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青少年。加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很有必要,但是,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单一,缺乏趣味性,让不少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本研究重点研究新兴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协作性,更好的加入到体育课程中,加强体育锻炼,强健身体。
关键词:新兴体育项目;高校体育课程;身体素质研究
前言:高校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保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是一项重要举措。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本研究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状况进行分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加强新兴体育项目的建设。
1.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近期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体能素质、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儿童大幅增加。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学生在大学之前的运动时间缩短,甚至到了不重视体育运动的状况。以致产生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状。体育的功能是指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体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不高,非体育专业的普系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不太了解,抱着好奇的心态参加进来,并不是那么的热衷于新兴体育项目。新兴体育项目的师资力量薄弱,缺少相对专业的老师;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和学校经费的缺乏,制约了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和普及;新兴体育的消费较高,限制了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不利于其全面的开展;学生的自身的身体素质素质的影响;学校推广途径和方法的缺乏。新时期在体育功能中健身功能是基础和核心地位的,體育的健身作用包括促进优良品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还有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满足小康社会人们对强身、健美、休闲等体育发展的新需求。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部分是以某种运动项目或技能为载体来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即体育教学基本上都是以体育项目教学来完成的。近年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增加了许多项目的体育课程,选择一些新的体育项目的技能作为选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2. 新兴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
要想做到新兴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首先需要对新兴体育项目概念进行归纳总结,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对高校新兴体育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高校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以及有限的场馆设施资源条件下开设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趋势。使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科学性、针对性、目的性,真正作到以人为本,最终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校在体育课程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加大高校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现有体育课程中新兴体育项目的完善;优化整合教师资源,为新兴体育健身项目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各种新兴体育项目的竞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其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充分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兴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和发展潜力,以及它在体育课程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体育课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个性教育”的目的。这些新的运动项目在社会的推广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会做一些相应的变化,比如一些休闲类体育项目在推广中通过举办一些比赛,加强其竞技性特点来推动其更好地流行与发展,由此也具有一些竞技性特征,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健美、街舞、有氧拉丁、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有的项目是新近流行或引入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推动其发展中,通常淡化其竞技性,挖掘、发挥、扩大它们的休闲性特点来使其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以在推广中加载了很多休闲娱乐的特征。根据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的概念及特征,表明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运动项目,以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都可属于这些概念范畴,其中很多都可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很好的课程资源。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辩证思维,既注意发挥新增项目课程的优势,又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优势,要对发展变化的体育功能有正确的理解,辩证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3. 促进新兴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方法
3.1加强资金投入,扩大场地
加强对新兴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宣传力度,根据高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来开展新兴体育项目。学校应重视体育、新兴体育的开展,加快场地设施、场馆的建设。为新兴体育课程和活动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和支持。在有消费群体需求的前提下,高校应该开发这个市场,一方面可为学校创收,另一方面也给积极参与新兴体育锻炼的同学一个新的机会。建议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增设新项目体育课程,并选择社会上流行的,具有健身休闲娱乐性的项目。将体育课从单一的户外搬到室内。让体育课教学也能享受到先进设备带来的便利。体育课户外开展前,先在教室里开展几节理论课,通过声光影的形式对各种体育项目做一次完备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对各种体育的体能、技术需求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从而为户外体育学生凭兴趣选择体育项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让每个学生在选择前做了一个充足的准备,更有利于他们将自己的体育项目坚持下去。对技术是长期掌握和巩固达到可能。使学校体育课培育优秀的体育特长人才成为可能。
3.2利用社团资源
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可以反映,学生有一种愿意为各种学生组织服务的热情,很多学生都希望在校园里除了学习还能收获到一些其他的东西,使自己的素质能得到一个全方位的发展。以期适应今后要全面面对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俨然成为了自愿者的代名词。所以充分给予他们机会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好事。新兴的体育项目来势迅猛,其市场需求量大,而其参与的主题是消费水平高、消费水平、消费能力比较强的人群。在高校开展的项目要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硬件以及软件情况来开展,推广一些设施要求低、消费水平较低的项目,并开设些专业技术和身体素质相关度低的项目,适合不同的群体。社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体育团体。社团以其特殊的兴趣组织与体育中按兴趣分组的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适合两者的结合和共同发展。但是要如何结合呢,社团骨干可以通过助教或陪练的身份出现在体育课堂。一方面可以使社团骨干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身技术上有个很大的提高,有助于社团自身的一个团体的发展壮大。体育老师以指导老师的形象出现在社团中,有助于对活动技术的支持和与广大会员的交流,从而为自身的教学寻找创新的源泉。也有助于将自身所教通过社团举办赛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对自身教学效果的测试。活动的举办也可使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会更加急切,上课时会更加认真的听课实践。
结束语:本研究简单介绍了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说明了加强高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加强新兴体育项目的融合是一种很好的手段,高校需要加强引导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加强其身体素质很重要,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井平,康建敏,樊炳有.时尚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32-34.
[2] 王章明.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J].体育与科学,2004,25(3):75-77.
[3] 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
关键词:新兴体育项目;高校体育课程;身体素质研究
前言:高校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保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是一项重要举措。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本研究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状况进行分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加强新兴体育项目的建设。
1.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近期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体能素质、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儿童大幅增加。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学生在大学之前的运动时间缩短,甚至到了不重视体育运动的状况。以致产生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状。体育的功能是指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影响,体育最本质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不高,非体育专业的普系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不太了解,抱着好奇的心态参加进来,并不是那么的热衷于新兴体育项目。新兴体育项目的师资力量薄弱,缺少相对专业的老师;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和学校经费的缺乏,制约了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和普及;新兴体育的消费较高,限制了部分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不利于其全面的开展;学生的自身的身体素质素质的影响;学校推广途径和方法的缺乏。新时期在体育功能中健身功能是基础和核心地位的,體育的健身作用包括促进优良品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还有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满足小康社会人们对强身、健美、休闲等体育发展的新需求。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大部分是以某种运动项目或技能为载体来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即体育教学基本上都是以体育项目教学来完成的。近年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增加了许多项目的体育课程,选择一些新的体育项目的技能作为选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2. 新兴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
要想做到新兴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首先需要对新兴体育项目概念进行归纳总结,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对高校新兴体育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高校在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以及有限的场馆设施资源条件下开设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趋势。使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科学性、针对性、目的性,真正作到以人为本,最终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校在体育课程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加大高校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现有体育课程中新兴体育项目的完善;优化整合教师资源,为新兴体育健身项目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各种新兴体育项目的竞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其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充分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兴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和发展潜力,以及它在体育课程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体育课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个性教育”的目的。这些新的运动项目在社会的推广发展过程中,根据需要,会做一些相应的变化,比如一些休闲类体育项目在推广中通过举办一些比赛,加强其竞技性特点来推动其更好地流行与发展,由此也具有一些竞技性特征,如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健美、街舞、有氧拉丁、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有的项目是新近流行或引入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推动其发展中,通常淡化其竞技性,挖掘、发挥、扩大它们的休闲性特点来使其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以在推广中加载了很多休闲娱乐的特征。根据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的概念及特征,表明目前在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运动项目,以锻炼身体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都可属于这些概念范畴,其中很多都可成为高校体育课程很好的课程资源。新增项目体育课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辩证思维,既注意发挥新增项目课程的优势,又要发挥体育课程的整体优势,要对发展变化的体育功能有正确的理解,辩证地发展新增项目体育课程。
3. 促进新兴体育项目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方法
3.1加强资金投入,扩大场地
加强对新兴体育项目在学校的宣传力度,根据高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来开展新兴体育项目。学校应重视体育、新兴体育的开展,加快场地设施、场馆的建设。为新兴体育课程和活动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和支持。在有消费群体需求的前提下,高校应该开发这个市场,一方面可为学校创收,另一方面也给积极参与新兴体育锻炼的同学一个新的机会。建议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考虑适当增设新项目体育课程,并选择社会上流行的,具有健身休闲娱乐性的项目。将体育课从单一的户外搬到室内。让体育课教学也能享受到先进设备带来的便利。体育课户外开展前,先在教室里开展几节理论课,通过声光影的形式对各种体育项目做一次完备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对各种体育的体能、技术需求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从而为户外体育学生凭兴趣选择体育项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让每个学生在选择前做了一个充足的准备,更有利于他们将自己的体育项目坚持下去。对技术是长期掌握和巩固达到可能。使学校体育课培育优秀的体育特长人才成为可能。
3.2利用社团资源
根据学生在校表现可以反映,学生有一种愿意为各种学生组织服务的热情,很多学生都希望在校园里除了学习还能收获到一些其他的东西,使自己的素质能得到一个全方位的发展。以期适应今后要全面面对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俨然成为了自愿者的代名词。所以充分给予他们机会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好事。新兴的体育项目来势迅猛,其市场需求量大,而其参与的主题是消费水平高、消费水平、消费能力比较强的人群。在高校开展的项目要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硬件以及软件情况来开展,推广一些设施要求低、消费水平较低的项目,并开设些专业技术和身体素质相关度低的项目,适合不同的群体。社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体育团体。社团以其特殊的兴趣组织与体育中按兴趣分组的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适合两者的结合和共同发展。但是要如何结合呢,社团骨干可以通过助教或陪练的身份出现在体育课堂。一方面可以使社团骨干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身技术上有个很大的提高,有助于社团自身的一个团体的发展壮大。体育老师以指导老师的形象出现在社团中,有助于对活动技术的支持和与广大会员的交流,从而为自身的教学寻找创新的源泉。也有助于将自身所教通过社团举办赛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对自身教学效果的测试。活动的举办也可使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会更加急切,上课时会更加认真的听课实践。
结束语:本研究简单介绍了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说明了加强高校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加强新兴体育项目的融合是一种很好的手段,高校需要加强引导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加强其身体素质很重要,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井平,康建敏,樊炳有.时尚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价值[J].体育与科学,2004:32-34.
[2] 王章明.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J].体育与科学,2004,25(3):75-77.
[3] 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