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质;方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08-01
在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中,“死记硬背”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途径,完全忽视历史中所暗藏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的珍贵内容,也扼杀了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精神启蒙。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除了让其学习历史知识,还应该让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提升人文素养。本文从当下高校历史教学的相关现状以及方案指导做了如下的有效分析。
1.高中历史的学习现状
(1)缺乏实用性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性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让学生透过历史这门课程学习和提升自我修养以及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现自己在社会上的个人价值。但是由于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导致实用性的人文教育被逐渐掩埋,致使高中生的知识面积太过局限,知识结构不科学,人文素养水平低下,缺乏精神追求、没有信仰,道德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等诟病。并且在面对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情况下,高中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往往会思想过于功利性,价值取向变得利益化,对物质的需求有更高的要求,反而对精神层面的人文素养没有门槛,加之高中教育对人文素养的教育缺失致使其思想偏离,对未来的想法过于物质,没有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将良好的道德品质带到自己的个人素质以及日常生活中。
(2)传统教学的问题
由于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未采用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导致历史课程经常听起来枯燥无味,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高中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大部分高中生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应付”式学习,这就使得对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工作难上加难。为了考试,教师经常进行重点抓题,布置学生必须死记硬背下重点内容,致使学生失去对历史的探究热情,一味的只会“背重点”,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的现象。另外,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也更侧重于讲解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而忽略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讲解,由于其教学重点的偏离,导致学生不能养成正确的“三观”,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个人素质也普遍不高。
2.人文素质培养的建议方案
(1)教育理念革新
高中生作为祖国的人才储备,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学识,还应该拥有健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切勿单一的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布置重点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若学生长期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将很难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引发学生自主的去讨论学习。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去准备相关课件,举出《商鞅变法》的实例,并在课堂中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教师从旁进行辅助指点,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愿意主动去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并互相交流,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不再是通过划重点等形式进行学习。这种具象化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历史知识,还可以引发其思考,培养其人文素养,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引用历史材料培养人文素养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拥有的多样的人文素材,或者知识的延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列举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并找出相关历史纪实类视频进行观看,使其充分了解历史之后,体会中华民族先烈们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并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从我国的历史事件中得到反思,并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设立自己的底线,使自己成为新时代下的高素养青年。
综上所述,注重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针,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不能为了应试教育作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历史知识中培养出人文素养也是师生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生活,了解社会上的现象,在课外进行人文素养的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主要人物,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正确的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从我国流传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汲取利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张海军.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才智,2019(24):142
[2]徐丽华.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61+74
[3]李萍.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2):151
[4]王柱昆.浅议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2):31-32
[5]庞卫鑫.强化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4(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