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舞蹈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艺术表达模式,舞蹈的表现能够充分融合音乐、运动以及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基于舞蹈表演者的肢体动作将其进行相对应的表现。因此,舞蹈艺术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以及规律。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的舞蹈能够使戏曲表演艺术本身的感染力更加丰富,使整体的表演具有层次性,同时也使表达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因此,本文针对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具体形式以及美学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戏曲表演;表演艺术;舞蹈;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99-02
戏曲表演艺术本身就体现出层次性,整体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能够融合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使戏曲表演的内容得以展示,为人们带来视觉感受。但是应当了解到戏曲表演艺术最终需要表达出一些生活方面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舞蹈形式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表演形式,能够表现出戏曲艺术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等,使舞蹈艺术表达出的人物更加生动。针对舞蹈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具体形式以及美学特征进行相对应的探究,有利于对戏曲表演艺术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戏曲表演的艺术境界和效果。以下主要围绕着戏曲表演艺术之中舞蹈形式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
(一)戏曲表演中表现出具有生活动作的节奏舞蹈
戏曲表演的过程中,一些人物角色的扮演需要由各种各样的人共同配合完成展现,使人物的表现更加灵活和生动,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此同时,这些多样化的舞蹈动作中,即便是舞台中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使舞蹈化的内容表现出舞蹈的姿态以及线条,整体的动作会有一种和谐的韵律感,因此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相关的表演人员做出的每一个动作以及表情都会对整体的表演效果产生影响,这些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表演者的所有举动以及眼神和动作的幅度都能够实现充分的协调,展现出更加优美的舞蹈动作,基于戏曲节奏的基础上来实现整体舞蹈动作的全面性展现,最终能够使表演者在舞台中完成整套动作。这也正表明,表演者所表现出的舞台效果并不是一种单纯经过美化的生活动作,而是能够基于相对应的舞蹈基础以及舞台音乐的融合,体现出的一种具有节奏感的舞蹈动作。这要求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把控动作的幅度,使整体的舞蹈表现更加干净利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从而能够充分体现出演员所要表达人物的形象[1]。
(二)戏曲表演中表现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外部舞蹈
戏曲舞台中表演者所展示出的舞蹈动作都是基于具体的戏曲唱词内容以及整体的展示情境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夸张的方式来使人物的形象得以相应的体现,使其能够满足剧情发展方面的一些客观需求。与此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这些夸张和外部化的舞蹈动作需要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充分的体现,并借助舞蹈活动来向观众传递出人物的情绪变化以及心理活动,最终能够使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内容,充分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戏曲表演中表现出武术动作的武艺舞蹈
戏曲表演本身就包括唱、念、做、打、舞。其中,戏曲和打这部分结合形成战斗场面的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够使用一些刀、剑、枪等各种兵器,使其表现出舞蹈化的特点,这也正是对于戏曲表演中一些动作舞蹈的具体体现。在打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是一些基于舞蹈动作的武器以及造型,进而使整个戏曲表演的情节得以得到相对应的呈现[2]。
二、戏曲表演中舞蹈的美学特征
戏曲舞蹈表演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演变而来的,与此同时,戏剧舞蹈表演需要完成人物塑造,并且基于艺术化的调整,最终能够形成一种具有表现力的形式。因此,戏曲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会体现出随意性和自然性的特点,同时具有相关的规律,能够在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下表现出一些更加夸张,具有节奏感的动作。
(一)戏曲表演中的舞蹈体现出可塑性的特点
在戏曲艺术中,本身的一些规律体现在戏曲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针对戏曲舞蹈来说,是一种身体语言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使整体的戏曲舞蹈表演方式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其中一方面是指戏曲舞蹈表演能够展现出同种人物以及同种场景的表现手法。演员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舞蹈来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出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够总结出一套艺术语言体系。在戏曲舞蹈艺术的表演过程中,会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出丰富的技术性特点,因此就成了一种形象再创造的艺术方式。具体创作时,一些戏曲表演方面的舞蹈内容能够不断地更新,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从而表达出类似情境中的一些人物和事实。另一方面是指对于戏曲表演中舞蹈方面,具体身体的形态以及动作的表达等多个方面的一些规定。具体来说,梨园戏中对于旦角身体形态的描述为:走如龙、战如虎、轻如蝶、美如凤,在这些丰富的词汇表达过程中就蕴含着戏曲表演环节对舞蹈演员的一些动作和神态节奏要求[3]。
基于戏剧表演中舞蹈方面表现出的规范性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主要是需要舞蹈艺术的表演人员基于自身的技艺,结合剧情的发展情况来对具体的表演进行的再次创造。其中,云手这个基础动作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规范性,同时也会受到行当的差异性影响,实际中戏曲舞蹈表演方面本身的规范性以及可塑性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在戏曲表演的舞蹈方面缺乏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就会导致整个表演没有基础,如果缺乏可塑性,就会导致整体的表演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效果。只有充分地掌握相对应的规范性以及可塑性尺度,才能够促进戏曲舞蹈的进一步丰富以及发展[4]。 (二)夸张感和细节感
戏曲表演形式在舞蹈方面能够表达出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情感体验,为了表现出戏剧性的冲突,彰显出人物性格的具体情感表现,可能会在表演的过程中过于夸大一些成分,使整体的表演形式更具有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细腻的肢体语言使表演者所表演形象的具体处境以及情緒得到相对应的展示,在此基础上使人物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等特征都得到相应的体现。比如说,战太平中华云看到朱文信被斩时左右望门,配合了水发的左盘和右旋技法,这样能够有效地刻画出人物本身的焦急心情。因此在戏曲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通过夸张的方式来展现出人物情感的焦虑、沉痛、激烈等情绪,这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创造形式[5]。
与此同时,也应当了解到戏曲表演过程中的舞蹈夸张性表现并不是完全随意创造的内容,而是体现出一定的分寸感,需要表演者能够切实了解到自身所表演角色的一些个性化特点,掌握表演的火候,使其拿捏得当,这就要求演员能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全面性的约束和规范,并能够对具体的角色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效果。这种掌控的尺度,需要戏曲表演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到角色的性格特点,才能够在其身体的表现方面完成相应的定位[6]。
(三)节奏感
戏曲表演过程中舞蹈方面的节奏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以及艺术元素的完美融合,能够通过节奏感来体现出戏曲表演中人物的情感以及情绪,与此同时也能够配合动作的快慢、动静等共同体现出实际中各种不同的角色。在其表演的过程中,身体节奏的把握情况也体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同时也会随着行当产生差异性。比如说,青衣角色的表演方式相对来说会更加缓抬慢放,而花旦的表达方式更体现出快出急收的特点,须生则应当体现出重拿稳落,武生则应当体现出干净利落。即便是同一个表演的人物和角色,在其整体性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可能会由于情绪的变化以及个人性格的变化而导致产生差异性的特点。比如说,针对采取小生的形象来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形象,这个时期的动作会更加沉稳潇洒,从整个演员的形貌中透露出英俊潇洒的气质;而在梁山伯死后,祝英台到梁山伯的墓前祭奠,又会体现出女子的柔情一面。因此在整个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需要根据具体的人物特点以及剧情的发展来表现出动作方面的快慢以及大小变化,这也会直接影响到表演的效果,需要演员能够通过其全身的多个部位共同配合,呈现出整体性的身体语言质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本身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各种各样的美学特征。通过舞蹈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感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表现出剧情的发展情况。在舞蹈中通过对整体特点的分析,了解到舞蹈的形式美,并对其进行深刻的探讨和分析,能够进一步对戏曲表演艺术产生相对应的理解,为未来中国戏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苗苗.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4):248+251.
[2]杨耐.“非遗”保护语境下反思现当代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得与失[J].戏剧文学,2020,(02):4-17.
[3]李静.戏曲表演艺术的形式与美学特征[J].艺术教育,2018,(23):107-108.
[4]江爱华.论黄梅戏旦行表演体系的形成——以严凤英的戏曲表演艺术为例[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3):96-100.
[5]魏洪志.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虚拟性[J].戏剧之家,2019,(21):38.
[6]张霞云.浅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J].大众文艺,2019,(11):176-177.
作者简介:李晓,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导演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戏曲学、戏剧与影视学。
【关键词】 戏曲表演;表演艺术;舞蹈;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99-02
戏曲表演艺术本身就体现出层次性,整体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能够融合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使戏曲表演的内容得以展示,为人们带来视觉感受。但是应当了解到戏曲表演艺术最终需要表达出一些生活方面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舞蹈形式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表演形式,能够表现出戏曲艺术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等,使舞蹈艺术表达出的人物更加生动。针对舞蹈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具体形式以及美学特征进行相对应的探究,有利于对戏曲表演艺术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戏曲表演的艺术境界和效果。以下主要围绕着戏曲表演艺术之中舞蹈形式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
(一)戏曲表演中表现出具有生活动作的节奏舞蹈
戏曲表演的过程中,一些人物角色的扮演需要由各种各样的人共同配合完成展现,使人物的表现更加灵活和生动,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此同时,这些多样化的舞蹈动作中,即便是舞台中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使舞蹈化的内容表现出舞蹈的姿态以及线条,整体的动作会有一种和谐的韵律感,因此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相关的表演人员做出的每一个动作以及表情都会对整体的表演效果产生影响,这些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表演者的所有举动以及眼神和动作的幅度都能够实现充分的协调,展现出更加优美的舞蹈动作,基于戏曲节奏的基础上来实现整体舞蹈动作的全面性展现,最终能够使表演者在舞台中完成整套动作。这也正表明,表演者所表现出的舞台效果并不是一种单纯经过美化的生活动作,而是能够基于相对应的舞蹈基础以及舞台音乐的融合,体现出的一种具有节奏感的舞蹈动作。这要求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把控动作的幅度,使整体的舞蹈表现更加干净利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从而能够充分体现出演员所要表达人物的形象[1]。
(二)戏曲表演中表现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外部舞蹈
戏曲舞台中表演者所展示出的舞蹈动作都是基于具体的戏曲唱词内容以及整体的展示情境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夸张的方式来使人物的形象得以相应的体现,使其能够满足剧情发展方面的一些客观需求。与此同时,也应当了解到这些夸张和外部化的舞蹈动作需要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充分的体现,并借助舞蹈活动来向观众传递出人物的情绪变化以及心理活动,最终能够使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内容,充分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戏曲表演中表现出武术动作的武艺舞蹈
戏曲表演本身就包括唱、念、做、打、舞。其中,戏曲和打这部分结合形成战斗场面的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够使用一些刀、剑、枪等各种兵器,使其表现出舞蹈化的特点,这也正是对于戏曲表演中一些动作舞蹈的具体体现。在打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是一些基于舞蹈动作的武器以及造型,进而使整个戏曲表演的情节得以得到相对应的呈现[2]。
二、戏曲表演中舞蹈的美学特征
戏曲舞蹈表演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演变而来的,与此同时,戏剧舞蹈表演需要完成人物塑造,并且基于艺术化的调整,最终能够形成一种具有表现力的形式。因此,戏曲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会体现出随意性和自然性的特点,同时具有相关的规律,能够在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下表现出一些更加夸张,具有节奏感的动作。
(一)戏曲表演中的舞蹈体现出可塑性的特点
在戏曲艺术中,本身的一些规律体现在戏曲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针对戏曲舞蹈来说,是一种身体语言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使整体的戏曲舞蹈表演方式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其中一方面是指戏曲舞蹈表演能够展现出同种人物以及同种场景的表现手法。演员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舞蹈来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出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够总结出一套艺术语言体系。在戏曲舞蹈艺术的表演过程中,会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出丰富的技术性特点,因此就成了一种形象再创造的艺术方式。具体创作时,一些戏曲表演方面的舞蹈内容能够不断地更新,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从而表达出类似情境中的一些人物和事实。另一方面是指对于戏曲表演中舞蹈方面,具体身体的形态以及动作的表达等多个方面的一些规定。具体来说,梨园戏中对于旦角身体形态的描述为:走如龙、战如虎、轻如蝶、美如凤,在这些丰富的词汇表达过程中就蕴含着戏曲表演环节对舞蹈演员的一些动作和神态节奏要求[3]。
基于戏剧表演中舞蹈方面表现出的规范性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主要是需要舞蹈艺术的表演人员基于自身的技艺,结合剧情的发展情况来对具体的表演进行的再次创造。其中,云手这个基础动作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规范性,同时也会受到行当的差异性影响,实际中戏曲舞蹈表演方面本身的规范性以及可塑性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在戏曲表演的舞蹈方面缺乏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就会导致整个表演没有基础,如果缺乏可塑性,就会导致整体的表演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效果。只有充分地掌握相对应的规范性以及可塑性尺度,才能够促进戏曲舞蹈的进一步丰富以及发展[4]。 (二)夸张感和细节感
戏曲表演形式在舞蹈方面能够表达出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情感体验,为了表现出戏剧性的冲突,彰显出人物性格的具体情感表现,可能会在表演的过程中过于夸大一些成分,使整体的表演形式更具有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细腻的肢体语言使表演者所表演形象的具体处境以及情緒得到相对应的展示,在此基础上使人物的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等特征都得到相应的体现。比如说,战太平中华云看到朱文信被斩时左右望门,配合了水发的左盘和右旋技法,这样能够有效地刻画出人物本身的焦急心情。因此在戏曲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通过夸张的方式来展现出人物情感的焦虑、沉痛、激烈等情绪,这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创造形式[5]。
与此同时,也应当了解到戏曲表演过程中的舞蹈夸张性表现并不是完全随意创造的内容,而是体现出一定的分寸感,需要表演者能够切实了解到自身所表演角色的一些个性化特点,掌握表演的火候,使其拿捏得当,这就要求演员能够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全面性的约束和规范,并能够对具体的角色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效果。这种掌控的尺度,需要戏曲表演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到角色的性格特点,才能够在其身体的表现方面完成相应的定位[6]。
(三)节奏感
戏曲表演过程中舞蹈方面的节奏感,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以及艺术元素的完美融合,能够通过节奏感来体现出戏曲表演中人物的情感以及情绪,与此同时也能够配合动作的快慢、动静等共同体现出实际中各种不同的角色。在其表演的过程中,身体节奏的把握情况也体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同时也会随着行当产生差异性。比如说,青衣角色的表演方式相对来说会更加缓抬慢放,而花旦的表达方式更体现出快出急收的特点,须生则应当体现出重拿稳落,武生则应当体现出干净利落。即便是同一个表演的人物和角色,在其整体性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可能会由于情绪的变化以及个人性格的变化而导致产生差异性的特点。比如说,针对采取小生的形象来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形象,这个时期的动作会更加沉稳潇洒,从整个演员的形貌中透露出英俊潇洒的气质;而在梁山伯死后,祝英台到梁山伯的墓前祭奠,又会体现出女子的柔情一面。因此在整个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需要根据具体的人物特点以及剧情的发展来表现出动作方面的快慢以及大小变化,这也会直接影响到表演的效果,需要演员能够通过其全身的多个部位共同配合,呈现出整体性的身体语言质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本身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各种各样的美学特征。通过舞蹈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感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表现出剧情的发展情况。在舞蹈中通过对整体特点的分析,了解到舞蹈的形式美,并对其进行深刻的探讨和分析,能够进一步对戏曲表演艺术产生相对应的理解,为未来中国戏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苗苗.戏曲表演艺术中舞蹈的形式与美学特征探究[J].北方音乐,2019,39(24):248+251.
[2]杨耐.“非遗”保护语境下反思现当代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得与失[J].戏剧文学,2020,(02):4-17.
[3]李静.戏曲表演艺术的形式与美学特征[J].艺术教育,2018,(23):107-108.
[4]江爱华.论黄梅戏旦行表演体系的形成——以严凤英的戏曲表演艺术为例[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3):96-100.
[5]魏洪志.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虚拟性[J].戏剧之家,2019,(21):38.
[6]张霞云.浅谈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J].大众文艺,2019,(11):176-177.
作者简介:李晓,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导演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戏曲学、戏剧与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