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之祸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踩踏事故,是指在聚众集会中,特别是在整个队伍产生拥挤移动时,有人意外跌倒后,后面不明真相的人群依然在前行,对跌倒的人产生踩踏,从而产生驚慌、加剧的拥挤和新的跌倒,并产生恶性循环的意外事件。当人们在极度拥挤、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即使微小的事情也会很快改变集体情绪,引发恐慌,导致推搡、踩踏发生。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大幅增长和人口向城市聚集,大型活动中踩踏事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最悲惨的踩踏事故发生在1990年的麦加,1426名朝觐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1954年,在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举行的印度教宗教集会上,约800人在混乱和踩踏中丧生。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送水节”即将结束前发生踩踏事故,造成了347人死亡、700多人受伤。在国内,1991年9月24日晚,山西太原市举行的“煤海之光”灯会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05人死亡、108人受伤。
  踩踏事故中,死者大多死于机械性窒息,少数是由踩踏直接致死。踩踏事故导致的人人相叠可以垒到五六层,被叠压在最下面的人几分钟就会窒息而死。如果有十来个人推挤或压倒在一个人身上,其产生的压力可能达到一吨以上。人的胸腔被挤压到难以扩张呼吸时,就会发生挤压性窒息;也有死亡案例受害者并非倒地时被挤压,而是在站立的姿势中被挤压致死;也有个别遇难者是直接被踩死的,有些人肋骨直接被踩断,女士的高跟鞋甚至可以直接踏进倒地者的胸腔、腹腔。
  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因很多,常见情况是人群因兴奋、愤怒等过于激动的情绪引发骚乱;有时候发生爆炸、砍杀或枪声等恐怖事件,人们急于逃生而致局面失控;也有一些人好奇心重,哪里人多往哪里挤,结果导致踩踏事故。在所有情绪中,恐慌情绪在人群中的蔓延十分迅速,一般在几分钟内就可以从个体传染到整个人群,并使灾害现场变得更为混乱而无法控制。
  分析世界上发生的众多踩踏事件,我们可以发现踩踏事件具有以下六个特点:(1)人群短时间内在相对狭窄空间大量密集。(2)没有足够的疏散通道。(3)人群中发生导火索式特殊事件导致有人弯腰、俯低、跌倒、奔跑,或者人群发生对冲。(4)人群结构复杂,老人小孩等行动较慢身体较弱的群体较易成为踩踏事件的主要受害人群和重要传播链条。(5)人群聚集的场地中有楼梯、狭窄通道、坡道等容易使人跌倒的相对复杂环境。(6)组织者缺乏足够的组织经验,对聚集人群的数量和场地的环境估计不足,没有制订详细的应对处置突发踩踏事件的预案或处置措施。
  当公共场所的人口密度超过临界值,人群就处在风险之中。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迪尔克·海尔宾表示,人多地方小常常是踩踏发生的主要原因,当狭小空间内的人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空间内的人就很难出来。这时,如果有人急躁地试图摆脱人群,同时又有人往里挤,双向人流就可能导致“人群湍流”,令人难以站稳以致摔倒,进而导致踩踏。
  据南开大学城市公共安全中心刘茂教授等在《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分析及预防控制》中引用国外学者的论述,对于静止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每平方米4.7人;对于运动的人群,安全的临界密度为每平方米4人。当人群密度超过每平方米5人时,可将其视为连续介质,人群中产生的扰动,如突然停电、谣言传播、自宽敞空间进入较狭窄的出入口、不同方向人群汇聚等,会带来拥挤、阻塞、混乱、碰撞等现象,这些扰动将以波的形式在人群中传播。如果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演变成激波,就很容易导致拥挤踩踏事故。
  在中国,规模大而密度高的人群随处可见:火车站、地铁站台和车厢、演唱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中,到处都是涌动的人流。如何消解这些巨大人流中隐藏着的风险?2007年开始施行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管理者在场所安全保障方面的具体责任,如承办者应当制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包括活动场所可容纳的人员数量以及活动预计参加人数等。
  对于广场、车站、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预防踩踏事故。大型场馆要多设安全通道和安全门,通道最好是直线性的,通道和门要保障随时畅通。1883年6月16日,英国桑德兰市很多儿童在观看演出时发生踩踏,183名儿童死亡。之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的公共娱乐场所都必须使用安全逃生门。这种门上装有一个横杠,不管这种门锁还是没锁,横杠上的压力达到某个数值,门就会自动开启。这个法案至今仍有法律效力。
  在举办大型活动前,组织者应提前做出危险分析。活动过程中,组织者需时刻关注现场情况,留意人群动向,即使是隔离带前的垃圾也不能忽视,因为垃圾可燃。活动结束后,组织者仍然需要控制离场人流,避免人群同时涌向地铁站等狭小区域。不同活动有不同的参与群体,组织者在活动策划时还要考虑到这些人的心理状态等可能带来风险的任何细节。
  大型活动出入口通常容易出现拥堵,因为人们往往会在此停留观察,再决定下一步往哪走。因此,大型活动必须多设出入口,并把出入通道设为单行线,以隔离不同方向的人流。在大型活动中,把大规模人群打散变成小规模人群,也是防范事故的好方法。在美国纽约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时报广场,水晶球“从天而降”的倒计时跨年活动是百万人参与的超大狂欢派对。为保证安全,纽约警方将时报广场分成若干区域,用障碍物隔开,游客一旦进入一个区域,便不能随便出入。一个区域被占满后,警方才开放下一个区域,直到所有区域填满人群。
  由于踩踏事故发生在人群密集的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因此控制这些区域内的人流量就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发生在德国杜伊斯堡的踩踏事件造成21人死亡,超过500人受伤。之后,德国相关机构吸取教训,在大型活动中严格控制人流量。如今,德国首都柏林跨年夜和遇有欧洲杯等大型体育赛事时,都会在市中心主干道上画出一块大约两公里的封闭区域,用于举办晚会或集体观赛活动。这些区域均严格控制人数,当人数达到上限时便关闭各个入口,只许出不许进。   为了控制人流量,2014年国庆期间,四川九寨沟启用了国内首款利用大数据预测客流的系统,该系统可以预测未来三日内前往九寨沟的游客数量,有效防范出现游客滞留情况。每年10月的麦加朝觐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盛会。现在,官方已经开始使用实时人群流量分析软件,不仅能够发现人群中的问题,而且还能够预测哪个地点有可能出现人群过于密集的情况。九寨沟和麦加的做法是信息监控技术在防踩踏事故中的重要应用。
  无论大型活动的组织多么精心,人类的行为却常常无法预测;科技手段或许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但只能是整个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避免踩踏事故的最好办法还是加强人群安全教育。在2013年澳大利亚悉尼跨年庆典烟花汇演中,现场观众达150万。为保障安全,警方提前两周通过传媒向公众普及安全知识,并告知人们届时将扩大无饮酒区域及警方将采取的措施等,让公众心中有数。在法国巴黎,为保证新年期间外出庆祝市民的安全,烟花爆竹及一切易燃品被禁止销售。在人流密集的香榭丽舍大街及埃菲尔铁塔附近区域,还禁止销售任何含酒精的饮品。
  全球各地的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联合国预计,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突破90亿大关,其中接近70%都生活在城市里。而且,人们在人群密集场所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大型音乐会和体育赛事司空见惯,公共场所向场馆外的公众展示活动现场的大屏幕同样越来越常见,踩踏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踩踏事故平息之后,应该仔细研究整个过程,吸取经验教训。
  人群发生可能导致踩踏的拥挤时,如何疏散人群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警力如何分配,控制人群使用什么措施。有时候警察的出现会安抚人群的情緒,而有时候正好相反,这非常微妙。2003年2月17日,美国芝加哥E2俱乐部,夜店中发生斗殴,保安使用了胡椒喷剂意图制止混乱。刺鼻的气味在拥挤的人群中引发恐慌,进而发生踩踏,21人死亡。
  如果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踩踏事件,无论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要尽量保持冷静,力争把踩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扩大而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对于组织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冷静决策,最好能在踩踏发生初期就采取行动,向人群传递真实、明确的信息,并按照预案尽快疏散人群。如果组织者着急地大吹口哨或喊叫,反而容易加重恐慌情绪。德国心理专家赫伯特·米克说,人们在遭遇不明侵扰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感受到权威发布的安全信号,就可能不那么容易陷入慌乱。
  栏目主持人:刘雨濛
其他文献
婚姻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伦理关系,这就决定了其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但无论是善还是恶总是相对的、变化的,这种变化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的.本文着重
期刊
将医院会计行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且通过医院的会计制度与会计素质两个方面对现阶段医院行为异化的表现与因素予以深入地剖析.通过相关性的研究与探讨,明确了医院会计行为
1994年税收制度改革时,由于担心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投入的资本所含税金要予以抵扣,会给财政政策带来很大的压力以及考虑到当时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的经济背景,所以我国选择了生
胡广芬:打工妹变“辣三娘”rn岁末年初,“闲不住”的胡广芬与贵州辣椒巨头“老干妈”等知名品牌负责人一道,前往意大利进行辣椒品牌推广及交流学习.学成归来,“辣妹子”对自
期刊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10月实行到现在,围绕着实行联汇制对香港经济金融发展的利弊之争以至存废之争,一直持续不断.目前,就联系汇率制的存废问题金融界人士从不同利益立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的企业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在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受到比较广泛的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纪检监察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并且发挥
2004年8月2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同年12月11日是百色起义75周年纪念
期刊
一、经济增长核心要素转换条件rn1.自然资源要素、物质和金融资本要素:已不再完全构成21世纪的经济增长要素rn近二百年来,自然资源要素的先天性是世界各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