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5种需要呈阶梯状,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自然就会产生。
  研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黄桂林老师的《让生活悄悄告诉你——一位特级教师的32节作文课》一书,其中《这个双休都放假》一课(以下简称本课例),灵活借鉴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通过假传圣旨—精心策划—揭开谜底—想象叙述4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了惊喜—享受—醒悟—畅快的情感发展体验,是将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创造性实践,给予我们很多启迪。本文以《这个双休都放假》为例,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思考。
  一、突破常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写作欲望
  日常的作文教学定时间定地点,要求“当堂”完成。时间长了,这样的“当堂”容易成为学生写作的镣铐,导致学生施展不开拳脚,最后完全没有了写作的欲望。
  本课例中,黄老师打破时间的藩篱,选择上午第一节课,一走进教室就“假传圣旨”:“ 告诉你们一个特大喜讯——从本周开始,每逢双休日,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放假,让每个家庭都能欢度周末。”这个精心设计的“圣旨”犹如助燃剂,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生理的需要一下子得到了满足。
  思考:作文时间灵活,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调动多种感官,迅速进入作文的状态,让作文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自由呼吸、快乐成长的“生活必需品”。
  二、拓展空间:让素材信手拈来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对未知世界(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会产生压抑的情感状态,写作焦虑随之而来,更喜欢可以预料的、值得依赖的、具有安全感的世界。
  黄老师“假传”的“圣旨”是学生内心最渴望的,他们有话可说,也有话想说:“我好高兴,爸爸在自来水厂工作,双休日几乎都上班,很少与我在一起。这下好了,双休日我们一家可以团聚了。”“我爸爸是交警,妈妈是商场营业员,他们几乎每个双休日都要上班,很难有机会陪我出去玩。他们双休日放假,全家人可以一起出去玩了,我当然高兴。”……学生徜徉在想象的世界里,不断放飞情感,安全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思考:作文素材信手拈来,为学生呈现出无限开阔的选材空间,每个学生都感到有话可写,甚至是兴致勃勃、迫不及待,不会因无话可说而感到忧心忡忡、担心恐惧。
  三、倾注真爱:让写作教学春风拂面
  学生渴望获得各种温暖的情感,也希望能够给予别人爱;渴望生活在和谐融洽的班集体中,也希望得到别人和集体的认可。
  这个周末爸爸妈妈都放假,要怎么安排呢?黄老师抛出一个话题:策划双休日的玩法。“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让爸爸妈妈陪我逛超市,全家人一起做饭吃。”……这个话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彼此分享“周密部署”的智慧,洋溢着暖暖的爱意。“你描述的这幅画面真美好,如果哪天爸爸妈妈没空,你可以给我打电话,我陪你过双休。只是你的建议这么不切合实际,爸爸妈妈会同意吗?”……
  在充满爱意的“精心策划”中,在黄老师微风拂面的评价引导中,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动机。
  思考:捕捉、加工生活,让真情自然流露;点评播洒春風,倾注关爱。每棵小草都得到了阳光的普照,每朵小花都得到了雨露的滋润,作文课堂因生生、师生间情感的共鸣、心灵的交融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呈现万物生长的美好姿态。
  四、善用智慧:让思路柳暗花明
  就在学生“群情激奋”时,黄老师话锋一转:“国家怎么会做这样的决定呢?如果双休日人人都放假,你们刚才的精心策划,会遇到哪些困难,结果会如何?”在兴趣的诱发下,在情感的驱动下,学生的表达既有丰富的画面,也有深刻的内涵;既有故事的描述,也有情感的升华。“如果双休日人人都放假,早餐店休息、游乐场停业、高速关闭……生活十分不方便。”“我们在双休日享受美好生活时,要好好感谢那些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学生用敏锐的眼睛、飞扬的情思,在现实与想象中穿梭,感受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可敬,真正学会了尊重他人。
  黄老师激发学生想象画面、聚焦内涵、叙述感悟,不时运用鼓励性的评价:“……可是,你们想到了全国,考虑了大局。”黄老师的引导直接指向主题,突出中心,既让学生发现了别人的闪光点,又得到了同伴的认可和尊重。正如马斯洛所言,“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于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也满足了自尊的需要。
  思考:智慧的指导,往往是转弯抹角、遮遮掩掩,学生全然不知道教师在“设计陷阱”“引其入瓮”。真相大白时,学生震惊之余又有柳暗花明之感:这是一个玩笑、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尊重……
  五、引导分享:感受自我的价值
  在本课例中,黄老师没有呈现后续的作文交流。他利用作文讲评课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优秀作文的舞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对于整篇作文好的学生,重点表扬;段落好,充分赞誉;句子好,高度赞美;如果全篇都没有亮点,就从书写上予以肯定……
  黄老师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下,进行二次修改,或思维有突破,或表达有创新,激发了写作的兴趣,提升了精神的境界,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了写作的快乐。
  思考:多角度点赞、多层次肯定,多渠道展示、多途径提升,让每个孩子既能享受已有的成功,还能期待交流修改后获得更大的成功。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不遗余力地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新的写作天地,并愿意为之努力。
  在作文教学中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打破各种各样的束缚,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学生必然有自己的感悟,获得写作的智慧,享受写作的愉悦,感受写作的幸福,真正理解写作是学生表达智慧的方式,也是作文教学的追求。
其他文献
随堂练笔指抓住教学中的有利契机和材料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是将课文作为写作突破口的训练策略,可以促进写作和阅读的整合,也能够锻炼学生读写结合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随堂练笔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认真深入地分析,找到随堂练笔的突破口,让学生边读边写,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随堂练笔是综合性的写作训练活动,强调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以及表达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依据我国《小学语文全新课标》的相关规定,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思维与兴趣的培养。小学语文作文愈来愈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作文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好作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
期刊
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依靠后天的引导与培养。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要求学生“仿照范文写作”“围绕考试写作”,由此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个性,言之无物,遑论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必须探索出一条“开放式创新作文”的新思路,从学生实际
期刊
什么是“读写绘”?简单说就是读书、写作、绘画三者有机结合。就低年级学生而言,即以阅读绘本为核心,习得语言,学会表达,并在阅读之后用写话和绘画两种形式讲述故事,发表看法和感受。“读写绘”一体化教学不仅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表达热情和创作欲望,更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话水平。如何让绘本成为“慧”本,使“读写绘”课程充满智慧的光芒,让学生的语言能力获得发展,是笔者在实践中研究的重点。  一、“慧”在读中:
期刊
读写结合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中内化阅读教学。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读写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如何将读写更好地高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同步提高,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诠释了阅读和写作的紧密关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
期刊
小学教育是基石,只有基石稳固,才有未来更好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快速增长的时期,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作文尤其重视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上升期的时机,为学生构建有趣味、有意思的小学课堂,为作文学习打好基础。  学好作文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打牢语文学习基础,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升小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作文学习同样重视趣
期刊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内容却不仅仅是语言,在语言这一大类下,还细分着阅读、词汇、拼音、写作等等多个小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其一概而论,而要进行分类教学。其中,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无疑是放在首位的一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是以教学句法、词法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语言叙述事物作为教学目标。其中,作文教学离不开素材的积累,有了素材积累去拓展学生的思维,学
期刊
自从新版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给出了新的定义,强调其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后,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表达”,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于是,大量的表达训练如雨后春笋般在语文课堂上涌现。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很有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缺乏训练,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课堂上进行表达练习难度很大。如果没有相应的方法
期刊
读写融合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的元素,同时在写作教学中促进读的效率,读中有写,写中有读,相互作用,共同进步。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读写融合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常用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注重读写融合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为学生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就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笔者在读写融合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在阅读中培养写话习惯  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
期刊
写作是小学生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作,更要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氛围之中完成写作,让学生改变对作文的态度,激发写作的兴趣,让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好。  一、开展游戏创造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教师的作文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小学生还处于好奇心比较重,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之中要多多采用一些有趣味的教学方式,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