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9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的产生源自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内部”一词对应的是企业“外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同时也是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甚至也可以说企业经营业绩与其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关系。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众多企业财务报表舞弊案件为社会各界敲响警钟,普遍地开始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工作。本文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开展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性;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以实现既定经营目标、确保资产完全和安全和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完整性、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率性,以及既定经营管理策略的正确执行,而在内部实施的包括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等方法在内的方式、措施的总称。
  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内部控制从根本层面上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目的而采取的针对内部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营的效率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控制程序,它的评价机制应该是可系统化可量化的,可进行预期目标和最终结果对比分析的一种内部控制手段。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认识不到位
  现阶段,我國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层,因自身不具备认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所需的知识储备,使得这些企业的会计制度的完善工作得不到领导层的足够重视和关注,导致企业仍沿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内部管控经验,甚至对当前国家对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漠不关心。少数企业建立形式上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依旧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为只需控制企业运营中的单一或部分关键点即可,而没有真正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贯穿系统化的概念。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健全,许多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有条件的规模企业也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中增加了内部审计编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绝大部分集中在内部控制力量受其他工作部门和相关领导的牵制和制约而无法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方面。这是由于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开展,脱离不了部门领导的制约,在本部门主管的直接制约下,着眼于首先符合本部门利益,然后才是完成控制其他部门的工作并完成内部控制报告,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或者企业仅有的内部控制审计力量,仅是将工作重点放在会计账目核查审计方面,几乎没有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组织机构执行经营决策的效率进行评价,正常的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多少应有的作用。再次不得不提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力量也存在着独立性的强弱,取决于主管领导的重视与否以及监督力量本身的廉洁程度。同时缺乏外部来自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大弊病。
  (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内部控制制度发挥效能的基础是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同时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也依赖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它们共同决定了企业是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纵览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一个通病,那就是不合理的结构、组织结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能,以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
  首先,不合理的股权结构,表现为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内部人或者大股东手中。其他中小股东和关联方的利益完全受制于企业掌权人所制定的种种条件,频繁出现侵害这部分股东群体利益和权力的现象。特别是当企业控股权掌握在国有股或法人股时,中小股东和关联方的权益就会被国有股东、法人股东的“一票制胜”局面所左右,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
  其次,企业的组织结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能,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制衡作用的缺失。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运作为例,在所有者缺位或是大股东控制时就缺乏独立性,其运作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实质作用,此时监事会就只能作为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装饰存在。
  再次,激励机制存在欠缺。表现在激励不足与激励方法不当,经营者所得的报酬普遍较低。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路与措施
  (一)转变观念,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建设
  企业的控制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部分,其中外部环境属于企业控制范围之外的部分,是种不可控因素,他不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够影响内部控制的评价、建立和实施,并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执行、设计等组成要素,产生着明显的制衡作用和约束、导向,同时为企业其他制度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而内部环境则可以视作企业内部的一种氛围,具有核心地位,能够对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的贯彻起到重要的影响,企业其他控制制度的作用发挥同样也受其影响。可以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内部环境是首要出发点。
  (二) 强化风险意识,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
  持续不断的经济改革,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越发复杂,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受到外部风险的巨大挑战,同时企业的行业竞争能力和行业声誉及企业形象,都始终承受着源自外部风险的压力,因此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就势在必行。企业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便是风险评估,能够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进而降低实施内部控制所赖以存在的环境承受的各种内外部风险因素,综上所述综合评估企业承受的风险是一项效果明显的管理措施。
  (三)开展内控自我评估,将内控建设纳入到绩效考核系统中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为了增强内部各部门和人员的自我控制意识,实施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并以内部会议的方式开展,以便制度制定者能够及早地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预测由此而导致的潜在风险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排除修正改进措施,避免被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体系,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管理者的支持、讨论会议、自我评估报告及确定目标、落实计划等过程。
  总之,我国企业面临的内部控制环境不够好,承受了巨大的内部控制压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允许这样的现状持续存在,对此,企业应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当前内外部环境,应对机遇与挑战。将企业内部控制延伸到每个经营管理环节,理清各个管理控制节点的权限,按照规范化的控制程序实施控制措施,强化企业内外部的监督控制,提高对信息沟通的重视,尽可能的避免风险减少损失,从而构建并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和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1]李翔.浅析内部审计外部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
  [2]鲁晓丹.浅谈内部审计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J].新会计,2011(08).
其他文献
期刊
无论是什么工程,成本的控制以及分析是效益能否提高的基本,是企业立足发展的奠基石.成本的控制以及分析不单单指的一方面,其指的是整个工程从地皮的买入,材料以及设备的购入
现阶段,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于园林绿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关键部分,因此,对于园林的设计、施工和养护都要严格管理.为了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
期刊
江西具有丰富的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我国文化部门指出,只有积极保护江西的音乐文化,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和拓展,才能使江西地方音乐文化遗产得到更全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推进,各大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大学课程中开设了很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尽人如
生活中,有许多事儿需要我们根据并不充足的信息作出选择,就拿我们生活中每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的天气预报来说,大多数情形下,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的,但偶尔也会听到抱怨,明明预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钢结构工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钢结构有质量轻、强度大、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建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