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大胆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一场所,必须改变那种老老实实听课、规规矩矩发言的传统要求。即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自由地发言,也允许学生为别人喝彩。课堂上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还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动地跟着教师设计的思路走,而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表露,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人教版《教学》第二册“生活中的数——读写数”这一堂课教学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写法,我改变了教材原有的设计——先在计数器上拨数,然后再写出相应数的做法,先让学生自由地在练习本上写出5个100以内的数,并要求这些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学生写的数不仅正确,而且还能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列,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归纳学生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如20、21、22、23、24(从小到大);98、97、96、95、94(从大到小);40、42、44、46、48(都是双数);41、43、45、47、49(都是单数);30、35、40、45、50(等差且均为5的倍数);10、20、30、40、50(等差且均为10的倍数);53、43、33、23、13(等差且个位数相同);13、3、14、4、15、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写数、认数,还能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规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建构”
在学习中,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在交流互动中获得对知识的多种理解,建构出知识的多种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之能进一步完善认识结构。
例如,在上人教版《数学》第二册“锐角与钝角”这节课时,针对学生在第一册已经学会了如何辨认直角,及初步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这一情况,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角,要求各小组学生展开合作给这些角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根据,接着又请大家一起来评价哪种分法好。在展示和评价过程中,学生或是验证或是修正了自己的想法,进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而这又不断地激励学生继续学习,所以在后面的“做角”和“画角”的过程中,他们个个都表现得很出色。小组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树立好榜样,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为了合作学习延伸到最后,我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角、锐角和钝角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看哪一个小组设计的最有创意。第二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展示学生作品,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作业的展示,更是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技能在测评中进一步提升的体现。
三、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尽可能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我正在上“生活中的数——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对10个1就是1个10难以理解,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分铅笔的问题情境:把散乱的10支铅笔和1捆(10支)铅笔分给同桌的两位学生。先出示一捆铅笔,让学生猜一猜有几支,然后请学生打开数一数,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的一捆就是10支,10支就是一捆。接着教师问:“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到铅笔的数量相等吗?”学生初步感知到一捆(1个10)就是10支(10个1)。然后再请同学们拿出14支铅笔,并提问:“如果把14支铅笔放在桌面上,怎样摆放才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14根呢?”根据分铅笔的经验,学生很快发现:只要把10根铅笔用皮筋捆在一起,放在一边,剩下的4根放另一边就可以。最后让每个学生实际操作一遍,从而真正理解1个10就是10个1的道理。
四、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是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例如,在上完“认识钟表”这节课之后,我让每个学生自己设计双休日的起床、学习、玩耍、吃饭、睡觉等几个方面的时间安排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促进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如在上“认识物体”这节课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等活动,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一场所,必须改变那种老老实实听课、规规矩矩发言的传统要求。即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自由地发言,也允许学生为别人喝彩。课堂上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还可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动地跟着教师设计的思路走,而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表露,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人教版《教学》第二册“生活中的数——读写数”这一堂课教学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写法,我改变了教材原有的设计——先在计数器上拨数,然后再写出相应数的做法,先让学生自由地在练习本上写出5个100以内的数,并要求这些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学生写的数不仅正确,而且还能按某种规律进行排列,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归纳学生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如20、21、22、23、24(从小到大);98、97、96、95、94(从大到小);40、42、44、46、48(都是双数);41、43、45、47、49(都是单数);30、35、40、45、50(等差且均为5的倍数);10、20、30、40、50(等差且均为10的倍数);53、43、33、23、13(等差且个位数相同);13、3、14、4、15、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写数、认数,还能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规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建构”
在学习中,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在交流互动中获得对知识的多种理解,建构出知识的多种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之能进一步完善认识结构。
例如,在上人教版《数学》第二册“锐角与钝角”这节课时,针对学生在第一册已经学会了如何辨认直角,及初步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这一情况,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角,要求各小组学生展开合作给这些角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根据,接着又请大家一起来评价哪种分法好。在展示和评价过程中,学生或是验证或是修正了自己的想法,进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而这又不断地激励学生继续学习,所以在后面的“做角”和“画角”的过程中,他们个个都表现得很出色。小组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树立好榜样,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为了合作学习延伸到最后,我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直角、锐角和钝角设计一个漂亮的图案,看哪一个小组设计的最有创意。第二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展示学生作品,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作业的展示,更是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技能在测评中进一步提升的体现。
三、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体验,尽可能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我正在上“生活中的数——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对10个1就是1个10难以理解,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分铅笔的问题情境:把散乱的10支铅笔和1捆(10支)铅笔分给同桌的两位学生。先出示一捆铅笔,让学生猜一猜有几支,然后请学生打开数一数,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的一捆就是10支,10支就是一捆。接着教师问:“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到铅笔的数量相等吗?”学生初步感知到一捆(1个10)就是10支(10个1)。然后再请同学们拿出14支铅笔,并提问:“如果把14支铅笔放在桌面上,怎样摆放才能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14根呢?”根据分铅笔的经验,学生很快发现:只要把10根铅笔用皮筋捆在一起,放在一边,剩下的4根放另一边就可以。最后让每个学生实际操作一遍,从而真正理解1个10就是10个1的道理。
四、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是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例如,在上完“认识钟表”这节课之后,我让每个学生自己设计双休日的起床、学习、玩耍、吃饭、睡觉等几个方面的时间安排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促进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如在上“认识物体”这节课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等活动,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