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建筑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只有不断完善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有效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率,才能使企业得到稳步的发展。文章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使建设项目总造价最小化、总价值最大化的整改方案。
关键词:建设资金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118-02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是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备选方案评选中,理性权衡项目全生命周期所经历的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报废拆除这四个阶段中所产生的开发设计费、营造建设费、运营维护费、报废弃置费及环境成本五项成本费用,遵循工程项目开发建造和运营维护两个方面最优的原则,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而在工程建设中,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建设资金能否依合同之约,及时足额地支付则成为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同时考虑到建设资金的管理具有周期长、相关因素较多等特点,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率对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建设资金不足
1.1.1 融资不足
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成本高以及所耗建设资金总额巨大等特点,由此形成了比其他项目在融资方面更大的难度。同时伴随着建筑企业本身的发展扩大而带来的资金短缺,在已有的银行债务基础上,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的问题而再次贷款,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建筑成本的不断增加。基于使房地产市场形成良性的交易秩序的最终目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中,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对贷款力度的加大,这会使得建筑企业的融资越来越难。
1.1.2 垫资施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承揽到建设项目,往往硬着头皮用企业资金或者银行贷款先行垫资施工。虽然在施工合同中承发包双方约定了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支付方式,若双方在招投标文件中约定了承包方垫资施工,考虑到招投标文件优先于合同文本的解释顺序,承包建设项目的建设企业不仅要承担巨大的垫资金额带来的压力,还需承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资金风险。
1.1.3 建筑企业资金积累和运作能力不强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建筑企业基本没有资金积累。根据市场结构理论,行业集中度越高,表明行业内大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越强,竞争优势越明显,行业总体竞争程度越低。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于低下,属于易产生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中标率低下。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装备率、过低的市场集中度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阻碍了建筑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调整发展思路的步调。
1.2 建设资金管理存在欠缺
1.2.1 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
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仅仅只是粗放式的控制。由于缺乏对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以及对资金投入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忽略,导致企业没能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把控建设成本的管理,而只是将成本管理的着重点放在了施工过程中资源耗费的管理上。成本管理的眼光放得不够长远,就容易导致企业内部思想观念的僵化问题;没有详细明确成本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和分工,对企业的发展同样会构成制约。
1.2.2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不当
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引入互联网发展企业电子商务,达到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具体效果:结构设置合理、工作连续运转、决策高效传达、建筑成本降低等。而我国的建筑企业并没有将互联网的效率发挥到最大:要么采用单机版软件进行业务操作;要么仅利用网络来发布信息;要么是毫无创造性地进行重复建设。据建筑在线网的调查显示,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建筑企业不仅可以利用统一网络管理平台大幅度减少由于不及时沟通、文件丢失等失误造成的多余支出,而且可以实现建设资金快速回笼、缩短工期、节省成本等目标。
1.2.3 缺乏专业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包含的不仅是对财务本身的管理,同时涵盖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建筑企业内部很多建设资金管理人员大多是管理或经济专业毕业,缺乏对建筑方面知识的了解,由此导致这些管理人员不能根据建设实际进度做出合理有效的资金安排,使得资金不足或透支等现象常有发生。
2 整改方案
2.1 项目决策时利用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充分论证
项目决策时,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造价与成本问题,运用多种经济理论及相关计算方法,重视投资成本及相关效益分析与评价,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测评,尽量达到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和总价值最大化的最优化效果。
2.2 调整融资结构,降低使用成本
建筑企业的筹资一般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方式,短期筹资普遍是为了保持资金链的稳定连续,而长期筹资则更偏重于提升企业的财务资源与能力,两者均可以用来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就企业而言,必须做好各种现金支出的规划与预测,提早安排可能出现的现金流,并预留相关的缓冲资金,使资金缺口比重越小越好。
2.3 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全过程造价管理最大的特点在于可直接用于对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这项管理工作不仅可以通过加强工程预算评估来提升预算资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通过提高对工程施工各环节的管理和约束来降低其资金风险。同时,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市场价格波动、设计变更、银行利率变化、周边环境变化等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都会被相关专业人员实时监控,这不仅可以提升造价的准确率,降低资金风险,更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 2.4 优化建设资金管理模式
“投入最小化,回报最大化”是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而一个工程项目的如期保质完工和顺利运营涉及的范围太广,时间的跨度也很大,一个运行高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2.4.1 健全建设资金管理体系
健全建设资金管理体系,首先要在管理上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避免出现职能交叉和职位重叠等现象;其次,建筑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将工作细化,将具体的成本控制及资金落实等任务进行严格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对成本核算工作精益求精,使其科学有效,实现对成本控制的科学监管;最后,施工方案的确定、“人材机”等项目的选定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价格的择优处理。
2.4.2 加强建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在完善经济管理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实现对建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建筑企业对内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建设资金的流动,掌握各施工环节的最新进度与资金落实情况,避免超支、滥用建设资金问题的发生;对外可以与对口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及时沟通,达到减少损失、节约成本的效果。
2.4.3 提高建筑企业的人员素质
建筑企业中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均涉及到成本控制工作,涵盖了项目决策前的成本预测、项目实现过程中的控制及项目完工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内容。由此,企业若想达到良好的资金控制、节约成本的效果,就必须逐渐建立一个将成本科学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主观意识、并将财会、融资、造价、资产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专业管理团队。
3 结 语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建设资金管理模式不仅考虑了建筑企业在开发建设项目时的建设造价,同时对建筑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也有所侧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建筑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远高于其建设造价,工程项目前期建设资金投入的多少会对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带来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前期投入可能会带来后期费用的大幅降低,从而降低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由此,建筑企业将会赢得长远的经济效果及业内的良好口碑,但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将在政府颁布的各项相关经济政策支持下制定的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发挥有效控制成本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士波.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孟宪海.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与价值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07,(5).
[3] 唐祥忠,王文静.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价值工程的实施[J].经济师,2006,(1).
[4] 李国光,曹永良.试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5] 朱珠.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策略[J].建筑,2011,(1).
关键词:建设资金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118-02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是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备选方案评选中,理性权衡项目全生命周期所经历的开发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报废拆除这四个阶段中所产生的开发设计费、营造建设费、运营维护费、报废弃置费及环境成本五项成本费用,遵循工程项目开发建造和运营维护两个方面最优的原则,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而在工程建设中,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建设资金能否依合同之约,及时足额地支付则成为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同时考虑到建设资金的管理具有周期长、相关因素较多等特点,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率对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建设资金不足
1.1.1 融资不足
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成本高以及所耗建设资金总额巨大等特点,由此形成了比其他项目在融资方面更大的难度。同时伴随着建筑企业本身的发展扩大而带来的资金短缺,在已有的银行债务基础上,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的问题而再次贷款,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建筑成本的不断增加。基于使房地产市场形成良性的交易秩序的最终目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中,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对贷款力度的加大,这会使得建筑企业的融资越来越难。
1.1.2 垫资施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承揽到建设项目,往往硬着头皮用企业资金或者银行贷款先行垫资施工。虽然在施工合同中承发包双方约定了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支付方式,若双方在招投标文件中约定了承包方垫资施工,考虑到招投标文件优先于合同文本的解释顺序,承包建设项目的建设企业不仅要承担巨大的垫资金额带来的压力,还需承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资金风险。
1.1.3 建筑企业资金积累和运作能力不强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建筑企业基本没有资金积累。根据市场结构理论,行业集中度越高,表明行业内大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越强,竞争优势越明显,行业总体竞争程度越低。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过于低下,属于易产生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中标率低下。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装备率、过低的市场集中度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阻碍了建筑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调整发展思路的步调。
1.2 建设资金管理存在欠缺
1.2.1 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
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仅仅只是粗放式的控制。由于缺乏对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以及对资金投入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忽略,导致企业没能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把控建设成本的管理,而只是将成本管理的着重点放在了施工过程中资源耗费的管理上。成本管理的眼光放得不够长远,就容易导致企业内部思想观念的僵化问题;没有详细明确成本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责任和分工,对企业的发展同样会构成制约。
1.2.2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不当
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引入互联网发展企业电子商务,达到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具体效果:结构设置合理、工作连续运转、决策高效传达、建筑成本降低等。而我国的建筑企业并没有将互联网的效率发挥到最大:要么采用单机版软件进行业务操作;要么仅利用网络来发布信息;要么是毫无创造性地进行重复建设。据建筑在线网的调查显示,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建筑企业不仅可以利用统一网络管理平台大幅度减少由于不及时沟通、文件丢失等失误造成的多余支出,而且可以实现建设资金快速回笼、缩短工期、节省成本等目标。
1.2.3 缺乏专业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包含的不仅是对财务本身的管理,同时涵盖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建筑企业内部很多建设资金管理人员大多是管理或经济专业毕业,缺乏对建筑方面知识的了解,由此导致这些管理人员不能根据建设实际进度做出合理有效的资金安排,使得资金不足或透支等现象常有发生。
2 整改方案
2.1 项目决策时利用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充分论证
项目决策时,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造价与成本问题,运用多种经济理论及相关计算方法,重视投资成本及相关效益分析与评价,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测评,尽量达到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和总价值最大化的最优化效果。
2.2 调整融资结构,降低使用成本
建筑企业的筹资一般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方式,短期筹资普遍是为了保持资金链的稳定连续,而长期筹资则更偏重于提升企业的财务资源与能力,两者均可以用来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就企业而言,必须做好各种现金支出的规划与预测,提早安排可能出现的现金流,并预留相关的缓冲资金,使资金缺口比重越小越好。
2.3 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全过程造价管理最大的特点在于可直接用于对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这项管理工作不仅可以通过加强工程预算评估来提升预算资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通过提高对工程施工各环节的管理和约束来降低其资金风险。同时,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市场价格波动、设计变更、银行利率变化、周边环境变化等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都会被相关专业人员实时监控,这不仅可以提升造价的准确率,降低资金风险,更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 2.4 优化建设资金管理模式
“投入最小化,回报最大化”是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而一个工程项目的如期保质完工和顺利运营涉及的范围太广,时间的跨度也很大,一个运行高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2.4.1 健全建设资金管理体系
健全建设资金管理体系,首先要在管理上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避免出现职能交叉和职位重叠等现象;其次,建筑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将工作细化,将具体的成本控制及资金落实等任务进行严格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对成本核算工作精益求精,使其科学有效,实现对成本控制的科学监管;最后,施工方案的确定、“人材机”等项目的选定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价格的择优处理。
2.4.2 加强建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在完善经济管理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实现对建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建筑企业对内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建设资金的流动,掌握各施工环节的最新进度与资金落实情况,避免超支、滥用建设资金问题的发生;对外可以与对口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及时沟通,达到减少损失、节约成本的效果。
2.4.3 提高建筑企业的人员素质
建筑企业中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均涉及到成本控制工作,涵盖了项目决策前的成本预测、项目实现过程中的控制及项目完工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内容。由此,企业若想达到良好的资金控制、节约成本的效果,就必须逐渐建立一个将成本科学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主观意识、并将财会、融资、造价、资产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专业管理团队。
3 结 语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建设资金管理模式不仅考虑了建筑企业在开发建设项目时的建设造价,同时对建筑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也有所侧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建筑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远高于其建设造价,工程项目前期建设资金投入的多少会对后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带来很大的影响,较高的前期投入可能会带来后期费用的大幅降低,从而降低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由此,建筑企业将会赢得长远的经济效果及业内的良好口碑,但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将在政府颁布的各项相关经济政策支持下制定的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发挥有效控制成本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士波.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孟宪海.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与价值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07,(5).
[3] 唐祥忠,王文静.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价值工程的实施[J].经济师,2006,(1).
[4] 李国光,曹永良.试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5] 朱珠.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策略[J].建筑,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