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T服务 透析人才培养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IT服务产业发展和未来的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球经济环境及中国IT服务产业发展;二是云时代中国IT服务产业的转型;三是从IT人才需求新特点看高职人才培养。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中的中国IT服务产业
  
  根据IDC大中国区总裁郭昕的报告《全球在平衡中的中国服务外包趋势》,IDC统计了全球34家总产值超过1000亿美金的公司,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现在各占50%。从历史的角度看,从狩猎时代一直到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整个变化过程,有形资产占的比例数逐渐减少;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量上基本持平。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企业资产变化趋势来看,有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来越少,无形资产的比例却越来越大。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企业经营将会呈现服务化趋势,从事有形产品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从事管理与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服务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占比将越来越大。就中国来说,起初做制造业外包,现在主要从事IT服务、业务流程BPO,未来会做一些设计研发的外包,这是最高端的外包。目前国内服务外包的业务还是比较低端的,未来应该向服务业的高端发展,也就是向附加值更高的服务业发展。
  从全球IT服务产业的发展来看,技术与社会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全球IT服务市场。IDC预测,到2015年,全球的IT服务和业务服务总量将达到一万亿美元。单是美国和欧洲的服务支出即可占全球的82.2%,而美国和欧洲客户仅将12%的业务进行离岸外包。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印度承接的离岸外包业务占65%。中国这五年增长得比较快,但是跟印度相比,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小的。从IT服务产业的转移趋势来看,全球IT服务产业正在向中国等新型服务市场转移。中国2010年IT服务市场的规模是33亿美金,预测2010到2015年的年增涨率会达到24.2%;在过去中国服务外包市场中,承接的欧美服务外包和以日韩为代表的其它国家的服务外包的比例是相等的,预计未来中国承接欧美服务外包的比例会增大,其中日韩业务增长率为17%,欧美业务增长幅度则会达到30%。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过去我们一些学校培养的IT服务人才,很多是面向日韩的,在东北地区、山东一带的高校尤其如此。随着欧美服务外包量的增加,我们要在培养的目标上做适度的调整。因为,日本的整个服务外包包括文化、企业的管理和组织、外包的整个流程等等,跟我们承接的欧美的服务外包的规范是不一样的。
  全球IT服务外包产业为什么会向中国转移?因为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使其在世界制造业转移过程中成为“世界工厂”,软件成为越来越多产品中的重要部件,中国也应该成为一个“软部件”的制造基地;中国通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让中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中国年轻一代外语水平不断提高,海外归国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大学软件与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人才数量增加,使中国的人力资源与世界的软件与服务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2011年,日本大地震以后,留学日本的海外学子回到祖国的数量增加得非常快。英语、人力成本优势造就了印度呼叫中心的成功,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国最多的汉语人力资源,遍布世界的华人资源为中国呼叫中心业务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会。最后,中国拥有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这是我们跟印度最大的区别,这为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吸引国外IT企业到中国发展软件与服务业的基础。
  从中国IT服务产业的发展来看,中国IT服务产业在亚太服务市场地位日趋重要。IDC预测,2010年到2014年,中国的IT服务占亚太地区IT服务的比例逐渐上升,将会达到14.97%;中国的BPO服务在亚太地区BPO服务中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增幅将会达到15.30%。从中国的产业发展实际来看,过去十年是中国IT产业的黄金十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高速成长,本土市场IT应用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离岸外包高速发展,有吸引力的外包目的地城市兴起;中国软件企业在全球市场开始获得声誉,中国软件企业进入跨国经营时代。
  举几个比较显著的例子,中国服务外包营业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企业数量,已经从2006年的13家增长到了2008年的22家;中国服务外包人数超过3000人以上的企业到2008年也已经达到了12家。中国软件出口这十年的增长也非常快,从上个世纪末只有几亿美金的出口,到2009年已经达到了185亿美元,成长速度相当可观。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里,我们不仅承担了国外的大量外包业务,中国市场也同时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8年底,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数为434937家,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63084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已经超过了1300多家。而且,中国的市场在具体的行业里成长性也非常好,中国市场拥有着持续发展的巨大的软件与IT需求。中国的IT基础设施、平台建设趋于稳定,但应用的领域在逐渐扩大,IT与行业融合的程度会越来越紧密。中国从2004到2009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于此相关联的汽车电子,包括汽车里的嵌入式软件的增量也在扩大;手机里面的应用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手机上的应用也在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云计算的出现,移动终端和网络通信带宽的发展,我们的业务形态正在发生着变化,业务模式和创业模式也在发展变化。那么,从IT教育领域来看,要求我们未来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瞄准APPS的开发和应用来有针对性的提高教育质量,此外还包括人才的业务水平提高、应用技术的普及和新的云服务下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而这其中孕育着无限的IT商机。过去我们一直说,中国是劳动力的大国,但现实情况是,现在好多企业如机械制造、家政服务当然也包括IT企业,都招不到合适的人,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升值,劳动成本提高,出口压力增大。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中国主要有两个应对措施,第一,扩大内需。消费手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第二,制造业西移、网络营销、服务外包(离岸和在岸)。在这两个应对措施中,处处孕育着IT服务的商机。手机下乡、电脑下乡、智能电网、三网融合等,在IT的领域里有3G应用;铁路、公路、飞机等方面存在着IT基础架构的建设与升级;而在生活方面,高房价导致生活成本提高,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向二、三线城市流动,医疗改革逐步深入,存在着区域医疗建设、电子政务升级等IT服务。这些都给IT产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
  由此可见,IT服务将在中国继续扮演关键和战略性角色。而从中国的实际来看,中国的IT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也给中国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利好。
  从2009年年初到2011年,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各种鼓励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信息技术应用带动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两化融合。3年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
  2010年10月,国务院再次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11年1月,国务院颁布《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等七个方面的政策,优化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行业领先企业。
  2011年4月,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两化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云时代下中国IT服务产业的转型
  
  基础硬件水平的快速提升、云计算的迅猛发展、应用需求的持续深化和商业模式的不断革新,促进了IT服务业的转型。
  从基础硬件水平来看,中国在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中国基础硬件水平得到快速提升。1997年至2009年,全国共完成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万亿元人民币,建成辐射全国的通信光缆网络,总长度达826.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84万公里。到2009年底,中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已达1.36亿个,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866,367Mbps,拥有7条登陆海缆、20条陆缆,总容量超过1,600Gb。2009年1月,中国政府开始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目前3G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在构造硬件环境的时候,我们已不再担心网络运算的速度,尤其是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私有云和公用云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用户再也不用为IT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担忧。
  云计算迅猛发展,推动着IT服务产业业务模式的变革。在云计算平台下,商业模式由“技术竞争”向“开放平台”转变;营销观念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研发模式由“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销售方式由“软件授权”向“按需租用、按量计费”转变。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在云模式下,客户可以建立基于云的SSC或是在云平台上发布供求信息,拓展交易渠道,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了IT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做到按需付费,优化成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随时增加用户量,不再过分依赖服务商。从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看,在云模式下,可以做到资源充分共享,服务商可以在公共云平台或自身搭建的基于多客户的云平台上进行交付;收益模式可以做到按需租用、按量收费;利用云平台进行交付,要求服务商不仅要加强研发能力,更要注重运营能力的建设,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
  从人力成本优势向价值优势的转变。就整个亚太地区来看,随着应用需求的深化与商业模式的革新,2009年、2010年的高科技行业工资经费增幅加大,从人力成本优势向价值优势的转变成为整个亚太地区IT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同样如此。一方面,传统上,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一直是中国IT产业发展的优势,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物价水平的提升,劳动力价值成本在不断攀升。2008年中国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员中,北京的平均工资已达96963元,上海的平均工资已达91097元,2008年中国软件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已达76824元。IT服务产业的人力成本已不再是IT企业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人民币升值和IT与业务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行业能力和高价值业务成为厂商关注的焦点。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本优势占主导的资源密集型服务;第二阶段是研发能力成为重点的专业技术服务;第三阶段是行业能力成为焦点的增值服务,在这个阶段,重点业务是基于细分行业的专业解决方案。
  业务需求方面,中国的IT服务正在从技术导向向客户价值导向转变。我们应当看到,IT与软件不仅是基于技术的,更是超越技术的;中国软件业价值链正在向高端移动,高端的咨询和策划能力增强。与客户的业务融合、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是未来中国软件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赛迪顾问2010年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不同业务类型中,应用软件开发占30.4%,定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占12.6%,人员派遣占13.4%,系统测试占20.3%,网站制作与维护占3.6%,软件本地化、多语言化占14.5%,其他占5.2%。从中可以看到,在IT服务的比例中,以客户价值导向的业务形态比例在不断加大。
  从IT服务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IT企业在从过去的模仿成功的模式向创造成功模式转变。第一,云计算的飞速发展推动互联网时代新机会不断涌现。创业的机会增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在云平台出现以后,要创办一个企业,现金资本越来越少,甚至不需要现金资本和独立的工作空间就能创办很好的一个企业。第二,我们正在从网络经济走向APPS(应用服务)经济。第三,社会发展对新型解决方案产生了大量需求。
  总体来看,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时代,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时代的转变。比如,手机是嵌入式软件应用的最大领域,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给嵌入式软件市场带来巨大成长机会;信息家电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数字电视、IPTV,机顶盒将是信息家电领域嵌入式软件的重要应用领域;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跨国企业在硬件制造基础上,将越来越多的研发、设计、服务及创新业务向中国转移,中国将从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向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转变。中国制造的产品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软件和服务的机会,未来5年,中国嵌入式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8-2012年,中国嵌入式软件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23.78%,预计2012年,中国嵌入式软件产业规模将达到5240亿元人民币。
  从IT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IT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除了要了解IT技术以外,还要了解行业应用,同时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关注行业价值,注重行业需求。
  
  从产业新需求看高职IT人才培养的七大关键要素
  
  一般来说,IT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客户行业应用、人才和自主创新。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在行业应用方面,重点关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采用行业标准、关注行业价值、注重行业需求。如高校申办物联网专业,各个高校原有的基础不同,所在的地域的经济不同,发展的形势也不同。各高校在办物联网专业的时候,不是办一个大而全的物联网专业,而是要与本地的本校的基础相结合。例如,学校的优势专业是交通专业,相应的物联网专业就可以向智能交通方向发展;如果学校的优势专业是家电、农业等方面,相应的物联网行业就是智能家电、智能农业等等。
  IT产业信息技术承载度高,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其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底、附加值高,同时又是一个国际化水平高、跨行业的产业。这些特点决定了IT人才需求的特点,即强调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人才具备优秀的语言与沟通能力,把面向业务和面向技术相结合,具备跨专业的知识结构。IT人才需求特点的变化要求我们在IT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施规模化培养、实用化培养、国际化培养和复合型培养。不仅是本科层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也要培养出能够把IT的技术与行业应用很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经济的发展和云计算的广泛应用,IT基础设施成熟,软件平台完善,底层技术开发和支持的需求减少;企业内部和外部业务的变化,IT企业成长由技术驱动转为业务驱动和服务驱动;两化融合,行业应用广泛性,云计算、物联网、绿色IT、社交运算、信息安全、移动应用软件等发展趋势不断扩大,以上这些IT服务产业的新发展趋势,使IT人才需求产生了新的特点,即纯IT的技术性人才需求在降低、行业能力与技术水平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全球化能力的需求在不断提升。
  第一,教师队伍的封闭性决定了其不能很好地与产业融合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IT人才培养需要持续解决的一个难点就是师资问题。当前,在高职IT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能够带项目的教师数量不多,水平不高;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仍然缺乏,教师队伍的封闭性决定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难以有效实施;教师队伍的评价体系存在偏差,没有有效引导教师在校企之间的流动;缺乏项目驱动的激励机制;“双师型”师资培训项目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行业主流标准、技术、设备脱钩。
  要想改变这种格局,真正提高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打破教师队伍的封闭系统,实现教师的流动;同时要加强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包括对新进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和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还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国家标准的、统一的和权威的职业资格制度;构建教师以项目经理身份参与项目以及引进企业工程师担任教师的机制与措施。
  第二,教学内容尚需进一步围绕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高职人才培养必须要围绕地方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高职IT人才培养必须与当地优势行业相结合;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渠道共享企业的教育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创造真实实践环境;构建面向就业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第三,实训过度依赖企业与培训机构。
  现有的实训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实训模式(完全依赖企业)。主要缺点是:状态分散,管理不便;经济性不足,增加企业和院校成本;少数学生参与,难以普适推广。另一种是以培训机构为主导的实训模式。主要缺点是师资动手能力不足,缺乏实战;费用昂贵,形式重于实质;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是简单的契约关系,难以互惠可持续。因此,我们建议,实习实训模式建设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互惠性原则、普适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对于学生初级阶段的实训(没有实践基础时)要以学校为主,学生的实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变“企业被动接受”为“企业主动需求”。
  第四,教材与师生的期望存在差距。
  教材建设要服务于IT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来源于用人单位而不是高校教师的闭门造车。当前高职IT系列教材存在的普遍特点是,教材内容不完全服务于培养目标、教材知识难以迁移到实践中、内容缺乏系统性与结构化、重视知识介绍而轻视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与配套资源缺失、教材表现形式与可读性欠佳。
  建材建设必须要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教材设计要体现项目教学、学中做、做中学等教学思想,教材应突出能力培养,体现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融合。
  第五,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当前,人才职业能力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基本理论知识的不扎实以及工程能力的缺失;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及沟通的能力的不足;价值观与态度扭曲。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术的培养相结合。
  第六,改革学生的评价考核方式。
  当前的考核评价——学生成绩评价仍以理论考核为主,对于IT专业的学生来说,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如针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重点考核计算机系统安装与维护、文字录入速度、Word文档编辑、PPT的制作技巧、Excel使用等,而不是一味地、单纯地进行理论考试。
  第七,专业评估体系不完善。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注重的是学校评估而不是专业评估。专业的评估中要借鉴美国的ABET理念,要开展基于ABET标准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专业评估;运用PDCA有效改进专业、课程、项目、教材、学生教育活动等建设;引入CMM学生成熟度评价标准对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总之,各高校的大类专业要更多关注行业应用,用行业应用带动专业的发展,促进学生就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则是强调培养软件开发与服务的国际化人才,以及与行业紧密结合、业务和技术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在自主创新方面,更加注重推行开放标准,推动开放源代码应用,促进自主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等。
其他文献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然而,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阅读疗法”这一治疗心理健康的绿
症状性高血压不可一味滥用降压药rn老王所患高血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性高血压,又叫继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左右.其中多数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不要一
期刊
在旅游产业中,红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增加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情结,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本文以江西省红色旅
摘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利用国有企业的职位进行犯罪不仅危害了公民和国家的利益,更是抹黑了国家的形象。在国有企业中利用职务便利进行犯罪是十分严重的腐败行为,其中有思想不坚定的原因,也有相应的法治法规不完善、高层监管不周的因素。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健全相应的法规、加强高层对企业的管理力度;在此同时,我们也要构筑多条防线,布置更多的“雷区”,让国有企业中思想不坚定的人不敢越雷池一
营销中“攻心”战略关键是看经营者头脑中的“消费者”观念.因为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建立在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之上的,即了解消费者所想的(认知),他们所体验的(情感),他们了一去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施工效率,许多施工单位开始采用更加先进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其中EH4电磁成像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对EH4电磁成像系统数据处理的在隧道探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改进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隧道探测;数据处理;EH4电磁成像  EH4电磁成像系统数据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处理流程封闭、局限性大以
傅晓东简历  2000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花鸟专业   2003年考取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学位  2003年9月至今任鲁迅美术学院《美苑》编辑部责任编辑   2004年12月至2006年7月任台湾《艺术新闻》杂志执行编辑  参展情况:   2006年12月《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世纪坛美术馆)  2006年12月《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何
1955年关键词:私生子一个在校女研究生的孩子,一个没有名分的私生子,一个出生即被抛弃的婴儿。谁也想不到,这个人拥有坚定的灵魂。差不多半个世纪后,他震惊全球。事实证明,私
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高速公路企业安全稳定的主要因素,提出构建"意识—制度—能力—技术"四位一体的安全稳定风险防控体系,采取增强安全意识、完善防控制度、强化应对能力、提
篮球运动的参与人数众多,对抗激烈,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通过对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部位的损伤机理、损伤后的症状及其损伤后的处理方法的浅述,归结出了几种导致损伤发生的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