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农险黯然萎缩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3年,广东省高要市养殖户陈坤仁的45亩鱼塘灾害连连。2008年,天气太冷,陈坤仁的罗非鱼大量冻死。2009年,天气还是冷,鱼再次遭难;2010年,不冷了,这次,陈坤仁过半的鱼因高温发病致死。
  所幸,因为参加了高要市新型农村合作综合保障体系,陈坤仁凭着每年5元/亩的保费,在几次灾害中共拿到1.5万元补偿。据介绍,他所在的泥塘村,大部分养殖户都参加了该保险。不过,在高要市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农户正悄悄选择退出综合保障。
  
  统筹资金不够支付补偿
  
  2008年,高要市推出“新型农村合作综合保障”(下简称“综合保障”),包括人身安康保障、水稻保障、养鱼保障、养虾保障、住房保障和柑桔保障六项险种。根据规划,综合保障完全撇开保险公司,由当地农户个人出资和政府补贴共同作为补偿资金。农户人身安全或农业生产遇到风险后,由补偿资金按比例补偿。其中,柑桔种植、养鱼等与生产紧密相连的险种,更弥补了当前农业保险的空白。
  8月25日,高要市农业局政策法规股股长张流全向南方农村报记者提供了一份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综合保障参保情况良好,全市共筹集资金287.5万元。其中,参保户个人交费114.6万元,市政府补贴资金150万元。”相比2008年,参保资金显著提高。当年,全市筹资总额仅为181.8万元,其中,参保户个人交费74万元。
  然而,张流全仍担心筹集资金不够补偿。截至2010年7月31日,高要市综合保障今年累计补偿已经达到170万元,占整个统筹资金的60%。而在2009年,补偿资金甚至达到325万元,超出当年统筹资金34万元。
  大面积的补偿,意味着综合保障对当地农户确实能起到一定保障作用。据统计,2009年,整个高要市取得补偿的农户有2444户,而在2010年1-3月份,补偿农户也已经达到722户。
  
  综合保障令农户受惠
  
  参保3年,每年都获得补偿,这样的不幸与幸运,不止发生在陈坤仁一人身上。新桥镇布塘村委会黄主任养鱼4年,同样连续3年因天气造成重大损失而获得补偿。
  黄从2007年开始养殖近30亩罗非鱼。按照养鱼保障的规定,最初每年交2元/亩保费,发生灾害时补偿金额为100元/亩。2009年后保费增加到5元/亩,而补偿标准也提高到200元/亩。“算起来,3年保费一共360元,却拿回了1.5万元补偿,这是个实惠的政策!”8月26日,黄主任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据介绍,整个布塘村大约有50户养殖户,自2009年以来,95%都参加了养鱼保障。尽管未统计全村的补偿金额,不过在黄主任看来,养鱼保障的效果确实很明显。一发生灾害,村委就会马上带农业局工作人员现场勘察。“仅2009年,勘察次数就在20次以上,大多数都能得到补偿!”
  乐城镇思可村果农伍礼容同样因为曾获补偿而成为一名忠实的参保户。按照柑桔保障规定,每亩地每年保费5元,伍礼容3亩柑桔,每年的保费才15元。2009年,果园发生黄龙病,一共补回900元。“虽然不多,但起码够重新买苗了!现在,只要是符合参保条件的险种,我都参加!”
  与生产性的农业保险相比,推行更为顺利的是人身安康保障。按照该险种规定,参保者以户为单位投保,个人出资5元/人,政府补贴5元/人。补偿标准为“自然死亡补偿800元/人,交通意外死亡补偿3000元/人,交通意外住院费用500元以上的补偿500元/人·次”。2008年,高要人身安康保障参保14万人,参保率为23%;2009年,该项保障参保21万人,参保率上升为36%;到了2010年,整个高要市人身安康保障参保数已经增长到23万人。
  
  农户嫌补偿门槛太高
  
  尽管受益者叫好,但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是,与人身安康保障相比,几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障规模仍然很小。高要市2009、2010两年参保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部分险种出现了明显萎缩。2009年,参加柑桔保障的总面积达到0.6万亩,参保率为22%。到了2010年,该项保障参保面积仅为0.2万亩,参保金额由原先的3.2万元降至1.1万元。萎缩更明显的是水稻保障,2009年参保面积为3.4万亩,参保率为21%。至2010年,该项保障参保面积急速降至0.1万亩,参保金额仅为0.7万元。
  与此同时,各地参保也极不均衡。以养鱼保障为例,2010年参保面积约为1.1万亩。仅新桥镇参保面积就达到5276亩,占比约48%。在剩余9个开展了该险种的镇里,参保面积在200亩以下的就有5个。
  这折射出当前农险发展共同存在的瓶颈。
  “为什么人身安康保障好推动?一个原因是操作起来没有技术难度。但是与生产相关的其他保障,操作起来要么技术上做不到,要么勘察成本太高!”8月25日,高要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苦衷。
  农险勘察难,在高要试验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作为最初推出的6个险种之一的养虾保障,2009年试水一年后,被悄悄废止。“和其他水产品不同,虾死后是沉在水底的,做勘察和补偿都很困难。”
  养鱼、柑桔等其他险种勘察也存在同样问题。按照规定,这两项保障必须在出现50%损失时才予以补偿。“养殖户鱼塘出现死鱼,怎么可能真的捞起来称重量?都是凭经验,估算一下损失。但这很容易引发纠纷。”张流全介绍。
  纠纷从两方面影响着农户的参保率。“如果农户觉得该获补偿而未被农业局审核通过,即便他真的没达到补偿要求,但他也会在村里说保障不管用,这渐渐会影响其他农户的参保意愿。”伍礼容告诉记者。而在当地农业局看来,纠纷显然也会影响到基层政府的态度。“本来是惠农政策,但基层政府却往往在处理补偿问题时陷入纠纷,吃力不讨好。”张流全分析,地区参保率不均衡,与地方政府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与此同时,农户的参保观念也有待提高。“有些农户不愿意投保,是觉得搞种养买保险不吉利。”一些农户对保险进行了逆向选择,“像人身安康保障,如果家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农户投保的意愿就很高。”
  实际上,对于农户而言,无论技术还观念,都不是参保率低的最主要原因。2009年,乐城镇柑桔参保面积2675亩,2010年却降到572亩。“主要是补偿门槛太高了,按规定柑桔只有出现50%以上的损失才有补偿。不少农户认为,如果真的损失那么严重,哪还会在乎几百元补偿。”乐城镇农办莫主任认为,如果能把门槛降低到30%,参保率会大大提高。
  这样的想法,也得到村民认同。“2009年发生冻灾,村里的果农最多也就损失20%的产量,基本都达不到补偿要求。参保后发现享受不到好处,今年村里有六七户就不愿续保了!原来没参保的就更不用说了。”思可村村民反映。
  不过,降低补偿门槛,对于目前高要市财政而言,显然有不少困难。在连续3年共投入300余万元率先试验农业保险之后,8月25日,面对记者提出“未来是否有增加险种、扩大保险范畴的计划”时,该市农业局负责人思索片刻后说:“不容易啊,财政压力和人力成本都太高了。”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