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与胶质瘤微环境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胶质瘤的恶性比率逐年增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患者因其肿瘤基因的不稳定性、细胞异质性和广泛浸润性即使接受手术、放化疗,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2-15个月[1].常规的放化疗并不能杀死所有的肿瘤细胞,如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通过下调P53基因[2]和上调DNA修复酶如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3]躲避放化疗伤害.恶性胶质瘤患者迫切需要更有效的、分子水平的联合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1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三维CT造影(30-CTA)检查证实后即在24h内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其中6h内手术5例、6-24h手术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Ⅳ级10例,V级3例.术后根据出院时COS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并临时阻断4例,分离困难6例;术后出现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肺部感染
江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于2009年5月29日进行了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11人组成的新的常委会。选举洪涛为主任委员,徐庚生为荣誉主任委员,邓志锋、古今海和钱锁开为副主任委员,李美华任学会秘书。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患者102例,男85例,女17例;年龄28~72岁,平均44岁.GCS评分6~8分68例,5分34例。
期刊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26例28个椎基底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16例基底动脉瘤,10例椎动脉瘤.5例基底动脉顶部动脉瘤经翼点入路,5例基底动脉顶部和2例基底动脉上段动脉瘤用额颞颧(切断颧弓、扩大中颅窝底)入路,4例基底动脉中段动脉瘤采用乙状窦前(岩骨)和远外侧联合入路.10例椎动脉瘤中,4例椎动脉瘤采用乙状窦前(岩骨)和岩骨联合入路,6例取用远外侧-枕骨髁联合入路.
颅咽管瘤病理学上为良性,手术全切除理论上可以治愈,但肿瘤常常与垂体、垂体柄、第三脑室底等下丘脑结构关系紧密,使得全切除难度大,并伴随着术后高的并发症率及死亡率[1-2]。
期刊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
目的 总结分析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后和硬件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改进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21例DBS术后病人和硬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2例病人凶颅内出血没有统计在内.219例病人共植入328侧电极.结果 随访时间3-35个月,平均16.1个月.219例病人共发生和DBS硬件相关的并发症26例(11.9%)涉及21侧电极(6.4%).切口感染和(
一、资料与方法  1.主要试剂:2-甲氧雌二醇(2ME),雌二醇(E2)购自美国Sigma公司.  2.细胞培养:人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来自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于含10%胎牛血清、10%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MEM培养基中培养。
期刊
例1 女,56岁.反复发作性腹痛6年.每月发作4~6次,疼痛位于中卜腹部,伴头晕,持续数分钟小等.体检:神经系统及腹部检查(一),腹部B超、CT及胃镜榆查均(一)。
期刊
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化疗耐药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及患者预后生存和牛活质量.因此,探讨神经胶质瘤耐药产生原因及其机制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实验选用常用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和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SHG44为研究对象,用ADM浓度梯度递增结合间歇诱导法建立多药耐药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SHG,44/ADM,并对SHC:44/ADM的耐药特性及机制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