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一种“任务驱动型”阅读,即以“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为驱动,为学生阅读扩容,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为课本学习与自主学习搭桥,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课文只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因此,我们在学习课文之后还应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提高。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以整本书阅读为契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以文选式编排的,一册书包含几十篇文体特征不同、语言风格各異的课文,这使得语文教学出现知识零散、系统杂乱等问题,整本书阅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同时,语文学习不外乎信息的接收与表达,整本书信息量大,能培养学生选择并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作者在整本书中的表达技巧也能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多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式阅读成为社会主流,对中学生而言,有选择性、有针对性、有系统性的整本书阅读就更为必要了。
“语文核心素养”强调“核心”,即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都应该落实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即“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巴黎圣母院》的整本书阅读为例,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
整本书阅读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作者与读者语言风格的差异,即使是“四大名著”,也有很多学生没有认真读过,因为其“语言不好懂”。《巴黎圣母院》欧式的语言表达风格就很难吸引学生,其中大篇幅的描写、雨果式的浪漫表达等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克服语言障碍,认真读完整本书,是整本书阅读最基础的一步。
“整本书阅读”不是休闲式阅读,而是一种“任务驱动型”阅读。在指导《巴黎圣母院》的整本书阅读时,教师给学生的第一个任务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理清人物关系。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就必须在与作者进行语言交流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语言构建。
阅读小说,情节为王。因为典型的环境是通过情节来展示的,人物的个性也是在情节中不断丰满的。也就是说,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只有把握了情节,学生才能找到解读小说的路径。大多数学生这样梳理故事情节:
节日狂欢,“丑人王”产生——爱丝梅拉达跳舞,吸引了格兰果瓦与副主教——爱丝梅拉达遇险获救——误入乞丐王国,格兰果瓦获救——卡西莫多受刑,爱丝梅拉达送水喝——卡西莫多的故事——小山羊泄密,姑娘的心事曝光——弗比斯被刺,爱丝梅拉达被捕——爱丝梅拉达屈打成招,孚罗诺威逼利诱——刑场上,卡西莫多救走爱丝梅拉达——教堂内,卡西莫多守护爱丝梅拉达——乞丐攻击圣母院遭国王血腥镇压——格兰果瓦帮助孚罗诺骗出爱丝梅拉达——克洛德再次威逼利诱——爱斯梅拉达母女相会成永别——卡西莫多把孚罗诺推下钟楼——爱丝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尸骨被发现。
有一位对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的回目感兴趣的学生,把故事情节用回目的形式呈现如下:
双节狂欢动巴黎,卡西莫多戴王冠
美女跳舞成亮点,诗人主教两痴汉
美女归途遭劫持,帅哥解救动芳心
乞丐王国险丧命,甩罐成婚遇救星
劫匪受刑渴欲死,姑娘赠水救魂灵
丑人命苦遇主教,从此感激任驱遣
姑娘心事无人诉,小羊知是弗比斯
约会旅馆起恶梦,情人遇刺背罪名
屈打成招获死刑,黑衣主教吐衷心
情郎无情冷眼对,丑王救美惊众生
圣母教堂暂庇护,卡西莫多守护神
乞丐围攻圣母院,国王镇压血漂橹
假丈夫昧心骗妻,真小人丧心病狂
母女相会成永别,少女受刑芳魂飞
丑人王怒不可遏,副主教命丧钟楼
单相思终了夙愿,黄泉路守护永远
交流中了解到,这个回目式的情节梳理让学生们眼前一亮,不少学生反应,这样阅读外国小说觉得也不是那么难懂了。全班学生合作理清了人物间的关系,形成了人物关系图,如图1所示: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任务驱动型”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常是被动式阅读,但整本书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式阅读、愉悦式阅读。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被迫到愉悦,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以发展与提升。在《巴黎圣母院》的整本书阅读中,“雨果式的浪漫”就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一个很好的任务,教师可以有梯度地提出如下阅读任务:
1.《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你能从中找出体现作者“浪漫主义”的例子吗?
2.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就《巴黎圣母院》中的某一人物形象,谈谈你对鲁迅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3.“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请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归纳《巴黎圣母院》的主题。
以上四个问题,能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真正读懂《巴黎圣母院》。
第一个题目,是浅层次地理解小说的浪漫主义特征,只要结合浪漫主义的概念,就能找到具体的例子。《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奠定了雨果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崇高地位。在这篇小说中,离奇的情节、典型的形象、非凡的场景、尖锐的对立以及各种夸张与荒诞,无不体现浪漫主义特点。
第二个题目,爱丝梅拉达的“美好”与“毁灭”是人所共见的,而卡西莫多的“美好”与“毁灭”是深层次的,还有更深层次的,那就是爱丝梅拉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及理想的毁灭。 第三个题目涉及“美”与“丑”的辩证思考,爱丝梅柆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对比,卡西莫多外貌之丑与心灵之美的共存,克洛德主教地位之高与品德之卑劣,弗比斯外表之美与内心之丑……这些都只是人物形象的“美”“丑”对立。思维再提升,还可以找出乞丐生存环境之“丑”与他们的人格之“美”;美轮美奂的大教堂的确很美,但却是蹂躏万众命运的宫殿。
第四个题目,长篇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唯一的,归纳小说主题的过程,正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巴黎圣母院》首先让人看到的是爱丝梅拉达与命运的抗争;进一步让人看到的是人性的抗争,即使是主教克洛德这样一个反面形象,在他弟弟面前也展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更深一步,是中世纪底层百姓对黑暗的封建统治和宗教的深刻揭露和控诉;而“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则是雨果小说共同的主题。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整本书阅读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特征才是最具生命力和穿透性,最值得理解与传承的精华所在。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宗教氛围,吉普赛人的生活习俗 ,还有中世纪巴黎百姓的生活画卷,都是需要读者用心去品味的。
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也给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带来新的课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阅读任务:
1.从文中找出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文字并仔细阅读,画出你脑海中的大教堂。
2.雨果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来描写大教堂的建筑?
3.巴黎圣母院大火后,有网友大声叫好,说这是上天对法兰西参与火烧圆明园的报复,你怎么看?
巴黎圣母大教堂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历时一百五十多年才建成,以结构匀称和美观著称于世。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里,它像一个保护爱丝梅拉达的巨人,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历史的风云。后来,圣母大教堂已成为巴黎的一张名片,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雨果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这座大教堂,那么,作者这样做意义何在?
在1831年,小说的初版序言中已明确告诉读者:
……许多年以前,作者在参观圣母院时——确切地说,那次参观可谓是“搜索”,因为看得实在太仔细……
这篇小说的产生,就缘于作者对大教堂的兴趣。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对大教堂的兴趣,就不会有这部名著的产生。
随着涨潮般的巴黎地面上升,那十一级把主教堂增高到如此巍峨的台阶一级接一级地被吞没了。尽管如此,时间给了这座教堂的,也许远比取自它的要多得多,因为时间在主教堂的正面涂上了一层多少世纪以来风化所形成的深暗颜色,把那些古老纪念物经历的悠悠岁月变成了其光彩照人的年华。
可是,是谁拆毁那两列塑像的?是谁留下了那一个个空空的神龛?是谁在中央大门的正中又凿了那道新的独扇门?又是谁竟然给这道笨重而单调的木头门安上门框,并且在毕斯科内特的蔓藤花饰旁边给那道独扇门刻上了路易十五时代的图案?是人,是伟大的建筑师,是当今的艺术家!
雨果想要唤起民众对古老文明的保护,对民族建筑艺术的热爱。他看到身边所谓的建筑家以艺术的名义毁坏那些中世纪的伟大艺术的遗迹,他悲痛欲绝,他想用他的文字,保留一点点大教堂的印迹,唤醒破坏者的良知。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去阅读品味,就不会觉得这些只是枯燥无味的饶舌,就会明白浪漫主义诗人心中时刻奔涌的浪漫情怀。
对圣母院大教堂的描写交代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揭示小说主题。以巴黎圣母院为活动中心的场景正是中世纪巴黎居民的生活缩影。在那个神权大于王权的年代,宗教的威力已经凌驾在法律之上,巴黎圣母院是整个国家的司法、安全和宗教的中心所在,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巴黎圣母院就是整个法国的心脏和头脑。雨果选取巴黎圣母院作为自己故事创作的背景,正是因为巴黎圣母院的重要性和人民对于其关注性考虑的,从这一角度来讲也是为了对黑暗的封建统治和宗教的深刻揭露和控诉。
而第三個问题,则关系到立德树人了。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叫好的人看似爱国,实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做法是与普世价值观相违背的。作为文化遗产的巴黎圣母院,是属于全人类的。
四、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是相互交叉的,前面已多处谈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问题,我且再举三例:
1.阅读爱丝梅拉达给受刑的卡西莫多喝水一章,揣摩卡西莫多当时的心理变化,并写下来。要求:符合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不少于400字。
2.虽然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我们内心还是希望悲剧不要发生,请展开你的想象,为小说设计一个喜剧性的结尾。
3.巴黎圣母院毁于一场大火,现在,法国有关部门正在筹划修复,请你为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提出建议。
总之,要做好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工作,教师必须先认真阅读,认真准备“驱动任务”,确保读书时间,真正把语文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尹超(1973—),男,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习惯与行为养成教育。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课文只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因此,我们在学习课文之后还应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提高。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以整本书阅读为契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以文选式编排的,一册书包含几十篇文体特征不同、语言风格各異的课文,这使得语文教学出现知识零散、系统杂乱等问题,整本书阅读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同时,语文学习不外乎信息的接收与表达,整本书信息量大,能培养学生选择并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而作者在整本书中的表达技巧也能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多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式阅读成为社会主流,对中学生而言,有选择性、有针对性、有系统性的整本书阅读就更为必要了。
“语文核心素养”强调“核心”,即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都应该落实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即“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巴黎圣母院》的整本书阅读为例,践行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
整本书阅读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作者与读者语言风格的差异,即使是“四大名著”,也有很多学生没有认真读过,因为其“语言不好懂”。《巴黎圣母院》欧式的语言表达风格就很难吸引学生,其中大篇幅的描写、雨果式的浪漫表达等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克服语言障碍,认真读完整本书,是整本书阅读最基础的一步。
“整本书阅读”不是休闲式阅读,而是一种“任务驱动型”阅读。在指导《巴黎圣母院》的整本书阅读时,教师给学生的第一个任务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理清人物关系。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就必须在与作者进行语言交流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语言构建。
阅读小说,情节为王。因为典型的环境是通过情节来展示的,人物的个性也是在情节中不断丰满的。也就是说,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只有把握了情节,学生才能找到解读小说的路径。大多数学生这样梳理故事情节:
节日狂欢,“丑人王”产生——爱丝梅拉达跳舞,吸引了格兰果瓦与副主教——爱丝梅拉达遇险获救——误入乞丐王国,格兰果瓦获救——卡西莫多受刑,爱丝梅拉达送水喝——卡西莫多的故事——小山羊泄密,姑娘的心事曝光——弗比斯被刺,爱丝梅拉达被捕——爱丝梅拉达屈打成招,孚罗诺威逼利诱——刑场上,卡西莫多救走爱丝梅拉达——教堂内,卡西莫多守护爱丝梅拉达——乞丐攻击圣母院遭国王血腥镇压——格兰果瓦帮助孚罗诺骗出爱丝梅拉达——克洛德再次威逼利诱——爱斯梅拉达母女相会成永别——卡西莫多把孚罗诺推下钟楼——爱丝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的尸骨被发现。
有一位对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的回目感兴趣的学生,把故事情节用回目的形式呈现如下:
双节狂欢动巴黎,卡西莫多戴王冠
美女跳舞成亮点,诗人主教两痴汉
美女归途遭劫持,帅哥解救动芳心
乞丐王国险丧命,甩罐成婚遇救星
劫匪受刑渴欲死,姑娘赠水救魂灵
丑人命苦遇主教,从此感激任驱遣
姑娘心事无人诉,小羊知是弗比斯
约会旅馆起恶梦,情人遇刺背罪名
屈打成招获死刑,黑衣主教吐衷心
情郎无情冷眼对,丑王救美惊众生
圣母教堂暂庇护,卡西莫多守护神
乞丐围攻圣母院,国王镇压血漂橹
假丈夫昧心骗妻,真小人丧心病狂
母女相会成永别,少女受刑芳魂飞
丑人王怒不可遏,副主教命丧钟楼
单相思终了夙愿,黄泉路守护永远
交流中了解到,这个回目式的情节梳理让学生们眼前一亮,不少学生反应,这样阅读外国小说觉得也不是那么难懂了。全班学生合作理清了人物间的关系,形成了人物关系图,如图1所示: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任务驱动型”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常是被动式阅读,但整本书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式阅读、愉悦式阅读。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被迫到愉悦,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以发展与提升。在《巴黎圣母院》的整本书阅读中,“雨果式的浪漫”就是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一个很好的任务,教师可以有梯度地提出如下阅读任务:
1.《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你能从中找出体现作者“浪漫主义”的例子吗?
2.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就《巴黎圣母院》中的某一人物形象,谈谈你对鲁迅先生这句话的理解。
3.“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请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归纳《巴黎圣母院》的主题。
以上四个问题,能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真正读懂《巴黎圣母院》。
第一个题目,是浅层次地理解小说的浪漫主义特征,只要结合浪漫主义的概念,就能找到具体的例子。《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奠定了雨果作为世界著名小说家的崇高地位。在这篇小说中,离奇的情节、典型的形象、非凡的场景、尖锐的对立以及各种夸张与荒诞,无不体现浪漫主义特点。
第二个题目,爱丝梅拉达的“美好”与“毁灭”是人所共见的,而卡西莫多的“美好”与“毁灭”是深层次的,还有更深层次的,那就是爱丝梅拉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及理想的毁灭。 第三个题目涉及“美”与“丑”的辩证思考,爱丝梅柆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对比,卡西莫多外貌之丑与心灵之美的共存,克洛德主教地位之高与品德之卑劣,弗比斯外表之美与内心之丑……这些都只是人物形象的“美”“丑”对立。思维再提升,还可以找出乞丐生存环境之“丑”与他们的人格之“美”;美轮美奂的大教堂的确很美,但却是蹂躏万众命运的宫殿。
第四个题目,长篇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唯一的,归纳小说主题的过程,正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巴黎圣母院》首先让人看到的是爱丝梅拉达与命运的抗争;进一步让人看到的是人性的抗争,即使是主教克洛德这样一个反面形象,在他弟弟面前也展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更深一步,是中世纪底层百姓对黑暗的封建统治和宗教的深刻揭露和控诉;而“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则是雨果小说共同的主题。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整本书阅读中,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特征才是最具生命力和穿透性,最值得理解与传承的精华所在。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宗教氛围,吉普赛人的生活习俗 ,还有中世纪巴黎百姓的生活画卷,都是需要读者用心去品味的。
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也给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带来新的课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阅读任务:
1.从文中找出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文字并仔细阅读,画出你脑海中的大教堂。
2.雨果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来描写大教堂的建筑?
3.巴黎圣母院大火后,有网友大声叫好,说这是上天对法兰西参与火烧圆明园的报复,你怎么看?
巴黎圣母大教堂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历时一百五十多年才建成,以结构匀称和美观著称于世。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里,它像一个保护爱丝梅拉达的巨人,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历史的风云。后来,圣母大教堂已成为巴黎的一张名片,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雨果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这座大教堂,那么,作者这样做意义何在?
在1831年,小说的初版序言中已明确告诉读者:
……许多年以前,作者在参观圣母院时——确切地说,那次参观可谓是“搜索”,因为看得实在太仔细……
这篇小说的产生,就缘于作者对大教堂的兴趣。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对大教堂的兴趣,就不会有这部名著的产生。
随着涨潮般的巴黎地面上升,那十一级把主教堂增高到如此巍峨的台阶一级接一级地被吞没了。尽管如此,时间给了这座教堂的,也许远比取自它的要多得多,因为时间在主教堂的正面涂上了一层多少世纪以来风化所形成的深暗颜色,把那些古老纪念物经历的悠悠岁月变成了其光彩照人的年华。
可是,是谁拆毁那两列塑像的?是谁留下了那一个个空空的神龛?是谁在中央大门的正中又凿了那道新的独扇门?又是谁竟然给这道笨重而单调的木头门安上门框,并且在毕斯科内特的蔓藤花饰旁边给那道独扇门刻上了路易十五时代的图案?是人,是伟大的建筑师,是当今的艺术家!
雨果想要唤起民众对古老文明的保护,对民族建筑艺术的热爱。他看到身边所谓的建筑家以艺术的名义毁坏那些中世纪的伟大艺术的遗迹,他悲痛欲绝,他想用他的文字,保留一点点大教堂的印迹,唤醒破坏者的良知。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去阅读品味,就不会觉得这些只是枯燥无味的饶舌,就会明白浪漫主义诗人心中时刻奔涌的浪漫情怀。
对圣母院大教堂的描写交代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揭示小说主题。以巴黎圣母院为活动中心的场景正是中世纪巴黎居民的生活缩影。在那个神权大于王权的年代,宗教的威力已经凌驾在法律之上,巴黎圣母院是整个国家的司法、安全和宗教的中心所在,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巴黎圣母院就是整个法国的心脏和头脑。雨果选取巴黎圣母院作为自己故事创作的背景,正是因为巴黎圣母院的重要性和人民对于其关注性考虑的,从这一角度来讲也是为了对黑暗的封建统治和宗教的深刻揭露和控诉。
而第三個问题,则关系到立德树人了。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叫好的人看似爱国,实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做法是与普世价值观相违背的。作为文化遗产的巴黎圣母院,是属于全人类的。
四、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是相互交叉的,前面已多处谈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问题,我且再举三例:
1.阅读爱丝梅拉达给受刑的卡西莫多喝水一章,揣摩卡西莫多当时的心理变化,并写下来。要求:符合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不少于400字。
2.虽然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我们内心还是希望悲剧不要发生,请展开你的想象,为小说设计一个喜剧性的结尾。
3.巴黎圣母院毁于一场大火,现在,法国有关部门正在筹划修复,请你为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提出建议。
总之,要做好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工作,教师必须先认真阅读,认真准备“驱动任务”,确保读书时间,真正把语文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尹超(1973—),男,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习惯与行为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