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黎:旅游大发展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世界关注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青藏铁路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西藏和世界的距离,美丽的雪域高原更令人神往,使得西藏的旅游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那么,西藏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如何抓好环保,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怎样的提高,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究竟如何?前不久,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委员、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请他畅谈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和稳定。张庆黎说,青藏铁路是一条经济线、生态线、团结线、幸福线,游客去西藏会受到非常热情的欢迎。他告诉大家,西藏去年通过实施安居工程,大大改善了农牧民住房条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2%。西藏提出了“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发展速度。
  
  青藏铁路是
  一条经济线、生态线、团结线、幸福线
  
  记者:青藏铁路从正式通车至今一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听说西藏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多数都是坐火车来的。您怎么看待青藏铁路?
  张庆黎:西藏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确实多数都是坐青藏铁路的火车来的,大家都有这么一个愿望,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架起了一座通向祖国内地、缩短和世界距离的金桥,大家都想坐上这列火车看一看两边的风光,看一看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
  青藏铁路是去年7月1日正式开通的,典礼以后我就坐上列车从格尔木返回拉萨,1400多公里路程。坐上这趟列车的感觉和平常坐火车是不一样的,那种感触也引起很多思考,大家要知道这是在青藏高原上修起这么一条天路的难度,包括克服冻土层、自然、科技、缺氧等等方面的困难,沿途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辽阔、风景的美丽,还有祖国大建设大发展的速度,可以说是心里有一种噗通噗通的激动感觉,为我们伟大祖国大踏步奔向小康而感到无比自豪。
  青藏铁路的开通,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人们过去往往走不出家门,对外面的变化、发展情况不了解,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难以发展。但是铁路开通以后,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带动,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使人们观念得到更新。这条铁路确确实实是一条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线,是一条生态线。
  
  记者:有人说修青藏铁路破坏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不少人也有这种担心。事实究竟是怎样?
  张庆黎:有人说修青藏铁路破坏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我说这是不了解情况。实际上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青藏铁路从设计、规划、施工到现在运营,都把生态保护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我亲眼看到当时修铁路的地方先把草皮挖下来放在路边,待铁路修好再把草皮填上并浇上水,让草皮自然恢复生长,很好地保护了沿途的草原。
  我认为,只有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创造这样在世界屋脊上修建铁路的奇迹。
  
  记者:你曾多次说,青藏铁路是一条经济线、生态线、团结线、幸福线。为什么这么说?
  张庆黎:过去比较闭塞,一提起西藏大家就觉得很遥远,因为只有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是很有限的,公路又这么远,所以铁路开通以后大大缩短了西藏到内地和世界的距离,到西藏去不再是像天方夜谭一样,是实实在在比较容易的了。
  应当说青藏铁路建设是几代人的努力,实现了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世世代代的期盼,倾注了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心血,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直关心、操心铁路的建设,青藏铁路开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说,这是历史的丰碑一点都不过分。尽管有一些人说三道四,但是我们中国人,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敢竖起大拇指理直气壮地讲,这是一条经济线、生态线、团结线、幸福线,是引领青海西藏两省区人民奔向美好未来的金光大道。
  
  游客到西藏会受到在内地所没有的热情欢迎
  
  记者:青藏铁路的开通究竟为西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张庆黎:青藏铁路的开通为青藏高原人民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人流增加了。因为我们去年“七一”开通后,一年来我们旅游人数达到了251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9.5%,旅游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了43.2%。所以说,人流多了就拉动了这个地方的发展,这个地方的信息也畅通了。
  
  记者:很多人都希望通过青藏铁路去西藏。游客经青藏线去西藏会受到什么接待呢?
  张庆黎:你到了西藏以后,除了受到和内地一样的接待外,还会受到在内地所没有的热情欢迎。很多群众会以家庭的接待方式接待你,在他家吃,在他家住,他给你跳舞,一块儿唱歌,一块儿喝酥油茶,给你献哈达,过去没有电,现在有电了,把电灯拉到院子里请客人跳舞,一直到夜里很晚很晚,不是过节,但天天跟过节一样。
  你走的时候主人会抱着你哭,住了一晚上他就舍不得让你走,感情很真挚。总共这一天连吃带住最多100块钱,所以既富裕了老百姓,也为游客提供了方便的服务,特别是藏族这种对内地客人的热情会使你终身难忘,亲身感受藏族人民对内地宾客的真情实意。
  
  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青藏铁路去西藏,更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壮丽河山,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团结重要。你怎么评价中央和全国人民对西藏的支持?
  张庆黎: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的工作,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就像我刚才讲的,到2007年7月份就是第五期援藏了,这是中央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共有17个省,17个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还有中央50多个部委共同支援西藏发展。只有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这样举全国之力支援一个地方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大支持西藏发展和稳定的力度,去年底中央又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还专题研究西藏“十一五”规划的投资问题,这在全国也都是没有的。中央领导同志讲西藏这个地方太特殊了,必须给予大力度的支持,国务院专门召开专题会议来研究“十一五”期间西藏的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央对西藏支持政策的连续性、一贯性,体现了中央对西藏的支持随着国力的增强而不断加大。有这么好的政策,当前有这么好的机遇,西藏各族人民不会辜负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期望的,一定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发奋努力,团结奋斗,把自己美好家园建设好,使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让大家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
  
  西藏通过实施安居工程大大改善了农牧民住房条件
  
  记者:大家都很关心西藏地区一些贫困农牧民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庆黎:现在通过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去年完成了5.6万户,大大改善了农牧民的住房条件,不少群众都说解放前我们做牛做马,很多房子都是用干牛粪砌起来的,今天做梦都没想到能住到这样好的房子。
  事实胜于雄辩,老百姓最公道最实际,谁为老百姓造福,谁在祸害老百姓,老百姓心里最清楚。因为老百姓知道,西藏和平解放55年以来,中央一直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包括物资援藏、资金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等等,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可以说,西藏这个地方不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局势稳定,边防巩固,各族人民还非常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相互离不开。这一点给我的感触非常深刻。
  我们常说,西藏那曲苦、阿里远。阿里在最远的地方,那曲条件十分艰苦。我到了那里的一户牧民家里,他们家里有五口人,他们的新房子正在盖,我一进门,他们就给我倒上热腾腾的酥油茶,坐一会儿说了很多话。我听不太懂他们的话,翻译说他们家的生活非常好,他用手比划着说共产党是活菩萨,我们永远要感谢。你见了上面的大官大领导一定要说是共产党让我们生活这么好。他说他的爷爷是在旧西藏被官家活活折磨死的,现在你看我们的日子多好啊,现在我们住两层楼的房子,还有羊群、牦牛群,还有好多地,家里买了一辆农用汽车跑运输,一年人均收入是8000块,五个人就是四万块钱。我说,你不是小康是大康了。他说,不管小康还是大康我们家再也不吃糠了,而是吃菜吃肉了。我特别感动。
  
  记者:举国上下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藏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张庆黎:经济发展快了,农牧民收入增加了,还表现在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了。根据中央提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二十个字的要求,我们认为西藏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安居乐业”四个字。“安居”就是要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子,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治好折磨人的病,走上宽敞平坦的路,用上方便充足的电,听到党中央的声音。乐业就是多栽“摇钱树”,广开致富路,鼓起钱袋子。我们以实施农房改造、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安居工程为切入点,力争到2010年使80%以上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带动农牧区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去年,建设和改造5.6万户农牧民房屋,惠及29万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35元,增长17.2%。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自己住的房子越来越好,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
  另外还有农业,我们引进内地蔬菜大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这就提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去年农民收入一年增长了17.2%,我没想到,国家统计局对此再三抽样统计,挤干水分,结果也还是这样。
  
  记者:下一步有怎样的计划?怎样实现今后的目标?
  张庆黎:虽然现在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居住条件改善了,观念更新了,但是整个与内地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毕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年年都有发展,年年都有变化,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们搞任何一件好事,不怕慢,就怕扭秧歌、来回变,这件事我们一定要抓到底。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明确提出要用五年的时间使全区80%的农民都住上安全适用的新房,去年我们搞了5.6万户,五年后我们要使西藏各族群众都能住上好房子。我们在去年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做出了新的部署。五年以后我们达到这个目标是有信心的。
  
  西藏发展不抄搬内地模式 不牺牲生态环境追求发展速度
  
  记者:有人对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是否会影响环境产生疑问,认为为了保证圣火登上高寒缺氧的世界最高峰不熄灭,并且能让更多的人通过电视看到这一场面,登山所携带的现代化设备肯定比平时登山要多,这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您怎么看待这种担心?
  张庆黎:取火种怎么可能破坏生态环境?这对西藏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以前如此,今后更会如此。认为对珠峰取火种会破坏生态环境产生的担心,可能是出于对西藏情况的不了解,也可能是出于对西藏生态环境的关心。对此,我们表示理解,要多做解释。但如果有人是出于恶意,则要坚决回击。”
  “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启动规模浩大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重点实施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天然林保护、退化草地和森林的修复、沙化土地的治理、生态环境的检测与监管能力,促进西藏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记者:我们西藏的将来发展靠什么呢?另外西藏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张庆黎: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藏在全国来讲发展是滞后的,高原缺氧,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个地方毕竟离内地太远,现在铁路开通了,特别是中央高度重视,全国支援西藏,加上我们自身的艰苦奋斗,西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西藏的发展不能照抄照搬内地的模式,我们总的想法是“遵照上面的,借鉴外面的,总结过去的,结合自己的”。一句话就是做好结合的文章,抓好落实的工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重点突破,体现特色,特色增效。这就是说,要抓住西藏这个地方有特色的东西,我们根据中央关于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好发展稳定两件大事,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记者:西藏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叫“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您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张庆黎:所谓“一产上水平”,就是西藏农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要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依靠科技,提高农牧业发展水平。“二产抓重点”,在这里搞工业一定要慎重,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一定要依托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比如说西藏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能储量是全国第二,可开发的是全国第一,所以说把水能怎么开发出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再结合矿产资源,还有农牧产品深加工,主要是搞有特色的产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就是要搞有特色的东西,一定要避免污染,这一点一定要十分注意,只要有污染就坚决不能干,决不能给后人、给子孙留下祸害。“三产大发展”,这里的三产可以说是起步比较晚,现在青藏铁路开通以后一定会使第三产业迎来大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三产能广泛吸纳劳力,家家户户又可以赚钱,都可以致富,所以在西藏三产怎么发展都不过分。去年我们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35元,同比增长了17.4%。我可以这样讲,西藏今后老百姓收入的问题,老百姓致富的问题再也不是天方夜谭了,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劳动,靠国家的好政策,老百姓一定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西藏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好中求快,做到又好又快。西藏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所以一旦破坏了就很难恢复。为此,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是目前西藏各级部门的重要任务。如果好和快发生矛盾,我们要先做到好,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快的速度,不然就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在招商方面,尽管吸引外资条件比较差,但我们强调第一大前提就是没有污染,对生态没有影响,这是衡量项目最重要的一点。虽然有的项目还在创造财富,但有污染我们就要关停。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是千秋伟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这个关是必须要把好的。我们想我们不能为后人留下包袱,不能留下遗憾,要为后人留下赞叹,这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