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材章节编写顺序的不合理性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457868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章节编排是编委们经过总结多年经验,创造性、科学性地编排出来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它的优点。但是,其中一些不足也凸现出来,这里,就这些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其一,知识结构的层次性
  本着新教材编写原则: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学生角度看,作为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什么知识最易接受?当然是时间、长度、路程和速度。因为这些他们在小学和七年级已经比较了解,这样编写有两点好处:一是可缓解学生学物理这门新科目的心理压力,缩小这种心理差距;二是对以后相关知识的计算作好铺垫。
  其二,知识结构的连贯性
  从哲学上讲,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也是连贯的。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其连贯性要求自是不言而喻,但是至现在为止,我们仍未想清在《运动和力》《力和机械》两章中,为何不将弹力、重力、摩擦力(甚至还可简略介绍更多的力),摆在《力》和《二力平衡》之间?难道我们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从不考虑这些力?现行教材这样的编排,使力的学习无系统性和连续性,使学生知识结构框架显得零乱、混杂。
  其三,知识概念的分类性
  物理各知识之间相互关连,但其分类是清晰的,九年级教材中的《功·功率》讲的是机械功和机械功率。从分类上讲是功和功率的下一级,与电功和电功率属同一级,如不分清,势必造成学生认知的混乱。
   其四,知识概念的清晰性
   一个知识点,无论其有多难,它的概念必须是清晰的,而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的是正确的、清晰的观点,自当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关《能》的概念讲述过于分散、模糊,从未给学生一个较清晰的概念。
  其五,各科知识的协调性
  物理科是建立在数学和其它学科之上的,各科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各科的编写应当相互协调。如《光学》中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讲解中,此时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对称性、相似性、全等性,甚至连“水平”“竖直”等一些概念之前未涉及,八年級学生在以前根本就未了解。又如《电学》中的一些问题,可能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而八年级学生还未学到一元二次方程。再如物理中一些物理量及其单位的字母表示,涉及到英文单词的拼写,但这些单词学生所知甚少,从而造成学生对这些字母的死记硬背,并且经常张冠李戴。
  其六,学生思维的发展性
  《心理学》表明,中学阶段是人智力发展的飞跃时期。从思维的发展看,七年级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八、九年级学生思维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初中生在理解抽象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仍需要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的支持,限于其思维的发展,他们在学习上,往往把已经掌握的原则和原理,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条件中。
  以上种种,说明我们在编排章节上应多注意各方面的细节,尤其是要联系学生实际,做到知已知彼,任何脱离学生而编写的教材都是失败的,我们固然不走布鲁纳的老路,但我们也绝不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布鲁纳。
  (责任编辑:冯权书)
其他文献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以6个月-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白60年代应用麻疹
高频震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应用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较高频率的振动产生双相压力变化,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机械通气方法。从上世纪
目的寻求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抗原和简便、可靠的检测H.pylori抗体的方法,用于诊断H.pylori感染.方法以多株H.pylori超声上清、重
目的探讨一种解决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滤过泡下瘢痕形成的方法.方法收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2眼,分为对照组(42眼)与试验组(80眼).对照组采用标准小梁切除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