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下当名“无为”物理教师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cstart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为”是教学之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教师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找到一个“什么该讲该做或什么留着不讲完甚或不讲”的制衡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无为”教师不是在滥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是践行现代教育理念,为何教?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眼点”,如何教?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着力点”,为谁教?最终都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落脚点”。
  关键词:无为;慎用;互动;有效;主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课堂教学的手段越来越有科技含量,教学手段的创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教师希望通过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堂的容量,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把抽象的教学问题给形象化等等,当名教师真的越来越不容易。可是,“喋喋不休”的大有作为的教师让学生不情愿,过多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不适宜的教育技术手段,使课堂上的学生无所作为,学生的资源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1]” ,“无为”教师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找到一个“什么该讲该做或什么留着不讲完甚或不讲”的制衡点,“无为”是一种高度内敛的教学智慧,是巧为,“无为无不为”,更不是滥为。
  1 “无为”是师道,教学要用心悟
  “无为”是中国道家文化思想,“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即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为做作,因而“无” 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不可感知而已,“无” 是 “似无而实有”,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无为”的教学之道,是教师心中有学生、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去观察、感悟、总结,需要我们去常常想、常常做,认真想、认真做,用心感悟我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和品格发展,教师要为学生的大有作为而“无为”。
  2 “无为”非滥为,慎用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等独特的优势,但只要是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导,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只是重要的积极的辅助作用,而在实际课堂中存在被夸大滥用的、使用不够适宜、甚或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的“滥为”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满堂灌”,是教师的“大有作为”使得学生不情愿的被接受的无所作为。
  2.1 教师之不作为
  有的教师是“用”上现代教育技术,甚至是较高的技术,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课件的“播放者”或“解说员”, 只是点击鼠标,不理会学生,缺乏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鼠标事件”,学生学无所获,是教师的不作为。
  2.2 教师之乱作为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活动是一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创造性活动,而有的教师为了技术而滥作为。有的引用了该用或不该用的图片、动画、声音等大量的信息;有的抛弃了黑板和粉笔,而將板书给“现代化”了;有的加入了艳丽的图片、吸引学生眼球的动画、无关主题的声音,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变化盲视”现象。
  2.3 教师不适之为
  在各种教学竞赛或公开课教学中,各种新型教育教学软件系统应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硬件如IPad应用上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都纳入教学课件中,来彰显教学的“丰满”,期待学生全盘接受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记忆、想象、思考、理解的时间与空间少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创新受到限制。
  3 “无为”是巧为,践行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无形的技术包括在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2]。在课堂教学中更关键是教学思想、方法和技巧,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关键是: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着眼点”,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着力点”,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落脚点”。有形的技术(现代的或传统的)仅是一种重要教学辅助手段。
  3.1 为何教,巧设多边互动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就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1世纪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能融入社会,进行自我发展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呢。我们的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摆脱考试指挥棒的约束,摆脱为学生得“高分”,而采用“短平快”的教学方式,我们的教学要回归学生本位,为了学生而教,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巧妙地构建出这一教学的思路。
  如《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教学中,要明确这一节课为何教?不仅是电磁感应的现象、条件和规律的知识目标,更在于感悟“如此简单的现象花费十年时间”?它的价值更在于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电磁互变、世界多样统一的科学观念;锲而不舍、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可以是“丰满”的课件,显现知识目标,期望学生全盘接受,也可以是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观察现象,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还可以是设计成学生的实验探究等教学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设计成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探究的多种互动形式效果最好。
  当然,要真正挖掘出每一节“为何教”的价值所在,就要求教师学会广义备课,即教师的备课就放到广阔的学科知识背景、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就需要老师的自我装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就要努力用一生的备课去构建好每45分钟的教学模式。
  3.2 如何教,巧化知识有效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人钻研教材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科的思想等实施的教学方案,是成功实施教学思想而绘制蓝图的过程。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就是物理知识转化为一连串的有效问题,问题巧妙设置,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的问题,而“现象 问号”是无效的问题。   如《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如何形成万有引力的概念呢?就从“牛顿撞上苹果”说起,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问题的针对性)?苹果树长到月球那么高,它还会落地吗(问题的层次性,思维逐次深入)?月球就像大苹果,它为什么不落回地面(问题的挑战性,激活思维)?从高处将物体抛出,如果速度足够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的开放性,思维活动开放)?苹果所受的重力与月球所受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问题的迫切性)?其它天体之间也有这样的相互作用力吗(构建万有引力的概念)?
  又《运动的合成》教学中,问题1:你能跑得比火车还快吗(激活思维:人的真实运动是火车的运动与人相对火车运动的合运动)?问题2:下雨天行走怎样撑伞才能避免淋湿(挑战:雨点相对人的分运动)?
  将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要彰显“眼中有物,心中有理” 的物理学科特色和魅力,“物”就是事实证据,“理”就是理性思维,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讲求事实证据,崇尚理性思维的学科。这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问题设置。
  3.3 为谁教,巧设主动学习情景
  美国教育家哈曼也说过:“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且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正是建立在深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问题的讨论。
  其一、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场景创设问题情景,能引起联想、想象,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利用学生积极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或方法。如,《受力分析》教学中,利用行驶中的汽车的受力,是生活中大家熟悉的情景,也可以用视频再展现行驶中的汽车,老师也可以与学生一起“犯错误”,罗列: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空气阻力、空气浮力、驾驶员对座椅的压力、大气压力等,老师可以“无为”,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是研究對象受力分析,不管施力,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不管内力的思维影像,逐步形成受力分析的思维习惯。课堂教学越贴近生活,课堂教学效率越好。
  其二、实验能呈现奇特的、新颖的、多变的、惊险的、趣妙的现象,配合教师得当的语言表达,甚或配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营造主动进行实验探究的课堂氛围。如《力的平衡》教学中,仅用三根火柴棍和一条细绳将几瓶矿泉水支撑在桌面,如图1。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新奇、亢奋状态。
  其三、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已经具备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原有概念与现实情境中现象产生矛盾或对立。教师给予适当启发和引导,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形成新的物理概念和方法。如《全电路欧姆定律》教学中,设置实验情景:先用二节的干电池给一小灯泡供电,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两端电压约3.0V,再用三节干电池(旧,未告知)给同一小灯泡供电,小灯泡显得更暗,结果与学生在初中学习的“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冲突,三节干电池的电压是4.5V,而实测小灯泡两
  端电压为2.1V,“电压去哪里了?”这样的情景设置,利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建立起了“电源内阻”的概念及解决电源内阻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师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职业,课堂教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教育学等很多学科有关联的艺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日益普及,在日益关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教育理念下,当好一名“无为”教师真的很不容易。
  参考文献:
  [1]雷玲.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何克抗.教育技术水平考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探讨产教深度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专业群建设途径。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羞怯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以丰富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结论,为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羞怯量表》和《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
以桑葚果汁、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设计出桑葚营养果冻的实验方案和工艺流程,采用该配方制备的果冻,营养价值高、果香浓郁、口感爽滑。
我国正在积极发展结构参数高、运行可靠性要求高的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为了给线路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高压线路和国外高压线路的运行情况,分析了
本文使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八师进行了调查,包括农八师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法律和政策建议,从而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家的一头猪突然得病死了,我觉得扔了可惜,就把肉拿到农贸市场上低价出售.结果,一些吃了我的猪肉的人发生了食物中毒.为此,当地卫生防疫站对我罚款1 500元,
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有多种要素。现实生活中,如果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能融进错觉艺术,将使园林艺术作品更生动有力,并使内涵更加丰富。本文对园林中几个错觉
本文从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出发,对电子电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满足产品认证要求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着重对技术文件的制定和管理、人员培训、采购和进货
近几年,笔者在对赣州各地果园病虫害的调查发现,柑桔树脂病呈发生上升趋势,如不引起重视及时加以防治,将严重影响赣南柑桔产业的发展。柑桔树脂病土名烂脚病,是柑桔遭受损伤
本文针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从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两个方面,通过入学率/升学率、生师比两类指标,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2008-2015年中部六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