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深入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专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技术动作增强体质,增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中专生体育意识行为习惯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健康的体魄是中专学生步入社会岗位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而体育与健康意识影响着中专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当然也就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素质。现在中专学校的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毕业后就要步入社会的基层岗位,大部分为一线的劳动者,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将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如何加强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使这一改革更具有针对性,有必要对中专生体育行为习惯与健康做一调查研究,以寻求全面提高中专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习惯的对策,以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庆阳理工中专、庆阳卫生学校、陇东职专等三所中专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共计300名,其中男生160人,女生140人。
在阅读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列出相关的调查题,并取得各班班主任及班级干部的配合后,于2009年4月10~12日在课后15分钟前发给学生填写,然后随堂收回。为了使调查能够反映不同阶段的中专生体育锻炼的状况,本次调查分别对一年级学生共2个班级、二年级学生共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2%。
对调查的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研究,有些调查项目对男生和女生进行分别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专生体育动机
中专生体育动机是对体育价值实现的动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实现体育功能的实践,又是实现体育价值的结果。中专生只有对体育产生了强烈动机,学校体育才能得到存在和发展。为了了解中专生对中专体育的动机。
从调查的结果看,中专生对体育的动机首先是强身健体,其占比例很大,达到了94,2%,说明中专生能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而为了体育成绩的比例占了21,7%,但多数中专生对终身体育思想的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养成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而只是将体育运动作为缓解压力的比例占了5,8%。体育改革后,中专生对体育的动机由为了考试成绩而变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和发展兴趣爱好,这说明体育淡化了学生的达标考试,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营造是今后中专生体育发展的主线条。
2、周锻炼次数及锻炼时间
为了了解中专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及锻炼时间,设计了调查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每次锻炼120 min以上的人不到5%,男生锻炼60~120min的人所占比例明显高出女生。锻炼30~60min的比例最高,两者合计占46.3%,锻炼时间不足30min的人中女生也占到18.9%。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女生的锻炼时间总体上少于男生。女生不超过60min者占女生总人数的85%,而男生不超过60min者只占男生总人数的67%。
一般根据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每次适宜的锻炼时间,国际标准为每次锻炼时间是30min,我国也是30min,而根据我国状况推导认为每次锻炼时间下限为20min最适宜困。要取得一定锻炼效益每次锻炼时间至少在20~30min。在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研究方面也有研究报导:要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20min,且在20~60min耐力项目比较适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刺激较充分,易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且不易引起关节损伤。而对于中专生来说,他们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则最好需要每次1小时的锻炼时间。从调查中看出,中专生的锻炼次数明显不足,尤其女生的锻炼时间比男生明显要少。每次锻炼时间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女生体质偏差的原因之一。
3、每次运动强度
为了了解中专生运动强度与体制的关系,将按体质“强”、“中”、
“弱”分三个组分别调查。将平时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定为“强”,成绩一般的为“中”,成绩较差的或者不合格的为“弱”。
从对被调查学生每次活动强度来看,12.1%的同学感觉非常累,48.4%的学生感觉比较累,33.8%的学生感觉不太累,5.6%的学生没感觉。一般认为运动强度小于50%的没有锻炼效果,大于80%属于大强度,锻炼时感觉非常累的锻炼强度往往大于80%,锻炼强度在50%~80%之间会感觉比较累,感觉不太累或没感觉的大致都在50%以下的强度。锻炼时运动强度适宜范围是不应超过最大强度的80%和低于50%,一般在60%~70%之间。适宜的锻炼强度应基本在与自身锻炼状况相适宜的负荷强度即达到有效锻炼强度。
从强、中、弱三类学生的对照比较中可以看出,锻炼时经常只维持在50%以下的强度者,体质健康强的学生占37.4%[注:(19.1+40.2+3.4+12.1)/2=37.4],弱类占43.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呈现出体质健康水平越低体育锻炼强度越小的趋势。从性别上看,50%锻炼强度以下者,女生占46,5%,男生占29.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可以认为,女生锻炼强度太小,也是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4、中专生生理指标
为了调查中专生体育行为习惯对身体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庆阳理工校医的“学生生理测量表”进行分析(选取了石油专业、建筑专业、计算机专业、电算会计专业为样本)。
可以看出,石油专业、建筑专业学生的肺活量平均值达到了3000,计算机专业、电算会计专业则是2500,这些专业差别的心率差异也比较大。从数据上看,平时经常锻炼的学生比平时锻炼的比较少或者是不锻炼的同学的生理指标高。
为了调查中专生体育行为习惯对身体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对他们肺活量(也称肺通气量)及运动后心率的变化进行了测试。此项调查学生共计80人,分为A、B两组,各40人。其中:A组:每周锻炼次数在5次以上,且每次时间在60 min以上。B组:每周锻炼次数在2次以下或者基本不锻炼,且每次时间在60min以上。
肺活量测定是临床医学用于评价肺疾患时肺通气功能的常规检测手段,它可对呼吸生理功能做出质和量的估价。通过调查发现,A组中肺活量>3000 m1的人数达到了40%,明显超过B组。可见,增加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为了测试运动后心率的变化,首先测量出平静时的心率,然后再检测50米跑步后心率,最后计算出运动后的心率上升值。从50米跑后,心率上升<45次/分者A组高于B组,>45次/分者A组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在运动量相同的。
情况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都比一般人小,不易产生疲劳,恢复也快。而一般人就要靠增加心跳频率来满足需要,缩短了心脏的休息时间,会过早产生疲劳,运动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其原因是经常锻炼的人,心脏收缩力强,每搏输出量大,适当增加心跳频率就可以满足要求,很显然这是心脏机能的“节省化”现象。在剧烈运动时,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即使心率达到200次/min左右时,每搏心输出量也能保持个体最大值,具备了承担人强度剧烈运动的潜在能力,能够满足机体剧烈运动的需要,这是身体锻炼给心脏功能带来的良好反应。
三、结论与建议
中专生有强身健体的正确体育动机,但绝大多数中专生对终身体育思想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坚持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性。许多学生体育锻炼次数少,与没有时间及缺少场地器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中专学校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学生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加强中专生进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正确认识健康的内涵;优化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体育评价考核机制;体育课程的单一学科结构向多学科综合课程结构转变、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注重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
(责任编辑:梁天梅)
关键词:中专生体育意识行为习惯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健康的体魄是中专学生步入社会岗位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而体育与健康意识影响着中专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当然也就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素质。现在中专学校的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毕业后就要步入社会的基层岗位,大部分为一线的劳动者,拥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将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如何加强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使这一改革更具有针对性,有必要对中专生体育行为习惯与健康做一调查研究,以寻求全面提高中专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习惯的对策,以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庆阳理工中专、庆阳卫生学校、陇东职专等三所中专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共计300名,其中男生160人,女生140人。
在阅读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列出相关的调查题,并取得各班班主任及班级干部的配合后,于2009年4月10~12日在课后15分钟前发给学生填写,然后随堂收回。为了使调查能够反映不同阶段的中专生体育锻炼的状况,本次调查分别对一年级学生共2个班级、二年级学生共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2%。
对调查的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研究,有些调查项目对男生和女生进行分别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专生体育动机
中专生体育动机是对体育价值实现的动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实现体育功能的实践,又是实现体育价值的结果。中专生只有对体育产生了强烈动机,学校体育才能得到存在和发展。为了了解中专生对中专体育的动机。
从调查的结果看,中专生对体育的动机首先是强身健体,其占比例很大,达到了94,2%,说明中专生能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而为了体育成绩的比例占了21,7%,但多数中专生对终身体育思想的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养成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而只是将体育运动作为缓解压力的比例占了5,8%。体育改革后,中专生对体育的动机由为了考试成绩而变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和发展兴趣爱好,这说明体育淡化了学生的达标考试,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营造是今后中专生体育发展的主线条。
2、周锻炼次数及锻炼时间
为了了解中专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及锻炼时间,设计了调查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每次锻炼120 min以上的人不到5%,男生锻炼60~120min的人所占比例明显高出女生。锻炼30~60min的比例最高,两者合计占46.3%,锻炼时间不足30min的人中女生也占到18.9%。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女生的锻炼时间总体上少于男生。女生不超过60min者占女生总人数的85%,而男生不超过60min者只占男生总人数的67%。
一般根据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每次适宜的锻炼时间,国际标准为每次锻炼时间是30min,我国也是30min,而根据我国状况推导认为每次锻炼时间下限为20min最适宜困。要取得一定锻炼效益每次锻炼时间至少在20~30min。在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研究方面也有研究报导:要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20min,且在20~60min耐力项目比较适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刺激较充分,易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且不易引起关节损伤。而对于中专生来说,他们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则最好需要每次1小时的锻炼时间。从调查中看出,中专生的锻炼次数明显不足,尤其女生的锻炼时间比男生明显要少。每次锻炼时间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女生体质偏差的原因之一。
3、每次运动强度
为了了解中专生运动强度与体制的关系,将按体质“强”、“中”、
“弱”分三个组分别调查。将平时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定为“强”,成绩一般的为“中”,成绩较差的或者不合格的为“弱”。
从对被调查学生每次活动强度来看,12.1%的同学感觉非常累,48.4%的学生感觉比较累,33.8%的学生感觉不太累,5.6%的学生没感觉。一般认为运动强度小于50%的没有锻炼效果,大于80%属于大强度,锻炼时感觉非常累的锻炼强度往往大于80%,锻炼强度在50%~80%之间会感觉比较累,感觉不太累或没感觉的大致都在50%以下的强度。锻炼时运动强度适宜范围是不应超过最大强度的80%和低于50%,一般在60%~70%之间。适宜的锻炼强度应基本在与自身锻炼状况相适宜的负荷强度即达到有效锻炼强度。
从强、中、弱三类学生的对照比较中可以看出,锻炼时经常只维持在50%以下的强度者,体质健康强的学生占37.4%[注:(19.1+40.2+3.4+12.1)/2=37.4],弱类占43.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呈现出体质健康水平越低体育锻炼强度越小的趋势。从性别上看,50%锻炼强度以下者,女生占46,5%,男生占29.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可以认为,女生锻炼强度太小,也是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4、中专生生理指标
为了调查中专生体育行为习惯对身体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庆阳理工校医的“学生生理测量表”进行分析(选取了石油专业、建筑专业、计算机专业、电算会计专业为样本)。
可以看出,石油专业、建筑专业学生的肺活量平均值达到了3000,计算机专业、电算会计专业则是2500,这些专业差别的心率差异也比较大。从数据上看,平时经常锻炼的学生比平时锻炼的比较少或者是不锻炼的同学的生理指标高。
为了调查中专生体育行为习惯对身体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对他们肺活量(也称肺通气量)及运动后心率的变化进行了测试。此项调查学生共计80人,分为A、B两组,各40人。其中:A组:每周锻炼次数在5次以上,且每次时间在60 min以上。B组:每周锻炼次数在2次以下或者基本不锻炼,且每次时间在60min以上。
肺活量测定是临床医学用于评价肺疾患时肺通气功能的常规检测手段,它可对呼吸生理功能做出质和量的估价。通过调查发现,A组中肺活量>3000 m1的人数达到了40%,明显超过B组。可见,增加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为了测试运动后心率的变化,首先测量出平静时的心率,然后再检测50米跑步后心率,最后计算出运动后的心率上升值。从50米跑后,心率上升<45次/分者A组高于B组,>45次/分者A组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在运动量相同的。
情况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都比一般人小,不易产生疲劳,恢复也快。而一般人就要靠增加心跳频率来满足需要,缩短了心脏的休息时间,会过早产生疲劳,运动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其原因是经常锻炼的人,心脏收缩力强,每搏输出量大,适当增加心跳频率就可以满足要求,很显然这是心脏机能的“节省化”现象。在剧烈运动时,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即使心率达到200次/min左右时,每搏心输出量也能保持个体最大值,具备了承担人强度剧烈运动的潜在能力,能够满足机体剧烈运动的需要,这是身体锻炼给心脏功能带来的良好反应。
三、结论与建议
中专生有强身健体的正确体育动机,但绝大多数中专生对终身体育思想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坚持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性。许多学生体育锻炼次数少,与没有时间及缺少场地器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中专学校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学生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加强中专生进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正确认识健康的内涵;优化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体育评价考核机制;体育课程的单一学科结构向多学科综合课程结构转变、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注重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
(责任编辑:梁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