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组织微阵列研究RASSF1A和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RASSFlA和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SSF1A和Survivin在NSCLC组织微阵列中的蛋白表达.结果 RASSFlA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率(46.8%)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92.9%)(P<0.001),但Survivin阳性率(75.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P<0.001);RASSFIA蛋白在临床Ⅰ期和Ⅱ期NSCLC中分别显著高于临床Ⅲ期(P<0.001,P<0.001),Survivin在临床Ⅰ期和临床Ⅱ期NSCLC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临床Ⅲ期者(P=0.003,P=0.001),淋巴结转移性NSCLC的RASSF1A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RASSF1A和Survivin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80,P<0.001).结论 RASSF1A蛋白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高表达及其两者的表达失平衡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RASSF1A和Survivin有望成为评估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预测的重要分子标志。

其他文献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一种病症.从临床和基础研究两个方面回顾了近年来中医在癌症恶病质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评述。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FOLFOX4方案,即L-OHP85 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四氢叶酸钙(CF)200mg/m2静脉滴注2h,第1、2天,注射后立即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5-Fu)400mg/m2,第1、2天,5-Fu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2天;每2周重复,28 d为1个周期.改良XELOX方案,即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纤溶酶原蛋白激活物受体(uPAR)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子宫颈癌ⅠB~ⅡA期患者的术前血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30例健康人血清、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前血清及术后子宫颈组织采用EHSA法进行uPAR测定.结果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uPA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及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uPAR含量;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uPAR含量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
目的 探讨PET-CT对诊断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PET-CT检查的乳腺肿瘤患者40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价PET-CT对原发病灶定性和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并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情况进行比较;检验原发肿瘤病灶病理直径大小与超声、PET-CT诊断的一致性及其与标准化摄取值(SUV)值的相关性.结果 PET-CT对乳腺癌的定性诊断准确率95%、灵敏度94%、特异度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对软骨肉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裸鼠软骨肉瘤细胞株皮下接种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rhTNF组(n=8),rhTNF+MTX组(n=8),MTX组(n=8),空白对照组(n=6),分别注射rhTNF和(或)MTX.观察肿瘤的形成,记录肿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通过HE染色观察肿瘤的组织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中
目的 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例病例,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特点、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出现DIC,多种治疗方法无效,凝血功能异常,自动出院.结论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主要依靠病理检查联合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因其恶性程度高,又无完善治疗方法.目前只采用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方法,预后不良。
目的 探讨胆道内、外引流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45例病例行胆道内、外引流的效果.结果 45例病例中30例成功,成功率66.7%,退黄有效率95.8%,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 胆道内、外引流术能迅速解除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缓解疼痛,退黄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并发症多、体质弱不宜接受手术的年老患者,它有很好的安全性,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非肿瘤患者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7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病变组(39例)和恶性病变组(8例)手术后残胃癌进行分析,并对47例残胃癌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残胃癌诊断距首次手术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4.4年,多发生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吻合口处,其次是胃体、贲门部,良性病变术后残胃癌比恶性病变术后残胃
目的 分析子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年龄构成和诱导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和调查的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563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妇产科体检的600名非子宫颈癌妇女进行封闭式调查问卷.结果 子宫颈癌发生有年轻化趋势,36~55岁为高危年龄段,绝经期妇女发生率显著下降.孕产次数、不良性行为(初次性交年龄小、多个性伴侣)、吸烟等是子宫颈癌发生的诱因.结论 重视子宫颈癌年轻化
目的 探讨WT1基因沉默对人类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的WT1小发夹RNA(shRNA)质粒载体转染入K56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进行分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转染前后WT1及VEGF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用ELISA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培养液中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转染48h,WT1shRNA质粒转入K562细胞,转染效率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