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躁的社会就像用金砖砌成的摩天大楼,虽然金碧辉煌,但光芒太过刺眼,令人生厌。而简朴的生活则像田园农家精致的小屋,尽管不奢华,但让人身心舒适,渐生喜爱。崇尚简朴是每个人卸下重负,回归本真的最佳选择。
有的人不能始终如一地崇尚简朴,挥霍无度后是身败名裂的恶果。《悯农》的作者李绅本是体恤民情,感喟民生疾苦的读书人,本来生活简朴,但在他科举高中并如愿做官后,却摒弃了原先简朴的生活方式,奢靡至极,最终被削官,家财亦耗尽。正如一朵朴素的花能常开不衰,而被纷华侵染了的生命,只能逐渐凋零。简朴如果不能作为原则常住心中,人最终还是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安于“贫瘠”,追求简朴的,所以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道: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而不染者尤洁。托尔斯泰出身俄国贵族家庭,而他终其一生都在逃离贵族阶层和贵族生活。他乐意到平民中去品尝贫苦,享受简朴的生活。直至七八十岁了,他仍看不惯骄奢的做派、贵族的丑态,依然离家,追寻朴素直白的生存状态。虽然他的生命终止在了一个破败寒冷的火车站,但他崇尚简朴、追寻本真的精神令人叹服。这说明即使周遭物欲横流,人依然有保持自我的可能,依然可以怀有一颗崇尚简朴的心。
通常因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简朴的人,在富足之后都会极力摆脱简朴的生活,但能在富贵后仍恋于简朴才彰显可贵。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被迫迁至云南,组成西南联大。当时联大的校舍是危房,而且警报长鸣。但那里云集了中国当时顶级的英才,他们生活极其简朴。抗战结束后,三校重归旧址,但诸多教授学者仍过着简朴的生活。清华校长梅贻琦掌管着数十万教育资金,而家中布置与贫民无异,其夫人韩咏华甚至要靠给人洗衣服来贴补家用。一种生活锻造一类人,一种精神成就一代大家。人们至今仍追忆那一代的闺秀名家。由此观之,一个人在体味过艰辛并重归安逸后,仍能保持简朴,这是崇尚简朴的最高境界。
魏晋的士子,大唐的梦得,当代的莫言,国外的梭罗,他们或守着一片竹林,或居着一方陋室,或念着一处故土,或望着一畔清湖,虽为大家,酷似平民。简朴地生活,安静地处事,回归生活的原态,自觉避开外界的纷扰,就算未能“兼济天下”,却得以“独善其身”。简单的生活方式,朴素的生命本质令生活远离了尘嚣,粗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他们精致的灵魂。
崇尚简朴,让心灵回归平静,让生命返璞归真。
点评本文是议论文。
本文结构完整,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列举梅贻琦、托尔斯泰、李绅、洪应明、莫言、梭罗等大量概括性的事例,充分论述了简朴的重要性,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正反对比论证和层进式的结构使文章深刻清晰。但是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有些突兀,需要增加过渡段,使上下文能紧密衔接在一起。
结构严谨,论证充分,评为一类卷。
(指导老师王昭)
有的人不能始终如一地崇尚简朴,挥霍无度后是身败名裂的恶果。《悯农》的作者李绅本是体恤民情,感喟民生疾苦的读书人,本来生活简朴,但在他科举高中并如愿做官后,却摒弃了原先简朴的生活方式,奢靡至极,最终被削官,家财亦耗尽。正如一朵朴素的花能常开不衰,而被纷华侵染了的生命,只能逐渐凋零。简朴如果不能作为原则常住心中,人最终还是会沦为物欲的奴隶。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安于“贫瘠”,追求简朴的,所以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道: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而不染者尤洁。托尔斯泰出身俄国贵族家庭,而他终其一生都在逃离贵族阶层和贵族生活。他乐意到平民中去品尝贫苦,享受简朴的生活。直至七八十岁了,他仍看不惯骄奢的做派、贵族的丑态,依然离家,追寻朴素直白的生存状态。虽然他的生命终止在了一个破败寒冷的火车站,但他崇尚简朴、追寻本真的精神令人叹服。这说明即使周遭物欲横流,人依然有保持自我的可能,依然可以怀有一颗崇尚简朴的心。
通常因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简朴的人,在富足之后都会极力摆脱简朴的生活,但能在富贵后仍恋于简朴才彰显可贵。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被迫迁至云南,组成西南联大。当时联大的校舍是危房,而且警报长鸣。但那里云集了中国当时顶级的英才,他们生活极其简朴。抗战结束后,三校重归旧址,但诸多教授学者仍过着简朴的生活。清华校长梅贻琦掌管着数十万教育资金,而家中布置与贫民无异,其夫人韩咏华甚至要靠给人洗衣服来贴补家用。一种生活锻造一类人,一种精神成就一代大家。人们至今仍追忆那一代的闺秀名家。由此观之,一个人在体味过艰辛并重归安逸后,仍能保持简朴,这是崇尚简朴的最高境界。
魏晋的士子,大唐的梦得,当代的莫言,国外的梭罗,他们或守着一片竹林,或居着一方陋室,或念着一处故土,或望着一畔清湖,虽为大家,酷似平民。简朴地生活,安静地处事,回归生活的原态,自觉避开外界的纷扰,就算未能“兼济天下”,却得以“独善其身”。简单的生活方式,朴素的生命本质令生活远离了尘嚣,粗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他们精致的灵魂。
崇尚简朴,让心灵回归平静,让生命返璞归真。
点评本文是议论文。
本文结构完整,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列举梅贻琦、托尔斯泰、李绅、洪应明、莫言、梭罗等大量概括性的事例,充分论述了简朴的重要性,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正反对比论证和层进式的结构使文章深刻清晰。但是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有些突兀,需要增加过渡段,使上下文能紧密衔接在一起。
结构严谨,论证充分,评为一类卷。
(指导老师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