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工业设计办计静
滨临太湖的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干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清末,在无锡开始出现民族资本工业,以丝绸和食品工业为主。民国时期,无锡的产业工人数量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二,上海滩有“无锡人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之说,无锡素有“小上海”之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红豆、华西村为代表的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乡镇企业“苏南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无锡要成为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具有科技创新活力的文化名城。
1.时代背景
1.1 产业升级换代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是一种获取高额利润的欲望表达,而是一种客观的需要。第一,能抄袭的都已经抄袭了,有些领域已经没有可抄袭的对象了。第二,有些想抄袭的东西,抄袭成本太高,没有实力抄袭。第三,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独特的问题,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不经意间就成了“中国创造”。所以,就产业升级换代而言,既是政府的强力引导,也是社会的自我需求。
1.2 文创事业蓬勃发展
房地产热潮的降温,从长远的角度而言,为中国内需市场的启动蓄积了强大的力量,动辄数百万的资金可以节省下来,买些自己想买的东西,集涓为流,轰然成势。另外,有报告称,从购买力的角度而言,中国已经成为经济第一大国,这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文化自信。有购买的资金,有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这都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而设计师是真正能够把文化转化为服务和产品的力量,得设计师者,得文创产业的天下。
1.3 新兴行业兴旺发达
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BAT在全球的强势崛起,使得中国互联网在于全球同行的竞争中,处于不落劣势的位置。在行业中有一种看法,认为智能设备会产生新的比肩BAT的世界级企业,所以大量资本进入这个领域,这导致对于设计师的大量需求。
另外,世界级的经济体一定会产生世界级的奖项,这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讲,也是一个干载难逢的好机会。
2 三届太湖奖运行的情况分析
2.1 太湖奖的成绩
在参赛作品数量方面,第一届太湖奖创意组征集了1700多份作品,第二届太湖奖征集了近2800件作品,第3届中国“太湖奖”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太湖奖”)收到了来自清华、北邮、江大、同济、央美、广美、浙大、南艺、武汉理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所有设计名校及300多所院校,还有洛可可、万象以及富士通集团等多家设计机构与生产厂家的3700份作品,作品数量每届稳定高速增长。
在品牌效应上,也有极大的提升,有些院校抱怨,说自己学校获得过IF红点奖,可是太湖奖从来没有获得过,太湖奖每年获得奖金的选手只有31位,而作品有3000多件,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而且在决赛阶段,评审综合判断作品设计版面、模型以及视频,给出自己的意见,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评委对于参加决赛作品的全面理解。
2.2 太湖奖的特点
2.2.1 坚持每届大赛都设定主题
大赛的主题是统摄大赛的灵魂,“太湖奖”不仅仅是一项工业设计的赛事,它还是社会活动中的一部分。主题的设定是经过多轮专家研究确认的,反映了大赛对国家、社会的思考。若干年后,人们或许可以通过对它多年连贯主题的解读,能够部分还原这一段时期内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另外,大赛设定的主题相对比较抽象,也为参赛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2.2.2 坚持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如果说主题的设定是大赛在宏观上思考的话,那么经过多轮选出的大奖就是点的聚焦。大赛十分重视通过获奖作品来具体地展现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上届“太湖奖”、“产品组”和“创意组”的特等奖获得者分别是“小米手机”和“易印”(以二维码为对象的设计),小米手机随后的蓬勃发展与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印证了大赛评委会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2.2.3 “公平、公正、公开”是大赛立身之本
在这方面,大赛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在初评、复评以及终评阶段,所有作品公示,接受大家的举报与质疑,让作品评选运行在阳光下,有效地避免了一稿多投、抄袭模仿现象的发生。二是筹建了大赛官方QQ群,有近500位选手加入,他们在对大赛的监督以及为大赛出谋划策方面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2.4 产业化的立足点
大赛产生了很多好的方案,一些作品有不错的市场前景,所以如何培育这些作品,使之跨过从方案到商品的鸿沟也是大赛一直在思考、摸索的事情。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多方主体参与的过程,应该在这个过程有效地激发多方主体的积极性,规避风险,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大赛希望能够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凝聚专业设计机构的后期深化,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与营销渠道的推广销售,达成大赛作品的产业化链条。
3.太湖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从一个专业的赛事来讲,太湖奖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3.1.1 对人的服务
太湖奖是一个集合了非常多年轻设计力量的有影响力的赛事,但对于参赛者的服务不是不充分,太湖奖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了参赛作品的遴选以及获奖者的名单。但是,这一切在颁奖典礼开完之后,就结束了,对于一个专业的赛事而言,获奖结果的公布以及颁奖典礼的举办仅仅是下一个项目展开的序幕。就参赛者而言,绝大多数的获奖者都是学生,他们的作品虽然获得了奖项,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专业技能角度而言,需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辅导,使之个人能力更为完善;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而言,应该根据他们个人的要求和特点,推荐其加入到顶级的设计机构或者大型企业中,使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太湖奖的品牌效应而言,应该有最为杰出的选手成为太湖奖的代言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竞赛,增加参赛者对于太湖奖的黏性,是太湖奖成为永不落幕的竞赛,成为全年度的创新交流平台。 3.1.2 对作品的服务
太湖奖每年产生数干件作品,大多数作品都是参赛者花尽心力完成,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但是很多产品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但综合评比可能不占优。竞赛评选仅仅是完成奖项的确定,就结束了,大量的设计就沉在了作品的海洋中,无人发掘。另外,作品的产业化过程非常困难,从作品到方案需要设计公司的专业深化;从方案到产品,需要生产厂家的制作:从产品到商品,需要市场推广以及销售的跟进,另外还涉及到知识产权以及国家标准测定等各个环节。目前投入的资源不足以撬动整个产业链条,这也是造成大量作品沉积的重要原因,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需要精细地测算一款产品产业化所需要的资金,尽量做出成功案例出来,以便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
3.2 大赛衍生品的学术价值未能充分挖掘
3.2.1 对设计教育的反思
如此众多设计院校的参与以及如此数量的参赛作品足以可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忻,从参赛作品的聚焦点可比较鲜明地反映出设计教育的若干问题。例如,不重视用户的体验,不能从产品的整个使用流程进行分忻,在某个环节存在明显的问题;例如,不了解全球这个行业发展的前沿,做出来的东西是别人很久以前就做出来的东西:例如,不了解技术的应用边界与限制,臆想的拔高技术的能力;例如,没有成本意识,为了解决简单的问题,设计复杂的系统或者产品。另外,我们还发现,知名设计院校的版面做得都比较优秀,能够有层次地进行设计表达,能体现出一定的美感,但是大量的普通院校,在版面这个环节都不过关,给人第一眼的直观感受都不好。
3.2.2 观念的聚焦;
有一种说法,一种观念的过去不是应为持有着中国观念的人转变了想法,而是因为这批人退出了社会的主流舞台或者逝去。年轻的设计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会在他们尚显稚嫩的作品中呈现出来,大量敏感元素往往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大赛结束之后,针对大赛所体现出来的趋势性的信息应尽力分析出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公示于众,进一步强化太湖奖的优势学术前瞻地位。
3.3 多功能综合平台的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太湖奖不仅仅是一项赛事,还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讲。
3.3.1 人才网络平台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最重要;在互联网时代,数量最重要;在如今的时代,大量的人才最重要,尤其更重要地是大量的人才互相之间有着充分的交流。太湖奖具备成为人才网络平台的基本要素,三届太湖奖下来,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以及客观的方案数量,如何激发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数据与数据间的流动,非常重要。所以,太湖奖要脱离狭隘的赛事视野,把这个平台作为设计师的交流网络。要对设计师进行跟踪服务,比如为他们出国、就业提供足够的支撑。
3.3.2 活动平台
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时尚之都、展会之都以及派对之都,太湖奖其实可以很好地成为一个这样的载体,未来的社会有可能是社会部落化生存,每一个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行为习惯,太湖奖所聚集的这些人可以实现很多种活动,比如,针对设计师的夏令营,中国的设计师非常希望抱团取暖,以及相互交流,比较初级而且成型的活动有设计夏令营,这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主办方带来客观的收益,同时有效传播大赛的品牌。另外,可以借助目前的大众传播渠道或者自媒体,在做一些延伸的活动,比如24小时疯狂设计赛事,这可以有效传播设计的价值,也可以提升年轻设计师的个人品牌。
3.3.3 市场推广平台
大赛具有吸引媒体注意力的天然属性,企业可以借助大赛的平台发布新产品,作为自己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形态的实验平台,同时也可以推广自己的理念。大赛的组办方也可以通过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企业的合作,比较准确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跟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不断挖掘企业的需求,学习企业运营的成功经验,为企业做好服务,完成大赛的商业化转型,使大赛具有完整的市场竞争力。大赛作品的产业化是一件非常耗费资源的事情,全力把以上相关工作做好,建立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以及直接掌握大量的资源,是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引用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希望每届“太湖奖”都会化为一级坚实向上的阶梯,推动着工业设计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滨临太湖的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干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清末,在无锡开始出现民族资本工业,以丝绸和食品工业为主。民国时期,无锡的产业工人数量仅次于上海,列全国第二,上海滩有“无锡人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之说,无锡素有“小上海”之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红豆、华西村为代表的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乡镇企业“苏南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无锡要成为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具有科技创新活力的文化名城。
1.时代背景
1.1 产业升级换代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或者是一种获取高额利润的欲望表达,而是一种客观的需要。第一,能抄袭的都已经抄袭了,有些领域已经没有可抄袭的对象了。第二,有些想抄袭的东西,抄袭成本太高,没有实力抄袭。第三,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独特的问题,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不经意间就成了“中国创造”。所以,就产业升级换代而言,既是政府的强力引导,也是社会的自我需求。
1.2 文创事业蓬勃发展
房地产热潮的降温,从长远的角度而言,为中国内需市场的启动蓄积了强大的力量,动辄数百万的资金可以节省下来,买些自己想买的东西,集涓为流,轰然成势。另外,有报告称,从购买力的角度而言,中国已经成为经济第一大国,这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文化自信。有购买的资金,有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这都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而设计师是真正能够把文化转化为服务和产品的力量,得设计师者,得文创产业的天下。
1.3 新兴行业兴旺发达
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BAT在全球的强势崛起,使得中国互联网在于全球同行的竞争中,处于不落劣势的位置。在行业中有一种看法,认为智能设备会产生新的比肩BAT的世界级企业,所以大量资本进入这个领域,这导致对于设计师的大量需求。
另外,世界级的经济体一定会产生世界级的奖项,这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讲,也是一个干载难逢的好机会。
2 三届太湖奖运行的情况分析
2.1 太湖奖的成绩
在参赛作品数量方面,第一届太湖奖创意组征集了1700多份作品,第二届太湖奖征集了近2800件作品,第3届中国“太湖奖”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太湖奖”)收到了来自清华、北邮、江大、同济、央美、广美、浙大、南艺、武汉理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所有设计名校及300多所院校,还有洛可可、万象以及富士通集团等多家设计机构与生产厂家的3700份作品,作品数量每届稳定高速增长。
在品牌效应上,也有极大的提升,有些院校抱怨,说自己学校获得过IF红点奖,可是太湖奖从来没有获得过,太湖奖每年获得奖金的选手只有31位,而作品有3000多件,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而且在决赛阶段,评审综合判断作品设计版面、模型以及视频,给出自己的意见,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评委对于参加决赛作品的全面理解。
2.2 太湖奖的特点
2.2.1 坚持每届大赛都设定主题
大赛的主题是统摄大赛的灵魂,“太湖奖”不仅仅是一项工业设计的赛事,它还是社会活动中的一部分。主题的设定是经过多轮专家研究确认的,反映了大赛对国家、社会的思考。若干年后,人们或许可以通过对它多年连贯主题的解读,能够部分还原这一段时期内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另外,大赛设定的主题相对比较抽象,也为参赛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2.2.2 坚持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如果说主题的设定是大赛在宏观上思考的话,那么经过多轮选出的大奖就是点的聚焦。大赛十分重视通过获奖作品来具体地展现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上届“太湖奖”、“产品组”和“创意组”的特等奖获得者分别是“小米手机”和“易印”(以二维码为对象的设计),小米手机随后的蓬勃发展与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印证了大赛评委会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2.2.3 “公平、公正、公开”是大赛立身之本
在这方面,大赛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在初评、复评以及终评阶段,所有作品公示,接受大家的举报与质疑,让作品评选运行在阳光下,有效地避免了一稿多投、抄袭模仿现象的发生。二是筹建了大赛官方QQ群,有近500位选手加入,他们在对大赛的监督以及为大赛出谋划策方面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2.4 产业化的立足点
大赛产生了很多好的方案,一些作品有不错的市场前景,所以如何培育这些作品,使之跨过从方案到商品的鸿沟也是大赛一直在思考、摸索的事情。产业化的过程是一个多方主体参与的过程,应该在这个过程有效地激发多方主体的积极性,规避风险,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大赛希望能够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凝聚专业设计机构的后期深化,生产厂家的技术支持与营销渠道的推广销售,达成大赛作品的产业化链条。
3.太湖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从一个专业的赛事来讲,太湖奖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3.1.1 对人的服务
太湖奖是一个集合了非常多年轻设计力量的有影响力的赛事,但对于参赛者的服务不是不充分,太湖奖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了参赛作品的遴选以及获奖者的名单。但是,这一切在颁奖典礼开完之后,就结束了,对于一个专业的赛事而言,获奖结果的公布以及颁奖典礼的举办仅仅是下一个项目展开的序幕。就参赛者而言,绝大多数的获奖者都是学生,他们的作品虽然获得了奖项,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专业技能角度而言,需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辅导,使之个人能力更为完善;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而言,应该根据他们个人的要求和特点,推荐其加入到顶级的设计机构或者大型企业中,使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太湖奖的品牌效应而言,应该有最为杰出的选手成为太湖奖的代言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竞赛,增加参赛者对于太湖奖的黏性,是太湖奖成为永不落幕的竞赛,成为全年度的创新交流平台。 3.1.2 对作品的服务
太湖奖每年产生数干件作品,大多数作品都是参赛者花尽心力完成,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但是很多产品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但综合评比可能不占优。竞赛评选仅仅是完成奖项的确定,就结束了,大量的设计就沉在了作品的海洋中,无人发掘。另外,作品的产业化过程非常困难,从作品到方案需要设计公司的专业深化;从方案到产品,需要生产厂家的制作:从产品到商品,需要市场推广以及销售的跟进,另外还涉及到知识产权以及国家标准测定等各个环节。目前投入的资源不足以撬动整个产业链条,这也是造成大量作品沉积的重要原因,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需要精细地测算一款产品产业化所需要的资金,尽量做出成功案例出来,以便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
3.2 大赛衍生品的学术价值未能充分挖掘
3.2.1 对设计教育的反思
如此众多设计院校的参与以及如此数量的参赛作品足以可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忻,从参赛作品的聚焦点可比较鲜明地反映出设计教育的若干问题。例如,不重视用户的体验,不能从产品的整个使用流程进行分忻,在某个环节存在明显的问题;例如,不了解全球这个行业发展的前沿,做出来的东西是别人很久以前就做出来的东西:例如,不了解技术的应用边界与限制,臆想的拔高技术的能力;例如,没有成本意识,为了解决简单的问题,设计复杂的系统或者产品。另外,我们还发现,知名设计院校的版面做得都比较优秀,能够有层次地进行设计表达,能体现出一定的美感,但是大量的普通院校,在版面这个环节都不过关,给人第一眼的直观感受都不好。
3.2.2 观念的聚焦;
有一种说法,一种观念的过去不是应为持有着中国观念的人转变了想法,而是因为这批人退出了社会的主流舞台或者逝去。年轻的设计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天生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会在他们尚显稚嫩的作品中呈现出来,大量敏感元素往往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大赛结束之后,针对大赛所体现出来的趋势性的信息应尽力分析出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相关的研究报告,公示于众,进一步强化太湖奖的优势学术前瞻地位。
3.3 多功能综合平台的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太湖奖不仅仅是一项赛事,还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讲。
3.3.1 人才网络平台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最重要;在互联网时代,数量最重要;在如今的时代,大量的人才最重要,尤其更重要地是大量的人才互相之间有着充分的交流。太湖奖具备成为人才网络平台的基本要素,三届太湖奖下来,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以及客观的方案数量,如何激发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数据与数据间的流动,非常重要。所以,太湖奖要脱离狭隘的赛事视野,把这个平台作为设计师的交流网络。要对设计师进行跟踪服务,比如为他们出国、就业提供足够的支撑。
3.3.2 活动平台
很多城市都在打造时尚之都、展会之都以及派对之都,太湖奖其实可以很好地成为一个这样的载体,未来的社会有可能是社会部落化生存,每一个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行为习惯,太湖奖所聚集的这些人可以实现很多种活动,比如,针对设计师的夏令营,中国的设计师非常希望抱团取暖,以及相互交流,比较初级而且成型的活动有设计夏令营,这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主办方带来客观的收益,同时有效传播大赛的品牌。另外,可以借助目前的大众传播渠道或者自媒体,在做一些延伸的活动,比如24小时疯狂设计赛事,这可以有效传播设计的价值,也可以提升年轻设计师的个人品牌。
3.3.3 市场推广平台
大赛具有吸引媒体注意力的天然属性,企业可以借助大赛的平台发布新产品,作为自己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形态的实验平台,同时也可以推广自己的理念。大赛的组办方也可以通过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企业的合作,比较准确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跟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不断挖掘企业的需求,学习企业运营的成功经验,为企业做好服务,完成大赛的商业化转型,使大赛具有完整的市场竞争力。大赛作品的产业化是一件非常耗费资源的事情,全力把以上相关工作做好,建立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以及直接掌握大量的资源,是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引用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希望每届“太湖奖”都会化为一级坚实向上的阶梯,推动着工业设计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