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丰村环赤路31号,公望艺术园,富春江畔一个隐蔽的所在,它的前身是富春电缆厂。废弃的厂房到处是破败感,又带着劫后余生的狡黠。
行车、铁钩、油桶,卸去了疲惫和沉重,成为了工业时代的注脚。园区内很安静,铁锈在肆意地生长,此外还有暖风中的小花和嫩芽,一切从轻就简。
1
进入山居美术馆的瞬间,眼睛是震慑的,在巨大通透的厂房内,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就那样陈列着,自由、独立。雪白的墙壁和屋顶,让光线在空气中充分散射,空灵、冷寂、简洁之余,有一种极度的理性。
八爪鱼形状的铁架,缠绕着许多细小的线圈,启动时会发出响尾蛇一般的声音。浸泡在墨池中,两只巨大的金属毛笔,笔头竟是真人头发。悬垂的黑色竹席、静置的藤椅以及木锤,这是一件名为《光和空间调节的生活》的作品……
材质被任性地挥霍着,从不锈钢、水泥、树脂、木炭,到电机、灯泡、瓶胆、报纸,漫无目的的背后,好像有一种隐藏的规则。
当然,两边墙壁上大大小小的画作,让这艺术的空间一直延伸。当你走过一件件作品时,好像有声音在耳边,把许多超前的、非现实的,甚至不安的思想传递给你,这是来自艺术的精灵。
26位中国美院的艺术家已经在这里入住,每一间工作室的铭牌上,用生锈的铁片,标记着他们的名字。之所以选择来到这里,黄公望是公认的原因——出世、归隐,而后把自己修炼到人艺合一的境界,黄公望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自由的信仰,是一个理想的符号。
于是,他们把这里叫作“山居”。
2
玩艺术的人很酷,他们着装随性,用眼睛和思想解构世界,然后重新组装。
走进一间敞开着的工作室,美籍声音艺术家姚大钧和马楠夫妇,正在整理着各种物件,看起来这场战斗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居住在台北,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同时在美国经营着一家唱片公司,如今的身份是中国美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的每一次远行,行李是一只大大的集装箱,里面装着他的工作伙伴——有关声音和影像的处理装置。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姚大钧创办了“前味音乐电台”,通过网络影响了华人音乐聆听和创作的新浪潮。到2003年时,为了让国内新音乐接轨国际进程,他又在北京、广州、台北三地策展了“声呐”系列国际音乐交流活动。
“声音和听觉,成为空间摆设与视觉炫饰的装饰,这才是整个音乐和听音体系最大的危机,是人类光辉音乐传统正式终结的标识讯号。”
十几年来,姚大钧在纽约、迈阿密、香港、上海、深圳等世界各大城市,做过许多声音艺术大展。在他看来,艺术声音不等于声音艺术,“Sound is truth(声音即真理)”。他用新媒体做实验,让人们从声音中体验语境的异化,甚至秩序的重建。
2015年底,姚大钧在杭州顺利策展了“迷因城市:骇进现实”跨媒体艺术节。关于“迷因”,他的解释是,未来导向的文化创造力因子,它在无形中渗透进并影响着一座城市的日常,技术和艺术的结合重叠上虚幻,增强了现实,这些虚实相生,主客交互的经验,建构起共同的魔幻记忆之都。
这场秀,战线拉得很长,跨媒体的介质以“身体+网络+城市”的方式贯穿了整体。GPS定点串联终端展更是将“增强现实”部分做了生活嵌入——打开 “迷因城市杭州”APP,就可以通过手机在杭城不同地点看到耳目一新的作品:西湖冒出水怪,苹果Logo变成呐喊的舌头,钱王头像换成了马云,河坊街里传来旧时的吆喝声……
“我们正在做的,还有当下媒体考古,用后设的手段和几百年后的眼光,去看待微博、微信这些媒体,将微语言和《论语》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种短小精悍的传播机制。”
在山居,姚大钧要建国内最大的声音档案馆。此外,跨界混居,让他有机会与同事擦出火花,去完成更多不可思议的创作。
3
在山居的另一间工作室里,沈立功正做一件他认为“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刚刚拆解了一台废弃已久的苹果显示器,框架和零件被随意地摊开在桌上,但像极了一件作品。他的身旁是一具雪白的机械人模特,这个本是《Second Life》网游中的角色,通过3D打印的方式,骇进了他在现实中的创作空间。
虽然身份是中国美院开放媒体系副教授,但沈立功看上去依然像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大男孩。早年学习版画创作,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金奖,可他偏偏他不安所学,跑去美国读了一门毫不相干的扩展媒体学,又名“电子整合艺术”。
一双用来刻模板、刷油墨的手,编辑起了计算机程序,这在他看来也能归到一起去。“计算机和版画一样都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都是本体。”
“一般意义上,我们将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但其实存在着第三类世界——虚拟世界。而我,想做的是沟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沈立功用计算机语言,寻找图像、声音、影像在虚拟空间的艺术可能,以三维建模的方式,像“造物主”般构筑起自己宏大的在线虚拟世界。
“对我来说,是一个重新工作的机会。”沈立功说。第一次来看场地,彼时的“山居”还是荒草披离,但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让他觉得“特想住到这里来”。让他意外的是,“山居”的交通非常方便,“自从住下来,我上课从来没迟到过,于是再也不想走了。”
在山居,沈立功想做的事有很多,他在设计工作室之初就想好了,今后会有个一模一样的工作室存在于虚拟世界,而站在现实的空间里,你也可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看见网络空间的留言和资讯。
这个“技术宅”的最大的爱好就是摆弄摩托车,把车体肢解拆开后再装回去。每天用大量的时间看代码、敲代码,是件很累的事。“山水会让你忘记时间,减轻压力,更容易集中精神。”闲暇时,他会开着机车在富春江边转一圈,一路上的风景也给他很多感触,“这里的地貌给我很丰富的感觉,这对我的创作是新鲜的东西。我的虚拟世界其实需要一些自然景观。我一直很想用三维扫描的技术,把这些看到的图像信息转换成模型。”
4
如果600多年前有微信,也许黄公望也是中国美院的一员,朋友圈的内容可能是这样的:
@公望:你画的画很不错,一起来干点别的有意思的事吧,比如……
行车、铁钩、油桶,卸去了疲惫和沉重,成为了工业时代的注脚。园区内很安静,铁锈在肆意地生长,此外还有暖风中的小花和嫩芽,一切从轻就简。
1
进入山居美术馆的瞬间,眼睛是震慑的,在巨大通透的厂房内,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就那样陈列着,自由、独立。雪白的墙壁和屋顶,让光线在空气中充分散射,空灵、冷寂、简洁之余,有一种极度的理性。
八爪鱼形状的铁架,缠绕着许多细小的线圈,启动时会发出响尾蛇一般的声音。浸泡在墨池中,两只巨大的金属毛笔,笔头竟是真人头发。悬垂的黑色竹席、静置的藤椅以及木锤,这是一件名为《光和空间调节的生活》的作品……
材质被任性地挥霍着,从不锈钢、水泥、树脂、木炭,到电机、灯泡、瓶胆、报纸,漫无目的的背后,好像有一种隐藏的规则。
当然,两边墙壁上大大小小的画作,让这艺术的空间一直延伸。当你走过一件件作品时,好像有声音在耳边,把许多超前的、非现实的,甚至不安的思想传递给你,这是来自艺术的精灵。
26位中国美院的艺术家已经在这里入住,每一间工作室的铭牌上,用生锈的铁片,标记着他们的名字。之所以选择来到这里,黄公望是公认的原因——出世、归隐,而后把自己修炼到人艺合一的境界,黄公望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自由的信仰,是一个理想的符号。
于是,他们把这里叫作“山居”。
2
玩艺术的人很酷,他们着装随性,用眼睛和思想解构世界,然后重新组装。
走进一间敞开着的工作室,美籍声音艺术家姚大钧和马楠夫妇,正在整理着各种物件,看起来这场战斗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居住在台北,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同时在美国经营着一家唱片公司,如今的身份是中国美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姚大钧的每一次远行,行李是一只大大的集装箱,里面装着他的工作伙伴——有关声音和影像的处理装置。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姚大钧创办了“前味音乐电台”,通过网络影响了华人音乐聆听和创作的新浪潮。到2003年时,为了让国内新音乐接轨国际进程,他又在北京、广州、台北三地策展了“声呐”系列国际音乐交流活动。
“声音和听觉,成为空间摆设与视觉炫饰的装饰,这才是整个音乐和听音体系最大的危机,是人类光辉音乐传统正式终结的标识讯号。”
十几年来,姚大钧在纽约、迈阿密、香港、上海、深圳等世界各大城市,做过许多声音艺术大展。在他看来,艺术声音不等于声音艺术,“Sound is truth(声音即真理)”。他用新媒体做实验,让人们从声音中体验语境的异化,甚至秩序的重建。
2015年底,姚大钧在杭州顺利策展了“迷因城市:骇进现实”跨媒体艺术节。关于“迷因”,他的解释是,未来导向的文化创造力因子,它在无形中渗透进并影响着一座城市的日常,技术和艺术的结合重叠上虚幻,增强了现实,这些虚实相生,主客交互的经验,建构起共同的魔幻记忆之都。
这场秀,战线拉得很长,跨媒体的介质以“身体+网络+城市”的方式贯穿了整体。GPS定点串联终端展更是将“增强现实”部分做了生活嵌入——打开 “迷因城市杭州”APP,就可以通过手机在杭城不同地点看到耳目一新的作品:西湖冒出水怪,苹果Logo变成呐喊的舌头,钱王头像换成了马云,河坊街里传来旧时的吆喝声……
“我们正在做的,还有当下媒体考古,用后设的手段和几百年后的眼光,去看待微博、微信这些媒体,将微语言和《论语》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种短小精悍的传播机制。”
在山居,姚大钧要建国内最大的声音档案馆。此外,跨界混居,让他有机会与同事擦出火花,去完成更多不可思议的创作。
3
在山居的另一间工作室里,沈立功正做一件他认为“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刚刚拆解了一台废弃已久的苹果显示器,框架和零件被随意地摊开在桌上,但像极了一件作品。他的身旁是一具雪白的机械人模特,这个本是《Second Life》网游中的角色,通过3D打印的方式,骇进了他在现实中的创作空间。
虽然身份是中国美院开放媒体系副教授,但沈立功看上去依然像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大男孩。早年学习版画创作,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金奖,可他偏偏他不安所学,跑去美国读了一门毫不相干的扩展媒体学,又名“电子整合艺术”。
一双用来刻模板、刷油墨的手,编辑起了计算机程序,这在他看来也能归到一起去。“计算机和版画一样都是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都是本体。”
“一般意义上,我们将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但其实存在着第三类世界——虚拟世界。而我,想做的是沟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沈立功用计算机语言,寻找图像、声音、影像在虚拟空间的艺术可能,以三维建模的方式,像“造物主”般构筑起自己宏大的在线虚拟世界。
“对我来说,是一个重新工作的机会。”沈立功说。第一次来看场地,彼时的“山居”还是荒草披离,但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让他觉得“特想住到这里来”。让他意外的是,“山居”的交通非常方便,“自从住下来,我上课从来没迟到过,于是再也不想走了。”
在山居,沈立功想做的事有很多,他在设计工作室之初就想好了,今后会有个一模一样的工作室存在于虚拟世界,而站在现实的空间里,你也可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看见网络空间的留言和资讯。
这个“技术宅”的最大的爱好就是摆弄摩托车,把车体肢解拆开后再装回去。每天用大量的时间看代码、敲代码,是件很累的事。“山水会让你忘记时间,减轻压力,更容易集中精神。”闲暇时,他会开着机车在富春江边转一圈,一路上的风景也给他很多感触,“这里的地貌给我很丰富的感觉,这对我的创作是新鲜的东西。我的虚拟世界其实需要一些自然景观。我一直很想用三维扫描的技术,把这些看到的图像信息转换成模型。”
4
如果600多年前有微信,也许黄公望也是中国美院的一员,朋友圈的内容可能是这样的:
@公望:你画的画很不错,一起来干点别的有意思的事吧,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