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在多年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精神世界的人,怎么能够有精神生活呢?从极端角度讲,这个结论没问题。但除了在精神和心理上出了大毛病的患者,绝大多数人不会走这个极端,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再加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得到满足后,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必然浮出水面。这已被验证为规律。
几十年来,中国从僵化走向改革,从封闭走向开放,无数国人生活方式的递进鲜明地呈现出了这一规律。递进不是跨越,并没有鲜明的分隔。就像我们上台阶,一只脚上了上一阶,另一只脚还在下一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总是现于同一空间。在步向更高的需求层次时,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不可避免地留有前一个需求层次的烙印。这是人在进步时的客观性,也是团体、社会和政府进步时必然经历的杂糅阶段。看似有不少个人单兵突破了这个杂糅阶段,但其一般都有强大的家庭和环境基因背景。这一路径并不适用于普通人。但普通人到了一定阶段,也是有向上运动这一动机和需求的。所谓精神消费,尤其需要团体、社会和政府提供环境支持。
仅从企业这个团体来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求。但当下很多企业文化华而不实,只在表面上立个标语、口号,并没有更多实际内容。去年底一则视频曝光的南昌锦华源美业14周年感恩庆典,过程中既有“狼性团队”的大字标语,又有女员工两两面对面跪在台上互扇对方耳光,从团队来讲是反文化,于员工个人需求来说也是反动的。华为任正非早已拋弃的“狼性文化”,于今依然被一些企业视为发展的诀窍,腐朽之至。
再从社会这个角度说,现在的精神消费手段不可谓不高精尖,譬如电视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但人文价值的缺失及八卦噱头等的泛滥,让有着更高层次需求的、难以单兵突进的很多人不得不长时间陷于消极的氛围中难以自拔。纯粹的商业在赚钱方面也过于纯粹,知识精英也不会以普通民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精神消费的理念,便使得社会处在一只脚在上,一只脚在下的犹疑和纠缠中,也使人处于甲亢式的无聊狂欢。
至于政府的责任,那就更大了。倡导精神消费并给予相关产业、团体以政策和资金扶持,营造相应的环境,是政府存在的题中应有之义。
几十年来,中国从僵化走向改革,从封闭走向开放,无数国人生活方式的递进鲜明地呈现出了这一规律。递进不是跨越,并没有鲜明的分隔。就像我们上台阶,一只脚上了上一阶,另一只脚还在下一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总是现于同一空间。在步向更高的需求层次时,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不可避免地留有前一个需求层次的烙印。这是人在进步时的客观性,也是团体、社会和政府进步时必然经历的杂糅阶段。看似有不少个人单兵突破了这个杂糅阶段,但其一般都有强大的家庭和环境基因背景。这一路径并不适用于普通人。但普通人到了一定阶段,也是有向上运动这一动机和需求的。所谓精神消费,尤其需要团体、社会和政府提供环境支持。
仅从企业这个团体来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企业文化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求。但当下很多企业文化华而不实,只在表面上立个标语、口号,并没有更多实际内容。去年底一则视频曝光的南昌锦华源美业14周年感恩庆典,过程中既有“狼性团队”的大字标语,又有女员工两两面对面跪在台上互扇对方耳光,从团队来讲是反文化,于员工个人需求来说也是反动的。华为任正非早已拋弃的“狼性文化”,于今依然被一些企业视为发展的诀窍,腐朽之至。
再从社会这个角度说,现在的精神消费手段不可谓不高精尖,譬如电视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但人文价值的缺失及八卦噱头等的泛滥,让有着更高层次需求的、难以单兵突进的很多人不得不长时间陷于消极的氛围中难以自拔。纯粹的商业在赚钱方面也过于纯粹,知识精英也不会以普通民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播精神消费的理念,便使得社会处在一只脚在上,一只脚在下的犹疑和纠缠中,也使人处于甲亢式的无聊狂欢。
至于政府的责任,那就更大了。倡导精神消费并给予相关产业、团体以政策和资金扶持,营造相应的环境,是政府存在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