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诗歌教学部分不够重视,学生也容易忽视对诗歌的学习。然而古诗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次行动研究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诗歌教学;心灵;培养兴趣
一、研究背景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告诫他儿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始终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1、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诗歌十分被动,很少有人会真正喜欢古典诗词。一次我在讲一首诗歌前请喜欢诗歌的同学举手,只有两个同学。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
2、教师不够重视。一些中学教师认为,现在中学教育仍然是围着中考转,有考试就要应试。中考几乎不考诗歌,考到的内容也无非是几句诗词默写,只有几分而已。受它的影响,诗歌教学不太能引起中学教师的充分关注。
如何才能让诗歌走进孩子的心灵呢?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研究此课题十分必要。
二、研究目标
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
三、研究步骤
1、由情境入手,将古诗教学与音乐的结合。调动学生听、看、读、说多种感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2、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诠释诗歌。给学生体验、想象的空间。
3、组织一次古典诗歌朗诵比赛。古诗教学以诵读为重。
4、开展主题诗歌会。
四、研究实践内容
实施步骤一:
私下里和学生们闲聊时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诗歌,有的同学告诉我诗的意思难理解,有的同学说学诗没什么用处。为了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我打算从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和歌星入手,以此引起他们的共鸣。
播放: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提问:这是谁的作品?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播放:周传雄的歌曲《寂寞沙洲冷》-----怎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碟,孤燕可以双飞,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提问:这个歌名套用了谁的作品?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播放:邓丽君的歌曲《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提问:这是谁的作品?
------李煜的《相见欢》
播放《月满西楼》《虞美人》等等歌曲。
学生们原本在诗歌课是没精打采的,可是当他们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学生们都来了精神,有的学生甚至跟着哼了起来。学生们会唱歌曲的同时,这些诗词也就会背了。他们觉得背诗词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
实施步骤二: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诠释诗歌,是對学生个性的尊重。上课时,我给出了一首诗歌《钱塘湖春行》,让学生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比如绘画、朗诵、写作、谱曲等方式来传达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堂上,我抓住几个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古诗的重要景或物,画出能表现古诗意境的画面,再请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高,在画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在细细品位古诗的内容、含义与意境,在讲解的过程中又能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表达了出来。
有的同学用饱满的热情、抑扬的语调很有感情地诵读着;有的同学善于写作,把这首诗歌,改写成了一篇散文……一堂课下来,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不用老师教,已经被学生们演绎地淋漓尽致了。
实施步骤三:
古诗的学习不仅只是为了了解与欣赏,更在于诵读和积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了一次古典诗歌朗诵比赛,邀请班主任和另一位语文老师,我们三个老师当评委。有的同学朗诵的是绝句,有的同学背诵的是律诗,有的同学读的是唐诗,有的同学背的是宋词。其中,有一个女生配乐朗诵了《春江花月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音色甜美,朗诵地又很有感情,赢得了同学们一致的掌声。我们几个老师也被深深地打动了。
实施步骤四:
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合作小组:唐诗、宋词。各组首先分别介绍了有关唐诗、宋词的知识简介,展现了平时的知识学习和资料搜集。接着,两个小组轮流出题,比如当时刚好是冬天,学生们就用“雪”为题,每个小组要轮流说出含有“雪”的诗句。此外还有“离别诗”,“李白诗”等主题的诗词积累PK赛,同学们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尽情地享受诗歌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
五、研究成果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中国文化史上最独特、闪亮的一道风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苏轼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初中学生积累古诗词,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可增加孩子的语文积累,提高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学生们阅读了不少唐诗、宋词,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爱上了古典诗词,体会到古诗中蕴含的魅力,真正让诗歌走进了他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叶赛红《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网)
[2]《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0期)
[3]王晓红、徐韬 《中学诗歌教学方法初探》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年第01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心灵;培养兴趣
一、研究背景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告诫他儿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始终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1、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诗歌十分被动,很少有人会真正喜欢古典诗词。一次我在讲一首诗歌前请喜欢诗歌的同学举手,只有两个同学。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
2、教师不够重视。一些中学教师认为,现在中学教育仍然是围着中考转,有考试就要应试。中考几乎不考诗歌,考到的内容也无非是几句诗词默写,只有几分而已。受它的影响,诗歌教学不太能引起中学教师的充分关注。
如何才能让诗歌走进孩子的心灵呢?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研究此课题十分必要。
二、研究目标
本次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
三、研究步骤
1、由情境入手,将古诗教学与音乐的结合。调动学生听、看、读、说多种感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2、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诠释诗歌。给学生体验、想象的空间。
3、组织一次古典诗歌朗诵比赛。古诗教学以诵读为重。
4、开展主题诗歌会。
四、研究实践内容
实施步骤一:
私下里和学生们闲聊时问过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诗歌,有的同学告诉我诗的意思难理解,有的同学说学诗没什么用处。为了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我打算从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和歌星入手,以此引起他们的共鸣。
播放: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提问:这是谁的作品?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播放:周传雄的歌曲《寂寞沙洲冷》-----怎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碟,孤燕可以双飞,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提问:这个歌名套用了谁的作品?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播放:邓丽君的歌曲《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提问:这是谁的作品?
------李煜的《相见欢》
播放《月满西楼》《虞美人》等等歌曲。
学生们原本在诗歌课是没精打采的,可是当他们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优美的歌词,学生们都来了精神,有的学生甚至跟着哼了起来。学生们会唱歌曲的同时,这些诗词也就会背了。他们觉得背诗词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
实施步骤二: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诠释诗歌,是對学生个性的尊重。上课时,我给出了一首诗歌《钱塘湖春行》,让学生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比如绘画、朗诵、写作、谱曲等方式来传达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堂上,我抓住几个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古诗的重要景或物,画出能表现古诗意境的画面,再请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高,在画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在细细品位古诗的内容、含义与意境,在讲解的过程中又能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表达了出来。
有的同学用饱满的热情、抑扬的语调很有感情地诵读着;有的同学善于写作,把这首诗歌,改写成了一篇散文……一堂课下来,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不用老师教,已经被学生们演绎地淋漓尽致了。
实施步骤三:
古诗的学习不仅只是为了了解与欣赏,更在于诵读和积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了一次古典诗歌朗诵比赛,邀请班主任和另一位语文老师,我们三个老师当评委。有的同学朗诵的是绝句,有的同学背诵的是律诗,有的同学读的是唐诗,有的同学背的是宋词。其中,有一个女生配乐朗诵了《春江花月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音色甜美,朗诵地又很有感情,赢得了同学们一致的掌声。我们几个老师也被深深地打动了。
实施步骤四:
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合作小组:唐诗、宋词。各组首先分别介绍了有关唐诗、宋词的知识简介,展现了平时的知识学习和资料搜集。接着,两个小组轮流出题,比如当时刚好是冬天,学生们就用“雪”为题,每个小组要轮流说出含有“雪”的诗句。此外还有“离别诗”,“李白诗”等主题的诗词积累PK赛,同学们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尽情地享受诗歌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
五、研究成果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中国文化史上最独特、闪亮的一道风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苏轼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初中学生积累古诗词,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可增加孩子的语文积累,提高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学生们阅读了不少唐诗、宋词,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爱上了古典诗词,体会到古诗中蕴含的魅力,真正让诗歌走进了他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叶赛红《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数据库研究中心网)
[2]《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0期)
[3]王晓红、徐韬 《中学诗歌教学方法初探》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