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输电线路在日常运行中,很容易受雷击影响,发生跳闸、火灾等事故,这不仅影响到用户的安全用电,还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问题
前言: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尤其是110kV输电线路的架设规模越来越大,而110kV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雷击事故也逐渐加大,据统计在110kV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中,有70%是由于输电线路受到雷击,这不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用户的安全用电,甚至会引起电力火灾事故,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必要性
110kV输电线路是区域性电能转化和输送的核心,其输配电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由于110kV输电线路大多处于空旷的山区或者野地,经常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导致其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当110kV输电线路发生雷击现象后,很有可能出现线路绝缘子串闪络部件烧毁、损坏等现象,极大的影响到110kV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同时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后,雷电流在进入大地的过程中,会在输电线路行产生感应电流,引起线路过电压跳闸事故,因此,加强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 11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因素分析
2.1 绝缘配置
对于单回线路,首先要进行绝缘配置,如果单回线路绝缘配置的防雷性能分配在两个不同的回路上,就会极大的提高跳闸故障发生率。在实际操作中,要分别配置双回路的绝缘配置和单回路的绝缘配置,在同塔双回线路中,可以按照正常的模式进行绝缘配置,这样就能保证110kV同塔双回路线路的绝缘性能能满足相关规定。
2.2 相序排列
导线的相序排列会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造成影响,在110kV同塔双回线路中,为有效地降低跳闸事故的发生率,经常会采用逆相序排列法,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或者周围的线路发生雷击时,线路会反击过电压,此时线路左右绝缘串的电位不一样,就会导致回路发生电压闪络的现象。
3. 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思路
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的前提是将110kV输电线路所处地区的雷击事故发生率尽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当雷击事故无法避免时,要最大限度的将110kV输电线路绝缘部件承受的电压参数控制在最小。设计人员在进行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时,要深入了解110kV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积极的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获取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必要数据,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防雷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110kV输电线路的整体抗雷击能力,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 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关键措施分析
4.1 合理的选择输电线路路径
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时,首先要尽可能将输电线路架设在雷击事故发生率比较小的区域,从而对雷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控制,为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110kV输电线路路径的合理选择是线路防雷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当110kV输电线路必须通过雷击区域时,设计人员要认真分析雷击区域发生雷击的分布规律,从而选择合理的线路路径。如果110kV输电线路处于山坡、稻田的交叉处、岩石结构与土壤的交叉处、地质断层位置时,由于这些区域的土壤电阻率比较小,就容易发生雷击事故,因此,要尽量避免将110kV输电线路设置在这些位置。一般情况下,要将输电线路杆塔装置设置在土层结构性分布比较好、周围植被分布较好、土壤电阻率差异性比较小的区域,这些区域雷电经常作用在山顶位置,能极大的避免110kV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
4.2 合理的架设输电线路避雷线
合理的架设避雷线能有效地防止110kV输电线路雷击导线现象的发生,通过架设110kV输电线路避雷线,能对雷电作用力进行分流处理,并且能对雷电流通过110kV输电线路杆塔位置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使得杆塔装置塔顶电位参数得到控制。同时避雷线会与110kV输电线路导线发生耦合作用,有效地控制线路绝缘子的电压参数。避雷线还可以屏蔽110kV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压,降低线路反击过电压跳闸事故的发生。
4.3 强化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110kV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和抗雷击能力成正比,绝缘水平越高,其抗雷击能力就越强,因此,为有效地提高110kV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要努力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110kV输电线路的绝缘强度符合相关要求,要对输电线路零值绝缘子进行监测,从而逐步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总结:110kV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作,只有持续不断的提高110kV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才能为110kV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包英锋.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2):125-126.
[2] 雷超伟.防雷设计中110kV输电线路的问题讨论[J].科学时代,2014, (03):141-142.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问题
前言: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尤其是110kV输电线路的架设规模越来越大,而110kV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雷击事故也逐渐加大,据统计在110kV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中,有70%是由于输电线路受到雷击,这不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用户的安全用电,甚至会引起电力火灾事故,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必要性
110kV输电线路是区域性电能转化和输送的核心,其输配电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由于110kV输电线路大多处于空旷的山区或者野地,经常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导致其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当110kV输电线路发生雷击现象后,很有可能出现线路绝缘子串闪络部件烧毁、损坏等现象,极大的影响到110kV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同时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后,雷电流在进入大地的过程中,会在输电线路行产生感应电流,引起线路过电压跳闸事故,因此,加强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 11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因素分析
2.1 绝缘配置
对于单回线路,首先要进行绝缘配置,如果单回线路绝缘配置的防雷性能分配在两个不同的回路上,就会极大的提高跳闸故障发生率。在实际操作中,要分别配置双回路的绝缘配置和单回路的绝缘配置,在同塔双回线路中,可以按照正常的模式进行绝缘配置,这样就能保证110kV同塔双回路线路的绝缘性能能满足相关规定。
2.2 相序排列
导线的相序排列会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造成影响,在110kV同塔双回线路中,为有效地降低跳闸事故的发生率,经常会采用逆相序排列法,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或者周围的线路发生雷击时,线路会反击过电压,此时线路左右绝缘串的电位不一样,就会导致回路发生电压闪络的现象。
3. 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思路
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的前提是将110kV输电线路所处地区的雷击事故发生率尽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当雷击事故无法避免时,要最大限度的将110kV输电线路绝缘部件承受的电压参数控制在最小。设计人员在进行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时,要深入了解110kV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积极的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从而获取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必要数据,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防雷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110kV输电线路的整体抗雷击能力,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 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关键措施分析
4.1 合理的选择输电线路路径
对110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时,首先要尽可能将输电线路架设在雷击事故发生率比较小的区域,从而对雷击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控制,为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110kV输电线路路径的合理选择是线路防雷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当110kV输电线路必须通过雷击区域时,设计人员要认真分析雷击区域发生雷击的分布规律,从而选择合理的线路路径。如果110kV输电线路处于山坡、稻田的交叉处、岩石结构与土壤的交叉处、地质断层位置时,由于这些区域的土壤电阻率比较小,就容易发生雷击事故,因此,要尽量避免将110kV输电线路设置在这些位置。一般情况下,要将输电线路杆塔装置设置在土层结构性分布比较好、周围植被分布较好、土壤电阻率差异性比较小的区域,这些区域雷电经常作用在山顶位置,能极大的避免110kV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
4.2 合理的架设输电线路避雷线
合理的架设避雷线能有效地防止110kV输电线路雷击导线现象的发生,通过架设110kV输电线路避雷线,能对雷电作用力进行分流处理,并且能对雷电流通过110kV输电线路杆塔位置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使得杆塔装置塔顶电位参数得到控制。同时避雷线会与110kV输电线路导线发生耦合作用,有效地控制线路绝缘子的电压参数。避雷线还可以屏蔽110kV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压,降低线路反击过电压跳闸事故的发生。
4.3 强化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110kV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和抗雷击能力成正比,绝缘水平越高,其抗雷击能力就越强,因此,为有效地提高110kV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要努力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110kV输电线路的绝缘强度符合相关要求,要对输电线路零值绝缘子进行监测,从而逐步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
总结:110kV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作,只有持续不断的提高110kV输电线路的抗雷击能力,才能为110kV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包英锋.110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2):125-126.
[2] 雷超伟.防雷设计中110kV输电线路的问题讨论[J].科学时代,2014, (0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