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调研肇庆农村信用社的内部运营数据,提出了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存在的诸如:金融防范意识有待提高、内控功能发挥不全面、内控制度建设与监督管理有待完善、业务规范操作程序尚欠规范等问题,分析了上述存在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防范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一、引言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类金融风险增加,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职责,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只有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做到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风险,才能有效稳定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现状
肇庆市农村信用社一直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面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的“三农”服务宗旨,不断增强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作为肇庆地区机构网点最多的一家金融机构,超过80%的网点、82.84%的在职员工分布在县及县级以下地区,基本上覆盖了辖内90%以上乡镇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肇庆市农村信用社共有营业网点88家,其中:法人信用社31家,县级联社6家,从业人员1260人。
除了为“三农”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外,肇庆市农村信用社还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党政满意、农民富裕和地方经济较快发展以及自身效益逐年提高的“多赢”效果,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经营环境不断复杂,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的风险不断增加,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方面,凸显出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银行作为高风险企业,完善内控机制是各大金融机构防控风险的重点。以肇庆端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某些联社或者总行,在实际操作当中本位意识偏重,风险防范意识不达标,诸如:制度建设易落实难、经营过程中没有落实精细化管理、为达到目标任务牺牲风险防控。大部分基层的总行和联社,忽视了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性与制约性,简单地把内控机制建设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画上等号,制度汇编成册后简单地下发命令执行,没有配套相应的:业务培训、员工思想教育、制度观念提升和内控观念灌输,基层信用社领导更是没有带头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管理,缺乏对业务运转过程“全方位+实时”的动态监督控制,导致内控制度形式偏重,实质偏轻,风险安全隐患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急剧增大。
2.内控监督机制待完善
当前,肇庆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监督机制尚待完善。调查发现,大部分基层联社或总行的业务部门单一地使用事后监督手段,缺乏事前预防、事中监督、科学自控等多元化手段。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缺乏系统的制衡与设计,无法达到内控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基层员工的自我约束机制、职能部门的相互约束与监督机制、内部管理流程的监督防范机制均无法对应衔接到位,致使员工的整体管理意识淡薄,内控管理工作未能真正落实。此外,在传统观念、思维定势、人员不足、业务量庞大、目标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下,基层联社或总行的员工一旦出现业务差错或者违规违纪行为,只能忙于纠错堵漏,事后更不作流程修补和错误反思,忽视内控监督体系当中的:预防、指导、纠正、补偿等功能。
3.内控操作体系不健全
金融机构的内控操作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其一,各部门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冲突,导致内控制度不接地气,无法真正发挥其功能。以肇庆市封开县农村信用联社为例,办公室的办事人员编制原定为2个,但至少要应对人行、银监、上级联社、金融办、县政府各部门的基本事务,涉及全社的方方面面,工作压力之大,令2位员工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疲于应付。其二,多岗归结到一人操作,代理权限过大。以肇庆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为例:上级行对县级分社从业人员的职数有硬性规定,除资金财务部、会计部、公司银行部配置的人员基本满足对口外,其余部门略显不足,导致上述问题的存在。执行过程当中虽然无出现重大事故,但却形成了真空化的监督制约,制度约束力相应淡化。其三,客户经理制度单一,没有受到必要的制约和监督,缺乏横向监督机制,造成了较大的潜在信贷风险。
三、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信用环境欠佳和信用观念淡薄
国内的信用环境相对欠佳,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直接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成为贷款风险的诱因,导致贷款产生风险。以肇庆端州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为例,不少的农户、商户和微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信用信誉;某些农户、商户文化层次比较低下;大多数客户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不够畅通,不能选择比较好的投资方向。又如肇庆农村信用社的某些客户,放弃与信用社的长远关系后,出现归还原贷款意愿减弱、推迟还贷或者不愿意还贷的现象,造成肇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增加,产生风险。因此,信用环境欠佳和信用观念淡薄,是造成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重要的因素。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金融风险出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农村金融风险的发生。《民法》、《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等法律规定了农村金融的合法地位和职能;也对农村商业银行等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范围和经营原则等进行了规定,但体系还不健全,缺乏规范农村政策金融的法律、法规,例如缺乏当前热点的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规等。因此,迫需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农村金融持续可健康发展。
3.员工能力和素质不高
当前,肇庆农村信用社有不少从业人员主要是依靠原有的信用社从业人员运作。成立新的信用社机构后,必须对资金筹集、备付、调拨、运用、控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同时,增加信贷、投资、利率管理、风险控制、信用评估等方面的新业务。根据测算,肇庆农村信用社现有从业人员1260多人,其中,对信贷业务较熟悉的只有50人,大部分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预防金融风险的操作能力比较低下,直接制约金融业务的发展,满足不了小额贷款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此外,肇庆农村信用社一些分社领导不重视“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核心理念,没有及时对员工进行业务的培训,导致员工素质比较低,信贷风险经营意识差,重效益轻安全,决策不科学,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信用社风险的发生。
四、肇庆农信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措施
实践证明,随着肇庆农村信用社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信贷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职能功能的配置齐全,“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金融防范机制是得以合规、安全经营及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
1.风险意识的提高
内控制度是实现现实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领导层面,必须要在思想、认识、政策、手段、措施、方法等层面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内控制度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抓好、抓实。
(1)加强培训。必须根据各岗位具体特点加强基层员工专业知识理论和综合业务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熟悉自身岗位的职责要求,真正理解并切实掌握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业务风险点,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合规操作,确保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2)定期举办法律法规专题讲座,预防职务犯罪。同时,重要岗位人员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必须严格把关,对违规违纪行为,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要追究领导责任。要不断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性,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2.内控监督制约的增强
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内控有效性的前提,制度执行情况是落实内控有效性的关键。因此,为了增强基层信用社金融防范,必须进一步加强内控监督制约。
(1)内部控制制度及操作流程需要:独立、统一、完整、可操作,可以为内控建设提供制度依据,能针对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进行适时修订和完善。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信息数据、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卫、文秘综合等。
(2)构建贷款管理制度。其一,严格按照信贷制度规范操作,加强“购、销、存”三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政策性流动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其二,落实县级分社贷款前后台管理,加强贷款操作流程的规范和监督,遵循风险管理的准则,建立以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为核心的贷款管理制度,改革当前贷款审批制度,切实有效地防范信贷资金风险。其三,建立权责利对等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信用社各项业务经营稳健发展。
(3)加强同级监督制约。其一,重点落实“一级三层”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分层对业务操作程序进行管理与制约,促使各岗位之间真正起到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作用。其二,调整信贷人员的分工组合,围绕新业务的拓展,指定专人管理,实施客户经理制度。落实信贷专管人员,定期进行交叉检查,明确责、权、利。其三,对信贷人员定期实行轮换,及时对其任职期间和权限范围内所发放的贷款风险情况包括贷前调查评估真实情况进行稽核,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3.完善信贷风险评价和考核体系
强化贷款风险的全过程控制,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评价和考核体系。
其一,加强对影响企业贷款偿还的风险因素分析,制定科学量化的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密切关注贷款客户经营情况,有效促进信贷人员提高贷款调查质量,建立完善信用社客户风险评价体系,为信贷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其二,担保实效与担保形式有机结合,树立全面防范信贷风险的观念,全方位、全过程地关注和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正确处理好借款人资信能力和担保人(抵押物)保障能力的关系。
其三,着重各项考核指标之间的综合评价,制订“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信贷考核指标体系,要突出以经营效益为中心进行综合性考核,防止基层信用社为完成考核指标而故意违规,杜绝部分些信用社分社为完成“双降”任务而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现象。
其四,充分体现依法合规经营,通过考核体系引导和促进基层信用社依法经营、公平竞争。
五、结语
当前,农村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可以促进社会稳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因此,农村信用社要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以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宝.中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浅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9期
[2]乐桂清.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3期
[3]白玉凤、郑彩云.浅议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4]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J]南方金融,2011年06期
[5]田玉梅.关于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外资,2013年13期
[6]黄爱华.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联动机制分析[J].时代金融,2014年03期
[7]王一博.中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年04期
[8]曾艳.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金融经济,2013年09期
作者简介:
梁荣权(1982—),男,汉族,广东肇庆人,肇庆端州农村商业银行资金业务部总经理;经济师;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 研究方向:金融与资本运营。
伦肇亮(1978—),男,汉族,广东肇庆人,广东工商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经济管理讲师;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金融。
【关键词】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一、引言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类金融风险增加,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加强农村金融监管职责,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只有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做到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风险,才能有效稳定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现状
肇庆市农村信用社一直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面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的“三农”服务宗旨,不断增强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作为肇庆地区机构网点最多的一家金融机构,超过80%的网点、82.84%的在职员工分布在县及县级以下地区,基本上覆盖了辖内90%以上乡镇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肇庆市农村信用社共有营业网点88家,其中:法人信用社31家,县级联社6家,从业人员1260人。
除了为“三农”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外,肇庆市农村信用社还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党政满意、农民富裕和地方经济较快发展以及自身效益逐年提高的“多赢”效果,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经营环境不断复杂,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的风险不断增加,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方面,凸显出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防范意识亟待提高
银行作为高风险企业,完善内控机制是各大金融机构防控风险的重点。以肇庆端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某些联社或者总行,在实际操作当中本位意识偏重,风险防范意识不达标,诸如:制度建设易落实难、经营过程中没有落实精细化管理、为达到目标任务牺牲风险防控。大部分基层的总行和联社,忽视了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性与制约性,简单地把内控机制建设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画上等号,制度汇编成册后简单地下发命令执行,没有配套相应的:业务培训、员工思想教育、制度观念提升和内控观念灌输,基层信用社领导更是没有带头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管理,缺乏对业务运转过程“全方位+实时”的动态监督控制,导致内控制度形式偏重,实质偏轻,风险安全隐患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急剧增大。
2.内控监督机制待完善
当前,肇庆农村信用社的内控监督机制尚待完善。调查发现,大部分基层联社或总行的业务部门单一地使用事后监督手段,缺乏事前预防、事中监督、科学自控等多元化手段。部门与部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缺乏系统的制衡与设计,无法达到内控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基层员工的自我约束机制、职能部门的相互约束与监督机制、内部管理流程的监督防范机制均无法对应衔接到位,致使员工的整体管理意识淡薄,内控管理工作未能真正落实。此外,在传统观念、思维定势、人员不足、业务量庞大、目标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下,基层联社或总行的员工一旦出现业务差错或者违规违纪行为,只能忙于纠错堵漏,事后更不作流程修补和错误反思,忽视内控监督体系当中的:预防、指导、纠正、补偿等功能。
3.内控操作体系不健全
金融机构的内控操作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其一,各部门规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冲突,导致内控制度不接地气,无法真正发挥其功能。以肇庆市封开县农村信用联社为例,办公室的办事人员编制原定为2个,但至少要应对人行、银监、上级联社、金融办、县政府各部门的基本事务,涉及全社的方方面面,工作压力之大,令2位员工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疲于应付。其二,多岗归结到一人操作,代理权限过大。以肇庆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为例:上级行对县级分社从业人员的职数有硬性规定,除资金财务部、会计部、公司银行部配置的人员基本满足对口外,其余部门略显不足,导致上述问题的存在。执行过程当中虽然无出现重大事故,但却形成了真空化的监督制约,制度约束力相应淡化。其三,客户经理制度单一,没有受到必要的制约和监督,缺乏横向监督机制,造成了较大的潜在信贷风险。
三、肇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信用环境欠佳和信用观念淡薄
国内的信用环境相对欠佳,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直接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成为贷款风险的诱因,导致贷款产生风险。以肇庆端州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为例,不少的农户、商户和微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信用信誉;某些农户、商户文化层次比较低下;大多数客户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对市场信息的获取不够畅通,不能选择比较好的投资方向。又如肇庆农村信用社的某些客户,放弃与信用社的长远关系后,出现归还原贷款意愿减弱、推迟还贷或者不愿意还贷的现象,造成肇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增加,产生风险。因此,信用环境欠佳和信用观念淡薄,是造成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重要的因素。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金融风险出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农村金融风险的发生。《民法》、《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等法律规定了农村金融的合法地位和职能;也对农村商业银行等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范围和经营原则等进行了规定,但体系还不健全,缺乏规范农村政策金融的法律、法规,例如缺乏当前热点的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规等。因此,迫需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农村金融持续可健康发展。
3.员工能力和素质不高
当前,肇庆农村信用社有不少从业人员主要是依靠原有的信用社从业人员运作。成立新的信用社机构后,必须对资金筹集、备付、调拨、运用、控制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同时,增加信贷、投资、利率管理、风险控制、信用评估等方面的新业务。根据测算,肇庆农村信用社现有从业人员1260多人,其中,对信贷业务较熟悉的只有50人,大部分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预防金融风险的操作能力比较低下,直接制约金融业务的发展,满足不了小额贷款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此外,肇庆农村信用社一些分社领导不重视“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核心理念,没有及时对员工进行业务的培训,导致员工素质比较低,信贷风险经营意识差,重效益轻安全,决策不科学,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信用社风险的发生。
四、肇庆农信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措施
实践证明,随着肇庆农村信用社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信贷政策的调整与完善,职能功能的配置齐全,“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金融防范机制是得以合规、安全经营及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
1.风险意识的提高
内控制度是实现现实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领导层面,必须要在思想、认识、政策、手段、措施、方法等层面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内控制度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抓好、抓实。
(1)加强培训。必须根据各岗位具体特点加强基层员工专业知识理论和综合业务技能的培训,使他们熟悉自身岗位的职责要求,真正理解并切实掌握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业务风险点,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合规操作,确保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2)定期举办法律法规专题讲座,预防职务犯罪。同时,重要岗位人员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必须严格把关,对违规违纪行为,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要追究领导责任。要不断提高员工的:守法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性,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2.内控监督制约的增强
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内控有效性的前提,制度执行情况是落实内控有效性的关键。因此,为了增强基层信用社金融防范,必须进一步加强内控监督制约。
(1)内部控制制度及操作流程需要:独立、统一、完整、可操作,可以为内控建设提供制度依据,能针对业务发展的需要,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进行适时修订和完善。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信息数据、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卫、文秘综合等。
(2)构建贷款管理制度。其一,严格按照信贷制度规范操作,加强“购、销、存”三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政策性流动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其二,落实县级分社贷款前后台管理,加强贷款操作流程的规范和监督,遵循风险管理的准则,建立以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为核心的贷款管理制度,改革当前贷款审批制度,切实有效地防范信贷资金风险。其三,建立权责利对等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信用社各项业务经营稳健发展。
(3)加强同级监督制约。其一,重点落实“一级三层”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分层对业务操作程序进行管理与制约,促使各岗位之间真正起到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作用。其二,调整信贷人员的分工组合,围绕新业务的拓展,指定专人管理,实施客户经理制度。落实信贷专管人员,定期进行交叉检查,明确责、权、利。其三,对信贷人员定期实行轮换,及时对其任职期间和权限范围内所发放的贷款风险情况包括贷前调查评估真实情况进行稽核,以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3.完善信贷风险评价和考核体系
强化贷款风险的全过程控制,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评价和考核体系。
其一,加强对影响企业贷款偿还的风险因素分析,制定科学量化的风险识别和预警体系,密切关注贷款客户经营情况,有效促进信贷人员提高贷款调查质量,建立完善信用社客户风险评价体系,为信贷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其二,担保实效与担保形式有机结合,树立全面防范信贷风险的观念,全方位、全过程地关注和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正确处理好借款人资信能力和担保人(抵押物)保障能力的关系。
其三,着重各项考核指标之间的综合评价,制订“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信贷考核指标体系,要突出以经营效益为中心进行综合性考核,防止基层信用社为完成考核指标而故意违规,杜绝部分些信用社分社为完成“双降”任务而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现象。
其四,充分体现依法合规经营,通过考核体系引导和促进基层信用社依法经营、公平竞争。
五、结语
当前,农村金融风险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可以促进社会稳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因此,农村信用社要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以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宝.中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浅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9期
[2]乐桂清.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3期
[3]白玉凤、郑彩云.浅议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4]石睿.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J]南方金融,2011年06期
[5]田玉梅.关于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外资,2013年13期
[6]黄爱华.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联动机制分析[J].时代金融,2014年03期
[7]王一博.中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年04期
[8]曾艳.浅谈基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金融经济,2013年09期
作者简介:
梁荣权(1982—),男,汉族,广东肇庆人,肇庆端州农村商业银行资金业务部总经理;经济师;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 研究方向:金融与资本运营。
伦肇亮(1978—),男,汉族,广东肇庆人,广东工商职业学院高级经济师、经济管理讲师;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