时,这个伤心难过的人就可以感知到“安慰、劝慰”的信息等。因此,笔者把人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角度所感知到的语言称作大语言,即把一切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形式称做大语言:把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称做小语言。
小语言是从大语言中挑选出来的,但是小语言与大语言有着明显的质的区别。首先,小语言与大语言表情达意形式不同。小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只能从听觉角度感知小语言的语言形式。大语言则不然,人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角度感知语言形式。小语言表情达意的形式包含于大语言之中。其次,小语言与大语言产生的时间不同。在人类形成之前,人猿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角度就可以感知到交际信息。而在几万年后,随着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语言的音与义才大量任意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强制使用,并且成为人交际的主要工具。再次,小语言的语言形式全部具有线条性,大语言只有部分语言形式具有线条性。小语言的语言形式——语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出现,在时间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面上铺开。大语言中,除从听觉角度感知到的语言形式——声音具有线条性,随着时间绵延外,从其他感官角度感知到的语言形式可以在时间上绵延,也可以在空间面上铺开,如手语。最后,小语言具有系统性,大语言不全具有系统性。小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层级符号系统,有着音位、语素、词、句子四种语言单位和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语言规则,大语言除了包含小语言的部分具有系统性外,其他均是零散的,没有组织,没有条理,如一盘散沙。不过,无论是小语言,还是大语言,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
二、小语言的符号化过程
把原先没有关联的形式与内容关联起来的过程就叫做符号化。索绪尔说:“语言是观念的符号系统。”这个观点是现代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之一。那么,什么是小语言的符号化呢?小语言就是上文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即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那么小语言的形式就是语音,即人声,其内容就是语义。由此可以推出,小语言的符号化就是把语音和语义结合起来的过程。
1.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
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觉器官内化自身所处的这个外部世界。内化手段与外化手段却是不相对称的。人们对自己的精神意识进行外化的手段表现为眼神、表情、身势、手势、声音五种,眼神、表情、身势、手势都是视觉可以感知的。声音则由听觉来感知。在人还没有灵活的发音能力时,声音同其他外化手段在语言发展初期并不占据特殊位置。但在语言逐渐发展中,语音却在表情达意多种外化手段中“脱颖而出”。小语言在大语言中占据绝对性的“领导”地位,这当然不是没有任何原因的。
首先,这是由声音自身特点决定的。声音易得,具有健全发音器官的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并且声音轻盈,本身没有重量,人们随身携带,不占用任何空间,只占用时间。此外,声音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即刻为接受者所感知。其次,实践中,随着人逐渐进化,人的发音器官越来越灵活,能够发出足够多的声音,与大部分精神意识相对应。与此同时,人的听觉器官——耳朵也得到了训练,能够辨别不同音位的声音。再次,人脑实现空前发达,认知能力空前提高。人通过感知器官内化了大量关于客观世界的信息。人急切需要一个合适的外化手段达到交际目的。最后,相比较于其他外化手段,声音的局限性更少。眼神、表情虽然易得,但不能外化出多个眼神或表情形式,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与精神意识相匹配的形式。并且,由于其形式差别较小,在黑暗的地方和较远的地方,不能被另一方轻易感知。手势、身势具有多样的区别性形式,如眼神和表情一般,不能在黑暗的地方和较远的地方被另一方轻易感知,并且不易得。人们不能一边从事劳动一边表情达意。声音恰巧弥补了这四种外化手段的不足,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当然声音也有缺点,不能精确地表达由其他感觉器官内化的全部精神意识。相比较于其他外化手段,从表情达意的社会功能来看,声音的局限性更小一些。
2.精神意识即为语义吗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身处其中的人必然对其有一定认识。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周围世界呢?当然是通过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嘴巴尝;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五种感觉器官达到对外部世界的内化,从而在脑中形成精神意识。那么精神意识即为语义吗?
语言是两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体与介质。在人类世界中,语言则是两个人通过五种感知器官进行情感表达的形式。不过,不论是媒体、介质还是形式,只要是语言,必然要表达一定的内容,而且是由人的外部器官内化的精神意识。人脑中有一部分精神意识是不能外化的。如当一个女孩遇到心仪的男孩后,在向别人描述她的感觉时,只能语言上无限接近,不是完全外化到这个女孩脑中有关那个男孩的所有信息内容。可见,并不是所有精神意识都叫做语义。精神意识和语义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首先,精神意识范围大,语义范围小。精神意识被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所感知,继而内化所有精神意识。语义只是通过感觉器官表达出来的部分精神意识。人的大脑中储存的意义中还有一些没有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表达出来的精神意识。由此可见,语义包含于精神意识之中。其次,精神意识不需要外化,语义则必须外化。精神意识主观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不需要表达出来,即不需要外化;大脑中的精神意识要上升为语义,必定要被表达出来,即外化,才能称之为语义。如一个中国人要表达“同意”的信息,必须通过口中发出“tongyi”的声音表达。最后,精神意识无需接受者,语义必定有接受者。精神意识只是主观存在,无需表达。没有表达就没有接受者,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一种告知义,即在两体之间通过媒体或介质告知给对方的精神意识。既然是要告知给对方的精神意识则必定有精神意识的接受者,因此语义必定有接受者。
3.语义与语音的结合过程
汉语中,听到“ren”这个语音,中国人就知道指的是“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具有高智商的灵长类动物”。这个语音和语义是如何凝结在一起的?传统解释是约定俗成的,那么这个约定俗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在这里先引入一个概念:意识焦点。凡是内化到脑中的所有精神意识,一直都在人脑中被意识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我们要去想的时候,一些相关精神意识才会被意识到。在想的过程中,人脑中相关精神意识仿佛被一把手电筒照亮了。这把手电筒把相关精神意识聚集在一起,由此,就叫做意识焦点。如当我们听到“树”这个语音时,意识焦点就会迅速把脑中有关“树”的信息聚集在一起。意识焦点在语音与语义的结合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某种特定交际场合下,某种精神意识到了非用人声表达不可的时候,于是某个人发出了一个任意的或者与之有关的人声。那么交际场合中的其他人听到这个人声,由于受场合限制,很容易联想到那个人声的能指。这个过程中人声牵动接收方的意识焦点,于是就照亮了接收方的相关精神意识。在这里人声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交际行为第一次结合在一起。
其次,虽然由于意识焦点,人声与某种交际行为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结合。但是人声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交际行为的结合需要长时间固化。人声与这种交际行为和环境联系的时间足够长,对应频率足够高,那么这个人声单独出现在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交际行为特定环境中,意识焦点由于受到牵动,人脑会聚焦到交际行为本身。由此这种能牵动意识焦点人声就是语音。被意识焦点照射到的特定环境下的交际行为就是语义。语音与语义就结合在一起了。
最后,语音与语义相结合,形成了简单的语素和词。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空前发展,人如刚出生的小孩一样,开始由单个词的大量使用到双词阶段,再到突破性的成句阶段。小语言走上了语法化过程,成了复杂的层级符号系统。
在语言符号化过程中,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与更多精神意识凝结在一起,但语音与语义结合成的小语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外化人脑中的所有精神意识。因此,其他外化手段一直在缓慢的发展中辅助小语言外化人的精神意识,并且这种辅助永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概念的延伸与扩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7(2):53-56.
[2]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韩宝育.论语言符号中能治与所指的结合[J].唐都学报,2002,20(79):130-133.
[4]韩宝育.语言与人的内部世界[J].广西社会科学,2007(145):134-138.
[5]韩宝育.语言符号与人类意识的语言表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卡学报,002,31(5):116-120.
关键词: 小语言 符号化 语音 语义
语言是人类交际工具,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言,离不开语言。研究人类语言有助于加强人类自我认识。什么是小语言?小语言的符号化过程是怎么实现的?下面我们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小语言
从传统意义上说,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所指的“音”,即人的口中发出的用来表情达意的声音,也即人声。人只能通过听觉内化凝结在人声上的人的精神意识。由此可见,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是从人外化精神意识形态和内化外部信息的手段界定的概念,那么人只能通过人声外化精神意识吗?人只能通过听觉内化外部信息吗?当然不是。除了人声和视觉外,还可以采用眼神、手势、身势、表情手段外化精神意识。也可以采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手段内化外部信息。在中国两个人交谈时,当看到一个人用点头传达“同意、确定、赞许”的精神意识时,另一个人就可以感知到“同意、确定、赞许”的信息;当伤心难过的人被朋友用拥抱传达“安慰、劝慰”的精神意识时,这个伤心难过的人就可以感知到“安慰、劝慰”的信息等。因此,笔者把人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角度所感知到的语言称作大语言,即把一切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形式称做大语言:把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称做小语言。
小语言是从大语言中挑选出来的,但是小语言与大语言有着明显的质的区别。首先,小语言与大语言表情达意形式不同。小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只能从听觉角度感知小语言的语言形式。大语言则不然,人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角度感知语言形式。小语言表情达意的形式包含于大语言之中。其次,小语言与大语言产生的时间不同。在人类形成之前,人猿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角度就可以感知到交际信息。而在几万年后,随着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语言的音与义才大量任意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强制使用,并且成为人交际的主要工具。再次,小语言的语言形式全部具有线条性,大语言只有部分语言形式具有线条性。小语言的语言形式——语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出现,在时间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面上铺开。大语言中,除从听觉角度感知到的语言形式——声音具有线条性,随着时间绵延外,从其他感官角度感知到的语言形式可以在时间上绵延,也可以在空间面上铺开,如手语。最后,小语言具有系统性,大语言不全具有系统性。小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层级符号系统,有着音位、语素、词、句子四种语言单位和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语言规则,大语言除了包含小语言的部分具有系统性外,其他均是零散的,没有组织,没有条理,如一盘散沙。不过,无论是小语言,还是大语言,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
二、小语言的符号化过程
把原先没有关联的形式与内容关联起来的过程就叫做符号化。索绪尔说:“语言是观念的符号系统。”这个观点是现代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之一。那么,什么是小语言的符号化呢?小语言就是上文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即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那么小语言的形式就是语音,即人声,其内容就是语义。由此可以推出,小语言的符号化就是把语音和语义结合起来的过程。
1.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
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觉器官内化自身所处的这个外部世界。内化手段与外化手段却是不相对称的。人们对自己的精神意识进行外化的手段表现为眼神、表情、身势、手势、声音五种,眼神、表情、身势、手势都是视觉可以感知的。声音则由听觉来感知。在人还没有灵活的发音能力时,声音同其他外化手段在语言发展初期并不占据特殊位置。但在语言逐渐发展中,语音却在表情达意多种外化手段中“脱颖而出”。小语言在大语言中占据绝对性的“领导”地位,这当然不是没有任何原因的。
首先,这是由声音自身特点决定的。声音易得,具有健全发音器官的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并且声音轻盈,本身没有重量,人们随身携带,不占用任何空间,只占用时间。此外,声音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即刻为接受者所感知。其次,实践中,随着人逐渐进化,人的发音器官越来越灵活,能够发出足够多的声音,与大部分精神意识相对应。与此同时,人的听觉器官——耳朵也得到了训练,能够辨别不同音位的声音。再次,人脑实现空前发达,认知能力空前提高。人通过感知器官内化了大量关于客观世界的信息。人急切需要一个合适的外化手段达到交际目的。最后,相比较于其他外化手段,声音的局限性更少。眼神、表情虽然易得,但不能外化出多个眼神或表情形式,不能提供足够多的与精神意识相匹配的形式。并且,由于其形式差别较小,在黑暗的地方和较远的地方,不能被另一方轻易感知。手势、身势具有多样的区别性形式,如眼神和表情一般,不能在黑暗的地方和较远的地方被另一方轻易感知,并且不易得。人们不能一边从事劳动一边表情达意。声音恰巧弥补了这四种外化手段的不足,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当然声音也有缺点,不能精确地表达由其他感觉器官内化的全部精神意识。相比较于其他外化手段,从表情达意的社会功能来看,声音的局限性更小一些。
2.精神意识即为语义吗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身处其中的人必然对其有一定认识。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周围世界呢?当然是通过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嘴巴尝;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五种感觉器官达到对外部世界的内化,从而在脑中形成精神意识。那么精神意识即为语义吗?
语言是两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体与介质。在人类世界中,语言则是两个人通过五种感知器官进行情感表达的形式。不过,不论是媒体、介质还是形式,只要是语言,必然要表达一定的内容,而且是由人的外部器官内化的精神意识。人脑中有一部分精神意识是不能外化的。如当一个女孩遇到心仪的男孩后,在向别人描述她的感觉时,只能语言上无限接近,不是完全外化到这个女孩脑中有关那个男孩的所有信息内容。可见,并不是所有精神意识都叫做语义。精神意识和语义之间有着明显区别。 首先,精神意识范围大,语义范围小。精神意识被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所感知,继而内化所有精神意识。语义只是通过感觉器官表达出来的部分精神意识。人的大脑中储存的意义中还有一些没有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表达出来的精神意识。由此可见,语义包含于精神意识之中。其次,精神意识不需要外化,语义则必须外化。精神意识主观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不需要表达出来,即不需要外化;大脑中的精神意识要上升为语义,必定要被表达出来,即外化,才能称之为语义。如一个中国人要表达“同意”的信息,必须通过口中发出“tongyi”的声音表达。最后,精神意识无需接受者,语义必定有接受者。精神意识只是主观存在,无需表达。没有表达就没有接受者,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一种告知义,即在两体之间通过媒体或介质告知给对方的精神意识。既然是要告知给对方的精神意识则必定有精神意识的接受者,因此语义必定有接受者。
3.语义与语音的结合过程
汉语中,听到“ren”这个语音,中国人就知道指的是“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具有高智商的灵长类动物”。这个语音和语义是如何凝结在一起的?传统解释是约定俗成的,那么这个约定俗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在这里先引入一个概念:意识焦点。凡是内化到脑中的所有精神意识,一直都在人脑中被意识到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我们要去想的时候,一些相关精神意识才会被意识到。在想的过程中,人脑中相关精神意识仿佛被一把手电筒照亮了。这把手电筒把相关精神意识聚集在一起,由此,就叫做意识焦点。如当我们听到“树”这个语音时,意识焦点就会迅速把脑中有关“树”的信息聚集在一起。意识焦点在语音与语义的结合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某种特定交际场合下,某种精神意识到了非用人声表达不可的时候,于是某个人发出了一个任意的或者与之有关的人声。那么交际场合中的其他人听到这个人声,由于受场合限制,很容易联想到那个人声的能指。这个过程中人声牵动接收方的意识焦点,于是就照亮了接收方的相关精神意识。在这里人声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交际行为第一次结合在一起。
其次,虽然由于意识焦点,人声与某种交际行为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结合。但是人声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交际行为的结合需要长时间固化。人声与这种交际行为和环境联系的时间足够长,对应频率足够高,那么这个人声单独出现在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交际行为特定环境中,意识焦点由于受到牵动,人脑会聚焦到交际行为本身。由此这种能牵动意识焦点人声就是语音。被意识焦点照射到的特定环境下的交际行为就是语义。语音与语义就结合在一起了。
最后,语音与语义相结合,形成了简单的语素和词。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空前发展,人如刚出生的小孩一样,开始由单个词的大量使用到双词阶段,再到突破性的成句阶段。小语言走上了语法化过程,成了复杂的层级符号系统。
在语言符号化过程中,语音优胜于其他外化手段,与更多精神意识凝结在一起,但语音与语义结合成的小语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外化人脑中的所有精神意识。因此,其他外化手段一直在缓慢的发展中辅助小语言外化人的精神意识,并且这种辅助永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1]韩宝育.语言概念的延伸与扩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7(2):53-56.
[2]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韩宝育.论语言符号中能治与所指的结合[J].唐都学报,2002,20(79):130-133.
[4]韩宝育.语言与人的内部世界[J].广西社会科学,2007(145):134-138.
[5]韩宝育.语言符号与人类意识的语言表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卡学报,002,31(5):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