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学生的活动一般分为课外活动(不包含活动课)和校外活动。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必要途径。
关键词 课外活动 校外活动 有机结合
课外活动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有内容、有计划、有时间安排并在班主任及其班干的要求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动手能力而面向全体学生而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普通的一般性活动。校外活动是以教育以及相关部门开展的成果展示、各类竞赛、实践活动、科技活动以及学生个体的专项训练为主群众性活动,其目标是达到增强学生竞争对抗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既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是培养尖子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来源有教材,生活实际,校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国家规定,学生发明创新等。
一、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相互联系
(一)活动的原则一致。两种活动都遵循以下一些活动原则:教育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统一安排和自主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多样性的原则;全体参与和个体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活动与校内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学科教材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等。
(二)活动的对象一致。两种活动的对象都是中、小学生。二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满足着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各种兴趣爱好的全体学生与特长学生。
(三)培养的目标一致。它们都以育人目标、寓教于乐、寓教于动,通过各种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健康体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活动特点具有共性:
1.动态性。把学生置于活动的动态之中,通过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2.自主性。不受学科教材、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补充最新的知识信息。
3.实用性。活动目标是技能性的,以动手、动脑为主,在活动中增长才干,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多样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灵活,在活动中可以展开自由讨论,可以自主动手设计和创作。还可以在活动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常规师徒模式。
5.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人。老师在活动中只起辅助、引导的作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全体参与意识,要让学生自主主持、自主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展示能力、适应能力、活动能力、自主能力等。
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区别
(一)教育性中的区别。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外活动虽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义务教育的范畴,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功能的区别。课外、校外活动都不是规定课程,它只能根据多方面的条件和需要,包括场地、设备、师资、经费等有条件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课外活动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校外活动则不然,由于它的性质决定,只对部分或个体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二者“比较”而言,课外活动是一般性活动,而校外活动相对是提高性活动。
(三)活动时间的区别。课外活动是学校有长期总体规划、有学期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分工、全体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活动形式,具有常规性。而校外活动,不仅是活动地点安排在校外,而且活动时间的多少也没有严格的规定,随意性很大,具有可塑性。
(四)活动对象的区别。课外活动是学校的一项基本要求,首先强调自愿性,是为满足全体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而进行的各种普及性活动,具有全体性和全面性。而校外活动是根据校外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专业人士的任务和要求参加的一些特定活动,有大集体的、小团体的以及个人参加少年宫、活动中心等进行的各类活动,所以它既有全体性又有个体性。
(五)活动内容的区别。两种活动虽然都不受学科教材和课程标准的限制,可是参加校外活动一般地要较系统地学习某项有关知识和技能,在活动中注重学到某种技巧、方法和能力,通过学习加深兴趣爱好,形成特长,甚至个别人可以从志趣变为志向。而课外活动,由于面对全体学生,所以多数都是普及一般性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往往活动内容更为广泛,方法更为灵活,一般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级集活动。
(六)活动师资的区别。校外活动往往在优于学校的设备的场所里有一支精通专业的辅导员队伍,承担专项培训活动任务。而课外活动的开展不可能配备专职教师队伍,也不能只靠体育、美术、音乐、信息课等教师,多数学校采取“班主任管理,本班班干协助”的办法。
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校外活动活动,它们的特征都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开展了活动就促进了发展。长期的实践证明,课外、校外活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苗子人才,发挥了育才功能。长期以来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无暇光顾课外、校外活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不利于特长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在课外、校外一起抓“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发展。
活动开展起来以后,必将会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大力开展校内校外活动是加深学生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兴趣发展的动力。一是学生只靠课外活动,满足不了发展特长的要求,务必要向课外、校外活动发展,二是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校外教育机构的协作,培养科技、专业人士、文艺辅导员,同时提供活动器材、场地,组织,主题活动等,为学校服务,促进教育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尽管二者性质不同,各俱特色,但又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我相信,新观念新理念下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模式将会长期发展下去,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必要的有效途径。
摘 要 学生的活动一般分为课外活动(不包含活动课)和校外活动。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必要途径。
关键词 课外活动 校外活动 有机结合
课外活动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有内容、有计划、有时间安排并在班主任及其班干的要求和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动手能力而面向全体学生而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普通的一般性活动。校外活动是以教育以及相关部门开展的成果展示、各类竞赛、实践活动、科技活动以及学生个体的专项训练为主群众性活动,其目标是达到增强学生竞争对抗意识、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既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是培养尖子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来源有教材,生活实际,校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国家规定,学生发明创新等。
一、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相互联系
(一)活动的原则一致。两种活动都遵循以下一些活动原则:教育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知识和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统一安排和自主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多样性的原则;全体参与和个体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活动与校内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学科教材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等。
(二)活动的对象一致。两种活动的对象都是中、小学生。二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满足着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各种兴趣爱好的全体学生与特长学生。
(三)培养的目标一致。它们都以育人目标、寓教于乐、寓教于动,通过各种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健康体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活动特点具有共性:
1.动态性。把学生置于活动的动态之中,通过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
2.自主性。不受学科教材、课程标准的限制,可以补充最新的知识信息。
3.实用性。活动目标是技能性的,以动手、动脑为主,在活动中增长才干,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多样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灵活,在活动中可以展开自由讨论,可以自主动手设计和创作。还可以在活动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常规师徒模式。
5.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人。老师在活动中只起辅助、引导的作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全体参与意识,要让学生自主主持、自主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他们的展示能力、适应能力、活动能力、自主能力等。
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区别
(一)教育性中的区别。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外活动虽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不是义务教育的范畴,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功能的区别。课外、校外活动都不是规定课程,它只能根据多方面的条件和需要,包括场地、设备、师资、经费等有条件地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课外活动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校外活动则不然,由于它的性质决定,只对部分或个体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二者“比较”而言,课外活动是一般性活动,而校外活动相对是提高性活动。
(三)活动时间的区别。课外活动是学校有长期总体规划、有学期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分工、全体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活动形式,具有常规性。而校外活动,不仅是活动地点安排在校外,而且活动时间的多少也没有严格的规定,随意性很大,具有可塑性。
(四)活动对象的区别。课外活动是学校的一项基本要求,首先强调自愿性,是为满足全体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而进行的各种普及性活动,具有全体性和全面性。而校外活动是根据校外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专业人士的任务和要求参加的一些特定活动,有大集体的、小团体的以及个人参加少年宫、活动中心等进行的各类活动,所以它既有全体性又有个体性。
(五)活动内容的区别。两种活动虽然都不受学科教材和课程标准的限制,可是参加校外活动一般地要较系统地学习某项有关知识和技能,在活动中注重学到某种技巧、方法和能力,通过学习加深兴趣爱好,形成特长,甚至个别人可以从志趣变为志向。而课外活动,由于面对全体学生,所以多数都是普及一般性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往往活动内容更为广泛,方法更为灵活,一般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级集活动。
(六)活动师资的区别。校外活动往往在优于学校的设备的场所里有一支精通专业的辅导员队伍,承担专项培训活动任务。而课外活动的开展不可能配备专职教师队伍,也不能只靠体育、美术、音乐、信息课等教师,多数学校采取“班主任管理,本班班干协助”的办法。
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校外活动活动,它们的特征都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开展了活动就促进了发展。长期的实践证明,课外、校外活动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苗子人才,发挥了育才功能。长期以来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无暇光顾课外、校外活动,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不利于特长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在课外、校外一起抓“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的发展。
活动开展起来以后,必将会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大力开展校内校外活动是加深学生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兴趣发展的动力。一是学生只靠课外活动,满足不了发展特长的要求,务必要向课外、校外活动发展,二是活动的开展也需要校外教育机构的协作,培养科技、专业人士、文艺辅导员,同时提供活动器材、场地,组织,主题活动等,为学校服务,促进教育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尽管二者性质不同,各俱特色,但又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我相信,新观念新理念下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模式将会长期发展下去,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必要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