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充填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治疗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随机分为充填式无张修补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两组均为60例,比较两组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时间、复发情况及术后疼痛时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具有解剖清晰,复发率低、痛苦小的特点,但要注意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术式和修补材料,并规范术中操作,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及避免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充填式;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88-02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治疗,分为高位结扎和修补术。但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创伤较小、疼痛较轻、恢复较快、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1],日趋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该法主要分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和平片无张力修补。
本文对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进行填充式无张力修补和平片无张力修补临床治疗,仔细分析两组结果,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自医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平片无张力修补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7~63岁,平均(45.5±3.8)岁,平均病程为(3.4±0.6)年;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6~62岁,平均(45.4±3.7)岁,平均病程为(3.5±0.6)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手术切口选择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腹外斜肌腱膜,分离精索时应从腹外斜肌腱膜下方的腹内斜肌浅面进行,沿着精索的后面直到耻骨结节,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处,然后分别进行两组不同的疝修补术。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实施疝囊高位结扎和缝合提睾肌后,在精索后面放置平片,放置在腹横筋膜前,精索从补片成型的圆孔通过,缝合1~2针关闭补片的开口,重建内环。然后缝合6~8针将补片固定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腹股沟韧带以及陷窝韧带上。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最后逐层缝合皮下组织以及皮肤。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 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处。如果疝囊较大,可在距离疝囊颈3~5厘米处将疝囊横断,再做疝囊成型。将“锥型”疝环填充物自内环塞入,保持填充物的底部与内环口的边缘处平齐,到位后,边缘缝合4~6针进行固定。然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最后缝合皮下组织以及皮肤。
1.3疗效判定
专业人员仔细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复发并发症的相关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时间、随访并发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腔内的脏器或者组织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腹股沟疝,俗称“疝气”。 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好发斜疝,直疝则常常为老年男性,斜疝占绝大部分。该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传统疝修补术虽有一定临床治疗效果,但属有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较多,且复发率较高[2]。随着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腹股沟疝的外科手术方法已然进入了无张力修补的时期,该方法较传统疝修补术能避免因张力而产生的诸多不适感,具有痛苦较小、恢复较快、复发率较低等诸多优点[3]。因此无张力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
无张力修补术主要包括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疝修补术是应用最早的无张力修补术式之一,主要机制是通过对薄弱的腹横筋膜进行修补,是将补片直接放入腹股沟管后壁,使之与周围组织迅速融合,形成纤维组织层,加强了腹股沟管的后壁,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充分利用锥形填充物填充之后修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结果显示,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时间、复发情况及术后疼痛时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总之,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具有解剖清晰,复发率低、痛苦小的特点,但要注意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术式和修补材料,并规范术中操作,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及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沙塔尔·库尔班,克力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43例体会[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4):23-25.
[2]朱永平.平片式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7-18.
[3]陈宁波,曾杰,陈仿.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3391.
【关键词】充填式;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1- 0088-02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治疗,分为高位结扎和修补术。但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创伤较小、疼痛较轻、恢复较快、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1],日趋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该法主要分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和平片无张力修补。
本文对12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进行填充式无张力修补和平片无张力修补临床治疗,仔细分析两组结果,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自医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平片无张力修补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7~63岁,平均(45.5±3.8)岁,平均病程为(3.4±0.6)年;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6~62岁,平均(45.4±3.7)岁,平均病程为(3.5±0.6)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手术切口选择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腹外斜肌腱膜,分离精索时应从腹外斜肌腱膜下方的腹内斜肌浅面进行,沿着精索的后面直到耻骨结节,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处,然后分别进行两组不同的疝修补术。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实施疝囊高位结扎和缝合提睾肌后,在精索后面放置平片,放置在腹横筋膜前,精索从补片成型的圆孔通过,缝合1~2针关闭补片的开口,重建内环。然后缝合6~8针将补片固定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腹股沟韧带以及陷窝韧带上。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最后逐层缝合皮下组织以及皮肤。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 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处。如果疝囊较大,可在距离疝囊颈3~5厘米处将疝囊横断,再做疝囊成型。将“锥型”疝环填充物自内环塞入,保持填充物的底部与内环口的边缘处平齐,到位后,边缘缝合4~6针进行固定。然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最后缝合皮下组织以及皮肤。
1.3疗效判定
专业人员仔细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复发并发症的相关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时间、随访并发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腔内的脏器或者组织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形成腹股沟疝,俗称“疝气”。 儿童及青壮年男性好发斜疝,直疝则常常为老年男性,斜疝占绝大部分。该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
传统疝修补术虽有一定临床治疗效果,但属有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较多,且复发率较高[2]。随着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腹股沟疝的外科手术方法已然进入了无张力修补的时期,该方法较传统疝修补术能避免因张力而产生的诸多不适感,具有痛苦较小、恢复较快、复发率较低等诸多优点[3]。因此无张力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
无张力修补术主要包括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疝修补术是应用最早的无张力修补术式之一,主要机制是通过对薄弱的腹横筋膜进行修补,是将补片直接放入腹股沟管后壁,使之与周围组织迅速融合,形成纤维组织层,加强了腹股沟管的后壁,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充分利用锥形填充物填充之后修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结果显示,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时间、复发情况及术后疼痛时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总之,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具有解剖清晰,复发率低、痛苦小的特点,但要注意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术式和修补材料,并规范术中操作,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及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沙塔尔·库尔班,克力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43例体会[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4):23-25.
[2]朱永平.平片式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7-18.
[3]陈宁波,曾杰,陈仿.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